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年,萬合天宜拍了一部電影叫《揚名立萬》。
這部電影在當時轟動全國,票房拿下 9.26 億,口碑也有 7.4 分,妥妥的叫好又叫座。
更證明了一件事——
這群嘻嘻哈哈的小夥子們認真起來也是很能打的。
《揚名立萬》當年我看完後也超級喜歡。
螺蛳殼裏做道場,劇本寫得非常精妙,劉循子墨的導演功力也可見一斑,無論是節奏還是視聽語言的調度都非常精彩。
讓我深信不疑,這個團隊絕對有硬功底。
于是當我看到《勝券在握》的消息時就立刻把它列入了必看名單。
畢竟這可是萬合天宜原班人馬的又一部新片,還有鄧家佳、楊皓宇、喻恩泰、陳明昊等 " 老人 " 全員回歸。
而更重要的是主演,鄧超。
他離開大銀幕太久了,上一部《中國乒乓》先後經曆了撤檔、改檔、逃檔等行爲,其娛樂價值早就超過了電影本身,也沒人關心鄧超的功力有沒有下降。
直到這部《勝券在握》,可以說是鄧超在綜藝玩了這麽多年後的抽查考試。
結果如何?
萬合天宜能讓鄧超揚名立萬,勝券在握嗎?
看完後,我心裏五味雜陳,萬合天宜救不了鄧超,它連自己都救不了。
——《勝券在握》
《勝券在握》的劇本是在《揚名立萬》成功後就立刻下筆了,劉循子墨一行人折騰了 3 年才終于把這部電影搬上大銀幕。
三年磨一劍,本以爲這部電影能超過《揚名立萬》,最起碼保持水平也好。
但事實卻令人大跌眼鏡。
票房還行,畢竟有前作打底再加上鄧超,算上電影首映日一共 3000 萬,預測不到 3 億,雖說比上部打了骨折,但如今的電影市場,有 3 億就不錯了。
問題是口碑。
打開《勝券在握》的評論區,火藥味肉眼可見,有人給出四五星好評笑出了聲,也有人暴打一星滿腔怒火。
還有人說:
" 劉循子墨比陸川少走十年彎路,第二部就拍出來屬于自己的 749 局。"
當然了,說《749 局》有些太誇張,畢竟不是誰都能做出那樣的屎。
但《勝券在握》的問題也很明顯——
先看故事——
劇情講的是鄧超飾演的職場人 " 白勝 ",手握價值 800 萬的期權即将得手時,突然被告知被公司裁員。
而他的父親生前欠下巨額債務,左右爲難。
爲此,白勝想了一個辦法。
他假裝自己手裏有頂尖的 AI 技術威脅公司,并在公司高層内鬥的發酵影響下,陰差陽錯在公司裏獨自創業。
公司以爲白勝會制作出 AI 模型,但所有人都不知道的是——
白勝隻是想在公司待夠了 100 天,把期權拿回來。
故事很簡單,但也有戲劇張力,屬于萬合天宜非常擅長的情景喜劇類型。
而從表層表現來看,電影的可看性是有的。
白勝稀裏糊塗在公司創業,要啥沒啥的他又莫名其妙湊齊了一夥同事,大家也不知道忙些什麽,隻知道白勝的公司很輕松,脫離職場的高壓與勾心鬥角。
然而麻煩接踵而至,優化部的死對頭 " 張見 " 派來了監事 " 周望高 "。
他是老總的私生子,此行除了工作之外更多的是爲了證明自己的工作能力,得到父親的認同。
而當他到達白勝的公司後,發現公司内部疑點重重,員工散漫,損耗爲零。
更重要的是,所謂的 AI 模型根本看不到一點進展。
于是矛盾爆發了,白勝意識到自己落入了更大的危機中,如果不擺平監事,那所有同事都會陪着自己遭殃。
接着白勝的目标馬上變了,從苟在公司 100 天,成了真正把 AI 模型研究出來。
而同時,優化部的張見也在遠處觀望,伺機而發。
電影從始至終都保持一種節奏:
白勝一行人解決困難後,又不斷冒出新的挑戰,出現更大的 boss。
這本是個非常适合萬合天宜的結構,充滿了即時滿足的刺激,然而呈現卻是另一番風景。
也是本片最大的問題——
俗套
萬合天宜也老了?
或許是主創年紀大了,要不就是在網絡上浸淫太久,萬合天宜原本都是網絡原創的弄潮兒,如今卻都被前浪拍在了沙灘上。
先說主角手握 "800 萬期權 " 的設定,你就知道這和你的職場沒有任何關系。
所以觀衆隻能把它當成一部架空的商業喜劇片來看。
而整部電影的所有元素、反轉、角色,都充滿了從成品庫拿來就用的敷衍。
富二代監事來主角公司找茬,這個角色表面嚣張跋扈,但内心渴望認同,渴望同伴。
于是他會變成什麽樣?
當然是和白勝做朋友并肩作戰了啊。
鄭雲龍這個角色,從出場那一刻起,臉上就寫着" 我會變好人 ",而編劇也似乎默認了觀衆會理解,索性根本不在他身上浪費筆墨。
富二代怎麽轉變的?
一場生日會就變成好人了!
噢!我從沒體驗過這種家人的感覺,好溫暖,好感動,原來我外表冷酷内心柔弱,我要變好人,我要幫助主角!
而後來富二代又被反水,差點變成反派時,又通過一場與主角的徹夜長談完成心靈進化。
兩個人在公司空曠的大廳裏舉杯暢飲,看着滿天星空,聊聊兒時的故事,感動到鼻涕橫流。
太俗了,甚至可以說是惡俗。
難以想象 2024 還能看到這些橋段,而創作者還是以腦洞爲先的萬合天宜。
而剩下的情節無不充斥着俗氣。
說研究 AI,程序員手裏立馬有半成品,考試前一句 " 有更周全的計劃 " 那最後肯定不會被發現。
故事的每一步都精準踩在預期上,編劇還在沾沾自喜玩結構玩反轉。
大哥,這不是反轉,這是正好轉在套路的心趴上啊。
尤其是楊皓宇這個角色,作爲催債人,白勝潛伏在公司的初始動力就是他,而開頭中他不僅催債,還要說解釋自己的理想是當律師。
爲啥有這些台詞呢,當然是後面有用啊。
結果,這個開場還氣場全開的催債人,到中段就突然成了活雷鋒,一邊兒幫白勝 AI 配音,一邊幫他打官司,拖延時間。
大哥,您不是催債人嗎,您的債倒是問問啊。
很顯然,編劇爲了所謂的 " 劇本工整性 ",把所有能想到的角色都物盡其用,甚至完全不顧角色存在的初始意義。
而當楊皓宇在幫忙時,整部電影所需要的緊張感也就蕩然無存了。
看到最後結局我越看越不對勁,張見找到白勝要收購他的公司,此時我腦海裏立刻浮現出無數部電影的畫面,心想——
萬合天宜你可千萬别來什麽 "主角賣了公司背叛同事,最後迷途知返,大家勇鬥老東家 "的橋段啊。
結果它就真來了,确确實實發生了!
看到這裏都給我看笑了,當然不是電影好笑,而是編劇的敷衍令我難以置信。
咱不是第一批網絡創作者嗎?
怎麽能從預制菜中拼出這樣一部電影呢?
整部電影給我的感覺就像是一部韓國流水線電影——
主角陷入危機後爲求自保和一群 loser 組隊,打敗了公司團隊,接着又被公司收購,最後同事誤會主角,主角破釜沉舟,帶着同事再次打破公司。
其他電影我暫時想不起來了,就說那部《秘密動物園》,不一模一樣嗎?
而國内的電影《縫紉機樂隊》《熱烈》《好像也沒有那麽熱血沸騰》也都能看到它的影子。
除了故事上的問題之外,不合時宜的搞笑也總是在消解電影的現實感,讓人不知道到底是在諷刺資本,還是調侃資本。
演員的表演體系也令人捉摸不定。
甯理、張本煜走的是嚴肅風格,喻恩泰、陳明昊又是誇張滑稽,鄧家佳、鄭雲龍一本正經。
鄧超呢?
看不出來,真的看不出來,感覺他在綜藝中沒走出來,再加上電影強烈的舞台劇感,他 " 玩 " 的狀态比 " 演 " 更多一些。
尤其是緻敬《喜劇之王》那場戲,霎時間還以爲切到了五哈綜藝。
隻能萬合天宜救不了鄧超,這部《勝券在握》,并不能讓鄧超揚名立萬。
最後
當然要說《勝券在握》爛,那是不至于的。
電影的制作很成熟,節奏好,鏡頭好,視聽在線,劉循子墨能把職場拍出了大氣恢宏的壓迫感劇本雖然俗,但包袱最起碼能讓人笑出來。
可問題是,如果是什麽小作坊新人導演的作品也就罷了,但它是萬合天宜出品。
那隻有兩個字——
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