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2023 年 8 月,也就是距離 5G 元年已經過去了 4 年之久後,依舊還有部分用戶在使用 2G 網絡。日前有用戶吐槽,原本正常使用的手機,因廣東電信關閉 2G 基站被限制了正常使用,變成了 " 一塊磚 "。而且上述用戶的遭遇并非個例,在社交平台上很容易就能搜到因網絡運營商關閉 2G 基站導緻用戶通話、網絡受到影響的内容。
然而面對這部分用戶所提出保持原網絡、原套餐的訴求,電信方面卻并沒有支持。他們給出的解決方案,是原号碼可以繼續使用,用戶可選擇流量和語音單價更優惠的 4G 或 5G 套餐,也能選擇保留原有套餐,如果有部分産品無法使用,廣東電信也會提供相應的承接方案。
關于廣東電信關閉 2G 網絡的原因,在相關媒體的報道中顯示,是爲了積極響應工信部《" 十四五 " 信息通信行業發展規劃》的要求,部署新一代通信網絡基礎設施、推進 5G 網絡建設,目前正在全省範圍内開展網絡升級工作。換而言之,廣東電信關閉 2G 網絡是爲了給 5G 網絡讓路。
事實上,清退 2G 網絡是大勢所趨,并且早在 2018 年的時候,運營商就已經開始着手 2G 退網工作。而在更早之前,諸如美國的 AT&T、新加坡的 SingTel、韓國的 KT Corp 等海外運營商,就開始進行這一工作。根據 GSMA 統計的全球 2G/3G 退網情況,預計到 2025 年全球将累計有 61 張 2G 網絡和 46 張 3G 網絡關閉。這也就意味着,此前拉開數字移動通信序幕、真正讓移動通信普及性的 2G 網絡,已經走到了曆史舞台的邊沿。
而 2G 網絡被運營商選擇放棄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安全性問題。比如最知名的 2G 網絡 "GSM",最初開發于 1988 年的它采用了名爲 A5/1 的 64 位對稱加密技術,雖然這在當時确實難以被 " 窮舉法 " 暴力攻破,但是時過境遷,随着如今硬件以及算力的進步,在黑客圈裏大名鼎鼎的 OsmocomBB 開源項目,在許多年前就完成了對 GSM 通信網絡的破解。
如今借助 OsmocomBB 開源項目的成果來實現對 2G 手機的非接觸式監聽,已經是一個門檻極低的操作,再搭配上僞基站,黑灰産就能實現針對用戶短信的嗅探。在當下這個短信驗證碼已經成爲一衆企業數字化服務載體的環境下,知曉用戶的短信驗證碼無疑是個非常危險的信号,也極易成爲電信詐騙的溫床。
當然,一衆運營商不約而同的放棄 2G 網絡,更重要的原因還在于經濟層面,也就是所謂的頻譜資源。畢竟移動通信是需要無線電頻譜資源來做支撐的,而且無論是哪一種無線通信網絡都需要依托一定的頻段才能工作。當下 5G 網絡的建設才是運營商的重中之重,衆所周知,5G 網絡的頻率範圍分爲兩種,一種是 450MHz-6GHz 的 FR1、也就是目前 4G 的工作頻率,另外一種則是在 24GHz 以上,也就是俗稱的毫米波。
高頻的毫米波,優勢在于帶寬高、元器件體積小、可靠性高,缺點則是衰減速度快、覆蓋範圍小,以及建設成本高。而中低頻段的優勢在于覆蓋範圍大,隻需較少的基站就能爲更多用戶提供 5G 網絡,進而降低 5G 基站的建設成本。根據工信部此前公布的相關信息顯示,電信擁有的低頻資源較爲有限,主要包括 800MHz 頻段(CDMA 1x)、1700/1800MHz 頻段(LTEFDD)、1900/2100MHz 頻段(CDMA/LTEFDD/5G)等。
要知道,800MHz 頻段擁有傳播損耗低、覆蓋範圍廣、穿透能力強、網絡部署成本低等特點,非常适用于農村及邊遠地區的移動通信網絡覆蓋,這也是電信能夠在 3G 時代憑借 800MHz 頻段的優勢,拉近與移動、聯通之間差距的重要原因。在如今 5G 網絡已經基本覆蓋城市的背景下,在鄉鎮、農村,以及邊遠地區覆蓋 5G 網絡就成爲了運營商的新工作。
但相比于移動和聯通,由于 800MHz 頻段被用于 2G 網絡,就使得電信方面在 5G 低頻資源上可謂是一片空白。因此在今年春季,工信部批準電信重耕 800MHz 頻段。但問題在于,電信的 800MHz 頻段此前被用于 2G 的 CDMA 1x 網絡,因此爲了給 5G 網絡的重耕騰位置,自然就需要清退 2G 網絡。當一邊是已經老邁的 2G 網絡,另一邊則是承載運營商希望的 5G 網絡時,如何做選擇也就不言自明了。
随着 2G 網絡全面清退後,部分用戶出現無法接聽電話和收發短信的情況,就隻能說是必要的代價了。而這也是電信在面對受影響的用戶時,隻能勸其升級套餐、更換新手機的原因了。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