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前熱火朝天,賽後無人問津,這幾乎是所有大型運動場地的現狀。那我國斥資近36 億建造的鳥巢,15 年後的今天怎麽樣了,會和其他國家的場館一樣淪爲廢墟嗎?
曾經輝煌一時的雅典奧運會,超支費用占到了當年 GDP 的3.2%,背負債務長達十年之久,如今 36 個奧運場館已有 34 個被荒廢,每年還要花費超1 億歐元去維護,悉尼奧運會場館也是入不敷出,最終無奈選擇拆除賣鐵來填補空缺。
所以當我國鳥巢在 2003 年正式開工時,作爲當時國際上最大、用鋼量最多、結構最複雜的特大鋼結構體育館,也讓不少人擔心,我國也會步入那些舉辦過奧運會的國家後塵。據了解,鳥巢初步設計概算批複總投資爲31.4 億元,然而因爲其技術、工藝以及結構等複雜性,超過投資概算約4.56 億元。
但幸運的是截止到 2009 年 3 月 15 日,北京奧委會收入達到了205 億元,刨除支出費用結餘超10 億元。然而如果建扣除建設成本,鳥巢仍背負着剩下的二十多億赤字,并且據新京報報道,鳥巢的一年維護經費就達到了7000 萬元。那如今 15 年過去了,鳥巢如今是賠是賺呢?
鳥巢如今是賠是賺
2011 年,鳥巢由 " 民營 " 轉爲 " 國營 ",并給于了很多政策上的優惠,如今的鳥巢賽後利用率非常的高,已然成爲各類體育賽事和文化活動的舉辦地,全年場館利用率達85%以上,在全世界範圍内都名列前茅。
自開放運營至今,鳥巢共接待中外遊客超3700 萬人次,舉辦萬人以上的大型賽演活動 350 餘場次。據了解,鳥巢的一天租金爲300 萬元左右,場地檔期預約甚至已經排到了兩年後,而這些活動的租金就是鳥巢的收入來源之一。
除此之外還有門票收入,據了解 鳥巢的淡旺季門票分别是 40 元和 60 元,在高峰期時,門票收入一度占到了總收入的80%-90%,即便目前這一數字已經下降到了 40% 左右,但也已經基本實現收支平衡。
最後一項就是商業合作,鳥巢 2008 年到 2020 年的總收入達50 億元,其中門票收入約20 億元,賽演活動收入約20 億元,商業合作收入約10 億元,這樣算下來,鳥巢的投資回報率大約是在 1.39 元左右,即投入 1 元錢就能收回 1.39 元,目前來看 鳥巢的運營情況是穩健的,大家也不用太過擔心。
雖然如今北京奧運會的盛會光環逐漸黯淡,門票收入不斷減少,但鳥巢也沒有因此停止改變,在北京 - 張家口獲得 2022 年冬奧會舉辦權後,鳥巢就被安排用于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的開閉幕式,熱度再次被提起來的鳥巢,又一次成爲來京遊客的必去的著名景點之一。
據統計,暑期 " 鳥巢 " 晚間旅遊打卡人數超過60 萬人次,不僅如此,鳥巢還将冬奧會座椅套變身成環保文創産品公文包,可以根據用戶需求還可以印制品牌标志等相關内容,在獲取收入的同時,還共同推進低碳環保的可持續發展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