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馬汽車的高光時刻已一去不複返,旗下産品在車市競争力不強以及面臨多起官司是威馬汽車當前急需解決的難題。
------------------------------- ●
撰文丨餘家進
責編丨江楓
設計丨 PinZwo
" 像牲口一樣活下去 ",這句曾被威馬汽車創始人沈晖在社交媒體上發布的電影視頻台詞,已經成爲威馬汽車的真實寫照。
曆經工廠停工、員工降薪、大規模離職、借殼上市未果等一系列變故後,近日威馬汽車又新增一則股權凍結信息,而股權被執行企業爲威馬汽車制造溫州有限公司,凍結股權數額高達 40.4 億元人民币,凍結期限自 2023 年 3 月 14 日至 2026 年 3 月 13 日。顯然,這個曾經被視爲新勢力優等生的威馬汽車,如今已是命懸一線。威馬,已是危馬!
凍結股權隻因欠下巨債?
衆所周知,造車是一門非常燒錢的生意,新勢力基本處于虧損狀态,包括新舊新能源車企,更是隻有比亞迪和特斯拉兩家企業能實現盈利。而威馬自從成立以來也是持續虧損,數據顯示,2019 年到 2021 年,威馬汽車歸母淨虧損分别爲 41.45 億元、50.84 億元、82.06 億元,三年合計 174.35 億元,而且虧損呈現擴大趨勢;公司經調整淨虧損分别爲 40.44 億元、42.25 億元、53.63 億元,三年累計虧損 136.32 億元。
一邊是企業持續虧損,另一邊是車型銷量持續低迷,2019 年威馬汽車的銷量僅有 1.6 萬輛,2020-2021 年,威馬汽車銷量分别是 2.25 萬輛和 4.42 萬輛,三年時間賣車的車型不足 8 萬輛,就是說,威馬每賣掉一輛車,就要虧出 20 多萬元。截至目前,威馬汽車的成績依然沒有起色,威馬汽車在今年 1-2 月累計銷量隻有 457 輛,同比下降 92.4%,可以說,現在的威馬汽車已經幾乎處于停産停售狀态。
車型不走量,威馬汽車的财務壓力也越來越大,威馬的招股書顯示,截止 2022 年 3 月底,威馬賬上還有高達 66.7 億元的長期借款,22.8 億元的短期借款,合計欠下了約 90 億元的債務。但是截至 2021 年年末,威馬流動負債總額高達 94.77 億元,而公司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卻隻有 41.56 億元。也就是說,威馬汽車早已處于資不抵債的狀态。
陷入财務危機的威馬汽車,也在想辦法自救,不斷在尋求上市,然而,夢想與現實總有差距,威馬汽車在上市之前解決的問題并不少,加之現在資本方投資新勢力品牌的态度越來越謹慎,即便威馬汽車努力籌劃上市,也未必能夠取得成功。至少,威馬汽車的上市計劃一次又一次無疾而終。在沖刺科創闆 IPO 及轉戰港股 IPO 接連失利後,計劃借殼港股上市公司 Apollo 出行上市也沒有成功。
然而,無法上市 " 補血 " 的威馬汽車,因爲資金問題也不時傳出全員停薪留職、無法支付供應商貨款、工廠停擺、門店關閉、銷售渠道幾乎癱瘓等消息,更甚者,有消息稱威馬汽車連員工的社保和賠償款都無法支付。估計是因爲威馬汽車欠款太多,于是出現了本文開篇所說的股權被凍結一事。
未來還有機會嗎?
看到四面楚歌的威馬汽車,有誰還記得它的風光歲月?實際上,威馬汽車的實力并不差。這個品牌成立于 2015 年,曾先後在浙江溫州、湖北黃岡建立了兩座整車生産基地,總産能約爲 25 萬輛,并且在其它新興車企爲獲得造車資質奔波之時,威馬汽車早已将資質弄到手,條件如此良好的威馬汽車,也一度被視爲最有希望成功的新勢力。
赢在起跑線的威馬汽車,也率先實現新車量産上市,2018 年威馬首款量産車 EX5 正式進入市場,成功打破 PPT 造車質疑。而早早進場的威馬 EX5 也助力品牌成功闖進第一陣營,威馬以 1.68 萬輛的成績排在 2019 年新勢力交付榜第二,從 2021 年 9 月份開始,威馬月度銷量屢超 5000 輛,呈階梯狀上升趨勢,可謂風光無限,而威馬汽車也是曾經與蔚來、理想、小鵬并稱爲造車四小龍的新勢力品牌。隻可惜,威馬汽車昔日的輝煌,漸成曆史。
其實威馬汽車并不甘心在洶湧的新能源巨浪下被埋沒。3 月初威馬汽車發布了全力開展複工複産的公告,表示通過在複工複産關鍵節點期間企業自主的積極變革,正全力推進制造、銷售、服務等多端業務的順利開展。同時,威馬汽車還計劃将公司的研發能力與量産能力全面對外開放,提升産品質量與服務的同時,科學合理定價,改善盈利結構,以及進一步梳理和優化組織架構,精益運營體系、提升經營模式和管理流程。
從威馬汽車的公告可以看出其内心強烈的重生願望,但是從鋪天蓋地的負面信息來看,威馬汽車的重生之路似乎也是困難重重,想扭轉當前的不利局面,顯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實現。另一層面,即便威馬汽車成功 " 補血 ",但是在市場面臨的挑戰也将會比當年更大,今年新能源車補貼已離場,同時新能源車市場也是短兵相接,比亞迪和特斯拉帶來的鲶魚效應,疊加車企新一輪價格戰已開啓,車市大環境的競争愈發激烈,那麽早已掉隊的威馬汽車能否成功突圍,也是一個大問号。
市場永遠充滿機遇,新能源車細分領域更是一片藍海,據預測,2023 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總銷量爲 900 萬輛,同比增長 35%,而 2023 年的新能源汽車滲透率也将達到 35%左右。市場前景相當廣闊,至于威馬汽車能夠在新能源東風下重獲新生,就看它能否順利走出債務困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