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Netflix 上線《海賊王》真人劇集前,原著粉們早已準備好了各式各樣的炮彈,就等着上線後瘋狂輸出。
劇集上線後,卻上演了大型 " 真香 " 定律——不僅惡評潮并未到來,而且根據 Netflix 公布的數據,該劇首周獲得了全球英語電視劇分類播放量的第一名,在 86 個國家與地區拿下冠軍寶座的成績更是打破了紀錄。
伴随播放量大爆發的,是日漫改編真人影視作品罕見的堅挺口碑。經過一周多的沉澱,本劇爛番茄新鮮度從最初的 83% 小幅上漲至 85%,爆米花指數更是高達 96%。
原著粉收回了已拔出一半的 30 米大長刀,轉而讨論選角契合度、名場面還原度、劇情删改,挖掘埋藏在細節中的彩蛋,以及暢想未來篇章和登場人物。甚至有人像擔心《封神》後兩部一樣,爲了能讓續訂早日官宣,呼籲大家通過正版途徑觀看,貢獻有效播放。
都說失敗是成功之母,但爲什麽偏偏那麽多母親才帶出了這麽一個孩子呢?《海賊王》真人劇集究竟做對了什麽,才順利 " 收買 " 到原著粉呢?
01
早在 2017 年,《周刊少年 JUMP》主編中野博之便宣布漫畫《海賊王》将推出真人版海外電視劇。當時粉絲群裏一片看衰。
畢竟熱血類日漫改編成影視作品,除了《浪客劍心》等少數幾部外,能看者寥寥。尤其是交給美國人制作的話,更是誕生過《七龍珠》真人電影這種豆瓣僅 3.7 分的災難。
Netflix 改編日漫的成績更差,劇集版《星際牛仔》和電影版《死亡筆記》都基本上沒有存在感。
随後曝出的消息,都向着 " 不靠譜 " 奔去。最早一批演員陣容裏,除了飾演索隆的新田真劍佑外,草帽團五大元老的其他幾位,都選用了美國本土成長起來的童星。這些人雖然作品列表很長,但形象上太 " 乖乖 ",湊一起感覺就像要演迪士尼頻道的校園青春片一般。
好在制片人發生了更換。第二次公布演員陣容時,墨西哥演員演路飛、日本演員演索隆、美國演員演娜美、非洲裔演員演烏索普、英國演員演山治,才至少和作者尾田榮一郎的人物設想基本匹配上了。
尾田榮一郎設定的主角團對應現實國籍
02
劇集上線前粉絲對選角的吐槽,主要集中在顔值不高和特征還原不夠上。劇集上線後,粉絲發現這些之前靜态圖裏覺得很辣眼的細節,到了動态時很容易看着看着就接納了。
和美漫喜歡設計超級英雄的戰衣類似,日漫作者普遍喜歡設計花樣繁多的發型和身體特征。漫展活動上的 cosplay 玩家們,最擅長的也正是還原這種誇張的設計。
以前漫改影視作品也曾爲了還原而還原,結果搞得不倫不類。《海賊王》真人劇集在還原尺度上的把握,非常值得後來者借鑒。
本劇以現實世界的邏輯爲邊界。不超過邊界的,比如索隆、娜美的發色,都予以保留。而一些超過邊界的,比如娜美的胸腰比、烏索普鼻子的長度、山治的卷眉毛等,都剔除了。
再加上這批演員之前的作品少,不至于臉熟,而且演技上都比較紮實,對原人物的言行特征、内心狀态把握準确。于是即便是原著粉,也大都看着看着就順眼了。
03
梅麗号的片場照剛公布時,确實把粉絲們吓得夠嗆。在漫畫版早期的篇章裏,線條還沒有那麽複雜。梅麗号的羊頭是可愛風的。粉絲沒想到真人劇集裏梅麗号的羊頭會如此畫風大變。
動畫版(左)和真人版梅麗号對比
這就是單一視角和全局視角的差别。突然切入畫風大變的梅麗号,肯定有些不适應;先看過兩集後再在第三集裏與梅麗号重逢,就不會感覺那麽吓人了。雖然這款梅麗号失去了原作的可愛一面,但它與本劇整體的置景風格是統一的。
本劇改編的是漫畫最初的東海篇,那時候尾田的畫風相對後期是比較簡潔的。真人劇集把整體的置景、道具的複雜度都提升了,一方面更符合真人奇幻冒險大片的質感,另一方面也不需要在後續的篇章裏畫風大變。
從非粉絲的反饋來看,本劇的整體畫風接受度還是非常之高的。
04
東海篇在漫畫版裏占據了前 100 話,以一周一話更新來算,不考慮休刊因素也需要兩年時間。将其壓縮進 8 集、每集 60 分鍾之中,删改在所難免。
讓粉絲能夠接受的是,草帽一夥的主線故事,基本上隻用到了删減和合并,很少出現改。一些最重要的高光場面、台詞,都被很好地保留。尾田踐行了必須做到他滿意才能讓劇集上線的承諾。
改動較多的是海軍部分,以及作爲參照線的克比的成長故事。克比是原著裏最早登場的角色之一,是尾田有意埋下的 " 海軍版路飛 "。然而,在中期很長一段時間裏,克比處于 " 下線 " 狀态,甚至由于塑造手法上的不夠到位,很多粉絲是讨厭他的。
近兩三年,尾田在漫畫的連載中重新讓克比 " 上線 ",并 " 突變 " 爲海軍勢力新時代的旗手。克比人物弧線的不夠完整,算得上是尾田 26 年超長連載所留下的諸多遺憾之一。
戲份大增的克比(右)
第一季裏克比全程在線,并且與同樣加戲很多的卡普中将撐起了海軍線。克比的前期鋪墊,得到了一次非常充分的補充。這在一直追漫畫更新的讀者群裏,加分很多。粉絲群體裏對本劇最喜歡角色的投票中,克比大都排在前列。
05
和很多連載年數過長的漫畫會遭遇的情形一樣,《海賊王》的戰鬥場面初期想象力爆棚,後期有所下滑,逐漸演變成對招中的力強者勝。作爲惡魔果實爲戰鬥主基調的早期篇章,劇集沒有濫用電腦特效,回避掉了很多潛在惡評。
第一季着重刻畫的是路飛的橡膠果實和小醜巴基的四分五裂果實。果實能力發動時,人物和環境的銜接還是非常自然的。
日漫出招必須喊出必殺技名字的傳統,曾給真人改編帶來很大困擾。《浪客劍心》采取了抛棄策略,完全不喊招式名。如何能既保留傳統,又不顯得那麽傻裏傻氣呢?本劇給出的方案是:減少重複 + 自我調侃。
首先,絕不可以每次出招都喊。原作裏的 " 招式起名大師 " 索隆,竟然在劇中一次都沒喊出自己的招式名。即便是他挑戰鷹眼,使出了最能讓粉絲 DNA 大動的 " 三刀流奧義 · 三千世界 " 都沒喊。娜美也沒喊過,烏索普和山治則各喊了一次。路飛喊得最多,但也隻是每個招式第一次出現時喊一次。
其次,劇集前後兩次,分别通過路飛和山治的嘴,說出 " 所有偉大的鬥士,都會喊出他們的必殺技 " 來自我調侃,讓放置真人環境裏本應無比尴尬的日漫老傳統,燃起了中二之魂。
06
本劇的首席編劇兼制片人馬特 · 歐文斯是原著的超級粉絲,因此能牢牢地抓住原著 " 夢想 " 和 " 夥伴 " 這兩個關鍵詞,并且即便是有些人物和劇情被删減或合并,也會以彩蛋的形式出現。
而且他還很懂《海賊王》被粉絲們玩出的梗,比如 " 熊貓人梗 "" 阿金梗 "" 索隆山治 CP 梗 " 等等。這些彩蛋又讓粉絲在接納之餘,有了更進一步研究的動力。
繼井上雄彥憑借《灌籃高手》大電影跨界電影導演成功後,尾田榮一郎也憑借《海賊王》真人劇集成功跨界真人劇集監制。果然,能 " 收買 " 了粉絲的改編,才能抓住現在、奔向未來。
【文 / 滿囤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