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周智宇
比亞迪盯上了城市中産們的錢包,要和理想等車企争奪客戶了。
8 月 5 日晚,比亞迪高端品牌騰勢,推出了自己品牌煥新後的第三款車型騰勢 N8。同時,騰勢 D9 還加推了 DM-i 尊享型。兩款車型定價都在 30 萬元以上,瞄準的是豪華 SUV 消費群體。
如果說此前騰勢通過推出 D9,是劍走偏鋒,從已是紅海的 MPV 市場裏找到了新的需求,闖出一條生路。騰勢 N8 則是繼騰勢 N7 高調亮相後,比亞迪向 30 萬以上豪華 SUV 市場裏的玩家遞出的一紙戰書。
豐富了自身的産品矩陣後,比亞迪亮出刺刀,要與上半年在新能源市場風生水起的理想掰手腕了。
騰勢銷售事業部總經理趙長江直言,如果一輛 SUV 隻是城市通勤的奶爸車,遠遠不夠。騰勢 N8 希望打造成既能超級家用,更能越野露營的全場景 SUV。
話裏話外,都與貼着 " 奶爸車 " 标簽的理想競争。
從市場銷量來說,騰勢最大競争對手是理想。在懂車帝今年上半年銷量排行榜單中,起售價 30 萬元以上新能源熱銷車型前五,分别是騰勢 D9 DM-i、理想 L8、理想 L9、理想 L7 以及極氪 001。到了 7 月份,前五榜單則是理想 L7、理想 L8、蔚來 ES6、D9 DM-i 和理想 L9。
想要在 30 萬以上的豪華車市場站穩腳跟,在騰勢 D9 和騰勢 N7 之間,也需要一款車型,補充産品線的空白。騰勢 N8 上市,便是在已有的 MPV、獵跑 SUV 陣列裏,補上了中大型 SUV 的産品線。
有業内人士向華爾街見聞分析,與 D9、N7 不同,騰勢 N8 是基于騰勢在 2019 年推出的騰勢 X 改款而來。雖然有了雲辇 -C 智能阻尼車身控制系統和 CCT 舒适控制技術,以及騰勢 Pilot、DM-p 超級混動系統加持,但它更像是騰勢扔出的一款攪局的産品,分擔一部分 D9 未覆蓋市場的壓力。
值得一提的是,D9 DM-i 尊享型也在 8 月 5 日推出,瞄準的是 30-35 萬元的家用 SUV 和 MPV 市場。這與 N8 的目标市場,也有一定重合。
從短期規劃來說,N8 不是騰勢上量的主力軍。趙長江表示,随着這些車型推出,今年下半年 N8、N7 和 D9 月銷量目标,分别是 5000 輛、10000 輛以及 15000 輛。
也就是說,下半年騰勢的目标是達到月銷量 3 萬輛。它也能夠成爲新能源市場裏,第二個車型起售價均高于 30 萬元、單月銷量達到 3 萬輛的品牌。
騰勢的野心,未止步于此。趙長江對華爾街見聞表示,到 2025 年,騰勢希望年銷量在 60 萬 -90 萬輛的水平,也就是月銷量 5 萬 -7.5 萬輛。
有意思的是,在 8 月 8 日晚間的财報會上,理想汽車董事長兼 CEO 李想表示,随着明年新車型推出,以及産能進一步提升,理想明年全年超越 BBA 在華銷量的時間節點也會提前,屆時理想會成爲中國銷量第一的豪車品牌。
寶馬、奔馳近年年銷量保持在 75 萬 -80 萬輛的水平。随着理想、騰勢在銷量上發起沖刺,整個豪車品牌的座次,也将随之打散、重塑。
新能源時代的到來,讓豪華車市場泛起漣漪。在燃油車時代,BBA 牢牢占據着一線豪車品牌的頭三名,其他品牌一直想跻身一線序列,苦心經營多年卻無果。新能源則讓所有車企來到同一起跑線,誰都有奪冠的可能。
豪車市場成了兵家必争之地。乘聯會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30 萬元以上車型增速較快,同比增長 32%,達 131 萬輛,占整體銷量比例爲 13.8%,較 2020 年的 9.5% 大幅提升。上半年,售價低于 30 萬元以上車型銷量則同比下滑 0.8%。
城市中産及以上的高收入群體的增換購需求,讓 30 萬以上市場出現了不錯的增長态勢。
而新能源領域,30 萬元以上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增長 121.8%,累計零售量達 32.98 萬輛。遠高于整體市場整體增速。
包括高合、理想、蔚來、智己、極氪、埃安和紅旗等車企在内,都在 30 萬以上新能源市場鋪開了自己産品。并且已經有理想、騰勢這樣的品牌,對 BBA 等傳統豪華汽車品牌的地位造成沖擊。
不過,随着寶馬今年全面發力電動化,奔馳加強在華本土化研發,奧迪與上汽集團合作開發新車型等等,這些傳統的豪車品牌霸主,也在新能源領域發力。在他們後面,沃爾沃、路虎等品牌也希望抓住新能源汽車的機遇,圓了他們燃油車時代跻身一線的夢想。
這場全新的比拼是全方位的。從技術、生産、渠道和服務,場内所有玩家都寸有所長,尺有所短。智駕、智艙等智能電動汽車的新需求與質量、安全、内飾設計等傳統豪車的優勢,需要綜合考量。也會不斷有新的玩家,沖擊現有霸主的地位。未來的豪車市場,也愈發熱鬧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