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來源于華夏基石 e 洞察 ,作者胡賽雄
文:胡賽雄,華爲公司藍血十傑,曾任華爲公司後備幹部系主任、全球技術服務部幹部部部長
來源:華夏基石 e 洞察(ID:chnstonewx)
追求無限逼近的真實
這裏試圖要破解的,是我們在事業人生中最大的挑戰之一:爲什麽懂了很多道理,我們卻還是過不好這一生?
在電影《黑客帝國》中,人類世界實際上是一個由計算機人工智能系統控制的、被稱之爲矩陣(Matrix)的虛拟現實。一個在網絡上化名爲尼奧的計算機程序員,在服用了紅色藥丸後被喚醒,他看到了矩陣的真相并最終成了救世主,把人類從中解放了出來。而另一部電影《阿甘正傳》講述的是影片主人公阿甘傻人有傻福的故事,這部影片從一個智商隻有 75 的人身上,讓我們直觀地看到了離成功最短的距離——無比真實地愛身邊的一切,做最好的自己,直到有一天,終于井噴出巨大的能量,阿甘如有神助般地達成了其 " 開挂 " 的人生。
任何電影都是人類思想活動的隐喻、再現和表達。仔細品來,人類何嘗不是生活在一個虛拟現實當中?數千年厚積的文字概念、文化理念和知識體系,恰如一個龐大且貌似邏輯自洽的矩陣,其中的人類,谙熟于按照矩陣定義的信條和邏輯,去尋找生命的答案。這個矩陣猶如迷宮,不知讓多少人迷失其中,終其一生找不到生命的出口,也許真的隻有像尼奧和阿甘這樣緻力于尋找真實的人,才有機會走出人類自己編織的矩陣陷阱。
可話說回來,到底什麽是真實?尋找真實對我們有什麽積極意義?這些看似常識性的問題,反而經不起推敲和拷問,它們恰恰成了長久困擾我們的源頭。這裏,我們不妨回到阿甘與臨終前的媽媽對話的片段:
媽媽:" ……但我注定要做你的媽媽,我就盡力做好。"
阿甘:" 你做的很好。"
媽媽:" 我相信你能決定自己的命運,你要憑借上帝的恩賜做到更好。"
阿甘:" 我的歸宿是什麽,媽媽?"
媽媽:" 你要自己去弄明白,人生就像一盒口味各異的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塊将會是什麽,媽媽總有一種解釋事物的方式,所以我能理解它們…… "
從上面的片段,我們似乎悟到了一些什麽。在這個浩瀚且變幻莫測的宇宙世界,人類實在是太微不足道了,一切都在運動變化之中,何來真實?正如阿甘媽媽所言," 人生就像一盒口味各異的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塊将會是什麽。" 毋甯說,不真實才是這個世界上唯一的真實。可問題是,這種完全不确定的 " 懸浮态 ",無法爲人生提供時空定位,我們必須找到某種确定性,并以此作爲前行的坐标。這個坐标,現在人們已習慣性地把它稱之爲真實,但這是經驗世界的真實,是一種自我感知下的名實相副,是相對真實,不是絕對真實,準确地說,是 " 一種解釋事物的方式 "。在前行的過程中,必然會出現新的事件、事實和結果,我們很快就會覺悟到,我們原以爲的真實其實并不真實,這時候我們不得不繼續尋找新的時空定位,于是新的真實叠代了原來的真實……可見與其說人是在追求真實,還不如說人是在追求無限逼近的真實。以上同時說明,經驗世界的真實是可以編輯的,因爲 " 名 " 和 " 實 " 都在動态變化之中,否則阿甘媽媽怎麽會說出 " 我相信你能決定自己的命運…… " 這樣的話呢?既然經驗世界的真實是可以編輯的,那麽人當然可以編輯自己的命運。事實上,在阿甘還很弱小的時候,阿甘媽媽就在指導他如何編輯自己的未來了。而編輯的方式,就是 " 憑借上帝的恩賜做到更好 "。結合電影中的相關情景,這句話完整的思想表述應該是:發掘并充分利用個人真實的禀賦(憑借上帝的恩賜),感受和接納一切真實,包括個人的錯誤、缺點、缺陷乃至不盡人意的現實境遇,一切從真實出發,獲得超越現實的力量和勇氣,創造條件,努力将現實的真實狀态泵到未來某個看似不現實的成就高度(做到更好),人的禀賦可以千差萬别,但追求真實卻可以殊途同歸。這裏講的追求真實,是指對本質規律的不斷探求。當一個人無限接近真實的時候,他事實上是在接近與宇宙的最高規律同頻共振,他就事實上成了至高的坐标,人們所夢寐以求的好運,也就自然伴随而來。
人爲什麽難以做到真實?原因是意識與潛意識經常發生沖突。潛意識是感性的、本能的,具有自然性;意識是理性的、後天的,具有社會性。潛意識要達成自我保護,無論弱小時的恐懼還是強大後的自負,本質上都是爲了自我保護,是人的本能反應。譬如:文過飾非就是潛意識在作祟,越文過飾非,離真實越遠。意識則要在社會性和自然性之間找到統一的目标,讓人的利他行爲與自利之心相互依存、同時滿足。但意識和潛意識有時很難統一,原因是人不可避免會出現理性不足的情況,最後導緻要麽意識服從潛意識,要麽意識向行爲發出錯誤指令,從而偏離了真實。譬如:在一般人的慣常認知裏,多巴胺等于 " 快樂分子 ",但研究表明,隻有意想不到的獎賞才會觸發多巴胺釋放,多巴胺的目标不是爲了獲得預期獎賞,而是爲了最大限度地提高未來的獎賞,即我們說的預期差。顯然,認爲多巴胺等于 " 快樂分子 " 就是理性不足的表現。
真實,才是當下最稀缺的領導力
《道德經》第 15 章爲我們刻畫了一個理想的領導者的典型特征:真實!用我們今天的話說,就是不裝!試想一個成天裝腔作勢的領導者,連 " 我 " 都是假的,他的所謂成就怎麽可能會是真的?足見真實是人真正的修行,追求真實也是走出困擾人生的矩陣陷阱的唯一出口。
" 古之善爲道者,微妙玄達,深不可志。"
古時候,善于循道而爲的領導者,做事不顯山露水,卻能恰到好處,窮究事物本質直達目的,看上去深藏不露、難以描述。
" 夫唯不可志,故強爲之容曰:豫呵其若冬涉水;猶呵其若畏四鄰;俨呵其若客;渙呵其若淩釋;敦呵其若樸;混呵其若濁;曠呵其若谷。"
由于很難準确描述他們的特征,這裏隻能大概對他們進行一番描摹:面對危險時,他們防患未然,如臨深淵,像冬天踩水過河一樣;面對困難時,他們謹慎小心,戰戰兢兢,像重視和敬畏四鄰一樣;公共場合露面時,他們恭敬莊重,像做客一樣自我收斂;具體辦事時,遇到别人看來很糾結的事情,他們能悄無聲息地輕松化解,像冰緩緩消融一樣;爲人方面,他們一貫以純樸敦厚示人,像未加工的原木一樣;知識見解方面,他們顯得有些懵懵懂懂,一副大智若愚的樣子,像渾濁的流水一般;在包容他人方面,他們開朗豁達,像空曠的山谷一樣。
" 濁而靜之徐清,安以重之徐生,葆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欲盈,是以能敝而不成。"
他們在國家出現混亂的時候,冷靜應對,國家漸漸得以安定清平,如同渾濁的水,平靜下來後自然會純淨透明一樣;面對安定的治理局面,他們繼續保持審慎和重視,潛移默化地讓國民休養生息。保有了道的領導者,總能認識到自身的不足,正因爲他們總能無比真實地認識自身的不足,反而能有所突破,能開創新的局面而不是自滿守成。
專注于一點,
就可走出 " 内卷 " 的事業人生
企業管理的悖論是,企業當然冀望每個人都能夠從真實出發,做最好的自己。但現實情況是,企業運作是一項團隊活動,要求龐大的員工隊伍都以修行的标準去追求真實,顯然是一項不太現實的任務,對人的要求太高是一方面,從前文可知,追求真實是一個不斷嘗試、不斷試錯的過程,對一個龐大的組織人群來說,其中的沉沒成本和機會成本實在太高。
有什麽辦法可以從機制上而不是靠個人修行來幫助我們更好地逼近真實?個人認爲華爲這句話可以作爲一個可選答案:以規則的确定性應對結果的不确定性。即通過一套行之有效的追求真實的管理機制,最大程度地規避和抑制員工在工作中可能出現的不真實。關鍵是這句話在企業如何落地?下面的案例讓我們看到,真實的華爲,原來是一個 " 擰巴 " 的華爲:
1. 繼承與發展 " 擰巴 "
從哲學的角度來講,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過往成功的經驗沒法完全複制到未來,當然完全否定過去也是不對的。以華爲手機業務發展爲例,華爲手機事業早期靠捆綁銷售成功,也就是和網絡設備一起銷售。華爲做手機有一個學習曲線,華爲必須遵循客觀規律,把握好品牌上升的過程、渠道建設的過程、産品成熟的過程和隊伍成長的過程。因此,華爲當初采取捆綁銷售的策略是有整體考慮的,同時也比較成功。但如果一直堅持這樣的策略,華爲的手機就不可能有現在的輝煌。2009 年,華爲進軍企業業務,想複制華爲的運營商的業務模式,提出要招聘兩萬隻 " 小老虎 " 去搶糧食,把很多經銷商吓得半死。上來就想搶占制高點,這絕對是對自身能力的一種誤判,結果 " 小老虎 " 招了很多,卻找不到目标客戶在哪裏,華爲又不得不把這些 " 小老虎 " 再輸送給社會,爲此交了不少學費。然而華爲自我批判的能力還是很強的,形勢不對立馬掉頭,提出了 " 堅持被集成 " 的理念,即團結經銷商來發展企業業務,自此業務才開始止跌回升。上述案例給我們的啓示是:
(1)新業務一開始可能不宜定位爲主航道和以擴張爲目标,如果不是建立在強大的基礎上,新業務就成了純粹的多元化,而純粹多元化的公司是很難生存的。因爲企業的資源是有限的,最終資源必須聚焦。消費者 BG 和企業 BG 必須先以生存爲目标來構建自己的發展軌迹,依托運營商主航道的優勢和泛在網絡概念,雲管端協同,做強以後,再慢慢變成公司新的主航道。就是說,企業要按照創業規律,先盈利,再用來支撐後續的發展,否則,新業務很容易收縮;
(2)華爲運營商 BG 的成功經驗不能簡單地複制到企業 BG 和消費者 BG,要抛開 " 框框 " 來發展業務。原有的業務也要注意新機會,要有創新思維模式。企業越是在某個方面實力強大,越容易産生路徑依賴;越是重資産,越難自我否定和掉頭。" 紅過十分便成灰 ",企業活下去的過程,就是一個不斷自我否定的過程,活下去遠比做什麽要重要得多。
2. 當下與未來 " 擰巴 "
華爲的戰略規劃和其他企業一樣,走了很多彎路,但最終還是從 " 無戰略 " 到 " 有形無神 ",再到 " 從戰略到執行的閉環管理 "。很多人有一個誤區,以爲 SP 就是要看清未來,世界上如果有人能看清未來,他早就炒股去了。股票分析師爲什麽隻能做分析師?因爲他也無法确切知道股市未來會怎樣變化。因此,華爲一直認爲,企業的戰略規劃不在于看清未來,而在于搞清楚現在要爲不确定的未來做什麽,這才是 SP 的核心價值。重點放在中長期的價值創造上,比如大客戶拓展的投入、渠道布局、供應鏈的成本精進等。在财務預測上,華爲的 SP 強調判斷戰略是否具有靈活性,财務是否穩健。所有這些方面的重點是如何解碼落地到 BP 中,即把戰略規劃變成當下的工作。雖然華爲的 SP 看未來會産生誤差,但這并不是關鍵問題,因爲這個誤差會通過 BP 不斷校準。SP 的關鍵應該是找制高點,然後再尋找戰略機會點和打法。
SP 中的制高點有兩個方面:第一,戰略控制點。戰略控制點是撬動戰略成功的關鍵要素,是不容易構建、模仿和超越的中長期優勢;第二,戰略威懾。戰略威懾就是阻止對方采取行動以及迫使對方不采取行動的能力。
有了戰略控制點和戰略威懾,剩下就是尋找戰略機會點。對于華爲來說,清晰可行的 BP 是企業戰略落地的關鍵。在 SP 規劃制定完成後,一個核心的落地措施就是基于戰略形成的 BP。與 SP 相比,BP 更強調清晰的機會點、年度目标,以及預定的市場目标,如山頭項目、大客戶等。爲了實現這些目标,BP 在制定時必須遵循 SMART 原則,将工作落實到具體責任人,明确完成目标所需的資源和預算,以及關鍵的年度指标、組織 KPI 和 PBC 等,最終再通過 KPI 和 PBC 的績效結果進行考核,落實到具體政策上,實行閉環管理。由此可見,BP 是聚焦落地的業務活動,SP 對 BP 提出要求,BP 爲 SP 提供落地和反饋。
3. 紅軍與藍軍 " 擰巴 "
華爲的戰略決策中有兩個很特殊的部門,一個叫紅軍部,一個叫藍軍部。很多軍事演習經常會提到紅軍和藍軍的概念,其中,紅軍是部隊模拟對抗演習中的正面部隊,藍軍是假想敵部隊。在部隊演習中,紅軍和藍軍要進行接近實戰情景的、有針對性的對抗訓練。所以,紅軍和藍軍其實是一對矛盾。華爲把部隊的紅軍和藍軍制度用在了研發領域,紅軍代表正向實踐,藍軍代表反向實踐,雙方都是實體組織,都要尋找對方的漏洞。它們雖然走的是完全相反的路徑,但目标都是要找到公司的未來發展方向,殊途同歸。比如 , 未來是一個超寬帶時代,歐洲的标準是從室外到室内,美國的标準是從室内到室外,到底哪個标準代表未來,誰也說不清楚,也許兩者都不是。此時就需要紅軍和藍軍對抗,通過客觀實踐而不是主觀選擇去解決,避免企業在重大方向和策略上的誤判。紅軍和藍軍的對壘可以觸發企業在業務邊界上的很多創新,在對壘創造的灰度空間裏,極可能衍生出讓人意想不到的企業優勢。同時,在自我否定中,幹部的視野和思維也得到了系統發展。華爲通過紅軍和藍軍的矛盾主動暴露問題,打破慣性,創造機會。
4. 作戰與賦能 " 擰巴 "
汽車如果不考慮刹車片因素,估計設計速度可以達到每小時 500 公裏。但汽車要是開到這個速度,估計任何刹車片也不管用,所以,油門和刹車就是一對矛盾。華爲前線和機關就是一組對立統一的矛盾。說它們統一,是說機關和前線在服務客戶的場景中是夥伴關系,雙方一緻的目标是爲客戶創造價值。說他們對立,是說在前線踩油門的地方,機關要适當地帶着刹車;前線踩刹車的地方,機關要适當給他們加大油門——關鍵在于,這個 " 适當 " 怎麽把握。華爲給出的辦法是 " 擰麻花 ",方法主要有下面幾種:
第一,前後擰,就是增加一個時間的維度,在一個時期内強調一種主要傾向;
第二,左右擰,就是在組織中分别建立一個擴張部門和一個制約部門,你擴張時,我就制約,彼此互相鉗制。華爲前線和機關就相當于左右擰的麻花,彼此互相擰,擰不動了,就達到了納什均衡。因爲前線和機關在業務互動中的不确定因素太多,不可能什麽事兒都靠事先約定的責權界面來解決問題,這時候矛盾運動—— " 擰 " 就是最優選項,在妥協中彼此自然能找到有灰度的地方。在這種機制下,前線和機關既互相促進,又互相制衡,從而構成一個個自組織;
第三,上下擰,就是企業高層要向企業的戰略方向擰,而中層和基層員工要向效率、效益上擰;
第四,裏外擰。企業内部往往以股東和員工利益爲主,企業外部則要以客戶和合作夥伴的利益爲主。比如,華爲一直堅持一切以客戶利益爲主,但這并不是以犧牲股東和員工利益換取來的。在維護客戶利益的同時,還要兼顧股東和員工利益,這樣才能使各部門之間形成相輔相成的合力,結果就是 " 麻花 " 越擰越緊,共同推動企業的長遠發展。
華爲在 " 擰巴 " 中,無限逼近真實,不斷收獲成長和成功。爲什麽真實是一種巨大的成長和成功力量?因爲真實才值得信賴,信賴才值得獻身——誠然,真實确保了組織最小的能量耗散和最大的能量彙聚。
我們知道,現實世界是一個紛繁蕪雜的複雜系統,但任何複雜系統必然有其固有的簡單性,原因是人的認知資源有限,認識和駕馭紛繁蕪雜的現實世界,必須借助抽象的理論模型。正因爲如此,所有的科學其實都是不科學的,它們不過是一座座以假設爲底座構建起來的理想大廈,是主觀世界對現實世界的微分、抽象和拟合,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失真。但理想中的标準,是要在現實中落地的,不是拿來與現實對抗的,因此修正失真的現實的可行辦法就是 " 擰巴 ",在 " 擰巴 " 中更加逼近真實地找到前行的坐标。" 擰巴 " 本質上是一種哲學思維,是智慧,它從更高層面實現了對科學和知識的綜合和修正。爲什麽我們的事業人生充滿無力感?因爲我們的認知被鎖定在各種微分的科學和知識裏走出不來,導緻我們的主觀總想與客觀較勁兒。隻有一切從真實出發,多問爲什麽,用 " 擰巴 " 的哲學思維,不斷對工作和生活進行解構和重構,拟合和再拟合,我們才有機會走出 " 内卷 ",駕馭自己的事業人生。
真實是前行的坐标,而 " 擰巴 " 則是預防未來脫軌的矯正力!(本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