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我老公回來唉聲歎氣,一副悲天憫人的樣子,說看見單位老領導了,原來在台上正襟危坐,頭發黝黑發亮,講話铿锵有力,走路時腰杆挺直、意氣風發,應酬時談笑風生、風趣幽默,如今無意在街上遇到,恍若隔世、物是人非,完全就變了一個人,就是一個普通的退休老頭,頭發花白、面色發暗、弓腰駝背、穿着邋遢,跟他打招呼,看他目光呆滞、口齒不清。
老公不禁唏噓不已,感歎時間就是一把 " 殺豬刀 ",還說權力既是男人的荷爾蒙,也是女人的玻尿酸。人啊,有權有勢的時候,春風得意馬蹄疾,衆星捧月成中心,暖風熏得遊人醉,錯把平台當能力,一旦退休,樹倒猢狲散,牆倒衆人推,落毛的鳳凰不如雞,很快就像霜打的茄子蔫了。老公照了半天鏡子,說他可不想這麽就蔫了,讓我監督他早睡早起、堅持鍛煉。
我老公今年 57 歲,已經被單位改任虛職,讓出實職崗位,騰退獨立辦公室,從行政管理區調整到普通辦公區的一個大通間,很其他老同事一樣,享受 " 一人一個格子間 " 的待遇。
單位已經對他們這些 57 歲以上的老同志進行 " 散養 ",不再安排具體工作,工作上可以 " 放羊 ",但每天要求考勤打卡,根據需要可以安排他們從事一些理論學習、四不兩直檢查、團建活動之類的事情,有時候就是去湊一個人數而已,很多部門和基層并不歡迎老同志參與,所以,這個 " 根據需要 " 大多數時候既沒有 " 根據 ",也沒有 " 需要 ",他們已經基本上被邊緣化了。
爲什麽他們活成了讓領導也害怕的樣子呢?原來,單位領導不要求 57 歲以上老同志必須打卡上班的,老同志很自覺地不來打擾工作,非常受單位領導和同事歡迎的,雙方都感到是一種解脫,老同志來上班給在職的同事造成很大困擾,很多領導都是他們的下屬,讓他們幹大事又沒賦權,讓他們幹雜事又不好意思。
新來的空降式領導長期在上面養尊處優,沒有基層經曆,工作上不接地氣,自認爲不能讓老同志閑着,讓他們回來打卡上班,還把他們集中在大通間裏安置,結果呢,這些老同志來上班,又無所事事,還不能溜号,那麽就聊天吧,每天都開 " 吐槽大會 "。
有幾次,上級來考核,跟一定比例的老同志談話,結果這些老同志天不怕地不怕,不跟單位的 " 口徑 " 保持一緻,談了很多 " 真話 ",讓單位那位新領導很是光火,終于認清老同志的威力,從此睜一眼閉一眼了,他明白惹毛了老同志可能把他搞下去。單位雖然要求老同志來上班,實則處于 " 放羊 " 狀态。
隻是我老公不喜歡在家裏待着,喜歡去單位待着。别人家的老公多少都有一點愛好,跑步、自駕、釣魚、打牌、養花、攝影,所以,他們不喜歡去坐班,我老公以前是 " 工作狂 ",沒培養任何愛好,最大的愛好就是工作。
單位讓他退出實職,其實就是讓他閑着,他非常不适應,閑得渾身難受,就喜歡去單位待着。他們的大通間遠離工作區,比較僻靜,領導八百年也來不了一回,同事更是躲着他們走,不願意跟他們有太多交集。所以,他上班也比較安靜。
上班也有很多好處,比如,可以免費吃食堂,吃得好不好不論,至少不需要刷鍋刷碗,如果待在家裏,反正我也讓他閑不住,不是讓他拖地,就是讓他刷碗,他幹脆躲去辦公室了。
單位冬有暖氣、夏有空調,有電腦、有網絡,還不用交電費。有現磨的咖啡,有即開即熱的開水。還有文體活動中心,打球、健身、沖澡,樣樣齊全。理發室的内部價也很便宜。我老公有點樂不思蜀了,連家都不想回了。
現在流行 " 消費降級 ",我老公幹脆直接進入 " 零消費 " 時代。唯一的剛性支出就是通勤費,每天騎共享單車上班,包月 18 元,合每天不到一塊錢。吃飯在食堂,喝水在單位,穿衣還是單位發的西裝,運動衣是工會發的,旅遊鞋是團建發的,堅決不買衣服,褲衩子背心恨不能穿成了麻袋片。女人是花錢開心,他是不花錢開心。最大的好處是他不幹預我和女兒買衣服,當然了,我們買衣服都給他報十分之一的價格。
在單位更是活成了 " 無欲則剛 " 的狀态。說真話,外人覺得他們這些老同志很悠閑,其實,他們爲單位和年輕人做出了很大的犧牲,幹得好好的,年富力強,不犯錯誤,到了 57 歲就要讓出實職,給年輕人騰地方。給單位讓出寶貴的職位,也是以犧牲他們的黃金職業期爲代價的。
外人覺得他們沒有任務,其實,他們的内心很煎熬,他們有經驗,有能力,有閱曆,身體硬朗,家庭負擔輕,正是可以放手幹事業的時候,單位非要硬生生把他們 " 摁倒躺平 "。用老同志的話說,單位讓他們 57 歲退休但 " 緩期 " 三年執行。
老同志其實是看不上這些 " 坐火箭 " 升上去的年輕領導的。以前的領導是在實踐中摔打多少年才能有機會得到提拔,現在的年輕領導是一種 " 拔苗助長 ",年紀輕、學曆高、嘴巴甜、會來事,按照年齡結構一套,就讓他們 " 坐火箭 " 一樣嗖嗖地升。所以,這些老同志無欲則剛,也不把這些嘴上無毛的小青年放在眼裏,單位領導見到他們也要讓三分,他們知道不少底細,惹毛了他們誰都不會好過。
【1】對領導敬而遠之,但也不害怕任何事。單位上的事情,基本不管不問,雖然還在單位大群裏,但從來都是潛水,永遠也不會冒泡了。領導發一個東西,年輕人排着隊點贊,老同志永遠保持沉默,不評價,不發言,不表态。但,如果領導想找他們的麻煩,他們堅守 " 沒事不惹事、來事不怕事 " 的原則。
【2】對同事不再好爲人師,但對看得順眼的年輕人多幫助。雖然去上班,但不太跟年輕同事交流。單位雖然想讓老同志進行 " 師帶徒 ",但都被他們婉拒了,何必出力不讨好呢?他們學會了閉嘴,好漢不提當年勇,不再唠唠叨叨、自吹自擂。遇到自己看不慣的事情,也不再試圖去教育别人,看到别人做那些很愚蠢的事情也不點破,終于明白:教育别人的不是你的 " 教導 " 而是南牆。
【3】減少沒有意義的應酬和聚會,不會再刻意讨好任何人。老同志退出實職之後,應酬斷崖式減少,他們也不熱衷參加飯局了,以前如果領導不叫他就覺得受冷落,現在領導叫他也不參加了。清理了通訊錄,把工作關系和利益關系而建立聯系的 " 陌生的熟人 " 都删除了,終于明白因爲利益而交往的人必将利盡人散。同學聚會也不去了,隻喜歡跟幾位老同學小酌,其實,他們更明白,在學校成不了摯友的同學以後也不會成爲朋友,同學隻是一種身份,朋友則是互相經營的關系。
【4】不愛透露自己的底牌,越來越理智和保守。老同志不再吹噓自己的家底了,即便别人 " 掏心掏肺 ",他們的嘴上也要裝上 " 一把鎖 ",守住自己的底線,不再談論自己的私事。對子女也不全盤說出自己的 " 養老錢 ",守住自己的 " 基本盤 ",不把存單都交給兒女保管,牢牢握在自己的手裏,直到百年那一天。不借給别人萬元以上的大錢,遇到親朋好友必須借錢的情況,堅持借急不借窮的原則,諸如買房、投資、裝修等類型的借錢一律不借。
【5】開始回收資金,不把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裏。從股市中抽回資金,基本不再炒股,不理财,不随便買保險,凡是收到要錢的短信一律删除。家裏有個百八十萬的存款,分散存在四大國有銀行,隻給我留 5 萬炒股,就當讓我活躍一下腦子,防止老年癡呆。家裏有兩套房,一套是當年的福利房,一套是自己買的商品房,商品房有貸款,但住房公積金能覆蓋住月供。把一套給女兒,算了盡了做父母的義務。不再想着買房之類的大事,隻想平平淡淡走完晚年生活。
【6】開始養生,注重身體健康。我老公查出了糖尿病,從此開始管住嘴、邁開腿,省了很多生活成本。前列腺開始出現問題,總是嘀嗒在馬桶圈上,怎麽訓斥也改不了。對夫妻生活逐漸冷淡,從 " 每周一歌 " 變成了 " 小說月報 ",明年估計就是 " 學術季刊 " 了。相信老公不會出軌,他就是一個葛朗台,以前的女同學也不聯系了,更明白這個歲數搞婚外戀就如同老房子失火無可救藥。我們如果吵架,他第一時間認慫,不再跟我頂嘴。他不會做飯,不再挑剔我做的飯菜,飯後主動刷碗。晚上十點半必須睡覺,堅持每年體檢,開始很惜命了。
PS:我老公年過 57 歲之後,就變成這個樣子。船到碼頭車到站,人到中年萬事休。五十知天命,他對職場和生活都看得很開了,對待很多事情保持一種 " 随緣 " 的心态,得之我幸,失之我命,淡然處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