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世超的首頁被這麽一則新聞刷屏了。
伯克希爾 · 哈撒韋公司副主席查理 · 芒格( Charlie Munger )在加州去世,享年 99 歲。
一時間,國内外媒體紛紛發文哀悼,這個曾經的一代投資傳奇。
爲了防止有差友不認識芒格,咱們在這先做個簡單的介紹。
" 股神 " 巴菲特大夥兒都聽說過吧?查理芒格,就是那個被稱爲 " 巴菲特副手 " 的男人。
兩人相識六十多年,聯手締造出了市值近 7500 億美元的伯克希爾,是衆人眼中的黃金拍檔。
所以,在得知芒格去世的消息後,巴菲特也在一份聲明中表示: " 沒有查理的靈感、智慧和參與,伯克希爾哈撒韋不可能達到今天的地位。 "
而趁着今天,咱們也好好回顧一下,查理芒格的傳奇一生。
1924 年 1 月 1 日,芒格出生在美國奧馬哈市的一個中産家庭,父親是一名律師,祖父是聯邦法官。
不過,優渥的家庭條件并沒有讓芒格迷失自我。
相反,他喜歡讀書、涉獵廣泛,十來歲的時候,還會利用課餘時間,到一家叫做 " 巴菲特父子商店 " 的雜貨鋪打小時工。
這家店鋪正巧是巴菲特的祖父開的。
但那會兒,年齡相差 6 歲的倆人緣分還沒正式開始。
17 歲的時候,芒格考上了密歇根大學數學系,但還沒來得及多享受兩年大學生活,珍珠港事件之後,他就吭哧吭哧辍學跑去參軍了。
戰争結束後,本科畢業證都沒有的他又走後門兒去了哈佛法學院學習。
從哈佛畢業,芒格不過才 24 歲。
這放到哪,都是十分開挂的人生。。。
不過,芒格的投資事業并不是從那時候開始的,畢業之後芒格還是幹起了家裏的老本行,在加州法院當律師,隻是偶爾會買點證券。
後來,芒格開始慢慢兼職搞房地産投資,跟朋友合夥開了家證券公司、賺到人生的第一個 140 萬美元。
這兒有個數據,芒格的證券公司從 1962 成立到 1965 年, 4 年的平均年化複合收益率是 37.9% ,而同期的道瓊斯指數,年化複合收益率隻有 10.8% 。
或許是收益帶來的底氣,讓芒格覺得自己可能更适合去幹投資而不是當律師。
所以在 1965 年, 41 歲的芒格正式告别了律師的老本行。
不過,真要說起芒格轉行的原因,其實是比較複雜的。
在 1995 年西科金融股東會上,芒格對外回應了自己當初爲啥會轉行去做投資。
理由很簡單。
" 很多人走上投資之路是被投資的前景吸引,我也不例外。當年,我要養活一大家子人。我覺得,如果我能學會做投資,可能賺很多錢,實現财富自由。 " 芒格表示。
有利可圖、實現财富自由、養活家庭( 芒格有 8 個小孩 )... 其實這些都是再合理不過的理由。
但在世超看來,堅定芒格走上這條路的,巴菲特也功不可沒。
1959 年,彼時的巴菲特還不是今天的 " 股神 " ,他在奧巴哈經營着一家私人投資公司,天天忙着拉客戶。
巧的是,他的鄰居戴維斯醫生,又跟芒格家裏是世交,當巴菲特找上戴維斯的時候,後者很爽快地拿出了 10 萬美元讓他打理。
并扔下一句話 " 你讓我想起了芒格 " 。
醫生的一句話,讓芒格和巴菲特命運的齒輪,就此開始轉動。
巴菲特開始好奇芒格到底是何許人也,直到芒格的父親去世,他回奧巴哈奔喪兩人才第一次見上面。
而僅僅是初次見面,巴菲特就覺得 " 我們的想法如此相似,簡直令人毛骨悚然。 "
在那以後,身處洛杉矶的芒格和巴菲特就跟異地戀情侶似的,時不時就要煲電話粥交流投融資。
從時間線上來看,那會兒的芒格雖然還沒有全職幹投資,但或許已經隐約有了轉行的想法。
那一年,芒格 35 歲,巴菲特 29 歲。
再之後的事情,就是芒格加入伯克希爾 · 哈撒韋,用四十多年的時間創造出了一個投資神話。
而事實證明,芒格确實是有點東西。他爲巴菲特打開了另外一扇門。
在認識芒格之前,巴菲特信奉的是老師格雷厄姆的煙蒂式投資。
所謂的煙蒂式投資,是說那些被大家扔在地上的煙蒂,有些還能撿起來嘬吧兩口。
說大白話就是,專門撿一些便宜且價值被低估的股票買,等到時候漲了再賣出去,主打的就是一個短線操作。
但芒格不一樣,他是個價值投資者,看中的是企業的長期内在價值。
比如 1972 年,喜詩糖果在被收購前,收入隻有約 400 萬美元,但之後卻爲伯克希爾創造了超過 20 億美元的銷售額。
再比如可口可樂、富國銀行、華盛頓郵報 ...
并且,芒格對于中國市場也格外青睐。
2003 年,芒格選中了中國石油,這筆投資讓伯克希爾在短短四年時間就拿到了高達 35.5 億美元的利潤。
接着,芒格又在 08 年相中了比亞迪,甚至還說比亞迪 " 是一個巨大的财富 " 。
有意思的是, 21 年的時候,芒格也曾經投資過阿裏巴巴,但去年又馬上進行了一波減倉操作。
對此,芒格今年 2 月份的回應是 " 我認爲投資阿裏巴巴是我犯過的最大錯誤之一。 "
當然了,芒格也并非對所有的投資标的都感興趣。
就比如比特币。
因爲在芒格看來,比特币幹擾了美國的貨币體系。
在公共場合,他從來不吝啬對加密貨币的毒舌: " 隻有傻子才會交易比特币,這種類似 " 糞便 " 的東西 " 。甚至還把比特币的交易形容爲 " 糞便買賣 " 。
可以說,芒格這些年在投資上的種種謹慎布局,成就了這家人類曆史上最成功的投資公司。
就像巴菲特說的 " 要讓我從格雷厄姆的局限理論中走出來,需要一股強大的力量。查理的思想就是那股力量,他擴大了我的視野。 "
這種價值投資的理念,至今還被不少投資人奉爲圭臬。
而除了投資大師的名頭以外,芒格本人其實也是一個精神世界很豐富的人。
他因爲對外發表過很多真知灼見,而被人們視爲人生導師。
比如經典的 " 如果我知道我會死在哪,我就永遠不去那個地方。 "
他用這句話來提醒大家逆向思考,想要成功,那就不要做讓你失敗的事情。
再比如, " 凡事往簡單處想,往認真處行。 "" 不明白爲什麽人們會嫉妒,嫉妒明明是唯一一種你無法從中得到任何樂趣的罪惡。 "
他也曾公開表示不會随便給任何年輕人建議,因爲世界充滿着欺騙和瘋狂,年輕人越來越難了。
他甚至還會因爲喜歡一本書,就給作者送伯克希爾的股票。
但就是這麽一個幽默風趣、能力出色又充滿智慧的老人,永遠地離開了我們。
在伯克希爾的股東大會上,每當巴菲特發言結束後,都會轉頭問一旁的芒格,還有沒有什麽需要補充的。
而芒格向來,都會用一句 " I have nothing to add " 來結尾。
令人遺憾的是,下次股東大會,巴菲特再也不會聽到那句标志性的回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