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深燃,作者 | 吳嬌穎,編輯 | 金玙璠
疫情防控政策調整後,重振消費,成為新一年的關鍵詞。
但作為如今的消費主力群體,這屆年輕人,在經曆了疫情三年的種種不确定之後,不再盲目 " 報複性消費 ",而是更會 " 精打細算 " 了。
從實際的購買力度和消費偏好來看,新一代的精打細算,不能簡單地等同于 " 摳門 " 或者 " 消費降級 ",而是暗藏着一套追求 " 質價比 " 的新消費哲學——既要好品質,又要性價比。
對好品質的追求,是過去幾年追求高質量生活和豐富體驗沉澱的慣性和心智,在經曆了新消費的洗禮後,更多地表現在對好品牌的信賴和認同中;而對性價比的重視,是在網購狂熱冷卻後反思出來的理性和務實,不一定平價但必須物有所值。綜合而言,如今的年輕人,不再通過大量頻繁地購買新品來滿足購物欲,而是通過更合理精确的消費來提升生活品質。
在這樣的消費趨勢下,他們不僅更加關注産品的品牌、質量、價格,也更注重購物渠道的服務,不僅要買得劃算,也要買得開心。比如,促銷實惠直接、産品展示齊全、快遞物流穩定、售後服務完善,都是他們在選擇電商平台購物時的加分項。
年輕一代消費觀的轉變,也讓電商平台從高速擴張真正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圍繞年輕消費者、從新消費觀出發,正是它們未來經營的确定性所在。
這屆年輕人,學會精打細算
複盤最近的購物清單,肖筱發現,自己 " 成長 " 了。
過去幾年,像她這樣逐漸經濟獨立的 90 後,越發追求生活品質和消費體驗,他們被更多元的場景應用、更科學的産品設計、更高端的品質升級打動,也更願意為好品牌、大品牌買單。但與此同時,泛濫的互聯網流量營銷,也創造了許多沖動消費的産物,直到不确定性加劇的後疫情時代,年輕一代開始在消費上回歸理性。
以往,肖筱總是要在 618、雙 11 這樣的大促中花掉一大筆錢,可買回來的很多東西并不實用,比如,堆滿抽屜的護膚品小樣、到過期也沒吃完的零食、一直閑置吃灰的按摩儀。
但今年,她開始精簡消費,隻買符合自己生活方式的剛需商品。比如雙 11,除了一些日用消耗品和貓糧,就隻有一台咖啡機、一台洗地機和一件羽絨服," 居家辦公期間,咖啡機使用率非常高,幾乎每天都要做兩杯咖啡;我有比較嚴重的潔癖,最近剛搬家,洗地機也很快派上了用場;羽絨服也是冬季出門必備。"
盡管購物訂單數量大減,肖筱對品質生活的需求并沒有降級,這幾筆 " 大額消費 ",都來自她精挑細選的好品牌、經典款。也因此,她的消費金額相比去年雙 11 不減反增,但她覺得值,用她的話來說,"可以買貴的,不能買貴了"。
今年底疫情防控調整以來,重振消費成為經濟社會的主旋律,但更多的年輕人沒有一股腦 " 報複性消費 ",反而是将理性和務實進行到底。
95 後周晴喜歡網購衣服,過去,她買衣服的第一标準是好看。一年下來,衣櫥塞滿了各種各樣的單品,但真正百搭、常穿的卻很少。
" 當我看到一櫃子衣服,卻依然不知道穿什麼的時候,突然覺得,不能再用常買常新來滿足和刺激自己,而是應該通過搭配來完成消費進階。" 周晴說,今年冬天,她不再 " 愛一件買一件 ",而是隻挑百搭、品質好、能經得起時間考驗的,比如羊絨衫和羊毛大衣。
" 當然,大品牌、好品質,價格也更貴,所以更要認真挑選,充分比較産品的材質用料、版型設計和價格,選擇最值的。" 她補充道。
如今年輕人奉行的,的确是這樣一種新的新消費哲學:既要好品質,又要性價比。
北師大課題組的《新青年時尚消費趨勢發展報告》調研就顯示,近七成年輕人在購物時首要考慮性價比。而 QuestMobile 發布的《2022 年 Z 世代洞察報告》顯示,超六成年輕人把對品質的關注放在首位。
在周晴看來,這兩者并不矛盾。" 性價比不一定是廉價、平替,比如好品牌、好品質價格可能不便宜,但能夠最大程度地在合适的生活場景中發揮功能價值。"
也因此,他們在消費時,越來越會 " 精打細算 "。普華永道《2022 年全球消費者洞察調研》指出,中國消費者在經濟前景不确定的情況下會精挑細選地消費,但并沒有因此降低對質量的要求或舍棄個人偏好選擇替代品,相反,他們在每個價位都想獲取更好的産品,确保每次購物都正确合理。
後疫情時代,年輕人對品質消費的追求、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強烈,但 " 精打細算 " 也已深入人心,落在消費上,他們的策略是:不需要的、利用率低的、不符合生活習慣的、因打折和湊單而心動的,不買、少買;而剛需的、物有所值的、能提升生活質量的,也要買得物有所值。
" 既要又要 " 的年輕人,都是怎麼網購的?
以往,很多人對不同電商平台的主打品類,都有 " 先入為主 " 的慣性認知。比如,買護膚品,認準天貓旗艦店和大主播直播間;買數碼家電,首選京東;買大牌鞋服,上唯品會。
而現在,品牌商家們普遍選擇多平台經營,各大電商平台不斷拓展銷售品類、自營體系也愈發成熟。消費者的購物渠道選擇多了,但不同平台的優惠機制和力度不同,到手價格也有差異。
在理性和務實的驅動下,這屆年輕人,也不惜花費更多的時間精力,來對不同平台渠道的同一産品進行比價。
90 後消費者陳瑜,就習慣對照購物清單上的目标商品,在天貓、京東、唯品會等電商平台一一進行搜索,記錄各自的優惠機制和到手價,再選擇最劃算的下單。正是在充分比較後,她發現,現在電商平台都在拓展品類品牌寬度,可選擇的、更實惠的購物渠道要遠比認知中更多。
"12 月給家人在唯品會一人買了一件波司登羽絨服,因為都是現貨,而且折扣力度大;雙 11 原本打算在門店買的電視,後來發現京東優惠後要便宜好幾百,也可以上門安裝,果斷換成了京東旗艦店。" 陳瑜分享道。
在一些豆瓣購物小組裡,更多年輕人緻力于這樣搜尋和分享全網最優惠的購物渠道,當然,前提是來源靠譜、質量有保證。
除了價格,影響消費者決策的,還有服務、效率和體驗。
比如,對消費體驗影響最直接的物流服務。因為疫情防控措施的優化調整,加上臨近過年消費力度大,最近," 收不到快遞 " 就成了許多消費者的痛點。
" 我趁雙 12 打折買了一雙大牌靴子,收到後尺碼不合适需要換貨,但商家要求收到退貨商品後才能發出換貨商品,現在一個星期過去,退貨快遞還卡在路上。" 周晴稱,最近自己在選購年貨時就謹慎了很多,下單前先問清楚發貨時間、有沒有運費險、是否 7 天無理由退換等,盡量降低試用成本。
肖筱也表示,經曆過今年幾次居家囤貨但物流受阻的體驗,她會更傾向物流穩定、能保證時效的購物渠道。
又比如,促銷期感受最明顯的購物效率。複雜的定金、尾款、跨店滿減、品類券、商品券、紅包,怎麼預付、領券、湊單,才能享受到最大的優惠力度,也足以讓消費者在比價時頭疼一番。
當最終促銷力度接近,哪家平台能做到直接打折、現貨開售,能讓消費者直接感受商品性價比,而不是一遍遍做數學題,更有機會獲得年輕人的好感。
此外,在面對琳琅滿目的商品時,越來越理性和謹慎的年輕人,也更在意電商平台能否完善消費決策過程,幫助消費者縮短決策時間。
" 比如,電商平台是否能針對不同的消費品類的趨勢,推出一些精選榜單和優質的買家秀,相當于内置一個‘種草’功能,提前幫消費者篩選優質好物。" 陳瑜覺得,這會大大節省了專門去其他平台 " 做功課 " 的時間,提升消費者的信任度。
消費者的直觀感受也說明,對如今的年輕群體來說,網購不僅僅一錘子買賣,更是體驗性消費。從種草、挑選,到品質、價格,再到物流、售後,消費鍊條上的每一環都是加分和減分項,綜合決定了他們最終的購物渠道選擇。
新消費觀面前,電商平台拼什麼?
年輕人的消費觀念和消費偏好的轉變,也讓電商平台站在了一條新的起跑線上,從過去看重 GMV、追求高速發展,轉變成如今以消費者體驗為中心、追求高質量發展。
在新一輪的行業競争中,圍繞新一代消費者需求和體驗的服務比拼,被提到了更重要的位置。
比如,物流和售後,就是天貓、京東、唯品會這些電商平台的持續發力點之一。
今年雙 11 期間,天貓将價保時間從 15 天延長到 27 天,天貓訂單均贈送運費險、退貨運費全免,并在全國 30 個城市支持送貨上門。
京東也繼續強化物流優勢,利用全國八大倉,提前多地備貨、多倉發貨,并在最後一公裡提供差異化的預售前置服務,付完尾款立即啟動配送。
唯品會堅持與順豐合作,為用戶提供免費上門退換貨服務,快遞員上門取貨時就能同時帶來更換的商品,大大提高了消費者的購物效率。
而消費鍊條前端的種草和決策,曾經是貨架電商的一大痛點,現在也被各電商平台高度重視,是建立消費信任、提升消費體驗的重要實現途徑。
淘寶打造了站内種草社區 " 逛逛 ",用戶可以查看商品相關圖文、短視頻和直播,還能快速搜索相關或類似産品進行比對或選購。此外,淘寶直播大力推動内容化,引入内容型主播、對内容好的直播間進行流量扶持。
京東針對不同品類推出不同的種草攻略,比如美妝,在大促前通過發放國貨品牌集合試用裝,讓消費者先試再買;數碼家電,還有專業的買手團隊,在 " 京東小魔方 " 頻道為消費者講解新品、提供專業的選購建議。
唯品會緊跟消費潮流趨勢,在 12 · 8 特賣會期間,不僅針對消費者的寒冬保暖需求打造冬季暖物盛典,還開辟了年度趨勢大賞,包括悅己經濟、顔值經濟、潮流經濟、健康經濟等多種消費趨勢下的精選好物。
在更精準、更高效的消費者服務下,天貓、京東、唯品會們取長補短,最終在多個品類實現爆發。
數據顯示,雙 11 期間,京東新百貨共有 589 個品類成交額同比增長超 100%,京東新百貨線下店成交額環比增長 262%;天貓新興風口行業表現搶眼,登山露營等品類同比增長超 100%。唯品會雙 12 年終特賣期間,平台男 / 女式羽絨服銷量同比增長 50% 以上,兒童羽絨服銷量同比翻倍,保暖内衣的銷量同比增長 120% 以上。
對這些電商平台來說,這既是過去充滿不确定性的一年裡,交出的一份滿意的答卷,更是未來一年獲取新增量的起點。
在上海财經大學電商研究所所長崔麗麗看來,值此當下,電商平台更需要結合外部環境、時間節點對各個環節進行動态調整,比如在物流運力緊張時,将物流服務韌性較好的物流服務向剛需産品傾斜;結合平台主要用戶定位,推出不同的産品 / 組合,以适應平台聚集人群的偏好。
她認為,針對終端消費者整合平台資源提供集約又高性價比的服務,不僅利好用戶,也将大大提升商家對平台的重視。
以消費者為核心,打好基本功、抓住新趨勢、提前做預判,在疫情政策調整、重振消費的大趨勢下,電商平台們,或将迎來又一次重塑價值和定位的機遇。
*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肖筱、周晴、陳瑜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