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 2022 年的收尾總結,财聯社研究員特意搜集整理了當年所發生的影響巨大的十大債市新聞事件。希望通過對新聞事件的回顧和整理,給債券行業從業者提供思考和幫助。
1. 2022 年專項債提前至 6 月底發行完畢。
5 月 30 日,财政部要求各地加快支出進度,确保今年新增專項債在 6 月底前基本發行完畢,力争在 8 月底前基本使用完畢。今年專項債發行節奏明顯前置,總體規模、發行速度、支出進度均将創近年來新高,為上半年基建發力提供了充足的資金支持。
2. 5 月融創中國四筆美元債未按時付息,引爆債市
5 月 12 日,融創中國公告,未能在 30 天寬限期内支付四筆美元票據利息,金額合計 1.047 億美元。
3. 首批 8 家主體類科創票據項目落地銀行間債市
6 月 2 日,首批 8 家主體類科創票據項目落地銀行間債市,助力國家創新驅動戰略。
4.滬深交易所公布可轉債新規,震動債市
為進一步強化可轉債投資者适當性管理,6 月 17 日,上交所和深交所均發布《關于可轉換公司債券适當性管理相關事項的通知》,并自 2022 年 6 月 18 日起施行。2022 年 7 月 29 日,上交所和深交所分别發布《上海證券交易所可轉換公司債券交易實施細則》《深圳證券交易所可轉換公司債券交易實施細則》,并自 2022 年 8 月 1 日起施行。新規的發布将進一步規範我國可轉債市場交易行為,促進可轉債市場良性發展。
5.國常會部署穩經濟一攬子政策的接續政策措施 盤活 5000 億地方債結餘
8 月 24 日,國常會重磅部署,依法盤活地方 2019 年以來結存的 5000 多億元專項債限額,10 月底前發行完畢,優先支持在建項目。
6.央行年内兩次降準釋放長期資金超萬億元
今年 4 月和 12 月,央行先後在年内兩次降準,共降低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 0.5 個百分點、釋放長期資金超萬億元,金融機構加權平均存款準備金率降至約 7.8%。專家認為,适時适度降準,體現了貨币政策的前瞻性,有利于穩定市場預期,增強市場主體信心。
7. " 三箭齊發 " 支持房地産企業發展,地産債迎來重大利好。
11 月,央行會同有關部門,從信貸、債券、股權三個融資渠道采取 " 三支箭 " 的政策組合,支持民營企業拓展融資,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題。
8.銀行債券理财産品贖回潮
根據公開數據顯示,從 11 月 11 日至 11 月 17 日,在 40562 隻存續産品中,1995 隻銀行理财産品破淨,破淨率達 4.92%,債券投資者損失慘重,衆多銀行理财産品出現贖回。
9. 深圳成功赴港發行離岸人民币藍色地方債
11 月 7 日,深圳成功赴港發行離岸人民币藍色地方債,此為地方政府首次在港發行藍色債券。
10. 兩部門:要求完善熊貓債資金管理,推動金融市場進一步開放。
12 月 2 日,為進一步擴大金融市場雙向開放,央行、國家外彙局聯合發布《中國人民銀行 國家外彙管理局關于境外機構境内發行債券資金管理有關事宜的通知》 ( 下稱《通知》 ) ,完善熊貓債外彙風險管理,境外機構可與境内金融機構開展外彙衍生品交易管理彙率風險;明确發債募集資金可留存境内,也可彙往境外使用。《通知》自 2023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