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作才能共赢,這句話的含金量還在上升。
撰文丨 MANGO
責編丨 DAN
設計丨 PinZow
汽車行業時常上演兼并、拆分、聯姻的戲碼,隻不過這次的主角有些出乎意料。

3 月 3 日,中國一汽與零跑汽車在長春舉行《戰略合作諒解備忘錄》簽署儀式。一個是傳統車企的 " 老大哥 ",一個是新勢力 " 黑馬 ",雙方的合作令人意外。外界紛紛猜測,一汽與零跑汽車是怎麽走到一起的?爲什麽一汽沒有選擇華爲,而是與零跑汽車展開合作?
01
破次元壁合作?技術 + 資本的強強聯合
近幾年,汽車圈最受關注的合作事件基本圍繞着華爲與各車企展開,如華爲 + 賽力斯、華爲 + 北汽。不過,華爲不造車,隻是爲車企提供全棧智能汽車解決方案,包括人們熟悉的華爲鴻蒙座艙、華爲乾崑智駕等。
此次一汽與零跑汽車則是車企與車企間的合作,更是央企車企與民企車企的突破性合作,可以說打破次元壁。
根據雙方簽訂的戰略合作協議,一汽與零跑汽車将會在技術研發、資本兩大維度進行深入合作。其中技術合作層面,雙方将發揮各自在研發領域的技術積累,共同開展新能源乘用車聯合開發及零部件合作。而通過資本合作,雙方有望實現全産業鏈資源協同。
02
爲什麽是零跑,不是華爲?
加入鴻蒙智行聯盟,或者是選擇 HI 模式和零部件供應模式與華爲進行合作,似乎是汽車圈近幾年 " 不成文的約定 "。理由很簡單,搭上華爲的快車,可以快速提升銷量或爲新品牌打開知名度。
那麽,一汽爲什麽會選擇零跑汽車?事實上,雖然零跑汽車在造車新勢力中較爲低調,不如 " 蔚小理 " 知名度大。但零跑汽車戰績可查,實力不俗,當前已穩居新勢力前五名。數據顯示,零跑汽車在 2024 年累計交付新車 29 萬輛,同比增長超 100%。同時,零跑汽車 2024 年實現盈利,是繼理想汽車之後第二家實現盈利的造車新勢力。
而零跑汽車之所以能夠在這場新勢力淘汰賽中屹立不倒,主要依靠兩大優勢。一是堅持以成本定價,旗下車型主打 " 高性價比 "。據轱辘哥了解,零跑汽車通過大量零部件自研和平台化,以及創新技術等有效控制了生産成本。也就是說,薄利多銷模式下,零跑汽車掙得了親民口碑,同時也實現了盈利。

二是零跑汽車自研的核心技術,覆蓋整車架構、三電系統等,具有領先的技術優勢。像是四葉草中央集成式電子電氣架構、CTC 電池底盤一體化技術、Leapmotor Pilot 智駕系統等,這些核心技術已令零跑汽車在智能新能源汽車市場站穩了腳跟。
因此,一汽與零跑汽車進行合作,可以在技術層面補足短闆,在新能源領域加速轉型。同時,也避免了被華爲主導智能化,喪失了主動權。再者,零跑汽車作爲造車新勢力中的佼佼者,在決策效率、快速适應市場變化等方面也存在優勢,其靈活的機制和創新思維值得一汽學習和借鑒。
03
雙方會聯手打造新品牌嗎?
牽手零跑汽車,一汽有望在技術層面實現較大突破。而一汽在規模化制造、渠道、産業鏈布局以及政策方面擁有着巨大的優勢,對于零跑汽車而言也将獲益良多。
數據顯示,零跑汽車在 2023 年首次實現毛利率轉正,爲 0.48%。而到 2024 年三季度,零跑汽車毛利率達到 8.1%。雖然毛利率有所好轉,但汽車行業價格戰盛行,要保持領先的價格優勢,零跑汽車在供應鏈整合和議價能力上都需要進一步優化。而一汽,可以爲零跑提供相關的資源和幫助。

值得一提的是,零跑汽車與 Stellantis 集團成立了合資公司零跑國際。按照計劃,零跑國際将會在 2030 年實現除中國市場以外銷售 50 萬輛汽車的目标。換而言之,通過與零跑汽車的合作,一汽也有機會借助零跑汽車在海外市場的影響力和渠道,擴展其海外市場的布局。

除此之外,一汽與零跑汽車成立合資公司的可能性也不小。目前來看,一汽在轉型新能源汽車的路上還面臨着較大的阻力,2024 年一汽旗下奔騰、紅旗品牌的新能源汽車銷量約爲 20 萬輛,其多年累積的技術力量無法快速轉化爲産品優勢。如果聯手零跑汽車打造全新的品牌,注入新的技術和創新思維,或許能找到央企轉型新能源的新思路。

可以預見的是,一汽與零跑汽車通過深入合作,能夠實現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共同做大新能源汽車的蛋糕。在車企強強聯手,互相抱團取暖的新時代背景下,未來諸如一汽與零跑汽車、東風汽車與長安汽車等合作,或許會變得更爲常見。合作才能共赢,這句話的含金量還在上升。

【本文僅爲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 My 車轱辘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