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化已經深入到教學的各個環節。
來源|多知網
圖片來源 |Pexels
近日,根據教育部集中披露了各個學段教育數字化的成果,數據顯示,目前,中小學平台現有資源 4.4 萬條,職業教育平台接入國家級、省級專業教學資源庫 1173 個,高等教育平台彙集 2.7 萬門優質慕課,基本建成世界第一大教育教學資源庫。
(圖源:教育部)
2022 年,教育部全新設計開通國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台(https://www.smartedu.cn/),經過 7 次叠代升級,該教育門戶形成了" 三平台、一大廳、一專題、一專區 "的平台架構。
以 2022 年 3 月 1 日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台率先升級試運行為引領,3 月 28 日中小學、職業教育、高等教育" 三個平台 "集成整合于國家門戶同步上線,迅速形成覆蓋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的 " 三橫 "。
以課程教學資源為主體,廣泛征集思政教育、體育鍛煉、勞動實踐、藝術活動等内容,持續豐富德育、智育、體美勞育 " 三縱 " 資源,體現 " 五育并舉 "。
不僅有豐富教育教學資源,國家智慧教育門戶還聚焦重點領域推出了公共服務。
2022 年 3 月 28 日,國家大學生就業服務平台作為國家門戶首個公共服務上線,提供了豐富的政策、崗位信息和指導服務,全年共享崗位達到 1370 萬個,通過平台就業的畢業生占比從 2021 年的 24% 增長到 2022 年的 31.6%。
2022 年 5 月 28 日在門戶設計開通服務大廳,增設考試服務、學位學曆、留學服務三個欄目。服務大廳共提供 26 項政務服務,全年累計辦件 2101 萬件。國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台還推出了 " 暑期教師研修 " 專題,參訓教師超過 1300 萬人。
( 國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台首頁截圖 )
據教育部相關負責人介紹,國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台用戶覆蓋 200 多個國家和地區,截至 2023 年 2 月 10 日,平台總浏覽量超過 67 億次,訪客量超過 10 億人次。
01
基礎教育現有資源總量 4.4 萬條
根據教育部數據,目前,全國中小學(含教學點)互聯網接入率達到 100%,比 2012 年提高了 75 個百分點;99.9% 的學校出口帶寬達到 100M 以上,超過四分之三的學校實現無線網絡覆蓋,99.5% 的學校擁有多媒體教室。中小學數字化教學條件全面提檔升級,基本形成了網絡覆蓋完全、線下多媒體教學空間和網絡教學空間融合的泛在化學習環境。
去年 3 月,教育部将原國家中小學網絡雲平台改版升級為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台。平台在原有專題教育和課程教學兩個版塊基礎上,拓展為德育、課程教學、體育、美育、勞動教育、課後服務、教師研修、家庭教育、教改經驗、教材 10 個版塊,共 53 個欄目。平台現有資源總量 4.4 萬條,是改版前的 4 倍;其中," 課程教學 " 版塊資源 2.59 萬課時,是改版前的 3 倍,覆蓋 30 個版本、446 冊教材。平台資源累計被評分 1000 多萬次,最高分按 5 分計,德育、教師研修、教改經驗、家庭教育等六個闆塊得分超過 4.5 分;累計被點贊 6000 多萬次,被收藏 700 多萬次。
有家長也提到,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台的内容都是免費的,平時會讓孩子多看看,提升知識量。
基礎教育階段的數字化已經深入到全國多個地區,涉及到教學的各個環節。
以北京東城區區為例,在其進入首批國家智慧教育示範區試點後,即利用信息技術減負增效。東城區教委統籌編制了電子化作業,針對知識點、學科核心素養等進行重點标注,把 " 教、學、評 " 與作業設計統一到課程标準上,從源頭提升了作業質量。同時,引入的 AI 作業分析系統,大幅減輕了教師負擔,使得分層教學、個性化反饋、定制化作業等需求得到滿足,實現了作業減量提質。
在浙江,浙江智慧教育平台推出 " 四點半課堂 " 和 " 七點鐘課堂 ",上線 " 浙裡問學 " 在線答疑應用場景。「四點半課堂」開展「線上課程 + 線下助教」課後服務新模式,上線同步課程 5700 餘門,支持全省義務段學校課後選用和中小學生自主選課學習。「浙裡問學」則是在線答疑系統全天候提供小學和初中段的作業微課服務,由省統一安排,每周六向中小學生提供作業微課、名師導學、名師答疑和個别答疑等免費在線服務。
02
職業教育已接入國家級、省級專業教學資源庫 1173 個
2022 年 3 月 28 日 " 國家職業教育智慧教育平台 " 正式上線,6 月底完成叠代升級。平台規劃了 " 專業與課程服務中心 " 等 4 個中心和若幹個專題模塊。截至目前,4 個中心已完成上線,德育、體育、美育、勞動教育等模塊和抗擊疫情、北京冬奧、樹人課堂等專題也已接入。平台功能不斷優化,上線個性化推薦、智能化搜索、單點登錄和實訓教學、研修交流、教材選用等業務應用。
已接入國家級、省級專業教學資源庫 1173 個,精品在線開放課程 6757 門,視頻公開課 2222 門;構建起國家、省、校三級專業教學資源庫互為補充、使用廣泛的專業教學資源應用體系,平台現有視頻資源 51 萬餘條、圖文 15 萬餘條。
北京、上海等兩批 21 省開展試點建設,既加強統籌、突出特色、整合平台、聯通數據,又對照數字化轉型升級要求,補齊基礎條件短闆弱項。啟動職業院校數字校園試點,截至 2022 年底,已有 308 所職業院校開展數據推送工作。以試點為牽引,職業院校紛紛立項數字化建設項目,數字化基礎條件得到進一步改善。
依托全國信息化教學指導委員會,面向全國職業院校組織開展國家職業教育智慧教育平台應用推廣網絡培訓;聯合教師司在國家智慧教育平台開設 " 暑期教師研修 " 專題,全國累計參訓學校 7200 所,參訓學員 69.2 萬人。委托清華大學、華中師大等知名高校開展理論研究,助力職業教育未來教育教學模式變革。
03
高等教育 2.7 萬門優質慕課
國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簡稱 " 智慧高教平台 ")提供了 2.7 萬門優質慕課、虛拟仿真實驗,以及 6.5 萬餘件教材、視頻等各類學習資源。
慕課闆塊可以 " 一站搜索全網好課 ",虛拟仿真實驗闆塊實現 " 網上做實驗 " 和 " 虛拟做真實驗 ",智慧高教平台已成為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課内外教育橫向聯通、本研教育縱向貫通、覆蓋高等教育人才培養全過程的綜合資源服務平台。截至目前,智慧高教平台用戶覆蓋 166 個國家和地區。
據悉,為探讨教育數字化的未來,教育部、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于 2 月 13 日至 14 日在北京共同舉辦世界數字教育大會。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