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樂夜話,每天胡侃和遊戲有關的屁事、鬼事、新鮮事。
圖 / 小羅
最近,我終于開始看大熱的番劇《葬送的芙莉蓮》。我身邊很多人都在看這部番劇,但竟然十分默契地對它的内容一點都沒透露,以至于我因爲作品的名稱比較莫名其妙而一直沒有對它産生興趣,直到某天晚上抱着睡前放松的心态打開了一集,結果一發不可收拾。
我看到很多人說,這部作品應該屬于日系異世界冒險的範疇,但我其實對異世界題材并不熟悉。前幾年同類作品火熱的時候,我已經基本上不怎麽追新番,而且這類題材,尤其是輕小說改編的作品,很多會落入 " 龍傲天勇者帶着後宮隊友冒險 " 的固定模式。
而《葬送的芙莉蓮》之所以能夠成爲大熱作品,靠的恰恰是對固定模式的反轉。故事的一開始,冒險就已經結束了。勇者一行人擊敗了魔王凱旋而歸,王都廣場立起了他們的銅像,接下來他們要開始度過普通人的餘生。尤其是主人公芙莉蓮,作爲一位精靈魔法使,她的壽命比所有朋友都要長。哪怕是長達 10 年的冒險,對人類勇者和僧侶來說幾乎意味着整個青春,結下的是半輩子的情誼,對她來說也隻是人生中短暫的插曲。而當熟悉的人逐漸離去,芙莉蓮意識到自己對人類、對重要的友伴竟然從來都不夠了解,因此同新的隊友一起再次踏上了當年的路途,尋回曾經被自己忽略的記憶中的感情。
可以想象,這部作品的催淚強度有多麽大。每個角色時間的錯位本身就是一個虐點——對精靈而言,50 年一遇的流星雨稀松平常,對人類來說卻是一輩子一次、最多兩次得以目睹的奇迹。對精靈來說一時的旅伴,對人類來說就是一生的摯友。而作品的叙事又偏偏善于留白,表達情感的鏡頭總是幹淨又空曠。但平靜之下,都是洶湧而濃烈的情緒。
最短暫的時刻往往最珍貴
這部番劇最擊中我的,竟然是讓我回憶起了自己玩許多 CRPG 的經曆,尤其是那些被我留在結局處、并依然時不時想念的同伴們。我之前曾在一期夜話中寫過漫長冒險之後完整後日談的重要性,因爲它能讓玩家看到自己的努力最終塑造了怎樣的世界,塑造了夥伴們怎樣的人生。但即使是《博德之門 3》這樣專門做了一個重聚宴會的作品,也隻把時間點定在結局的 6 個月之後。這時的老友相聚不會有悲傷,隻有欣喜和快樂。
如果把時間跨度拉到幾十、幾百年,事情肯定會有更多變數,也是很多作品會選擇回避的部分。比如在遊戲中選擇跨種族的對象戀愛一定會存在壽命差距的問題,但玩家在攻略過程中往往不會細想,劇情也隻停留在經典的 " 幸福快樂地生活在一起 " 這個節點。而有一定時間跨度的系列作品會盡量不讓前作的角色出場太多,避免出現太多物是人非的情況。更何況,廠商對出現的前作角色 " 不夠好 " 也會引起玩家的不滿甚至憤怒。
從這個角度想,跨越時間遊玩某個系列作品,乃至遊玩不同 CRPG、不斷體驗新冒險的玩家,何嘗不是站在芙莉蓮的位置上?雖然我們不會像芙莉蓮那樣,因爲長壽對于情感有種天然的遲鈍,但遇見過的角色們哪怕隻占據生活中的一小部分,也曾經在我們的心靈和記憶中留下過很深刻的痕迹。
在《葬送的芙莉蓮》中,對一句話的回應也許會跨越 80 年
而《葬送的芙莉蓮》的溫柔在于,一切過往,哪怕當時惘然,也一定會在未來的某個時間獲得回響。舊的友伴們在主人公心靈中留下的印痕,一定會在新的友伴們身上煥發新生。而且最初的同伴也不會因此覺得悲傷和不公,因爲即使各自度過着不一樣的時間,他們始終都從心底裏相信着當初結下的那份愛與友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