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經濟低谷醞釀新機遇,科技革命與産業浪潮即将到來。
每一次全球經濟社會的低谷,都會醞釀産業浪潮和科技革命,因爲人類在尋找新的突破口。
12 月 13 日 ~15 日,由《中國企業家》雜志社主辦的 "2024(第二十二屆)中國企業領袖年會 " 在北京舉行。國内著名經濟學家、澤平宏觀創始人任澤平出席本次年會,圍繞 " 新周期 " 這個主題,分享了他對 2025 年經濟趨勢的洞察。
以下爲核心要點:
1. 每一次全球經濟社會的低谷,都會醞釀産業浪潮和科技革命,因爲人類在尋找新的突破口。
2. 美聯儲降息打開了我們貨币政策寬松的窗口。時隔 14 年,我們重新提出适度寬松的貨币政策。
3. 明年國産替代、新質生産力可能會受到空前的重視。
4. 第四次科技革命可能在 7 個領域爆發,比如新能源、人工智能、商業航天、生物制造、基因技術、量子信息技術、可控核聚變。
5. 新能源汽車已經進入淘汰賽,下半場是智能駕駛的時代,儲能、氫能的時代,這些在未來有大把的機會。
6. 提振資本市場不僅有利于提振消費,還有利于中國的創新。
以下爲任澤平現場演講實錄(有删減):
各位來賓、女士們、先生們:非常高興參加中國企業領袖年會,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對未來中國經濟政策的一些觀察。我今天演講的題目叫《新周期》。
2014 年,我從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 " 下海 ",很多人記得我預測過 "5000 點不是夢 ",當時我提出一個觀點是,新 5% 比舊 8% 好,新的經濟增長大概 5% 左右,當時 GDP 增速大約是 8%~9%,很多人對這個觀點争議很大,現在就是 5% 左右。
中國改革開放以來所獲得的成功,就是通過改革開放釋放制度紅利。我在 2015 年提出中國新的增長平台是 5% 左右,大概是 L 型的增長,大家看這幾年的增長曲線就是 L 型。
2017 年,我提出中國經濟正站在新周期的起點上,爲什麽?中國過去高增長靠全球化紅利、人口紅利,現在是逆全球化,人口紅利的結束,老齡化加速到來。
在全球經濟的低谷,往往醞釀着新一輪的産業革命和技術革命。馬斯克以 4000 億美元身家登頂全球首富,英偉達市值 3.5 萬億美元,大約是二三十萬億元人民币,相當于整個 A 股市值的 30%。他們分别代表了新能源革命和人工智能革命的到來。
經濟學是有規律的。每一次全球經濟社會的低谷,都會醞釀産業浪潮和科技革命,因爲人類在尋找新的突破口。我們經曆了四次科技革命,現在正在新周期的起點上,這是一個新周期、新趨勢,是一個新的挑戰,也會帶來新機遇。
展望 2025,我想大家可以記住幾個關鍵詞,希望能幫大家洞察 2025 年将會發生哪些大事件,有哪些新的趨勢,有哪些新的機遇。
美聯儲降息
美聯儲降息對我們有什麽影響?打開我們貨币政策寬松的窗口。這一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貨币政策的定調,是适度寬松的貨币政策,原來是穩健。适度寬松上一次提,是 2008 年和 2009 年,2010 年之後,我們都是穩健的貨币政策。時隔 14 年,我們重新提出适度寬松的貨币政策。
爲什麽現在大家要出海?一方面是主動尋找更廣闊的市場;另一方面也是被逼的,中國的産能是爲世界準備的,中國制造業占全球 1/3 還多,中國 14 億人生産了全球 1/3 的東西。現在爲什麽價格内卷?因爲外部需求大幅度收縮。所以我們要出海。我們的應對,一是擴大内需,另外就是出海。
明年國産替代、新質生産力可能會受到空前的重視。在這一輪科技浪潮中,在1~N 上,中國是有優勢的,無論是芯片、半導體、人工智能等。中國有兩個優勢,一是我們有 14 億人的市場,美國是 3.3 億人,二是我們有豐富的場景,數據非常豐富、優質。
再比如人工智能領域,人工智能的超級應用究竟在哪些領域,我認爲在中國有一個非常強大的、更有優勢的應用,就是制造業領域——智能制造。這才是真正提升了生産效率,它不是編個 PPT,生産一個動畫。我認爲,生産方式最根本的變革一定是在中國,我們有全球最完整的供應鏈。所以沒必要悲觀,沒有最好的時代,沒有最壞的時代,這就是我們的時代,這是失望的冬天,也是希望的春天。
另外,特朗普可能會支持科技行業,他有一個親密的盟友馬斯克。他們兩個人結合究竟會帶來什麽?有一點是确定的,他們會更加 All in 在科技領域。
第四次科技革命
人類經曆了四次科技革命。第一次是蒸汽機革命,發源在英國,英國的工業革命使英國成爲日不落帝國。第二次是電力革命,發生在美國,美國的汽車電力工業非常強大。第三次就是計算機及信息技術革命,這也是在美國。第四次科技革命讓人類看到新的曙光,它正在如火如荼地展開。美股現在占全球市值的 60%,特斯拉、英偉達等美國科技巨頭 "7 姐妹 ",大約占全球股票市值的 20% 左右。
第四次科技革命可能在 7 個領域爆發,比如新能源、人工智能、商業航天、生物制造、基因技術、量子信息技術、可控核聚變,有的已經開始進入商業化,有的還在實驗室階段,但是在快速推進。現在中國新能源汽車非常厲害,中國年銷 2600 萬輛乘用車,新能源汽車 1~10 月已經超過 1000 萬輛,今年大概是 1200 萬輛。但是這個行業非常卷,沒有幾百億元的投入,上不了牌桌,有幾百億元資金還不一定能活下來。
當年日本企業抱團出海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因爲在上世紀 80 年代,日本也面臨着與美國的貿易摩擦,一大批日本企業走出去。我們不要簡單講内耗,尤其是自己人打自己人。我認爲新能源汽車已經進入淘汰賽,下半場是智能駕駛的時代,儲能、氫能的時代,這些在未來有大把的機會。智能駕駛一定是革命性的,處于人工智能革命和新能源革命的交叉地帶,是集大成者。
大家可以關注氫能,因爲中國在大力發展綠電。未來以光伏風電爲代表的綠電,占整個中國能源體系可能超過 80%,超過一半是大概率事件。但問題在哪?這些綠電不好消納,無法就地消納,而且不穩定,不容易上電網,這就給儲能帶來巨大空間。
人工智能領域是激動人心的。比如在藥物研發上,随着人工智能時代來臨,很多癌症、漸凍症、老年癡呆症都可能會克服。所以行業有一個說法,大家再堅持活 10 年,可能技術突破之後,大家都可以活到 120 歲以上。
穩住樓市
我們需要理性、冷靜、客觀全面地看待中國房地産,不要污名化中國房地産。直到今天,我仍然認爲中國房地産是有解的。
房地産是居民最主要的财富。中國股市市值約 80 萬億元,GDP126 萬億元,房地産 430 萬億元。穩住房地産就穩住了預期,穩住了居民财富,穩住了消費,穩住了就業,甚至穩住了經濟增長。
房地産占我國 GDP 比重,高峰時期是 11%,現在是 6%~7%,它拉動了 60 多個行業——建材、家具、家電、水泥、玻璃等。房地産最好用時間來化解。
中國房地産有沒有解?我認爲是有解的,從短期來看,可以建立住房銀行;從長期來看,通過人地挂鈎,讓供求關系、市場機制盡快發生作用。
提振資本市場,發展新質生産力
我認爲,繁榮中國股市太重要。中國有 3 億股民,賬上的股票翻一倍,消費會不會擴大?提振資本市場不僅有利于提振消費,還有利于中國的創新。我們要努力提振資本市場,明确提出要大力引導中長資金入市。
比刺激經濟更重要的事情,就是保護民營經濟。發展經濟最長遠、最根本的,是民營經濟的信心,是民營經濟的活力。
人口紅利結束,房地産大開發時代落幕,我們不可能回到那個時代,所以要發展新經濟、新質生産力、新能源、人工智能等。
發展新質生産力靠什麽?第一,靠企業家精神;第二,靠一個強大繁榮的資本市場;最終是靠一個好的制度。
出海是大勢所趨
出海一定是大勢所趨。有兩個原因:一是形勢需要。美國 GDP 大約占全球 26%,這個市場很大,不能放棄,那怎麽辦?就要出海。二是中國企業已經具備了這個能力。以前中國産品、中國企業是低端的代名詞,現在中國産品已經是高端、高質量、高技術、高品質的代名詞,中國企業現在已經具備能力出海。日本、韓國的這些企業,他們成功出海給我們留下寶貴的經驗。中國也湧現出一批成功出海的企業,從最早的聯想,到海爾、海信、美的,它們的海外營收有的已經超過總營收的一半。
出海有 5~10 倍的空間,機遇非常廣闊。出海不是單兵作戰,這一點要向日本學習,我們要有團隊精神,要有抱團出海作戰的能力。出海,不是出差,也不是出口,全球化就是本土化,本土化就是全球化。出海一定要深入融入當地,因爲各個國家的法律、文化不太一樣,要尊重當地的風土人情,包括法律,要樹立我們的 ESG 形象。
本文來自微信公衆号 " 中國企業家雜志 "(ID:iceo-com-cn),作者:胡楠楠,編輯:米娜,36 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