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宣布食品業務變革後,聯合利華迅速行動起來了。
近日,聯合利華舉行 2024 年投資者大會,爲外界詳細了解新管理層對食品業務規劃打開了一扇窗口。在這次會議上,今年 3 月履新的聯合利華食品業務總裁蘇博(Heiko Schipper)首次對外分享 " 施政綱領 "。
聯合利華食品業務總裁蘇博(Heiko Schipper)
小食代留意到,蘇博在會上以視頻發言的方式亮相,在圈定未來業務重點的同時,他也提到将處置近 80 億元食品業務的計劃,退出一些與聯合利華優勢産品 " 沒那麽互補 " 的品牌和品類。
" 瘦身 " 計劃公布後短短幾日,市場就陸續傳出了聯合利華要賣掉多個品牌的消息,最新被點名的則是在中國市場上也有上市的 " 植物肉 " 品牌植卓肉匠(The Vegetarian Butcher)。
如果植卓肉匠真的被賣,這可能成爲聯合利華中國第一個受剝離影響的食品品牌。小食代還留意到,就在此番傳言前不久,植卓肉匠還換了全球 CEO。我們來一起看看。
正式改名
一個揭示聯合利華食品業務變革的信号是:改名。
" 從現在起,我們将把這個業務集團稱爲聯合利華食品(Unilever Foods),這更好地代表了我們生産和銷售的産品,也表明了我們将開始的戰略轉型。"會上,蘇博正式宣布了業務部門改名的決定,由 " 食品營養(Nutrition)" 變成更簡單明了的 " 食品(Foods)"。
事實上,聯合利華首席執行官司馬翰(Hein Schumacher)此前已 " 劇透 " 這一變動," 我喜歡把這個部門直接叫做食品業務(而非食品營養),因爲我感覺它更多是在賣食物,而不是一項真正的營養業務 "。
目前,聯合利華食品運營着家樂、好樂門、飲食策劃等品牌。撇除冰淇淋,按今年前九個月營收算,食品、美妝與健康并列聯合利華第二大業務。

2023 年,其食品業務年營收超 130 億歐元,論規模是全球前十大食品公司。在聯合利華内,家樂、好樂門分别爲第二大、第五大品牌,年營收分别爲 50 億、30 億歐元。
分市場來看,食品業務的分布也相當平衡,發達市場與發展中市場的比例分别爲 46%、54%。其中,中國位列前五大市場,去年營收占比爲 5%。小食代據此推算,聯合利華中國食品去年入賬 6.6 億歐元(約合人民币 50 億元),涵蓋了家樂和飲食策劃等品牌。

遵循着集團的聚焦思路,聯合利華食品闆塊也爲自己圈出了重點。
" 聯合利華食品将成爲一個更加專注、簡化的業務集團。與普通食品企業相比,我們将專注于增長更快的産品細分市場。"蘇博說,該部門未來專注于發展三個全球性垂直領域:調味品、烹饪輔料 & 迷你餐食、飲食策劃,以及印度食品。
小食代翻查的聯合利華 2024 投資者日資料顯示,該公司所圈定的重點領域,都是其處于領先地位的行業。資料引用的歐睿國際數據顯示,在印度飲料(注:依靠強勢品牌 Horlicks)、調味品、烹饪輔料 & 迷你餐食中,聯合利華都排名市場第一,這三個市場的規模分别爲 40 億、550 億、1500 億歐元。
其中,在聯合利華的調味品、烹饪輔料 & 迷你餐食兩個闆塊,面向 B 端商戶提供解決方案的飲食策劃占據了 24% 體量。

據蘇博介紹,在調味品領域,聯合利華目标是将好樂門打造爲一個真正的全球化品牌,包括擴大品牌覆蓋範圍、通過創新強化優先市場的地位。此外,好樂門也将拓展風味蛋黃醬等高端系列。
在烹饪輔料 & 迷你餐食領域,聯合利華的主要 " 抓手 " 是家樂。其中就烹饪輔料(注:如濃湯寶)而言,家樂将通過創新滿足便捷性、流行新口味和新菜系的需求。在迷你餐食(注:如加熱即食的面條)方面,家樂瞄準了年輕群體,已在過去五年實現兩位數增長。
就飲食策劃而言,他指出,聯合利華過去五年在這一快速增長的渠道取得了良好業績,平均年增速達到中個位數,飲食策劃營收有望突破 30 億歐元(約合人民币 228.52 億元),未來将繼續擴大地域覆蓋以推動增長。

蘇博
小食代介紹過,聯合利華飲食策劃爲獨立餐廳、大型酒店及連鎖快餐等客戶提供專業調味品與餐飲解決方案,旗下品牌包括家樂、好樂門等。中國爲聯合利華飲食策劃最大市場。
" 我們将重塑業務組合,專注于三個增長強勁的垂直行業和印度食品。" 蘇博說," 聚焦使我們能精準執行并産生更大影響,我們将加倍努力,持續打造不容錯過的品牌優勢和(可流行)多年的創新。"
" 沒那麽互補 "
在圈重點的同時,聯合利華食品也決定要 " 瘦身 "
" 聚焦不僅意味着優先關注(大品牌的)資源,也意味着退出一些品牌和品類,它們和優勢垂直領域沒那麽互補。"蘇博說。
據聯合利華首席财務官形容 Fernando Fernandez 透露,爲精簡食品業務,聯合利華計劃未來一兩年處置約 10 億歐元(約合人民币 76 億元)營收規模的業務,尤其是非戰略品類,以及歐洲當地品牌。但處置 " 不會是(低價)甩賣的過程 ",也會同時推進幾個項目。
值得注意的是,這個 10 億歐元規模的 " 資産包 ",是司馬翰上任一年多以來首次提出 " 精簡 " 食品業務,也是除冰淇淋以外力度最大的一次業務重塑。作爲參考,聯合利華此前出售的立頓等茶業務,年營收爲 20 億歐元,而将被剝離的食品業務規模是這筆大型交易的一半。

精簡食品業務的一個重要背景是,過去數年,聯合利華都面臨着來自投資者的同一種聲音:把冰淇淋、食品這些 " 吃喝 " 相關的業務剝離出去,以獲得更高的估值總和。
此前,聯合利華已啓動拆分冰淇淋,但堅持留下食品業務。" 我想非常明确地指出,食品是我們未來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Fernandez 說,不同于冰淇淋的 " 特立獨行 ",食品與聯合利華其他闆塊存在協同,包括市場營銷、基礎設施等方面。
盡管确認了要保留,但聯合利華并不認爲食品業務沒有優化空間。此前,司馬翰曾形容,自己對食品業務的感覺良好,但它需要 " 強有力的聚焦和執行 "。

聯合利華首席執行官司馬翰(Hein Schumacher)
這一次,聚焦行動先從 " 修剪 " 業務組合開始了。也正如 CFO 所說,聯合利華将進行多線程操作。
小食代留意到,在宣布處置近 80 億食品業務的計劃後,不到一周時間,市場就陸續傳出了聯合利華正在洽談出售多個荷蘭食品品牌的消息,包括 Unox 湯品、Conimex 調味品、植卓肉匠(The Vegetarian Butcher)。
風向變了
最新傳言被賣的植卓肉匠,其實是聯合利華六年前才收購回來的品牌。資料顯示,植卓肉匠創立于 2007 年,是一家源自荷蘭的植物肉品牌。2016 年,聯合利華與植卓肉匠建立合作,爲聯合利華旗下 Unox 品牌推出了植物肉丸。兩年後,聯合利華宣布收購植卓肉匠,并趕上了植物肉熱潮。
2023 年底,植卓肉匠已在全球 60 個國家和地區開展業務,旗下産品包括植物漢堡牛排、植物肉丸、植物雞肉漢堡、植物香腸等。

此前,聯合利華爲植物基食品定下的目标是:到 2025 年實現年銷售額 15 億歐元。在該目标下,植卓肉匠曾和植物基冰淇淋、植物基調味品一起,被視爲重點産品。
不過,在公司前任 CEO 時代是 " 香饽饽 " 的植卓肉匠,到現任 CEO 司馬翰(Hein Schumacher)這裏未必有相同待遇。
小食代留意到,在蘇博講話視頻和會議 PPT 上,由始至終,植卓肉匠及其代表的植物肉都未出現。這與聯合利華前任管理層時期的情形存在明顯反差,那時,植卓肉匠一度會被單拎出來,作爲 " 潛力股 " 進行展示。
除了公司正處于變革期,植卓肉匠所屬行業的境遇也與其被收購時不同了。在一段時間的爆紅後,價格偏高、口味口感與動物肉相距甚遠等因素導緻植物肉遇冷。這條賽道的明星公司 Beyond Meat,直到今年第三季度才恢複季度盈利,是近三年來的第一次,但其當季銷售額仍下降 7.1%。聯合利華并未披露過植卓肉匠的業績,但據英國天空新聞引述業内人士,該品牌的銷量 " 正在強勁增長 "。盡管如此,相比家樂、好樂門等動辄年入數十億歐元的品牌,植卓肉匠顯然還沒到同一個量級,但聯合利華當下看重的是大品牌。

小食代還留意到,在此番出售傳言前,植卓肉匠剛換了全球 CEO。今年 9 月,Hugo Verkuil 卸任植卓肉匠 CEO 一職,自稱 " 現在是交出接力棒并開始新冒險的最佳時機 "。此前,他在聯合利華買下植卓肉匠不久後就開始執掌這一品牌,時間長達五年。其接任者是植卓肉匠首席商務官 Rutger Rozendaal。加入植卓肉匠前,兩人均就職于聯合利華冰淇淋部門。
在華情況
除了植卓肉匠,聯合利華在華還運營着家樂、好樂門、飲食策劃。從蘇博說法來看,後三塊業務都在 " 安全範圍 " 内。
和全球的情況類似,植卓肉匠在中國市場的規模偏小,但生意勢頭還行。今年 5 月,該品牌中國負責人曾透露,植卓肉匠的中國業務三年來實現持續增長。

不過,增長的道路并非一帆風順。初入中國市場時,植卓肉匠采取了常見招數,即從餐飲 B 端切入,并與西式快餐連鎖漢堡王合作推出植物肉漢堡。但這一照搬國外經驗及産品的做法效果并不理想。2022 年,植卓肉匠重新梳理了在華策略,以打造更貼近本土需要的産品。
一個明顯轉變是,考慮到中外消費者膳食結構差異,植卓肉匠在華定位從原本的模仿替代動物肉改爲助力膳食均衡,産品宣傳也從對标動物肉的營養、味道開始逐步轉向強調植物原料健康益處,如突出植物食材的豐富程度和膳食纖維成分。

除此之外,植卓肉匠也通過聚焦大單品的方式來控制生産成本,從而解決定價偏高的品類痛點。在 B 端産品,其部分牛肉類産品已低于同類動物肉價格,海鮮類産品基本實現平價。
目前,植卓肉匠在中國擁有兩處代工廠,分别位于上海和山東雙塔食品企業。其中,雙塔食品設置了一條植卓肉匠産品的專屬産線,設備來自聯合利華。
着眼于積極的增長态勢,在中國植物肉遇冷時,植卓肉匠也在逆勢加碼。今年 3 月,植卓肉匠亞洲産品創新中心在江蘇揭牌,旨在進一步提高品牌上下遊産業鏈能力,提供更豐富的植物基食品。
随着聯合利華食品掀起新一輪變革,這會如何影響中國業務?小食代将持續關注。
本文來自微信公衆号 " 小食代 "(ID:foodinc),作者:潘娴,36 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