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徐牧心
編輯 | 陳之琰
市場上彌漫着一些快樂的情緒,越來越多的人在高喊:" 并購潮來了!" 而同時,也有另一些聲音帶着理性訴說 " 并購之難 ":找标的的難、找買家側難、成交的難、談判的、經營的難。
一側是夢想,一側是現實。
但對于進入存量時代的中國商業世界來說,并購又是無論如何都要走向的浪潮。那麽,在這個被最多人稱爲 " 并購元年 " 的 2024 年,玩家們都準備好了嗎?
近兩個月,「暗湧 waves」訪談了一些 PE 投資人與居間方,用一份萬字長文試圖解析這一年的并購市場:
爲什麽 80% 的并購都會失敗?
買方到底在哪裏?
什麽樣的公司想把 / 更容易把自己 " 賣出去 "?
苦于手中待退出資産的 VC/PE 又可以在這個過程中做什麽?
以及,我們何時才會真正迎來并購的春天?
" 并購潮 " 來了嗎?
> 事實 1:對照下的 " 虛假繁榮 "
1. 2024 年上半年,中國并購市場交易數量有 362 筆,同比增長超過 70%。看似交易數量飙升,實則隻是回到了 2022 年上半年的水平。
2. 特殊的 2023 年起到了一個 " 對照組 " 的作用。在并購市場中,不管是交易金額,還是交易頻次,2023 年相比兩年前都是 " 腰斬 " 級别的。其慘淡是由多種因素疊加而成的,包括疫情結束但經濟複蘇卻不及預期、地緣政治、全球利率以及股票和房地産市場下跌等。藍橋資本創始人王超告訴「暗湧 Waves」:2023 年,他眼看着大家從年初的瘋狂出差,甚至包機去海外考察,身心俱疲卻沒得到回報,于是在下半年 " 紛紛躺平 "。
3. 在近幾年的中國市場,幾乎每一年都被稱爲 " 并購元年 " 過。但細數曆史,中國在千禧年後僅有三次并購密集期。并且,進入移動互聯網時代後,并購更是鮮少出現在主流的投資語境中:
> 第一次是在中國加入 WTO 之際,國有企業加入全球化競争遊戲,急需改革,期間經典案例有新橋入主深發展、弘毅整合中國玻璃等。
> 第二次是外資來到中國收購工廠或本土品牌,期間經典案例有南孚電池收購案等。
> 第三次則出現在 2010 年之後,此時的并購更像小概率事件,比如盈德氣體私有化、高瓴收購百麗、KKR 收購中國雷士等。
4. 2024 成爲 " 真正的并購元年 " 有兩個 " 加分項 ":一方面是 " 并購六條 "、" 國九條 " 等政策的出台,爲并購市場的活躍提供了系統性支持。另一方面則在于整個創投環境正在從增量時代轉向存量時代,去存量中尋找機會,是幾乎每個人的必修課。
5. 易凱資本合夥人李鋼向「暗湧 Waves」總結一個賽道要出現較多的 " 并購潮 " 需符合幾個條件:這個行業需要經過高速發展、吸引過大量資本投入,而在緊跟而來的下行周期中,一定會伴随出現很多的并購機會。今年并購頻發的創新藥賽道是一個佐證,下一個賽道會在哪兒?
> 事實 2:一些需要單獨讨論的 " 大家夥們 "
1. 2024 年被稱爲 " 并購元年 " 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幾宗頗受關注的大額交易。包括名創優品葉國富以 63 億的價格收購永輝超市 29.4% 的股權、Genmab 以 130 億全現金交易收購普方生物等。
2. 但這些大宗交易正是因爲稀缺,才讓人印象深刻。以普方生物的交易爲例,2024 年前三個季度,生物醫藥領域共發生了 30 宗交易,總金額 278.38 億,僅普方生物這一筆交易就占近一半。交易額排在第二的則是複星醫藥以 50 億元收購複宏漢霖。也就是說,剩下的 28 筆交易金額一共隻有不到 100 億,還不如那一筆交易多。
3. 2024 年 Q3 的一級市場投融資交易額是 2241 億元,看似大幅回暖,實則其中有幾筆大宗交易,包括大連新達盟的 600 億元融資、華爲引望智能的 230 億元融資。将這些事件排除後,900 家公司一共争奪到了 191 億元投資。
> 事實 3:并購退出?僧多粥少
1. 目前,VC/PE 基金積壓的待退出資産有 13 萬個項目、1.4 萬家公司。2024 年前三季度,中國企業在境内外上市共計 127 家,占比 0.9%。
2. 2023 年,14 萬億人民币的一級市場存量中,靠并購回籠的金額是 605.06 億,占總額的 0.4%。
3. 根據 Pitchbook 及清科研究中心數據,2023 年,相比美國并購類退出占比 95%,中國僅有 46% 的交易是靠并購實現退出的。而美國并購基金募資、投資占比分别爲 68% 和 69%,這兩個數字在中國卻僅爲 3% 和 1%。
" ‘并購潮’的說法很誘人,但卻是謊言。"
沒有人能永遠年輕,除了并購元年。
" 并購潮 " 說法的流行,更像是一種期待,甚至許願的合集。投資機構在許願,因爲他們要退出;急需賣身的公司在許願,因爲他們希望買方能多起來;居間方在許願,因爲任何 " 潮 " 對他們的商業模式都是重大利好。
但并購市場畢竟不是 A 股,所涉交易金額巨大且流程複雜,使得任何非理性因素、情緒、投機,都無法真正影響決定。
易凱資本李鋼告訴「暗湧 Waves」:縱觀中國商業發展,2024 年是第一次出現了這麽多的待退出資産。目前,處于退出期和延長期的基金數量超過 3.7 萬,規模高達 15 萬億,而 " 整個健康産業也才 10 萬億 "。
然而,IPO 卻在這個時候節奏放緩,疊加全球經濟衰退的因素,幾乎所有人都在恐慌地尋找出路。撇開賣老股、回購等偏水下的做法,主流退出方式一共就隻有兩種。既然 IPO 不能考慮了,自然所有人都盯着并購。
但很明顯,并購潮不是靠人盯得緊就會到來的。
并購難,到底因何失敗?
> 事實 4:價格談不攏是核心因素
1. 并購成交的價格在下跌:根據常壘資本統計,近兩年 A 股并購交易中,并購後估值在 5 億元以下的交易數占比超過 50%。
2. 估值模型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當下,并購方多以 PE(市盈率)定價,即标的公司淨利潤的倍數,代表投資收回成本所需的時間,比如 10 倍 PE 就是 10 年收回投資成本。上市公司并購的 benchmark 約爲 15 倍。而曾經在互聯網時代,并購方基本隻會用 PS(市銷率,估值 / 銷售額)來衡量價格。這是因爲很多互聯網公司在高速成長期間都是虧損的,但公司度過燒錢階段後通常會迎來爆發式增長,這類公司的價值無法用 PE 模型估量。
3. 買賣雙方的價差不是一天形成的:讓從過去十年資本浪潮裏卷出來的公司接受當下的并購估值體系,正如近些年一二級市場估值倒挂現實。苦澀,難以接受。
4. 因價格而失敗的并購案:2024 年 8 月,自動駕駛公司禾多科技創始人倪凱承認與廣汽推進的并購重組失敗,其核心原因在于,廣汽并未遵循禾多科技 30 億元的估值,而是大打折扣至數億元估值的級别。兩年前,廣汽領投禾多科技 C+ 輪的估值正是數億人民币。
5. 虧本也要賣:苦澀的現實是,近期被賣身的公司其價格都不能與其巅峰時刻相提并論。上市公司繼峰股份以兩折的價格出售控股公司 "TMD",并爲此承擔最高 3.8 億元的損失,虧本也要賣成爲很多标的方的共識。思瑞浦則以 10.6 億的價格收購創芯微 100% 股權,後者末輪估值爲 13.1 億元。這種程度的價格落差并不罕見,但創芯微收購案卻是一個特殊的案例,因爲其采用了差異化作價和評估值的方案,差額由創芯微管理團隊股東讓渡,最終實現各方共赢。
6. 大膽的 Add on 策略:2021 年,海吉亞醫療收購蘇州永鼎醫院,永鼎醫院背後的機構是華平。曾有幾個買方看中了這個标的,但給出的報價很低,僅有兩三倍 PE,華平就表示他們願意加錢以達到擡高報價的目的。最後海吉亞成功買下永鼎,并在二級市場上股價狂漲,最高時上漲超過四倍,華平最終成功實現退出。這是并購案例中爲數不多的,買、賣、投資機構三方同時滿意的結局。
> 事實 5:客觀阻礙仍重重
1. 政策還在路上
此前,政策對尤其上市公司、私募公司限制頗多。包括私募無法參與上市公司并購重組,上市公司無法跨界收購公司,或收購虧損公司等等。
但今年以來,有關并購的政策連續出台,包括上海股權 32 條、新國九條、創投 17 條以及并購 6 條等。
但在我們訪談的對象中,大部分人表示雖然政策出台是好事,但對于并購的實際推進仍有隔閡。" 不看出台看落地,尤其要等證監會出窗口指導 ",是大部分人的謹慎判斷。
此外,銀行在并購貸款業務上已開始調整傳統信貸思路,探索更貼合市場需求的方式。一村資本總經理于彤向「暗湧 Waves」表示,當前銀行仍主要關注被并購标的的現金流、分紅、利息等指标,這種模式雖然在風險控制上效果顯著,但面對并購市場日益複雜和多樣化的需求,仍有優化空間。目前,部分銀行已根據企業實際情況,适度放寬對現金流和還本付息的要求,爲并購業務的進一步發展創造了更多可能。
2. 中國創始人的 "IPO 情結 "
創始人對企業的 " 護崽心理 " 則是影響出售意願的另一個因素。在藍橋資本王超的觀察中,中國創業者更看重 IPO,相比之下美國創業者對賣身的接受程度更高,甚至能套現離場就絕不繼續走,但這也因爲美國 VC 更看重 " 把公司賣掉 " 的能力。
啓承資本創始合夥人張鑫钊用 " 托孤 " 來形容創始人接受并購的心态。因此,以巴菲特爲代表的并購買方會尤爲注意日常維護自己的名聲,以在買标的的時候向對方證明——我會善待你的公司。
2006 年,黃光裕找到張近東說要收購蘇甯,對方回怼道:" 我不賣,你也買不起;如果做不過你,我就送給你,不用你買。" 張近東的話代表了很多創業者的想法,即将賣身視作失敗,上市才是完美結局。
3. 缺乏足夠有經驗的本土并購基金
并購的失敗率爲 80%。根據鼎晖投資創始合夥人胡曉玲的說法,這 80% 的失敗率,是指已經真金白銀地将錢花出去後的失敗率,并不包括希望并購一個标的,沒有買成的 " 失敗率 "。
我們曾在《Buyout 在中國》一文中讨論過,相比伴随高速增長的财富而逐漸變成熟的股權投資團隊,全中國有成熟并購領導經驗的人不超過 50 位。這其中包括 " 并購女王 " 劉曉丹,以及加入晨壹投資的張勇(逍遙子)、操刀 " 鞋王 " 百麗退市再上市的高瓴、鼎晖以及一村等等。但相比股權投資領域數不勝數的名字,這些有成功經驗的 PE 更加低調,如同 " 掃地僧 "。
而外資 PE 們的傳奇故事則更爲耀眼。2013 年,三聚氰胺疊加中概股造假事件的雙重打擊下,飛鶴股價一蹶不振,于是大摩人民币基金以 7 倍市盈率投資了飛鶴乳業 29% 的股權,并幫助其從紐交所退市,之後建議飛鶴發力高端奶粉,終于使其 6 年後重新上市。以 2 億人民币的投資成本,獲得 100 倍投資回報,也使得飛鶴乳業成爲摩根士丹利亞洲 PE 基金迄今爲止最賺錢的項目。
曾在亞洲金融危機中收購韓國國有銀行的單偉建,他領導的 PAG 後來又以 6 港元 / 股的價格收購了彼時經營不善的盈德氣體,對盈德氣體實施了一系列新舉措從而扭轉了經營上的頹勢。
但近年來,外資 PE 在國内的出手越來越少。其中,安宏資本和貝恩資本是今年唯二達成交易的頂級 PE,後者收購了兩家制造業公司的股份。
" 中國并購的根本之難是轉型之困。"
并購的金科玉律是:Every Deal is a right deal at right price,沒有做不成的交易,隻有成交不了的價格。對于很多公司而言,價格下跌可能是過去十幾年裏,資本泡沫所導緻的必然結果。經曆了幾年的一二級市場估值倒挂和 IPO 受阻的現實,對于大量期待以并購退出的企業來說,誰先認識到這點,誰最有可能達成交易。
買賣雙方迥然不同的心理價位、政策與實際落地之間的溝壑、創始人不肯接受被并購的結局,以及國内 PE 普遍性的經驗缺乏等等,是中國并購難的直接原因。而最根本原因則在于,我們在從賺增量市場的錢,轉變到賺存量市場的錢。身處時代的逗号裏,轉身的過程必定困難。
哪些企業在走向并購?
> 事實 6:被投資人努力 " 甩賣 " 被投們
1. 對于 VC/PE 而言,想讓手中待退出項目被并購的願望,幾乎和提起回購的意願一樣強烈。截至目前,VC/PE 基金積壓的待退出資産有 13 萬個項目、涉及 1.4 萬家公司。在這樣的退出壓力下,此前回購協議曾被視爲救命稻草,但根據報告顯示,100% 回款并執行完畢的案件僅占所有回購案中的 0.27%。并且在所有回購案中,90% 的情況是創始人成爲被告,并且其中約 10% 的創始人成爲了 " 失信被執行人 "。對簿公堂的風險投資與創始人,僅在一件事情上能夠達成一緻:不擇手段地爲公司找到買方接盤。
2. 有投資人向「暗湧 Waves」描述過一次近期舉行的并購交流會。當時主辦方将代表買方的人貼是綠色胸牌,代表賣方的人貼橙色胸牌。結果,現場成了一片橙色的海洋。
> 事實 7:潛在賣方正在結構性增多
1. 一些沒有 " 二代 " 的家族企業
中國家族企業湧現于上世紀 90 年代。根據 2024 年發布的《新财富 500 富人榜》數據,我國 50 歲以上的頭部民營企業家占比已經超過 80%。這些企業家都到了決定接班人的時間點。
然而,願意接班的二代卻在逐年下降。2015 年,《中國家族企業傳承報告》顯示有 40% 的二代願意接班,但三年後這個數字降到了 20%。對家族發展預期和個人規劃之間的錯配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于上世紀 90 年代起家的家族企業多屬于傳統行業,經濟轉型下也在面臨挑戰,而二代們成長于财富高速增長的時代,一針一線賺錢的故事顯然缺乏吸引力。對于這些即将失去繼承人的傳統企業,找到一個能繼續經營下去的買家或許是個不錯的選擇。
2. 主動從 IPO 夢中醒來
2024 年 12 月初,彙頂科技宣布将收購雲英谷科技,後者早已啓動 A 股 IPO 計劃,并在三個月前剛進行過 F 輪融資,估值達到 85 億元。無獨有偶,曾于今年 7 月終止科創闆 IPO 的聯适技術,決定賣身永安行,這背後除了 IPO 失敗帶來的 " 出售心切 ",也有實控人回購義務恢複的原因。
IPO 堰塞湖沒能纾解的當下,誰先從上市的美夢中醒來,誰将會在并購出售中占得先機。
3. 特定行業已長出能入買方眼的實力标的
除了上述兩種大量 " 艱難求賣 " 的公司,在一些特定行業随着近些年的發展與實踐,已長出了不少能入買方眼的實力标的。
易凱資本李鋼告訴「暗湧 Waves」,今年以來能感受到創新藥領域的并購明顯更活躍,這是因爲 " 中國 biotech 行業整體實力得到較大提高後的必然結果。"。
創新藥的黃金時代從 2015 年拉開帷幕,直到如今,一衆公司都經曆過快速融資、估值瘋漲以及上市之後的大幅回落。而今創新藥不管從新藥上市的數量、新藥管線數量以及大單品數量都位居世界第二位置,普方與亘喜被 MNC 收購的案例也能代表其獲得的認可。
" 加量不加價 " 的行業裏,買家開始持币入場。
" 真正難賣的不是差勁的公司,而是平庸的公司。"
不管名爲并購還是 " 賣身 ",似乎一直與負面詞彙強綁定,尤其對創始人及 C 端消費者、股民而言。這有時甚至可以成爲一種競對的商戰策略,因此一旦決定尋找買家,就必須快進快出,否則消息會被竟對利用、傳播。但在居間方視角看來,最失敗的公司不是業績差、利潤爲負的公司,而是一家沒有結局的公司。
藍橋資本王超告訴「暗湧 Waves」:" 中國過去的科技公司非常卷,甚至每個細分賽道都能成長出 10 家公司,但他們沒有核心壁壘,隻會通往一個平庸的結局。盡管其現金流爲正,也可以盈利,但隻能慢慢變成一個生意。" 這樣的公司沒有被并購的價值。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因上市遲遲未通過,決定自己撤掉材料的公司。這樣的企業經曆過券商輔導,财務、法務皆規範,如果肯接受并購,将是很好的标的。
王超繼而表示:"2024 年我們觀察到真正能成交的并購、重組案例(而不是飄在天上的 rumors),一定是企業家下定十二分勇氣和決心方能達成。"
引用近日單偉建對中國并購體感的描述:" 隻見樓梯響,不見人下來。" 樓梯上的人下與不下也許将影響一代從業者的職業生涯,但樓底下喝茶聊天的人才是決定自己未來命運的人。
所有人都在找買家,但他們在哪裏?
> 事實 8:國資成爲并購買方的新增量
1. 2024 年,至少有 20 家上市公司實控人變更爲地方國資。央企也并購動作頻頻,2024 年僅醫療領域,就誕生了華潤 62 億元并購老牌中藥上市公司天士力、通用集團成爲東軟醫療第一大股東、國藥集團 154 億港元私有化中國中藥等大額并購。
2. 僅 3 個月中,先後有北京、南京、成都等地方國資宣布成立并購基金,且地方國資與上市公司共同成立的産業基金數量也在增加。根據執中 ZERONE 的數據,2024 年 9 月備案基金的出資結構顯示,政府資金有 201 次的出資,位居出資榜第一。
3. 國資并購關鍵詞:國資并購開始爆發,如此深口袋的買方入場自然是個好消息。順應數個政策的提出,地方國資紛紛成立并購基金。其中,有明确提出并購方向的基金聚焦在生物醫藥與先進制造領域,而一些沒有明确表态的綜合基金則更多在意描摹自己的 " 使命願景 ",包括:支持退出,或者支持産業鏈整合等等。統計數據顯示,地方國資在選擇收購目标時,普遍偏好的上市公司特征是:市值不超過 50 億元人民币、市淨率低于 3 倍,同時擁有較高的營業收入和利潤。
> 事實 9:上市公司開始脫下 " 枷鎖 "
1. 2024 年上半年,單筆并購交易金額達到 10 億元以上的有 37 筆,其中 78% 的買家是上市公司。其餘則是國資機構和未上市公司。期間,所有國内并購交易買方中,上市公司共占比 61%,未上市公司(創業公司、獨角獸等)占比達到 25%。兩者加起來占比有 86%,是國内并購賣家的絕對核心力量。
2. 産業的兩種并購思路:按照主營業務進行橫向或縱向并購,或跨界并購。跨界并購在并購六條推出前,主要受到政策限制,橫向并購則因爲此前行業多處于日新月異的發展階段,并購的标的很可能在被買到手後,就在技術上被叠代掉了。
3. 今年出台鼓勵并購的政策,其中影響尤爲重要的在于,首先明确了私募基金可以參與上市公司之間的整合,其次則明确可以跨界收購和虧損企業收購。這爲兩個大買方解除了限制,尤其是對于跨界和虧損的限制一經解除,有 9 家公司立刻宣布将跨界并購半導體資産,向集成電路領域延伸。
4. 不再執着于成爲 " 宇宙大廠 ":互聯網巨頭作爲過往并購交易的活躍玩家,出手頻次卻在逐年下降,2021 年開始的反壟斷政策 9 是大廠們集體熄火的主要原因。近兩年來,大廠們爲數不多的出手都集中在跨界并購中:比如字節與阿裏跨境并購海外電商,美團收購大模型公司光年之外等。名創優品收購永輝後,「暗湧 Waves」與張鑫钊讨論起這件事。張鑫钊此前任職于京東戰投部,永輝剛好是他在京東執行的最後一個 case:" 互聯網是當時的最核心買家,那時的心态是互聯網改造一切,數字化改造一切,所以京東買了永輝,阿裏買了大潤發。賣方時代孕育出的貨架式邏輯、超市生意,在當時達到了峰值,此後卻遇到極大挑戰,永輝此次并購案就是零售變革中的一個注腳。"
> 事實 10:VC/PE 想要成爲并購基金
1. 一級市場的投融資數量在減少,一些投資機構開始把目光放到控股型并購上。其中,因企業估值相對較低,消費領域成爲原成長期基金可以轉型的方向。2023 年,加強并購團隊的啓承資本告訴「暗湧 Waves」:做消費行業的控股型并購,核心标準是标的的現金流。以啓承正在進行過程中的一個食品工廠并購案爲例,啓承在成爲控股股東後,憑借其和下遊食品品牌的良好關系,可以幫其對接配套型工廠做産品的定制開發。而之所以消費并購的核心是标的現金流,這是因爲基金在進行控股型并購的同時,會每年進行分紅,通常目标是 3-5 年回本。此後再爲标的尋找産業買方,動作會從容許多。
2. 并購之所以被認爲較股權投資難度更高,其中一部分原因就在于對标的的管理,涉及公司經營、生産等各方面,但對于一些投資機構而言,這種 " 投後管理 " 反而成爲優勢。2017 年,豐年資本聯合四大 AMC 的東方資産以 3.17 億元收購了達利凱普 7 成以上的股份,成爲後者的控股股東。投資後,豐年資本向達利凱普派出高管、重新梳理企業戰略,進而升級了企業的銷售、生産和技術研發。後來達利凱普實現了營收、利潤翻番,并成功上市。
" 所有人都在期待成熟買方,而他們還在路上。"
無論何時,上市公司和産業龍頭都是并購的絕對主力,隻是在并購六條推出之前,上市公司理論上無法爲跨界企業與虧損企業付賬,而跨界标的對應着上市公司的擴張需要,虧損标的則對應着戰略考量。
不過,盡管這些買方并購意願強烈,但市面上飄着的标的估值似乎仍舊沒有降到他們的心理預期,這一方面是過去的資本泡沫仍待擠壓,另一方面則是随着經濟環境變化,二級市場表現,買方家也難有餘糧。
當下最深的口袋當屬國資,不過多位投資人告訴「暗湧 waves」:國資做并購的核心目的是招商。
以青島爲例,近幾年來青島國資控股并購、投資動作都很頻繁,但細究下來,無論是清潔能源公司、新材料公司,都涉及國家大力支持的新興産業,并且能與城市現有産業結合,有利于完善本地的産業鏈布局。地方國資的 KPI 不是産業投資的戰略協同,也不是财務投資的财務回報,而是 GDP。地方國資如果能順利控股幾家行業龍頭,便可以幫助該地在省内 GDP 排名實現躍升。也因爲這樣的原因,國資不會買任何虧損的公司。
結語
在回答中國并購潮何時會到來之前,我們或許得先回答中國是否需要并購潮?
美國作爲一個穿越更多周期的成熟金融體,我們習慣于和其對比。曆史上美國共經曆過五次并購潮,每一次并購潮都伴随着經濟繁榮、政策寬松、産業景氣,都極大地推動了整個社會經濟和産業格局向前發展,包括兩次世界大戰後的經濟複蘇,還有 90 年代全球化加速推動的經濟擴張階段。
一村資本的于彤在美國遊曆時感受到并購潮遺留下的影響:" 到任何一個小鎮,都能看到大型連鎖店,在中國你能看到的都是比較零散的企業,說明中國尚未經曆全面産業聚合的過程。中國此前從未出現過真正意義上的并購潮,但我們認爲中國在未來一定出現。"
并購潮意味着,市場正在擠壓增量時代發展浪潮中的泡沫,而這正是存量時代尋求持續、高效發展的一種方式。
那麽,它所需要的必要條件有哪些?
首先是經濟環境的變化。放在當下,便是 GDP 增速放緩。過去 20 年中,中國 GDP 從 2 萬億美元飙升至 18 萬億美元,這部分增量資産的利潤和收益主要被風險投資和成長型投資獲取。但物換星移,輪到并購交易在存量市場中獲取收益了。
其次是結構性的出售意願,與估值去泡沫化之後的匹配。但估值目前仍處于擠泡沫的過程中,或許要等待市場的财富效應累計到足夠多,專家入場,才會逐漸出現估值的定論。
客觀環境下,并購潮的出現一定需要政策支持,此外它以不同的速度出現在不同的行業中。在易凱資本李鋼看來:資本的澆灌是行業出現并購潮的重要先決條件,其一在于資本澆灌下會長出足夠數量的企業,它們爲并購大潮提供了衆多可能性。其二則是下行年代中的退出需求,沒有接受過投資的企業可以在寒冬裏蟄伏,但接受過股權投資,甚至簽訂過上市對賭協議的企業則别無他法。曾被資本無限追捧的新消費行業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啓承資本合夥人張鑫钊也預測,未來兩三年内,會是消費中小型企業并購井噴的機會。
對于在骨子始終裏追求效率與發展的中國市場來說,并購潮一定會來,但 2024 年,它仍在路上。
參考文獻:
[ 1 ] IT 桔子:《2024 上半年中國企業并購交易:交易總額近 2 千億元,環比增 22%》
[ 2 ] 普華永道:《2024 年全球并購趨勢年中展望》、《2023 年中國企業并購市場回顧與前瞻》
[ 3 ] 德勤:《2023 年中國并購交易市場洞察及 2024 展望》
[ 4 ] 清科研究中心、鼎晖投資:《2024 年中國并購投資趨勢洞察與戰略指南》
[ 5 ] 并購小豬:《招商引資:國資收購 13 家民營上市公司控股權》
[ 6 ] 《并購陷阱》,俞鐵成 著
[ 7 ] 常壘資本:《大 A 并購香不香?》
[ 8 ] 禮豐律師事務所:《VC/PE 基金回購及退出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