闊别四年之後,2023 年東京車展回歸,隻是從本屆開始,東京車展以轉型爲日本移動出行展,會亮相更多包含電動化、智能化等技術在内的未來智慧出行。
既然繼續主打電動化,那就依然是國産品牌的主要秀場。
今年慕尼黑車展期間,比亞迪、小鵬、阿維塔等國産品牌集體亮相,成爲了車展中的主要焦點,日本移動出行展的級别雖比不上慕尼黑車展,但比亞迪沒有錯過這個展示自己的機會,成爲首家參加該車展的中國車企,仰望 U8、海豹等新能源車型的亮相吸引了不少觀衆駐足。
按照當下量産車的技術來看,日系品牌在電動化領域距離第一梯隊确實仍有一些距離,可能是看到了國産品牌在電動化方面的技術領先,幾乎所有的主流日系品牌在本屆本移動出行展上發布了不少純電動概念車。
他們似乎在努力證明,自己有這麽多年的品牌曆史積澱,往電動化方向順利轉型有什麽難的。既然如此,我們不妨從這些首發的純電動概念車上,找找有什麽亮點。
要說到高性能電動跑車,自主品牌在這一方面确實更有話語權,畢竟昊鉑已經推出第一款百萬級超跑昊鉑 SSR。
而在本屆車展上,豐田亮相了 FT-Se 概念車,小通注意到,FT-Se 擁有 RZ 标志,也就說它來自豐田的賽車運動部門 GAZOO Racing。
另外,其低趴的車身造型以及顯眼的空氣動力學設計都在表明,它是一款注重動力性能和操控穩定性的車型。
就設計而言,車頭兩側的 LED 燈帶很顯眼,但這已經是概念車的基本操作了。來到車身 45° 的角度來看,FT-Se 概念車确實有些高合 HiPhi Z 的機械未來感。從側面來看,軸長比尤爲誇張,其抗俯仰和橫擺的性能更好,确保車輛直線行駛時的穩定性。
按照官方說法,豐田 FT-Se 将會用上豐田下一代座艙系統,不僅可以在車内外顯示大量數字顯示,還搭載豐田的交互功能。從公布的官圖可以看到,屏幕顯示區域至少有三個,配上賽車式方向手柄确實帶來不錯的戰鬥氣息。
敢于入局的純電動跑車市場的品牌,除了自主品牌,似乎也就隻有豐田敢緊随其後了。不過,跑車的受衆群體,是否願意接受純電動跑車還是一個未知數,暫且不說昊鉑 SSR,即便是比較便宜的高合 HiPhi Z 在銷量上還始終處于爬坡狀态。當然,與其「以銷量論英雄」,跑車更重要的還是在設計和數據上給到用戶驚喜,期待 FT-Se 概念車更準确的數據。
除了 FT-Se 概念車之外,豐田亮相的蘭德酷路澤 Se 概念車也值得一看,這也是蘭德酷路澤的首次電動化。按照已經曝光的消息,蘭德酷路澤 Se 概念車的車長爲 5150mm,軸距爲 3050mm,相比 2022 款進口版蘭德酷路澤都要長一些,預計是純電動平台帶來的空間優勢。
可以想象,蘭德酷路澤 Se 的空間表現相信會有很大的提升,預計會采用三排七座布局。
此外,蘭德酷路澤 Se 概念車與燃油版在設計上有很大的區别,不僅用上了流媒體外後視鏡等概念車上的「基本操作」之外,還用上了不少曲面和流線型元素,抛棄了燃油版車型上絕大部分的「硬派」元素,隻保留了展示肌肉感的筆直硬朗的腰線和粗壯的輪眉。
雖然目前暫未公布内飾以及詳細參數,但整車給小通的感覺,就是具備部分越野能力,更側重于公路駕駛的城市 SUV。
如果蘭德酷路澤 Se 要引入中國市場,可能就會與理想 L9 等中大型 SUV 進行對比,但綜合豪華感、舒适性、智能化以及價格等多個方面來看,蘭德酷路澤 Se 的勝算可能不會太高。
本田首發亮相了本田 Prelude 概念車。可能有些熟悉本田曆史的朋友知道,本田 Prelude 本就是本田的經典轎跑車,早在 1978 年就已經誕生,并推出了五代車型,第二代本田 Prelude 被很多車迷津津樂道,直到 2001 年本田才宣布将 Prelude 與 Intergra 車系合并。
而在本屆車展首發的本田 Prelude 概念車,在設計手法上進行了更爲圓潤的處理,整車給人的視覺沖擊力不算特别強,隻是在後視鏡、輪毂、車頂、窗框線等細節處進行了黑化處理。除了「雙門跑車」這一基本屬性之外,似乎找不到過去本田 Prelude 的味道了。
對于本田 Prelude 概念車,本田汽車首席執行官三部敏宏表示,這款車(本田 Prelude)将會成爲未來車型的前奏,在全面電氣化的未來繼承「駕駛樂趣」。
雖然官方并未公布太詳盡的數據,但按照官方的期望,本田 Prelude 将會是電動車産品中保留駕駛樂趣的一款雙門跑車,而且概念車設計已經很接近量産車,有望很快投産。
今年,恰逢是日産品牌的 90 周年,而在本屆日本移動出行展上,日産帶來了包含 Hyper Force、Hyper Tourer、Hyper Punk、Hyper Adventure 等純電動概念車,以展示對未來前景的期望。
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這些概念車,那必然是「犀利」,而且這種程度的「犀利」并不符合當下設計的審美趨勢,可能要到數年,乃至十幾年之後才有機會成爲主流。
日産 Hyper Force 概念車是新一代高性能超級跑車,有網友認爲這款車将會是日産 GT-R 的繼任者。據了解,這款車由日産 Nismo 團隊親自操刀整合空氣動力學,從而實現足夠強的下壓力和冷卻效果。
最值得一說的是它的性能。官方表示新車搭載日産 e-4ORCE 電動四驅系統,綜合最大輸出功率将達到 1000kW,還支持 R(性能)和 GT(舒适)兩種模式,而且還會配備全固态電池,預計其電池容量和續航能力會帶來驚喜。
除此之外,Hyper Tourer 概念車也足夠吸睛。作爲一款高端 MPV 車型,日産 Hyper Tourer 概念車同樣很犀利,車身拐角處的線條尤爲鋒利,整體展現出較動感的視覺效果。
配置方面就比較「概念化」了。車輛采用全自動駕駛,前排座椅能夠 360° 旋轉,與後排乘客面對面交流,而且還有創新的人工智能系統,監測乘客的生物特征信号,自動選擇音樂和調整照明以适應乘客的情緒。
全自動駕駛可能有些遠,但可 360° 旋轉的座椅在技術上完全可以實現,隻是當中涉及到安全方面的問題并沒有搭載。至于通過監測乘客的生物特征信号,來适應乘客的情緒這一功能,其實在某些國産車上就已經提供類似配置,不算特别創新。
除了上述車型之外,雷克薩斯、英菲尼迪、鈴木、三菱等日系品牌都亮相了相應的純電動化概念車,礙于篇幅在這裏無法進行更爲詳細的分析,但大部分概念車在設計上還是過于「未來感」,距離量産還有待時日,而且即便量産了,很多概念車上的誇張設計也因此被砍掉。
現在來讨論概念車确實有些早了,但從這屆日本移動出行展的亮相陣容可以證明,大部分主流日企下一步的産品規劃,電動化将會占據很大一部分,國産品牌因此不會一直待在舒适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