随着智能手機、平闆成爲當代年輕人的主要娛樂設備,傳統大屏産品似乎正在被 " 冷落 ",但很多人會注意到,身邊越來越多的朋友開始給家裏的卧室、客廳甚至出門露營選擇購置投影産品。
根據 IDC 公布的數據,2016~2022 年,國内投影出貨量已經從 252 萬台增長至 505 萬台。其中,消費級市場增長尤爲突出,2022 家用投影機出貨量 416.2 萬台,同比增長 19.5%,銷售額超 135.4 億元,同比增長 8.8%。
與傳統的電視産品相比,智能投影更加小巧的體積以及能夠投射出的大尺寸畫面以及更多樣化的玩法空間,成爲消費者對其青睐有加的重要原因。但作爲一台顯示設備而言,光有 " 有趣 " 的玩法加持顯然是不夠的,目前很多用戶對投影産品的認知依然停留在燈泡投影機和早期 LED 顯示時代,認爲投影依然代表着亮度低、畫質差,是犧牲觀感換取體積的 " 妥協産品 "。
Dual Light 超級混光問世,極米破解畫質難題
就如同好的電視離不開優秀的背光面闆,投影産品畫質的決定因素之一便是光源,目前,業界的投影光源可以分爲燈泡、LED 和激光三種技術路徑,其中燈泡投影由于采用汞燈、鹵素燈作爲發光來源,其自身具備壽命短、亮度衰減、發熱量高等弊端,已經在家用消費級市場中逐步邊緣化。
而 LED 和激光兩項技術,仍然具備一定的技術挖掘潛力,後者也在近幾年逐步分化爲單色激光和三色激光兩條技術路徑。這些新的投影光源雖然都基本解決了壽命問題,但是它們之間也有各自的體驗取舍,有的更擅長亮度提升、有的則偏重色彩表現,那麽想要獲得更加均衡的視覺觀感,最簡的方法便是 " 取長補短 "。
5 月 10 日,極米推出第三代投影光源技術 Dual Light 超級混光和 Eagle-Eye 鷹眼硬件級計算光學以及兩款搭載這兩項技術的新品 RS Pro 3、100 吋柔光藝術電視 MIRA。其中,Dual Light 超級混光技術采用了 " 混合光源 " 的概念,通過将激光和 LED 光源合而爲一,從而實現亮度、畫面色彩和舒适度的動态平衡。
具體到技術層面,爲了拟補傳統 LED 光源在峰值亮度和色域覆蓋上的不足,極米通過在光源中加入純紅色激光,使得紅色色域得以提高,并且激光亮度的增益也帶來了更好的色域覆蓋、亮度表現。而爲了能夠做到自然光譜全覆蓋同時達到久看不累的目的,極米則用全色 LED 有效補足了激光光源的短闆。
從原理上來說," 混光技術 " 并不難理解,極米 Dual Light 超級混光就是集成了 LED 與激光兩種光源。就像常吃的夾心餅幹一樣,單吃夾心或者餅幹,都會覺得味道過于濃郁或者寡淡,而極米則等于是将 LED 和激光兩種光源進行了比例的重新調配,讓整體口味更加符合用戶的預期,實現餅幹與夾心 1+1>2 的效果。
正如極米産品總監唐傳奇所說:" 超級混光的設計環節就有很高的技術門檻,極米目前采用的技術其光路設計中共有 5 個通道,并且它們之間也不是簡單直接混在一起的,一方面要保證像素和像素的混合,同時還确保每條光路呈現色彩的準确性、光路性的控制等等。"
解決了怎麽混、如何混,隻是邁出了第一步,爲了能夠讓混合光源呈現出理想的效果,極米的研發團隊甚至需要深入到整個光學甚至材料層,對包括鏡片在内的每一個細微組件進行調整,最終才帶來了如今所看到的 Dual Light 超級混光技術以及搭載它的投影産品。
通過采用全新的混合光源技術,讓極米投影新品 RS Pro 3 的 " 硬實力 " 得到了保證,其具備 DCI-P3 色域占比 >95%、Rec.709 色域占比 >99.9% 的高色域覆蓋表現與 2000CCB 流明(2500CVIA 流明)的實際亮度。即便是在光線較爲充足的環境下,依然能夠讓畫面呈現出應有的明暗細節與動态範圍。
光 " 好看 " 還不夠,極米 RS Pro 3 還做到了顔色方面的精準還原,産品量産平均色準△ E≈1,讓投影産品遠離濃豔、偏色問題,能夠更加忠實地還原影視劇内容本身的色彩風格。硬件層的技術與軟件層畫質調優算法的加持,也幫助 RS Pro 3 通過了瑞士 SGS 和德國南德兩大機構的色準雙認證。
打通上下遊鏈路,構成優質産品閉環
對于用戶而言,投影産品的 " 畫面校準 " 一直都是僅次于音畫表現的第二大 " 痛點 ",不同于電視、平闆電腦等顯示産品自發光與硬質屏幕的結構,投影産品利用光反射成像的原理讓其在位置擺放與觀看角度調節上擁有無限可能,但每一次改變位置,用戶都需要對畫面的長、寬以及設備擺放角度進行微調後,才能達到最佳的觀看效果。
爲了解決這一問題,早在 2018 年,極米就發布了 MAVII 鷹眼感知系統,通過對感知模組、算法平台和聯調系統的整合運作,實現了自動梯形校正。随後該系統經過數次叠代,具備了畫幕對齊、智能避障、牆面顔色自适應等功能,讓投影告别了繁瑣的調節,變得像電視一樣 " 開機即用 "。
" 但這種由軟件圖像處理算法主導的環境自适應會不同程度的損失畫質。對于極米而言,如何爲用戶提供更好的體驗、研發實用的技術,始終是第一位的。因此,我們想到了将過去隻在兩三萬元的産品上采用具備的光學變焦模組應用到 RS Pro 3 産品中并推出 Eagle-Eye 鷹眼硬件級計算光學系統。" 極米科技董事長鍾波表示。
Eagle-Eye 鷹眼硬件級計算光學系統在硬件層面由貓眼仿生光圈、動态光譜模組和全自動光學變焦模組,三個硬件模塊共同組成一個可實時變化的精密系統,在感知真實環境後,通過硬件級的調節控制對亮度、對比度、色彩進行自動控制和調節,同時也利用光學無損縮放,降低畫質損失。
随着針對畫質表現和調節、交互體驗開發出的兩項技術實現量産,極米圍繞投影上遊技術展開的布局也逐步浮出水面。鍾波提到:" 極米對投影前端技術的投入最早可以追溯到 2014 年,當時我們就已經建立了光學實驗室,随後在 2018 年,極米投資 15 億元在宜賓建設智能光電産業園。"
産業布局上的先發投入,很快就有了成果,2019 年,極米在行業中已經率先實現了自研光機在中高端産品的導入,2021 年 1 月,宜賓産業園也迎來正式投産,當行業中的很多品牌還處于 " 組裝機 " 階段時,極米已經開始在光機、光學結構、産品設計、整機制造等多個領域獲得話語權。
極米科技 CEO 肖适表示:" 技術甚至上遊産業端的持續投入,是極米公司一直以來堅持的戰略,因爲唯有掌握了核心技術,才能對市場上不斷湧現出的新需求進行更好地覆蓋,同時也讓極米能夠在投影領域建立起屬于自身的産品優勢、技術壁壘以及質量保證,像極米在行業裏首個将質保提升至 2 年,其背後的信心就來源于産品設計、制造端的強把控力。"
進入 2023 年,極米所在的投影賽道的競争氛圍并沒有變得更加寬松,反而因爲 LED、單色、三色激光等新技術在産品滲透能力上的此消彼長,吸引了更多新玩家入場。而極米作爲過去 5 年中的行業領跑者,也借着新技術與新産品的發布,明确了 " 技術爲先、不斷創造用戶價值 " 的未來發展理念。
投影賽道的激戰仍在繼續,極米已經搶先一步奔向更高的終點。(本文首發钛媒體 App)
更多精彩内容,關注钛媒體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載钛媒體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