踢車幫
隻爲愛車的你!
踢車問答
踢車幫的小夥伴們
本周《踢車問答》的5個問題已到
有請踢車夏東來爲大家答疑吧!
踢車問答第273期,火速戳開收聽!
本周入選的5個問題如下
問題 1
勝利:夏老師,最近有地方因爲新能源公交車淘汰換新成本太高,宣布重啓燃油車作爲公交車,就在當下的技術成本過高的情況下,會不會出現大面積類似的事情?您對這樣的現象怎麽看?
答:這種現象是正常的,首先,這批将淘汰的新能源公交車屬于是早期産品,使用壽命從品質角度,從技術水平角度,都會是比較短的。其次,疫情三年的衍生災害是經濟不景氣,地方财政很衰弱。兩件事疊加,正好到了不得不淘汰這些公交車的節點。如果是我,也會考慮先用燃油車來頂一下。等幾年經濟逐步好轉,财政回複元氣,燃油公交車再到了換新的時候,新能源車技術更成熟,耐用性更好,成本也降低了,再換不遲。
總體看,新能源車技術發展很快,特别是電池技術,幾年後很可能迎來大的換代升級。不僅能量更高,體積重量都更小,成本也更低。而且電控管理系統和電動機也都到了換代升級的時候。新一代産品将達到較高的應用成熟性。這對完全依靠地方财政支持的公共交通系統而言,才是比較恰當的規模化應用期。
目前在用的新能源車,主要還是一種示範和試驗,由于早年地方融資加杠杆缺少節制和約束,存在融到的資金被大量浪費的情況。有些不具備經濟實力的城市整體都上新能源車,跟搞其它脫離實際的形象工程是類似的。現在,這種危機爆發了,恢複理性是理應的結果。
問題 2
毅龍:請教夏老師,現在市面上滿足國六b的汽車絕大多數都帶了顆粒捕捉器,甚至有些油混比如豐田的雙擎也帶顆粒捕捉器,帶顆粒捕捉器的汽車一定會堵嗎?堵了之後該怎麽辦,麻不麻煩?是否有必要因爲有顆粒捕捉器的原因去放棄一輛車?因爲我發現我喜歡的想要購買的車都帶上了顆粒捕捉器,心裏很苦惱。
答:顆粒捕捉器不會堵,它的作用是把不完全燃燒所産生的碳顆粒存住,不讓它排放到環境中。這些碳顆粒會在捕捉器裏被用更長的時間給"燃燒"掉,也就是仍然會與氧氣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再排出去。這些顆粒是在冷啓動的時候産生的,随着發動機達到正常的工作溫度,就不再産生。
之前出現的所謂堵塞問題,與曾經很吵鬧的"機油增多","機油乳化"甚至"燒機油"等問題是一樣的:汽車每次啓動時間特别短,行駛距離特别短,速度特别慢,冷啓動期都還沒有過,就停車熄火了,又是長期反複這樣使用。這種使用場景使主體在國外研制的合資車出現了水土不服。
通常是直噴發動機冷啓動時容易出現碳顆粒。因爲燃油是被直接噴進氣缸的,當氣缸很冷的時候,霧化不完善,就不能在氣缸點火這個極短時間完全燃燒,碳顆粒就出現了。它們從氣缸排出來,被顆粒捕捉器"暫時留住",再利用更長的時間燃燒幹淨。這種技術早就應用在柴油發動機汽車上二十來年了。柴油機一直就是直噴的,這個問題就很明顯,比如噴黑煙,主要就是排放碳顆粒。
以前,汽油發動機都是進氣道噴射,是在氣缸外與空氣混合好才進入的,所以,沒有顆粒的問題。現在,汽油機也都采用直噴了,就把這個技術用上了。由于已經是汽車的标準技術應用,當然沒有必要把這個當作選車與否的因素。但既然是個關鍵的零部件,就一定存在出故障的可能性,廠家也都在質保和召回等環節把用戶的損失基本抵消掉了。
問題 3
曉歌:豐田不久前公布固态電池即将(2025年)付諸應用,我們的電車電池企業如何應對?
答:固态電池并不是隻有豐田在研發,全球的汽車行業都在争相研發新一代的電池,而固态電池是一個主攻方向。德國、美國、中國、韓國和日本,都在大力研發這種電池。豐田也不是不久前公布有關固态電池的研制消息,而是從很多年前就宣布了,他們自己預計的時間也差不多是2025年。不久前他們的發布是"有足夠的信心在2027年或2028年之前"實現商業化量産。這個時間比之前的預期推遲,且與其它廠商普遍的預期相近。
不可否認的是,豐田目前是在固态電池相關技術專利數量上占絕對第一的廠家,比他們計劃在制造方面的合作者,日本最大電池制造商松下公司的專利數量還要多。目前要克服的困難是耐用性,豐田自稱已經找到了解決辦法。
從這些方面看,樂觀地說,豐田的固态電池量産電動車批量上市的時間也不太可能早于2028年,之前的産品即使應用了固态電池,也不太可能在價格上有多少競争力。用産量小,價格高的産品導入可能性更大。比如雷克薩斯的新一代LFA超跑之類。
所以,我覺得競争的角度看,豐田面對的風險反而更大。因爲中國的電池研發和制造實力目前世界第一,固态電池的研發進度也很快,還有很強大的制造能力,更容易實現低成本大批量的制造。現在是看豐田怎麽應對中國市場銷售陡坡式下滑,以及全球出口份額被中國廠家快速搶奪的問題。
問題 4
ududio:夏老師你好,前天特斯拉與15家車企聯合簽署了一份《汽車行業維護公平市場秩序承諾書》,其第一條中的"不以非正常價格擾亂市場公平競争秩序",你怎麽看待這件事情。是不是以後特斯拉就不能降價了,等不到十多萬的Model 3了。
答:完全不意味着特斯拉以後不能降價。因爲"非正常價格"本身就是一個不明确的表述。對特斯拉來說,隻要它不故意以低于制造和銷售成本的價格銷售,就是正常的價格。可這個價格足以對效率不如它高的競争對手來說,是賠本的"非正常價格"了。
這樣競争并不違反公平競争,也沒有擾亂市場秩序。無論是反壟斷法還是反不正當競争法,特斯拉這種降價促銷都是合法的,而且還有利于消費者購買到價格更加公允的汽車。汽車廠家經營管理效率低,錯不在效率高的競争對手,錯在低的這家企業自身。優勝劣汰本是自由競争和市場有效性的必然結果。所以,特斯拉簽署承諾書隻不過是一種禮貌姿态而已。
這是行業協會會員之間緩和局勢的舉措,并沒有法律約束性。隻是目前的态勢,特斯拉非常強大,這個協議是協會出面,請它暫時不要進一步降價,給其它人留口氣,特斯拉表面上答應了。說白了就是蛋糕本來你能拿走80%,現在已經拿到60%,而别人是無論如何搶不過你的。這時,莊家出面請你暫時緩緩手,不要再使手段了,讓其它玩家緩口氣。你也審時度勢,覺得在人家的場子裏,保留一點局氣是必要的,于是……
問題 5
張沛:爲什麽有些品牌不同地方的4S店會有幾萬塊的差價?
答:這是市場自由競争和反壟斷條件下的正常現象。以前,汽車廠家可以把4S店網絡進行整體協調,控制住零售價格和各家4S店的銷售區域。這種行爲看起來好像是順理成章的,卻從本質上違背了公平競争并構成壟斷。在反壟斷的解讀中,這屬于"價格同盟"和幹涉自由競争。
經銷商作爲零售商,它從廠家批發取得了車輛之後,賣給誰和賣多少錢是自由的,廠家無權對此做出規定。經銷商與經銷商之間是自由競争的,并不受銷售區域的限制。因爲顧客有在任何地方購買商品的權利。也就是說,一個北京人完全有權去上海買車,上海的經銷商不得拒絕銷售給他。他買回北京使用,北京的4S店也不能拒絕提供售後服務。這個邏輯是買賣之後的所有權轉移。廠家的車批發銷售出去之後,所有權歸了經銷商,他如何處置,廠家無權幹預。用戶購買的汽車之後,所有權歸用戶,經銷商無權幹預。同時,整個雙方交易的自由又受到法律保護。而制造商必須對用戶合法購置的産品提供平等的售後服務。
這樣看就清楚了,同一個品牌的同一個車型,在不同地方4S店出售時,價格是4S店自主制定的,相差幾萬元錢就是4S店依照自己的判斷做出的決定。一般來說,廠家仍然擁有調節的手段,就是當他認爲某個經銷商的行爲傷害到了整個銷售網絡的利益時,可以在之後,不再批發給他車輛,或者不再續簽合同,終止合作。
本期踢車夏東給大家的問題
你有沒有因爲價格差異而異地購車的經曆?如果你發現自己要買的車在外地價格更低,你會去外地買車嗎?
上期問題的精彩留言
上期交流問題:
對電動車,你傾向于選擇油電兼容的平台車型,還是完全純粹的電動平台車型?
@沐芽
我會選要麽純電、要麽純油/不插電的混動,所以買電車自然不會選兩頭都不甜的油改電兼容模式,要麽選原來的純油架構,要麽是新開發的純電架構。
@Danny-san
如果是第一輛車,要上高速,偶爾長途,選油電混合。如果第二輛車,平時隻在市區跑跑,或者近郊遊,選純電。
@項全
傾向于選擇爲純電打造的全新平台,電動汽車一般都比同級别的純燃油車要重,所以底盤的懸挂支撐性要做得比燃油車好。還有電動車高速行駛的時候,風阻系數也要盡量減小。
@ash
選純電,各種架構,包括安全性那些都是油改電沒得比的。油改電像是臨時過渡産品,不倫不類。
@㊣Discovery
我認爲長期看未來民用平台應該是以純電爲主,所以我是看好純電平台的,但是當下選擇混動平台。因爲技術的原因,純電的短闆還是電量存儲和智控水平。受制于當下幾大因素:一、充電便捷性;二、使用環境的溫度;三、制造成本及價格;四、軟件開發還未到L3級别;五、基礎設施沒有實現完全互聯去輔助汽車行駛,等等。如果以上這些問題全部突破普及,那麽燃油汽車時代就可以過去了,隻剩下賽事、偏遠地區、燃油車愛好者以及特種設備車輛還會使用像氫燃料或者環保燃料。
@王者不惑
我會毫不猶豫選純電動的,因爲我就有一輛插混的。看似兼容具有優勢,其實其具備兩者的缺點也是難以忍受的。充電會越來越方便,不用擔心這個問題,跑長途能高速一口氣跑350-400就行了。絕大多數人日常活動範圍都在200km以内。
@All To Well
我會選油電混合的,雙重保障,更安心。
@石闆上觀潮
以前個人傾向于電混,因爲覺得适應性最強,可以跑長途。但今年以來,純電動的續航裏程開始增加,電池儲電量也上去了,所以更傾向于純電,一個是結構簡單,理論上故障率更低;另一個是純電動的,不怎麽用保養,使用成本更低(當然目前還無法預測後面幾年電池衰減帶來的換電池的成本)。
@走走看看
如果我選擇電動車,一定要選擇純電車型。油電兼容,我認爲很難做到最好。
@三峰
對于新能源車平台的選擇,更多的是基于自身用車場景來選擇的,比如對我來講,我家裏沒有固定車位沒法安裝充電樁,且身邊的充電站對我都比較遠,所以選擇油電混合平台的車更符合我的用車場景,當然如果抛開用車場景的話,純電平台的車設計之時不需要考慮燃油機部分,把更多的心思放在怎樣把純電做到更好,必然純電平台更優選,就像傳統車企相比新勢力在新能源車領域來講,燃油車束縛了他們的手腳,沒法大展拳腳一樣,相對就要弱勢一些。
上期幸運回複者:@王者不惑
由于微信公衆号的規定,釋放的精選留言上限爲100條,但并不代表我們僅在這100條中挑選,而是踢車夏東認真閱讀了後台的所有精彩留言後,從中随機挑選了一位幸運粉絲。
如果您的答案比較精彩,将有可能入選下一期【踢車問答】欄目,并被随機抽中且獲得由踢車夏東提供的紀念禮品一份,歡迎大家踴躍交流。
點擊标題查看【踢車問答】
271-280期
271期丨軸距長就代表空間大?新勢力會被傳統車企"吃"掉嗎?
261-270期
268期丨DM-i/雷神DHT/長城DHT,誰更省油?總用快充會損害電池壽命嗎?
263期丨新能源會被卡脖子嗎?比亞迪雲辇能跑達喀爾拉力賽嗎?
261期丨電車會閹割配置降成本嗎?這是設計審美貧瘠的時代嗎?
251-260期
260期丨瘋狂内卷導緻怎樣的價格厮殺和哪些車企關門?怎樣避免德系車燒機油?
259期丨燃油大廠做電動難處在哪裏?汽油降價能促進油車銷售嗎?
258期丨低配的途銳會不會減配降成本?電動車爲什麽沒有變速箱?
257期丨日常高速多還用買混動車嗎?領克會出大點兒的轎車嗎?
251期丨合資車流失的銷量去哪了?爲什麽有的四驅偏後驅,有的偏前驅?
241-250期
243期丨國車品牌最後能壟斷國内市場嗎?熱門車減配是否應該選冷門車?
242期丨SUV爲什麽做不了高檔品牌旗艦?電車電池衰退怎麽解?
241期丨電動車會用上免充電"核電池"嗎?購置稅減免能延續嗎?
231-240期
221-2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