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等艙可以優先登機;
銀行 VIP 可以免排隊;
演唱會最貴的門票位置最好;
......
真的,世界從來不平等;
你有多努力,就有多特殊;
這個道理,一定要盡早讓孩子知道。
01
越是不公平,努力才越有意義
往期綜藝節目《明日之子》上有一個片段,是華晨宇看到自己喜歡的選手被淘汰,就說了句 " 不公平 "。
他覺得那位選手唱的好,觀衆僅憑台上的幾分鍾表現就淘汰了他,根本看不到他在台下的努力。
難道這個世界是公平的嗎?
往期《極限挑戰》電視欄目做了一個實驗:
開始時,所有孩子被安排在同一條起跑線上,嘉賓會向他們提 6 個問題,回答 " 是 " 的孩子,可以向前走 6 步,到達下一條線。
問題是這樣的:
你的父母受過大學以上的教育嗎?
你的父母給你請過家教嗎?
你的父母是否讓你持續學習一門特長?
三個問題過後,有人一路向前,也有人還站在原地。
接下來,問題還在繼續:
從小到大,你是否有出國經曆?
父母是否承諾要送你出國留學?
從小到大,你是不是爸爸媽媽心中的驕傲,他們是不是經常在親友面前誇耀你?
當所有問題結束,有的人已經遙遙領先,但還有的同學還在原點,一步未動。
原本一樣位置的起跑線開始變得參差不齊,然後一聲令下,這些孩子開始集體向終點奔跑。
擅長賽跑的馬,不會計較自己的起跑線在哪,那最後沖到前 20 的人,是之前站在前面的 20 位嗎?
可能有他們中的一些,但不全是,甚至後面跑過來的人占到更多。
出生有不同,高考也有起跑線,但人生是場馬拉松,最終勝出的人絕不會是抱怨者,而是一直不吭不響悶頭跑的人啊。
02
你所付出的,會換來你應得的
浙大一位學霸因爲一張密密麻麻的作息表走紅。
作息表的安排,從每天早上 6 點開始,一直到晚上 12 點半,一周每個時段的學習内容都精确到幾點幾分,學習狀态可以說是争分奪秒。
都已經考上很多人夢想中的學府,依舊一刻也沒松懈。
網上很多學生爆料:" 這是我們的學霸,在浙大堪稱神一樣的存在。成績好還不算啥,關鍵還很會玩,開飛機、玩潛水、自創潮牌服裝…… "
從高考考上浙大,到成爲浙大神級學霸,什麽都做,什麽都做得好。
如果我們沒有看到這份作息表,心裏一定想的是:他真幸運、他人生好順啊、他家裏面背景好、教育好等等。
這些是我們常常用來麻醉自己的借口,殊不知,作息表裏處處都流露出實打實的努力。
有人說成功的路上并不擁擠,因爲嘴上說努力的人很多,真正把努力堅持到底的人少之又少。
我們羨慕的那些人,然而他們所得的,往往就是他們應得的,如果你沒有得到, 隻有一個結論,那就是還沒有做到位。
所有能真正讓孩子提分的方法都是逆人性的。逆襲從來都不是傳奇的一躍而上,而是一步一步踏踏實實走出來的。
03
孩子應該知道現實的世界
最近網絡上還流傳着一個說法:如果你的孩子不願意讀書,就帶他去四個地方看看:客運站、火車站、高鐵站、飛機場。
去看看這 4 個地方的人穿什麽衣服、說什麽話、抽什麽煙、是什麽樣的素質。
沒錯,大家都是平等的人,但大家的生活質量和生活狀态真的會有不同。問問孩子,他未來想成爲哪一類人。
讓孩子去看衆生百态,然後選擇他想過的人生,這樣才會産生内在的驅動力,才會發自内心地付諸實踐。
之前一位河南的農民工在河南省實驗中學暑期施工時,寫在黑闆上的一番寄語:
不奮鬥,你的才華如何配得上你的任性;
不奮鬥,你的腳步如何趕上父母老去的速度;
不奮鬥,世界那麽大,你靠什麽去看看。
這就是現實,這裏面飽含着一個過來人 " 我本可以 " 的酸楚。
我們教育的最大問題就是家長總把自己的苦和痛藏起來,隻給孩子看最好的一面,給孩子能力範圍内最好的東西。
其實,我們應該把殘酷的現實和成年人慘痛的教訓告訴給孩子,如果可以,讓他們親眼去看一看,切身體會一下,比任何說教都管用。
這世界本不公平,這世界又異常公平,你得到的,其實都是應得的,你有多努力,就有多特殊。
盡早讓孩子明白這個道理,才能讓他們發自内心的去努力和追求,才能讓他們真正明白,當下的辛苦,究竟是爲了什麽。
本文内容來自網絡版權原創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