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觀潮新消費,作者 | 王噸噸,編輯 | 紫蘇
" 卷土重來 " 的達美樂中國,今天終于把自己 " 送 " 上市了。
觀潮新消費 3 月 28 日消息,今日,達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達美樂中國)成功在港交所敲鍾,截止今日收盤,每股 45.95 港元,總市值近 60 億港元。
值得注意的是,這并不是達美樂中國首次在香港申請上市。2022 年 3 月和 10 月,達美樂中國分别向港交所提交了上市申請。同年 11 月,達美樂中國通過港交所聆訊,12 月 13 日開始公開發售,并計劃于 12 月 23 日開始在港交所交易。
然而,12 月 19 日,達美樂中國卻表示," 鑒于現行市況,經征詢獨家整體協調人後,本公司已決定延遲全球發售。"
2023 年 3 月,達美樂中國再次披露聆訊後的資料。本次 IPO,達美樂中國計劃發售 1279.9 萬股。與 2022 年末的發行計劃相比,發售數量多了 145 萬股。
兜兜轉轉,達美樂中國終于上市,也成爲了 2023 年第一家在港上市的餐飲企業。
年入 20 億,3 年虧損近 10 億
達勢股份有限公司是達美樂披薩在中國内地、中國香港和中國澳門的獨家總特許經營商,目前在中國内地的 17 個城市有直營門店 604 家。
按 2022 年的全球零售銷售額計算,達美樂中國的全球特許權授予人 Domino ’ s Pizza, Inc. 爲全球最大的披薩公司,截至 2023 年 1 月 1 日,在全球 90 多個市場擁有超過 19800 家門店。
但在目前衆多謀求上市的餐飲企業中,達美樂中國的業績并不突出,并且還在虧損中。
據招股書數據顯示,2020 年至 2022 年,達美樂中國的收入分别約爲 11.04 億元、16.11 億元、20.21 億元。
2020 年至 2022 年,達美樂中國的淨利潤依次約爲 -2.74 億元、-4.71 億元、-2.23 億元;同期,達美樂中國經調整淨利潤(非國際财務報告準則計量)依次約爲 -2 億元、-1.43 億元、-1.14 億元。
達美樂中國過去 3 年累計虧損高達 9.68 億元,招股書還預計,由于不斷進行門店擴張和進入新市場,2023 年的淨虧損還可能遠高于 2022 年。
達美樂中國表示:" 過去數年,結合我們對長期發展和增長的追求,我們投入大量資源研究潛在新市場,開設更多門店和中央廚房,營銷和推廣我們的品牌,爲更多新門店設立及運營的籌備投資及培訓門店層面員工,拓寬我們的服務範圍及投資技術,這已導緻我們在往績記錄期間錄得淨虧損,我們無法保證可有效控制成本及開支且未來能夠實現或保持盈利。"
一直以來,達美樂中國區别于其它披薩品牌的主要賣點之一,便是承諾 30 分鍾必達的外賣服務。
前三年疫情的反複,給這個外賣業務占比超過 7 成的披薩店帶來了紅利。近三年,達美樂中國的門店數量增長超 170%,達到 604 家。要知道,2019 年底其門店數量僅爲 188 家。
但也因外賣業務,達美樂中國聘用的騎手數量衆多,員工成本居高不下。
據招股書顯示,2020 年至 2022 年,達美樂中國薪酬開支分别爲 4.69 億元、7.03 億元、7.85 億元,分别占同期總收益的 42.5%、43.7%、38.8%,超過原材料及耗材成本,在其各項支出中位列第一。
截至 2022 年底,達美樂中國有全職門店員工 3360 人,兼職門店員工 10616 人,其中兼職員工多爲騎手及店員。
此外,達美樂中國還計劃将于 2022 年 -2026 年依次開設約 120 家、180 家、240 家、200 家、300 家新店,計劃通過擴大地理覆蓋範圍及深化市場滲透,繼續擴大在中國的市場範圍。
對于未來如何實現盈利,達美樂中國表示,公司将通過提高單店收益和門店銷售額、實行門店擴張、控制門店成本及開支,以及通過前期在業務中做出的公司層級投資,來降低公司成本及開支。
同時,達美樂中國對披薩外送場景充滿了信心。
在達美樂中國看來,中國的披薩市場是一個龐大、快速增長且處于早期發展階段的市場。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顯示,2022 年,中國的披薩市場規模爲 375 億元,預期到 2027 年将增長一倍并達至 771 億元,複合年增長率爲 15.5%。
與東亞市場其他國家相比,中國的披薩市場還遠未到飽和狀态。2022 年國内一線及新一線城市每百萬人約有 25 家披薩門店,二線、三線及三線以下城市每百萬人約有 15 家及 7 家披薩門店,而同期與中國有相似飲食文化的日本及韓國每百萬人約有 29.5 家及 30 家門店。
還值得一提的是,按照去年營收規模,達美樂中國是國内第三大披薩公司,僅次于百勝中國旗下的必勝客和本土品牌尊寶披薩。
不過第一名和第三名的差距還很明顯。2022 年,必勝客中國的市場份額高達 35.2%;而排名第二的尊寶披薩和第三名達美樂中國的市場份額分别爲 5.6% 和 5.3%,差距顯而易見。
财報顯示,2022 年必勝客實現收入必勝客收入爲 19.6 億美元,雖同比下降 7.1%,但也是達美樂的 6 倍多;門店數量上,截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必勝客在中國門店數量爲 2903 家。
披薩外送鼻祖
1960 年,達美樂品牌在美國創立。1973 年,首次提出 " 配送時間超半小時即半價 "。可以說達美樂不光是披薩外送鼻祖,也是即時配送行業的鼻祖。
" 快 " 是達美樂的特點也是殺手锏。因爲披薩出爐後超過 30 分鍾口感會變差,創始人制定了一個規則:外賣超過 30 分鍾披薩價格減半,後來規則更加嚴苛,如果超過 30 分鍾,消費者可以免費獲得一個披薩。
創新的外賣舉措赢得了消費者喜愛,随後達美樂又開放了加盟。通過 " 外賣 + 供應鏈 + 加盟商 " 的模式,達美樂進入了全球快速擴張之路。
2004 年,達美樂在美國上市。自上市以來,達美樂超 27 倍的投資回報,甚至超過了谷歌、臉書、亞馬遜和蘋果,被稱爲 " 宇宙第一奇股 ",也被調侃稱 " 一個披薩賣 100 億美元 "。
1997 年,達美樂正式進駐中國。2010 年,達勢股份收購了達美樂披薩北京、天津、上海、江蘇及浙江的特許經營商。
2017 年,其與達美樂總部又簽訂了特許經營協議,獲得達美樂在中國大陸、香港、澳門 10 年的特許經營權。根據協議,達勢股份的特許經營權最長能延伸至 30 年。
此次申請港股上市的達美樂中國主體便是達勢股份,和達美樂國際市場環境不一樣,就連商業模式也不同,業績更是千差萬别。
從達美樂披薩的财務數據可以看出,其很大一部分利潤來自供應鏈和加盟商。達美樂幾乎所有原材料都是自産,還和加盟店簽訂了 " 利益共享 " 協議。
但達美樂中國的門店都是直營店,達勢股份作爲運營方,隻有特許經營權,也無法開放加盟。達勢股份每年還要向品牌授權方達美樂披薩支付一定的費用,包括加盟費、版稅、軟件授權費、年度升級費等。2021 年,這部分費用爲 1.146 億元。
而其友商們——必勝客和尊寶既有直營店,也有加盟店。其中,尊寶已有超 2100 家加盟店。
此外,"30 分鍾必達 " 在外賣效率較低的歐美國家有一定的競争力,但國内美團、餓了麽等外賣平台加持下,達美樂的競争力并不凸顯。
好在這些年,西餐品類逐漸普及,外賣市場也無需燒錢教育。2020 年至 2022 年,達美樂中國來自外送業務的收入分别爲 8.22 億元、11.80 億元、14.6 億元。主要也來自北京、上海及新增市場,如深圳、杭州、廣州等。
還比較有意思的是,達美樂中國 CIO 賴毓銘曾表示:" 我們内部常說,達美樂其實是一家科技公司,隻不過碰巧在賣披薩。"
爲了快,達美樂自主研發了智能訂單調度系統、一體化服務中台,用戶可以全程追蹤披薩從制作到送達的全過程。
據招股書披露,2021 年和 2022 年,達美樂中國有 95% 的外送、外帶及堂食訂單是線上下單,高于行業平均水平。行業的平均水平低于 70%,一般行業内餐飲品牌的外送業務占比在 40-50% 間。
此次上市,達美樂中國募資資金也是主要用于擴張門店網絡和擴大中央廚房的容量;提高技術能力從而提高經營效率、服務能力和顧客體驗等。
披薩第一股上市迎大考
達美樂進入中國的前 20 年,發展極爲緩慢,更被必勝客甩開了好幾條街。直到 2017 年 5 月,王怡加盟達美樂中國才改變這一局面。
公開資料顯示,王怡曾在麥肯錫任職多年,後進入麥當勞中國,做到特許經營副總裁;2017 年,擔任達美樂中國首席執行官,主要負責公司的整體戰略規劃及業務方向。
2017 年至今達美樂中國新增 5 筆融資,合計融資約 1.7 億美元。但顯然融資、擴張隻是第一步,上市也隻是剛開啓了新征程。
具體來看,如今的披薩已經非常标準化了,且隻是西餐的一個細分品類。
據《2022-2027 年中國披薩行業市場全景評估及發展戰略規劃報告》顯示,2016 至 2019 年,我國披薩餐廳市場規模由 228 億元迅速增長至 335 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爲 13.7%。
但因爲疫情,變化很快就發生了。2020 年,披薩行業規模下滑至 305 億元,同比減少 8.96%。與此同時,披薩外賣市場規模開始高于堂食規模。
弗若斯特沙利文發布的中國披薩市場行業報告顯示,預計披薩外送分部甚至将較整個中國披薩市場增長更快:2022 年,整體外送比薩銷售額爲 218 億元,占整個中國比薩市場的 58.1%;預計 2022 年至 2027 年披薩外送分部将按 18.7% 的複合年增長率增至 514 億元,占整個中國披薩市場的 66.7%。
數據顯示,2021 年,國内一線和新一線城市創造了披薩市場 64.3% 的收益。未來幾年,披薩市場依舊集中在一線和新一線城市。2021 年 -2026 年,二三線及以下城市預計更具增長潛力,複合增長率或将高于一線。
但二線及以下城市的布局,對達美樂中國來說是更爲嚴峻的運營考驗。
除了達美樂、必勝客、棒約翰、薩莉亞等相對成熟的國外披薩品牌,近些年來出現的中國本土披薩品牌也開始崛起。
據企查查數據顯示,2011 年 -2021 年之間,國内披薩企業注冊數量持續上升,2020 年達到頂峰,國内與披薩相關企業一共有 2.5 萬家。
和肯德基、麥當勞相比,達美樂沒有爆款大單品,和消費者關系也不夠緊密;此外,披薩不存在過高的技術門檻;更何況,同樣作爲預制菜的一個細分品類,越來越多企業推出半成品披薩,性價比更高,也更快。
餐飲企業們上市如履薄冰,沒有更多優勢和故事的達美樂中國,卷得好披薩邊,卷不動披薩市場。
更多精彩内容,關注钛媒體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載钛媒體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