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炎熱,又逢暑假來臨,許多市民選擇通過遊泳的方式消暑納涼,由此導緻溺水事故高發。現代快報記者從南京市急救中心獲悉,5 月 1 日至 7 月 13 日 14 時,共接到 72 例因溺水需要急救的患者,10 餘人因溺水時間較長,救援上岸後已無生命體征。
7 月 7 日,一年輕人在江甯區江甯街道某水庫遊泳時溺水,3 個小時後被救援人員打撈上岸,急救人員現場檢查發現患者已無生命體征。
7 月 9 日,溧水區某水庫有一男子溺水,被附近市民救上岸,南京市急救中心聞訊後立即調派附近救護車前往,急救人員很快到達現場,給予監測生命體征、吸氧等急救措施後,迅速送往附近醫院進一步治療,由于搶救及時,患者暫無生命危險。
南京市急救中心急救醫生沈佩表示,"72 例溺水者中,未成年人接近 20%。地點主要分布在江甯、浦口、六合、溧水、高淳等郊區水庫、河道及無人看管的水塘。每年進入夏季後,尤其是暑假期間,南京市急救中心接到的溺水呼救都較以往大幅增加。"
發生溺水如何正确施救?
确保自身安全是實施溺水救援的前提,首先施救者必須熟悉水性,還須具備專業的救助知識,千萬不要輕易下水救助,可以選擇地面救援,比如及時撥打求救電話,請求專業救助。
地面救援時,要科學救援,可就地取材,将救生圈、竹竿、木闆等抛向落水者,讓其攀扶或将其拖至岸邊。拖拽救援時,需伏地降低重心,以免被拉入水中。水中救援時,最好從背部把落水者頭部托起,或從上面拉起其胸部,使其面部露出水面,迅速将其拖上岸。
上岸後,如果發現溺水者口腔有水草泥沙等異物,應快速清理,但不要花費過多時間。如果溺水者昏迷但是還有正常呼吸,可将其側卧,使得口腔異物可自然流出。同時将其身體擦幹,覆蓋幹衣服保暖,等待 120 急救人員到來。
如果失去正常呼吸,應持續心肺複蘇,直到患者恢複自主呼吸或是救護車趕到現場。如果現場能拿到 AED,應立即介入 AED。
需要注意的是,不管溺水者是否還有呼吸,任何情況都不要對其進行各種形式的控水,如倒挂奔跑、膝蓋頂腹等。 一般情況下水不會成爲阻塞呼吸道的異物,但控水過程有可能導緻其胃内容物返流堵塞呼吸道,還可能延誤寶貴的心肺複蘇的時機。最後,不管溺水者是否恢複呼吸心跳,都應該送醫進一步檢查,以防肺部感染等并發症。
預防未成年人溺水,看護是關鍵
" 缺少有效看護是造成未成年人溺水的主要原因之一。" 沈佩說。天氣逐漸變熱,溺水意外事故進入高發季。目前,有關部門和社會力量在宣傳、防範、救援等方面盡其所能,群策群力做好防溺水工作,作爲監護人的家長,是其中必不可少也是至關重要的一道防線。
廣大家長務必增強安全意識和監護意識,切實承擔起監護責任,加強對孩子的教育和管理,從小培養孩子防溺水的知識和意識。家長應教育和告誡孩子,不可單獨或者擅自與他人結伴去遊泳或玩水,不要到不摸底和不知水情或比較危險且宜發生溺水傷亡事故的地方去遊泳,選擇安全的遊泳場所,比如說遊泳場所的衛生狀況,有沒有保護措施,水池深淺、水下是否平坦等情況要了解清楚。
此外,引導孩子學會基本的應急自救、求助、報警方法。孩子遊泳時,家長必須随時留意,不要長時間玩手機、接打電話或與他人攀談,以确保孩子的安全。即使孩子學會遊泳,或者所在的區域看起來比較安全,家長還是最好時時将視線放在孩子身上,這樣才能在察覺到情況不妙時立即采取行動。
" 暑假期間,有的家長會帶着孩子去遊泳館遊泳,家長和孩子都應掌握和了解遊泳時的注意事項。" 沈佩表示。去遊泳時一定要知道自己的身體狀況與遊泳技術水平,要告誡孩子不要在水中打鬧、不要做推人下水等危險行爲,以免發生嗆水、溺水意外事故。遊泳前,如果自己身體不舒适,特别是經常抽筋者不宜參加遊泳或不要到深水區遊泳。要做好下水前的準備,先活動活動身體,在遊泳中,如果遇上小腿或腳部抽筋,千萬不要驚慌,可用力蹬腿或做跳躍動作,用力按摩、拉扯抽筋部位,同時呼叫救助。入水前如水溫太低應先在淺水處用水淋洗身體,待适應水溫後再下水遊泳。在遊泳的時候,如果突然覺得自己的身體不舒服,比如說眩暈、惡心、心慌、氣短等,要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
通訊員 國立生 仇麗 現代快報 + 記者 劉峻
(校對 張靜超 編輯 周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