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兩大德國汽車巨頭寶馬和奔馳最近都推出電動汽車新品,特斯拉股價仍強勁反彈。
美東時間 9 月 5 日周二,特斯拉股價高開高走,午盤刷新日高至 258 美元,日内漲幅達 5.3%,後漲幅收窄到 5% 以内,收漲約 4.7%,抹平上個交易日上周五回落将近 5.1% 的多數跌幅。
特斯拉股價大反彈以前,寶馬和奔馳剛剛發布了新的電動概念車。媒體稱,這是兩大巨頭迄今爲止在電動汽車(EV)領域最大力度的動作。
寶馬發布了概念車 Neue Klasse,基于 Neue Klasse 架構的 EV 預計 2025 年正式量産。該車型将搭載大幅改進的純電平台,續航裏程将增加 30%,充電速度提高 30%,車輛整體效率提高 25%。基于該全新純電平台,寶馬稱未來 24 個月内陸續推出 6 款新車。
寶馬的高管表示,Neue Klasse 的開發目标是将電池組成本降低一半,并将每千瓦時的續航裏程增加 25%。寶馬 CEO Oliver Zipse 稱,Neue Klasse 将 " 非常有利可圖 "。Zipse 還說,寶馬的目标是,今年将 EV 銷量翻倍,到今年末,要讓電池爲動力的純電 EV 在寶馬全球銷量中占 15%。
奔馳則推出了基于最新純電平台 MMA 的概念車 CLA,預計 2024 年、即明年正式量産。CLA 的百公裏耗電量約爲 12kWh,充滿電可行駛 750 公裏(466 英裏),充電 15 分鍾就可行駛 400 公裏,這一續航超過了特斯拉的最高續航裏程。
鑒于奔馳官方的介紹并未披露性能方面的數據,而着重表述續航和充電速度,媒體認爲該車型并不追求動力。此外,在本周的慕尼黑車展上展示的 CLA 車内有許多 " 花哨設計 ",包括地闆上的水冷處理器、銀色真皮座椅、月光天窗和 " 超級屏幕 ",幾乎沒有物理控制按鈕。
不過,一些分析師認爲,寶馬和奔馳的新品固然是重磅發布,但兩家公司可能還是落後于特斯拉。
Bernstein Research 的高級研究分析師 Daniel Roeska 認爲,奔馳和寶馬的新平台首次展示了歐洲 OEM(原始設備制造商)的能力,這些車可能還需要一年時間才問世,它們的規格表明,歐洲 OEM 能創造引人注目的産品,這些新平台将縮小他們與特斯拉和中國車企之間的一大部分差距,但差距不會完全縮小。
有媒體評論稱,本周的慕尼黑車展上,特斯拉以及比亞迪等多家中國車企吸引了觀衆,充分展示了數十年統治汽車業的德國車企在 EV 轉型期間落後的局面。
該評論稱,盡管寶馬、奔馳等德系車将近十年來投資幾十億美元,也沒能打擊特斯拉市場份額不斷增加的勢頭。而且,在 EV 創新方面,他們也落後于中國車企,在失去重要的中國市場。
在寶馬和奔馳發力的同時,特斯拉也在行動。上周五,特斯拉的 Model3 煥新版在中國上市,同日,特斯拉在中國和美國都下調了高端車型 Model S 和 Model X 的售價,特斯拉的完全自動駕駛(FSD)軟件在美售價也從 1.5 萬美元下調至 1.2 萬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新版 Model 3 後驅型在中國售價 25.99 萬元,比老版貴了近 3 萬元左右。該定價不僅與市場期待的 20 萬元價格相去甚遠,與特斯拉今年降價保量策略也大相徑庭。華爾街見聞•見智研究認爲,漲價主要是爲了迅速消化老款 Model 3 的庫存。
在全球範圍,特斯拉 Model 3 和 Model Y 近一年的産量相較銷量高出 7.8 萬輛左右。如果新款 model3 價格低于老款,那麽本就對老款審美疲勞的消費者們将會全面倒向新款車型,甚至出現老款車型退訂,這對于庫存顯然極爲不利。
因此,特斯拉未必是不降價,而是通過新車型的高定價先消化老款車型庫存,在四季度交付前,通過價差去庫,等新車型開始交付爬坡穩定後,不排除做出降價優惠動作。
此外,特斯拉美國官網顯示,FSD 相關購買界面中,不僅價格降到 1.2 萬美元,還去掉了城市街道自動駕駛功能後面的 " 即将推出 " 字樣,這意味着該功能已正式推出,該功能可讓車輛在複雜的城市環境中自動駕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