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内大模型的 C 端用戶争奪戰。
過去一年,國内大模型領域開始逐漸從技術競賽過渡到商業競争。
當 GPT-4 的發布讓全球 AI 發展跨入新紀元,國内大模型廠商也在技術能力上快速追趕,經過幾輪叠代升級,各家産品在基礎能力上的差距正在縮小。在這個技術門檻被不斷拉平的賽道上,如何将 AI 能力轉化爲真實的商業價值,成爲擺在每個玩家面前的關鍵命題。
在探索商業化道路的過程中,對于 C 端普通用戶的争奪戰愈發激烈。豆包、文小言、Kimi 等産品的月活數據此消彼長,背後是各大廠商對用戶心智的激烈角逐。
《2024 年 AI 智能體應用洞察半年報》
當用戶留存成爲衡量産品成功的關鍵指标,如何讓普通消費者真正理解、接受并持續使用 AI 工具,如何将技術創新轉化爲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效率工具,這些問題的答案将直接決定一個産品能否在這個賽道上走得更遠。
這也解釋了爲什麽在過去半年時間裏,不難看到各大廠商開始在用戶獲取上投入重金。甚至刺激到李彥宏在内部講話中明确表态不加入這場燒錢投放戰争。
從 B 站的科技博主合作到小紅書的場景種草,從快手的規模化投放到抖音的流量壟斷,每個平台都在上演着一場聲勢浩大的用戶争奪戰。在這個高關注頗高卻幾乎難以覆蓋成本的虧錢市場裏,燒錢似乎成了一種無奈的選擇,但真正的挑戰不在于如何花錢,而在于如何讓花出去的每一分錢都能帶來真正的用戶價值。
國内十款大模型産品 1-10 月投流金額 圖源:搜狐科技
不同平台的用戶群體特征、内容生态、獲客成本都會直接影響産品的推廣效果和用戶留存。B 站的科技氛圍、小紅書的種草文化、快手的性價比優勢、抖音的流量壟斷,每個平台都有其獨特的生态位。理解這些差異,在有限的獲客預算中找到最優解,成爲各家 AI 産品必須面對的現實課題。
B 站:高粘性用戶的 AI 科普據點
B 站在 AI 産品營銷版圖中占據着無可替代的位置。
作爲國内最大的科技内容聚集地,其用戶群體畫像鮮明:以 90 後、95 後年輕人爲主。這類年輕用戶群體的特征,加上對前沿科技的濃厚興趣,使 B 站成爲 AI 産品打造品牌調性和培育核心用戶的重要陣地。
根據鳳凰網科技的報道,從增長速度來看,2024 年第二季度 AI 行業客戶在 B 站的數量同比增長超過 200%,廣告主數量增加 50%。
這一現象背後反映了 B 站用戶對 AI 産品的強烈需求,特别是在提升工作效率、學習輔助等場景中。
以 Kimi 爲例,其在 B 站的成功得益于精準的人群定位和内容策略。通過與科技博主的深度合作,Kimi 打造了大量面向職場人群的教育性内容,既普及了 AI 應用知識,也培養了一批高粘性的核心用戶。
B 站 up 主推廣 Kimi
然而,B 站的高獲客成本也給不少還處在融資燒錢階段的 AI 廠商帶來看了壓力。
平台對内容質量的高要求意味着更高的制作成本,加上用戶的專業性訴求,促使廣告主不得不在内容創作上投入更多。爲了提高投放效率,越來越多的 AI 産品開始采用 " 長短結合 " 的策略:通過長視頻内容建立專業形象和信任度,同時利用短視頻和直播帶來快速轉化。
小紅書:稀缺的全球性 AI 教程庫
小紅書在 AI 産品市場上的表現可謂獨樹一幟。平台用戶畫像高度聚焦:女性用戶占比高達 80%,25-35 歲年齡段占主導。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小紅書擁有大量海外留學生和歸國人士用戶,他們不僅消費能力強,對海外科技産品和趨勢也有深入了解,這使得平台成爲 AI 工具使用教程傳播的優質土壤。
從用戶需求看,小紅書在 AI 産品市場上呈現出明顯的 " 雙面性 "。
一方面,平台獨特的用戶群體特征和強大的種草能力,爲 AI 産品開辟了全新的市場空間。特别是在個人效率提升、創意寫作、圖像處理等垂直領域,用戶展現出了強烈的付費意願和學習熱情。
小紅書截圖
AI 相關教程内容的互動率比普通内容高出不少,其中海外用戶的參與度尤其突出,他們往往能帶來第一手的國外 AI 工具使用體驗,爲國内用戶提供了寶貴的參考。
然而,小紅書當前的 AI 内容商業化程度仍顯不足。
值得注意的是,平台上 AI 相關教程内容表現出色,特别是那些結合美妝、旅遊、職場等生活場景的應用指南,往往能獲得較高的互動和轉發。這種 " 教程 + 實踐 " 的模式,不僅幫助用戶更好理解 AI 工具的應用價值,也爲品牌培養了穩定的用戶群體。
就目前看到的投放内容,小紅書對内容的真實性要求較高,這就要求 AI 産品在投放時需要更注重内容質量,而非簡單的功能展示。那些能夠深入理解用戶需求,提供實用解決方案的内容更容易獲得認可。特别是針對留學生群體的英語寫作、論文優化等場景化内容,往往能帶來更高的轉化率。
小紅書截圖
對于 AI 産品而言,小紅書的海外用戶基礎提供了獨特的優勢:
其一,這些用戶普遍具有跨文化視野,能夠快速理解和接受新技術;
其二,他們的使用反饋和場景需求往往代表了更前沿的應用趨勢;
其三,通過這些用戶的口碑傳播,AI 産品可以在不同文化背景的用戶群體中建立信任。
這種用戶特征,使得小紅書成爲 AI 産品打造國際化形象和培育高價值用戶的重要平台。
快手:崛起中的 AI 流量新高地
快手在 AI 産品廣告投放領域的崛起,源于其獨特的用戶群體特征和平台調性。
快手用戶中三四線城市占比超過 60%,35 歲以下用戶占比達 70%,這些用戶雖然單次消費金額不高,但對新鮮事物接受度高,且具有強烈的社交傳播屬性。
根據 "AI 新榜 " 數據數據顯示,Kimi 在近三個月内在快手投放了超過 2100 條廣告内容,占其總投放量的 83.6%。
國内部分 AI 産品 8-10 月投放數量 圖源:AI 新榜
這種集中式投放策略帶來了 36.45% 的月活增長,充分證明了快手用戶對 AI 産品的接受度。與此同時,快手用戶更傾向于通過真實案例和實用場景來了解産品,這就要求 AI 産品在内容創作上更接地氣,多展示實際應用場景。
快手推出的直播智能托管功能大大降低了廣告主的投放門檻。商家隻需設置預算和預期 ROI,系統就能自動完成目标人群選擇和出價優化。這種 " 傻瓜式 " 的投放方式特别适合缺乏投放經驗的新興 AI 産品。
另外,是不得不提的成本優勢。平台目前的獲客成本維持在十幾元 / 人的水平,較 B 站低 40-50%,這種成本優勢吸引了包括 miniMax、月之暗面等在内的多家還在依靠融資燒錢的初創 AI 企業投入重金布局。
當然,快手這波能吃到 AI 的紅利,也直接得益于抖音的自縛手腳。
抖音:平台壁壘下的 " 獨角戲 " 與突圍
抖音作爲日活超 7 億的超級短視頻平台,其用戶群體最爲多元:覆蓋從一線城市到鄉村,年齡跨度從 95 後到 60 後,可以說是微信之外的另一個國民級平台。
不過,自今年 3 月 18 日巨量廣告發布 AIGC 産品治理新規以來,平台以 " 防範違法違規内容傳播 " 爲由,對非字節系 AI 産品的廣告投放實施了嚴格限制。
這一政策使得嫡系産品豆包得以在平台内獨享流量紅利,其目前的月活躍用戶達到 51.3M,位居行業第一。
10 月國内 APP 端月活前十的 AI 産品 圖源:AI 産品榜
毫無疑問,豆包的成功一方面得益于抖音精準的算法推薦機制和龐大的用戶基數,另一方面同樣也還是在于字節的強效産品方法論,豆包通過更低門檻以及更具有親和力的産品 UI,成功與大量年輕用戶建立起了強連接。
據火山引擎披露,截至 9 月,豆包語言模型的日均 tokens 使用量超過 1.3 萬億,相比 5 月首次發布時猛增十倍。
然而,這種 " 獨占 " 格局可能面臨變數。
據内部消息,字節商業化部門正在考慮開放巨量星圖對非字節系 AI 産品的投放限制。這一潛在變化将重塑市場格局:首先,将引發更激烈的廣告競價競争,可能推高獲客成本;其次,将倒逼各家産品在内容質量和用戶體驗上尋求突破;最後,可能帶來新一輪的用戶争奪戰。
結論
在大模型技術逐漸走向成熟和細分的當下,商業化已成爲各家廠商無法回避的命題。如何讓更多普通用戶理解、接受并持續使用 AI 工具,是決定未來市場格局的關鍵。
當下各大平台各具特色:B 站用戶的專業度助力産品快速滲透,小紅書的種草氛圍有利于場景教育,快手的性價比優勢适合規模化獲客,而抖音的政策開放與否則可能改變整個市場格局。
在這場注定燒錢的用戶争奪戰中,真正的挑戰不在于如何獲客,而在于如何讓用戶留下來。
圖源:網絡
在通過快手、抖音拉新逐漸進入瓶頸期之後,真正想要讓更多用戶留下來,大模型廠商或許還需要更多在 B 站、小紅書這些能實現産品功能價值的平台上多下功夫,畢竟如果僅僅隻是嘗鮮刷數據,離最終的商業化依然任重道遠。
隻有深入理解不同平台的用戶特征,真正通過大模型打造符合用戶需求的産品體驗,才有可能熬過這個寒冬去實現真正的商業突圍。
本文來自微信公衆号 " 壹娛觀察 "(ID:yiyuguancha),作者:大娛樂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