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發作時的疼痛,足以讓一個雄鷹般的成年人流下悔恨的淚水。但原本以爲年紀大了才容易得痛風,沒想到一直控制飲食愛健身的年輕人,就因爲爬了一次山也會中招 ......
上滑查看。圖源:某社交媒體
沒錯!和高血壓、腦梗等疾病一樣,曾經我們認爲是 " 老年病 " 的痛風,也開始找上年輕人了。
武漢同濟醫院有一項從 2010 年至 2019 年的研究,共對當地 732527 名成年人進行了調查。結果發現,20~39 歲年齡段的人群中高尿酸血患病率在十年間由 22.5% 增長到了 40.1%,近乎翻倍,是所有年齡段中發病率增長最爲迅猛的。
另一項在青島進行的研究也發現,在過去的近十年間,痛風發病率有明顯的年輕化趨勢。在調查中從 2013 年到年,痛風患者的平均發病年齡下降了 4.14 歲,發病年齡小于 30 歲的早發型患者在整體患者占比則提升了 12%。
所以說,高尿酸和痛風帶來的疼痛、緻命風險,确實正在逐漸逼近年輕人。
01
痛風對健康的影響到底有多大?
高尿酸血症和痛風是一個連續、慢性的病理過程。高尿酸血症,是嘌呤代謝紊亂引起的代謝異常綜合征,無論性别,隻要非同日 2 次血尿酸水平超過 420 μ mol/L,即稱爲高尿酸血症。而血尿酸超過其在血液或組織中的飽和度,就會在關節局部形成尿酸鈉晶體并沉積,誘發局部炎症反應和組織破壞,這就是我們所說的痛風。
簡單來說,隻要血液中尿酸水平超标,就是高尿酸血症。而當高尿酸血症患者出現了關節腫痛,即爲痛風。高尿酸水平未必會引起痛風,但痛風一定是高尿酸所引起。尿酸多高才會引起痛風因人而異,有人血尿酸四五百就發病,有人到七八百還沒有症狀。因此,痛風發作一開始是很隐蔽的。
最初,可能是隻是手指、腳趾的紅腫、發炎,不注意的話可能以爲隻是普通的肌肉拉傷、疲勞,基本上不會影響到正常的生活。但如果沒有引起重視,晶體沉積得更多,疼痛會逐漸蔓延到膝蓋、手肘等大關節,疼痛也變成了難以忽略的程度,整個關節呈現出嚴重的紅腫、變形,乃至有灼燒感,發作的時候經常疼得沒法下地走路,關節處一受力就會産生一陣陣連綿不斷如同針刺的疼痛。有些人發作時,甚至隻能躺在床上休息。但就是這樣,也很不好受,痛風好發于夜間,經常是睡夢中突然針紮的疼痛傳來,接着便是一夜的輾轉難眠。
圖片來源:unsplash.com
而疼痛之後,尿酸結晶如果在腎髒沉積還可能引發疾病腎病、慢性間質性腎炎或腎結石等,嚴重時會誘發緻命的腎衰竭。此外,由于尿酸結晶對全身多個器官、組織都能産生損害,因此痛風和高血壓、糖尿病、動脈硬化、冠心病等疾病也有關聯。所以,痛風不光痛得要命,還真的可能要命!
那如此可怕的痛風,究竟是怎麽來的?
02
痛風究竟是怎麽來的?
高尿酸血症和痛風,根本原因都是身體裏的尿酸代謝出了問題。尿酸高了,風險就來了。
尿酸,是人體嘌呤代謝的最終産物。正常情況下,90% 尿酸會被人體重吸收,剩下 10% 則會通過尿液、汗液、糞便的形式排出人體,讓體内的尿酸水平保持着動态平衡。但如果生産過多,或者排出不及時,就會導緻體内尿酸積蓄。
人體每天都在源源不斷地生産尿酸,這些尿酸分内源性的尿酸和外源性尿酸,内源性尿酸約占其中的 80%,是人體内細胞衰老分解過程中産生的;外源性尿酸約占 20%,是人體爲了消化分解食物攝取的嘌呤物質所産生的。
盡管内源性尿酸貢獻了總尿酸水平的 80% 左右,但它屬于正常代謝産物,并不會對我們的健康産生影響。我們也不能對這個水平進行控制——隻要機體還在正常運作,這部分的生産量就不可避免。
體内的尿酸積蓄過多,主要是因爲我們吃得太好,導緻外源性尿酸生産超标。當我們通過食物攝入的嘌呤超過正常産生和分解代謝的極限值時,就會導緻血尿酸水平失衡。
部分海産品、牛羊肉都是常見的高嘌呤食物,也難怪痛風過去都被稱爲富貴病——不是有錢人,誰能頓頓大魚大肉啊?不過随着經濟水平的發展,現在普通人也能随心炫海鮮、牛羊肉了,也難怪痛風會 " 走入尋常百姓家 "。既然知道痛風是怎麽來的,那怎樣才能避免被 " 痛風 " 盯上呢?
03
如何遠離痛風?可以試試這 9 點!
1
海産品、牛羊肉,吃要适量!
想要降低痛風風險,首先要控制海産品的食用量。經常食用海産品的人群比很少吃海産品的人群,痛風風險率約高了 1.5 倍。
圖片來源:Pexel
中國臨海地區的廣東省、江蘇省、浙江省、山東省等習慣吃海産品的省份,都是高尿酸血症和痛風的高發省份,發病率明顯高于其他省份。
攝入過多牛羊肉,也會提高尿酸水平。内蒙古、新疆等牛羊肉消費大省,在高尿酸血症的發病率也很高。内髒,也是嘌呤一大來源,既可喜歡吃牛羊肉又擅長花式吃内髒的川渝,也是痛風高發。
除了肉的品類有影響,肉的質量也很重要。由于高脂肪飲食會促進尿酸代謝紊亂,吃肉時還要盡量選含脂肪量低的,烹饪前最好焯水去掉一部分嘌呤,比如吃潮汕牛肉鍋的時候吃肉就行,肉湯就别喝了,畢竟愛喝老火靓湯的廣東省也是痛風高發省。
2
蔬菜、蘑菇類,要适量吃
蔬果和蘑菇中也有一些高嘌呤選手,如豆類、菠菜、花椰菜、紫菜、木耳、蘆筍、芹菜、香菜以及香菇、茶樹菇、滑菇、猴頭菇、榛蘑等。
但相比動物性高嘌呤食物,植物性的高嘌呤食物其實并沒有那麽強的 " 殺傷力 ",像一些豆類中含有的其他營養物質反而有助于降低尿酸水平。因此,在美國和歐洲的高尿酸血症診治指南中都隻建議了限制動物源性食品的攝入,但并沒限制富含嘌呤的蔬菜和富含嘌呤的水果的攝入。
3
含糖飲料小甜點,别喝别吃!
除了日常飲食中的高嘌呤食物會直接影響尿酸水平,一些其他飲食習慣則會加重尿酸的積累。
高糖食物尤其是高果糖食物,會加速尿酸的形成。一項在美國進行的調查就發現,通過含糖汽水攝入過多的添加糖,會明顯提高高尿酸血症患病率。與不喝含糖汽水的人相比,20~34 歲的年輕男性中,有喝含糖汽水習慣的人患病風險增加了 1.5 倍,在 35~49 歲的人群中風險則增加了 1.5 倍。
圖片來源:Pexel
由于雌激素能抑制嘌呤分解,提高尿酸排洩,女性的高尿酸血症發病率低于男性,且多發于絕經前後雌激素水平降低時,但添加糖的攝入同樣會影響女性的發病率。年齡大于 35 歲的女性因過度攝入添加糖,患病率也提高了 1.6~2.3 倍。
盡管含糖飲料并不會直接導緻痛風,但它卻可能成爲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如果你已經在患高尿酸血症或痛風的邊緣了,那麽戒含糖飲料或許真能讓你免受折磨。
4
适當減減肥,真的更健康
肥胖還會放大添加糖對高尿酸血症患病率的影響。單純的肥胖,本就會提高患高尿酸血症的風險,其機制可能是過多的脂肪堆積會産生、積累尿酸,尤其是内髒脂肪的堆積更會導緻尿酸生成激增,肥胖人群通常都伴随着高尿酸血症、糖尿病等一系列的代謝紊亂問題。
而如果是肥胖 + 還有喝含糖飲料的習慣,那麽直接就是超級大加倍了。上面那項在美國進行的調查就發現,無論年齡和性别,肥胖且攝入過多含糖飲料的人都比其他人更容易患高尿酸血症。其中,肥胖且有喝含糖飲料的年輕男性,患病風險比體型正常、不喝飲料的人增加了 3.4~7 倍。如果是肥胖、喝含糖飲料的中年男性,其患病風險則是直接增加了 6.3~29.9 倍。
5
水果可以适量吃,選對就放心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高糖飲食和痛風的關聯,主要還是添加糖上,也就是含糖飲料、甜點、糖漿等都要少吃或不吃。而水果、蔬菜中的 " 天然糖 " 則不用過度擔心。盡管短時間内攝入大量富含水果會導緻尿酸水平升高,但經常食用适量的水果反而能促進尿酸排出,因此即使已經是痛風患者依然可以選擇低果糖含量的水果食用,比如西瓜、草莓、菠蘿、櫻桃、藍莓等。
圖片來源:Pexel
每日适量攝入水果,其中豐富膳食纖維、維生素等對人體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中維生素 C 還被研究證明對于調節血尿酸水平有一定作用。
6
這次,多喝水是真的有用
由于我們需要通過水爲載體以尿液、汗液形式排出多餘尿素,如果長期飲水量不足就會導緻尿酸排出受到影響,飲水過少是高尿酸血症和痛風的危險因素,如果已經痛風發作,每天喝到 2000ml 以上的水來增加尿酸排出量,還能起到緩痛風的作用。
7
咖啡,可以适量喝!
如果覺得純水的效果還不夠好,可以試試咖啡。
在美國的兩項研究就發現,每日喝 4 杯以上咖啡的人,痛風風險比不喝咖啡的人降低了 40%。在英國進行的另一項研究中發現,每天喝三杯咖啡的人,患病風險也明顯降低了。
不過由于咖啡攝入過多也會引起其他問題,喝咖啡也一定要适量,每天隻喝一杯咖啡,其實也能降低痛風風險,美國人和英國人喝那麽多,更可能的原因不過是……他們是真的愛把咖啡當水喝。
8
酒,别喝!什麽酒都不行
酒精和痛風的關聯應該很多人都有所了解,但一個很常見的誤區是:隻有啤酒有害,白酒、紅酒都能喝。實際上,隻要是酒都會提高患病風險,啤酒隻是其中危害最大的一種罷了。如果已經是痛風患者或者有高危風險,就别想着喝酒解千愁了,隻能是越喝愁越多。
總的來說,防痛風其實和減肥很有共通之處——管住腿、邁開腿,是真的有效果。
9
運動适度,更健康
不過對于高尿酸血症和痛風患者而言,并不是所有邁開腿的運動都适合。就像開頭的那位 29 歲女孩,過高強度的運動有時反而會誘發痛風。
在高強度的無氧運動中,爲了供能,肌肉内會産生大量尿酸的原料——腺苷和次黃嘌呤,它們代謝後就會提高體内血尿酸濃度。而劇烈運動導緻的出汗增加、尿量減少,也會影響到尿酸的排出過程。高強度運動後肌肉組織内還會産生大量乳酸,降低局部 pH 值,促進尿酸結晶,進一步阻礙尿酸排洩。
圖片來源:Pexel
因此,快走、慢跑、遊泳等中低強度有氧運動都是不錯的選擇,而如快跑、足球、登山等高強度運動就不适合了。
總之,由于痛風是沒有辦法根治的,一旦發作就會如幽靈般陪伴你一生,最好是未雨綢缪,早早就把自己的尿酸水平納入監控。别等到開始痛了才後悔,就來不及了。
參考文獻
[ 1 ] 中華醫學會内分泌學分會 . ( 2020 ) . 中國高尿酸血症與痛風診療指南 ( 2019 ) . 中華内分泌代謝雜志 , 036 ( 001 ) , 1-13.
[ 2 ] CBNData. ( 2022 ) . 2021 中國高尿酸及痛風趨勢白皮書
[ 3 ] Wan, Z., Song, L., Hu, L., Lei, X., Huang, Y., & Lv, Y. ( 2021 ) . Temporal trends in hyperuricaemia among adults in Wuhan city, China, from 2010 to 2019: a cross-sectional study. BMJ open, 11 ( 3 ) , e043917.
[ 4 ] Gao, Q., Cheng, X., Merriman, T. R., Wang, C., Cui, L., Zhang, H., ... & Lu, J. ( 2021 ) . Trends in the manifestations of 9754 gout patients in a Chinese clinical center: a 10-year observational study. Joint Bone Spine, 88 ( 6 ) , 105078.
[ 5 ] Á lvarez-Lario, B., & Macarr ó n-Vicente, J. ( 2010 ) . Uric acid and evolution. Rheumatology, 49 ( 11 ) , 2010-2015
[ 6 ] Danve, A., Sehra, S. T., & Neogi, T. ( 2021 ) . Role of diet in hyperuricemia and gout. Best practice & research Clinical rheumatology, 35 ( 4 ) , 101723..
[ 7 ] Aihemaitijiang, S., Zhang, Y., Zhang, L., Yang, J., Ye, C., Halimulati, M., ... & Zhang, Z. ( 2020 ) .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purine-rich food intake and hyperuricemia: A cross-sectional study in Chinese adult residents. Nutrients, 12 ( 12 ) , 3835.
[ 8 ] Zhang, Y., Chen, S., Yuan, M., Xu, Y., & Xu, H. ( 2022 ) . Gout and diet: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mechanisms and management. Nutrients, 14 ( 17 ) , 3525.
[ 9 ] Lin, W. T., Kao, Y. H., Lin, H. Y., Li, M. S., Luo, T., Fritz, J. M., ... & Tseng, T. S. ( 2021 ) . Age difference in the combined effect of soda drinks consumption and body adiposity on hyperuricaemia in US adults. Public Health Nutrition, 24 ( 17 ) , 5756-5768.
[ 10 ] Chen, Y., Zhang, N., Sun, G., Guo, X., Yu, S., Yang, H., ... & Sun, Y. ( 2016 ) . Metabolically healthy obesity also has risk for hyperuricemia among Chinese general population: a cross-sectional study. Obesity research & clinical practice, 10, S84-S95.
[ 11 ] Tsushima, Y., Nishizawa, H., Tochino, Y., Nakatsuji, H., Sekimoto, R., Nagao, H., ... & Shimomura, I. ( 2013 ) . Uric acid secretion from adipose tissue and its increase in obesity.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288 ( 38 ) , 27138-27149.
[ 12 ] Gong, M., Wen, S., Nguyen, T., Wang, C., Jin, J., & Zhou, L. ( 2020 ) . Converging relationships of obesity and hyperuricemia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metabolic disorders and plausible therapeutic implications. Diabetes, Metabolic Syndrome and Obesity, 943-962.
策劃制作
作者丨施南平 科普作者
審核丨唐芹 中華醫學會科學普及部主任 研究員
策劃丨一諾
責編丨一諾
往期
精選
晚餐早點吃 VS 晚點吃,差别竟然這麽大!" 最佳晚餐時間 " 是……
點亮 " 在看 "
健康飲食、預防痛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