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的形勢下,很多企業以這樣那樣的方式離開了中國,本來也無可厚非,但作爲 PC 大廠,戴爾卻一直是離開中國的急先鋒。
2023 年 3 月份,戴爾所謂 " 去中化 " 的全套劇本和時間表被曝光:2025 年在中下遊供應鏈排除中國内地制造,2026 年開始在零件采購上分階段離開中國,2027 年在美銷售産品百分之百脫離中國制造……
戴爾 PC 曾在中國市場上排名第二,中國市場也爲戴爾貢獻了巨額的營收,如此這般端起碗吃飯、放下碗罵娘的行爲自然遭到了消費者和市場的唾棄,又不是沒了戴爾就活不下去了。
市調機構 Canalys 數據顯示,戴爾 PC 在中國市場的出貨量連續暴跌,一季度跌去 45%, 二季度跌去 52%,份額已經不足 8%,被華爲超越,可能很快就會成爲 "Others"。
在服務器市場上,戴爾也是丢盔棄甲,份額已經低于 5%,浪潮、新華三、中興等國産品牌更受青睐。
第三季度财報中,戴爾收入同比下滑 12%,其中 PC 業務損失了 11%。
大半年來,戴爾對于 " 退出中國 " 一直保持沉默,但眼看局面無法收拾,似乎終于坐不住了。
11 月 24 日,戴爾在北京釣魚台國賓館高調舉辦進入中國 25 周年慶祝活動,回顧入華後的發展曆程和成就。
活動中,戴爾全球資深副總裁吳冬梅接受采訪時公開回應:" 我們從未發布過任何上述所謂‘信息’或‘評論’。戴爾在全球範圍内的行爲準則就是不對‘謠言’進行評論。這是我們一貫的立場。但遺憾的是,這種态度被錯誤和片面地解讀成‘不評論即是确認’,甚至有人捏造‘相關消息來自戴爾官方’。可以明确地告訴你,這些傳聞絕對是‘謠言’!"
她還強調,中國一直是戴爾重要的國際市場,期待未來繼續在中國發展。戴爾對大家的承諾堅定不移,沒有改變,也不會改變。
吳冬梅還提到,戴爾在廈門、成都、昆山設有三大生産基地,産品供應全球,其中廈門、成都工廠屬于完全自營,戴爾還是 2023 年廈門第一大制造業企業、2023 年成都第五大制造業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