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年,咖啡市場持續升溫。頭部品牌紛紛立下千店、萬店目标,高頻次更新的新品和 IP 聯名也不斷爲消費者帶來新鮮感,還有越來越多的新銳咖啡品牌獲得融資。
當人們都在關注咖啡市場新品時,Foodaily 發現,國内有大量的品牌開始在店内免費發放咖啡渣。在星巴克、麥咖啡、幸運咖等咖啡門店的前台,均有打包好的咖啡渣供消費者取用,并且還附有咖啡渣的使用方法。在社交媒體上,也有大量關于咖啡渣的使用分享。還有一些品牌甚至将咖啡渣用于生産。
圖片來源:小紅書
咖啡渣怎麽就成了品牌營銷的新載體?毫不起眼的咖啡渣,都能用來做些什麽?從廢棄物到 " 神奇原料 ",咖啡渣因何會有這樣的身份轉變?
一、咖啡品牌集體力推咖啡渣?
" 咖啡渣免費領!"
Foodaily 發現,最近在許多現制咖啡門店都能看到寫着類似字眼的牌子。
星巴克、幸運咖、麥咖啡、K Coffee 等多個咖啡品牌線下送咖啡渣,還貼心地放上了咖啡渣的生活使用指南,鼓勵咖啡渣二次利用。
而消費者也逐漸養成了收集咖啡渣的習慣。在社交平台上,有許多關于咖啡渣使用技巧的分享,種綠植、自制磨砂膏、冰箱除味劑 …… 咖啡渣一時成了無所不能的生活用品。
其實,咖啡渣的這些生活用途是有迹可循的。咖啡渣中有許多與有機肥料相似的成分,如氮化物、磷化物、纖維素、半纖維素、粗蛋白、粗脂肪等,因此可以用于堆肥;同時,咖啡渣具有孔納米結構,具有吸附、除味等能力,甚至能夠用于制取活性炭。
除了在門店免費發放咖啡渣外,我們還在社媒發現了一些咖啡店開展的線下活動,讓消費者實際感受咖啡渣的綠色用途。
星巴克曾多次利用線下沙龍活動開展 " 咖啡渣種多肉 "" 咖啡渣香皂 " 等環保手工活動;肯德基中國也曾在全國開啓 " 循環再利用,爲地球充‘植’ " 主題活動,利用從肯德基公園餐車回收的咖啡渣進行綠化堆肥。這些活動不僅讓消費者切實感受到了手工的樂趣,還實際體驗了咖啡渣的二次利用,品牌也在消費者心中樹立起環保的形象。
不過,咖啡渣的用途遠不止這些。
早在 2021 年,星巴克就推出了以咖啡渣作爲原料制作的 " 渣渣管 " 和 " 渣渣杯 "。據星巴克介紹稱,這款 " 渣渣管 " 是由 PLA(聚乳酸)和咖啡渣制成的可生物降解吸管,4 個月内降解 90% 以上;而 " 渣渣杯 " 是将咖啡渣代替部分 PP 塑料粒子制作而成,材料中咖啡渣含量超過 30%。這兩款産品都是通過自主研發,回收自家咖啡渣進行脫水和烘幹處理後再利用的。
随後,星巴克還陸續推出多款限量咖啡環保周邊,如筆記本、玩具小熊、餐盒等。
無獨有偶,精品咖啡連鎖品牌 Manner 也推出了以咖啡渣作爲原料制作的吸管。Manner 認爲," 此舉在貫徹環保主義的同時,咖啡 + 咖啡渣吸管的香氣也可給消費者帶來雙倍快樂體驗。"
可以說,将咖啡渣用于咖啡用品的制作是一種一舉兩得的做法,既減少了門店的咖啡渣浪費,又能帶來更多的咖啡香氣,讓人沉浸其中。
二、爲什麽要二次利用咖啡渣?
最近一年,伴随着咖啡品牌間的價格戰和開店潮,中國的咖啡市場進入快速增長期,也讓許多消費者養成每天喝咖啡的習慣。據《中國咖啡行業藍皮書》顯示,2023 年,現制咖啡市場規模突破千億元,年複合增長率超過 30%。
然而,碳足迹追蹤網站 CO2 everything 顯示,每 15g 咖啡豆在制成咖啡時會産生約 0.4 公斤二氧化碳當量(CO2 equivalent),相當于汽車行駛 2 公裏。2022 年全球咖啡豆總消耗量達到了 1003 萬噸,大約會産生 26.7 萬公斤二氧化碳當量。這是一個相當驚人的數字。沒想到,咖啡在爲人們提供充沛精力與美好享受的同時,也正在對環境造成嚴重影響。
除了咖啡豆的生産加工過程,制作結束後剩餘的大量咖啡渣也在悄悄破壞我們的生态環境。據國際咖啡協會(ICO)數據,每噸咖啡豆可以産生 650kg 的咖啡渣,每制作 1 杯 300ml 咖啡大概就會産生 13g 咖啡渣,而這些咖啡渣通常作爲生産廢棄物而被填埋。
依據美國環保局的報道,咖啡渣被填埋後會産生甲烷等與溫室效應相關的氣體,對環境的危害高于二氧化碳。直接丢棄咖啡渣,既不合算,也不環保。
不僅是咖啡渣,整個咖啡産業鏈都存在着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問題。咖啡豆的種植、采摘、加工、運輸和儲存都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和資源,在生産過程中也會排放大量的廢氣廢水。因此,在過去的一段時間裏,咖啡生産被認爲是一個不環保的産業。
今天,越來越多的企業已經樹立起可持續發展意識,開始踐行對咖啡渣的二次利用,爲企業樹立綠色環保的形象,甚至有企業定下 " 到 2030 年實現零碳排放 " 的宏偉目标。
企業二次利用咖啡渣,不僅僅是環保和可持續生産的象征,更是一種商業策略的轉變。凱愛瑞發布的《中國可持續發展白皮書》數據顯示,降低溫室氣體排放,以及廢物升級改造是消費者在食品生産中最關注的兩個方面。另外,減少空氣污染和碳中和是消費者在環境大氣保護中最關注的兩個方面。
圖片來源:凱愛瑞
大部分中國消費者認爲,政府、企業和媒體需要在推動可持續發展中起到主導作用。作爲社會經濟活動的最大一股力量,能夠鏈接到并影響到消費行爲的衆多品牌,對于推動消費者的可持續觀念尤顯重要。
對咖啡渣價值的二次挖掘,不僅能提升品牌的可持續形象,還有利于減少品牌處理廢物的成本;以咖啡渣爲原料的産品開發也間接提高了品牌收入。
今年夏天,Tims 天好咖啡首家以 " 咖啡渣 " 爲主題的 " 綠色環保試驗店 " 開始營業。據了解,門店主材質使用 " 稭稈混合咖啡渣 " 新型環保闆材,營造一種自然、溫馨的感覺;在店内,咖啡渣元素融入到了每一個細節中:楓葉畫、座椅、洞洞闆、調味吧台 ……
這樣一處用 " 咖啡渣升級材料 " 打造的咖啡空間,不僅環保,而且觸感神奇,隐約還散發着咖啡渣的味道,帶給人們與衆不同的沉浸式咖啡體驗。如此獨特設計不僅收獲了業内好評,還吸引許多消費者前來打卡。
三、能燒、能用、能穿、還能吃?咖啡渣原來并不 " 渣 "
除了咖啡企業在利用自家的廢棄咖啡渣,Foodaily 發現:咖啡渣也正跨界到其他領域,成爲一種低成本的熱門環保材料。
1、咖啡渣成了環保燃料
早在 2016 年,英國一家名爲 "Bio-bean" 的能源公司就打起了廢棄咖啡渣的主意,将其加工成了生物燃料。Bio-bean 的創始人 Kay 發現,從廢棄咖啡渣中提取出的油份可進一步加工爲生物柴油,并用于汽車燃料;而剩餘的咖啡渣可以瀝幹後制成塊狀或顆粒狀,變成生物質顆粒燃料,用于燒烤或鍋爐燃燒。
這種含有 " 咖啡油 " 的汽車燃料已經廣泛應用于倫敦巴士中。據了解,每噸咖啡渣可以産生 200 升燃料,足以支持一輛倫敦巴士運行一整天。同時,通過該技術,每循環利用一噸廢棄咖啡渣,就能減少 6.8 噸的二氧化碳排放。
2、咖啡渣變身生活小物件
德國初創公司 Kaffee form 就把咖啡渣玩出了 " 花 "。他們通過騎行的方式在柏林的各個咖啡館收集咖啡渣,用于産品生産。在這裏,咖啡渣不僅可以是杯子、餐盤等餐具,還被制成了表帶,他們設計的咖啡渣杯子還榮獲 2018 年的紅點産品設計獎。
與其他咖啡渣再生産品不同的是,Kaffee form 的材料含有再生木纖維,微妙的天然木香代替了咖啡香氣,使其更加中性,并且這種材料可以染色,爲産品設計創造出豐富的變化與多樣性。
近幾年,國内也誕生了許多咖啡渣用品品牌,如,Origin Mol、Zhalabo 渣渣研究所等,它們均以咖啡渣杯子作爲主營産品,以可持續生活爲出發點,打造不一樣的咖啡體驗。
3、咖啡渣也能穿在身上
台灣 Singtex 公司早在 2009 年就開始自主研發生産咖啡紗布料,并且與 Puma、Adidas、New Balance 等一百多家服裝品牌達成合作。據了解,這種咖啡紗是将回收的咖啡渣經過煅燒、研磨成納米級别後,加入到滌綸纖維中生産出的功能性滌綸短纖,也就是咖啡碳纖維。咖啡納米化後的不規則表面讓這種面料産生抗 UV 和快幹的效果,其紫外線防護效果比純棉高出 5 倍以上。
2022 年,意大利潮牌 ASH 與 Nespresso 在亞太地區合作推出四款 RE/ASH 單品, 每一鞋款都以 Nespresso 提供的回收咖啡渣及回收膠囊外殼的再生鋁爲原料, 以 Nespresso 咖啡膠囊爲外觀顔色與裝飾設計靈感,通過産品傳達兩個品牌 " 減少碳足迹 " 的理念。
4、咖啡渣助力食品工業
比起食品加工,我們發現咖啡渣大多被用于制作生活物品。但其實,随着技術的發展,不能吃的咖啡渣也在科研人員的探索下,變成美味的食物。
在幾千年農耕文明的浸染下,中國人對于種菜始終保持着熱忱。正如前文中所提到,許多消費者将咖啡渣用于堆肥、種植植物盆栽。如今,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将咖啡渣堆肥應用于農作物生産中。
2019 年,台灣 Nespresso 公布了與台北國立大學合作研究的将咖啡渣用于有機農業的成果。他們發現,使用咖啡渣堆肥或葉面噴施咖啡渣浸出液後,不僅具有能夠抑制蟲害,種植出來的蔬果也更加圓潤豐滿,更兼具口感與美味。随後,這種技術在台灣省多個地區進行了推廣應用。
今年夏天,日本 Doutor Coffee 推出一款抹茶牛奶。值得一提的是,原料抹茶是使用店内廢棄咖啡渣堆肥種植得到的新品種茶葉。這樣種植出的茶葉擁有更多利于吸收養分的細根,不僅減少了咖啡渣的浪費,還爲消費者帶來了獨特的産品體驗。該品牌表示,要繼續緻力于咖啡可持續産品的研究,繼續探索咖啡渣的各種可能性。
除了堆肥,一些企業還研發出了将咖啡渣直接轉化爲原料食材的方法。他們認爲,咖啡渣富含碳水化合物、脂質和蛋白質,是食品工業中一種很有前途的成分。
2021 年,新加坡國立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将廢咖啡渣轉化爲酒精飲料的方法。他們用微生物發酵咖啡渣水解物,得到富含生物活性植物化學物質和氨基酸的含酒精發酵液。這樣生産出的飲料酒精含量與啤酒相似,但營養成分明顯更多。
不止飲料,從咖啡渣中還能提煉出油脂和烘焙粉。
Kaffe Bueno 是一家丹麥生物技術公司,擁有世界上第一家咖啡生物精煉廠,緻力于将咖啡副産品升級改造爲化妝品、營養品、食品原料。
在這裏,咖啡渣被分餾成不同的化合物,制成新原料,如,Kaffe Bueno Oil(用于個護和食品的脂質)、 Kafflour(無麸質纖維并富含蛋白質的功能性面粉)和 Kaffibre(用作化妝品的天然去角質産品)。如今,Kaffe Bueno 已經與妮維雅、711 等 20 多個品牌達成原料合作。
2019 年,Kaffe Bueno 在滿足嚴格的社會和環境績效、問責制和透明度标準後, 獲得了 B Lab Europe 頒布的公益企業認證,成爲丹麥首批獲得此認證的公司之一。如今,Kaffe Bueno 也在持續不斷地用他們的可持續原料,爲我們帶來多樣化的咖啡渣再利用産品。
四、總結
凱度發布的 2022 可持續發展指數研究指出,64% 的中國消費者認爲資源廢棄對環境造成負面影響,此比例已明顯高于全球平均水平(57%)。
伴随着國内日益洶湧的咖啡消費和品牌入局熱潮,如何有效利用咖啡機及産線裏大量留存的咖啡渣,成爲擺在國人面前的一道必答題。Foodaily 注意到,包括星威國際家居、西投創智中心等在内的國内多家企業已在布局咖啡渣再利用市場。但無論是玩家的數量與規模,還是利用方式和産品品類,都仍處于起步階段。未來需要更多企業的探索與踐行。
每天點一杯特價咖啡,已經成爲身邊很多朋友的日常習慣。而綠色低碳又充滿咖啡香氣的各種 " 咖啡渣産品 ",何時也能成爲大衆生活裏不可或缺的角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