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千媽。
這幾天,家裏有娃的朋友可能都被一則消息搞得很焦慮:教育部剛剛發布通知,2023 年高考難度大調整!
最唬人的是,很多教育公号主連消息是否官方出處都沒去調查下,就配上了這樣的圖:
▲ 圖源:網絡
實際上,最近教育部在官方網站發布的高考信息,就隻有一份《關于做好 2023 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根本沒出現命題的事情。
那麽這則所謂的調整消息到底來自哪裏呢?
我費了一番周折,找到了出處:
這個藍皮書每年都會出一本,也不是教育部出的,編委會核心人員來自國内一流大學或研究機構,負責系統研究高考政策和轉型,連他們自己都沒想到,連續出版了 5 年,偏偏今年火了。
我看了下,這幾天網上也開始陸陸續續有辟謠帖出來。
給大家一個建議,以後看到任何突如其來的消息都不要着急,先查官網,如果沒有,基本就是一些機構或個人爲了增加流量制造焦慮,人爲杜撰的話題。
同時,我也認真研究了這本 23 年的高考藍皮書,發現雖然新聞是假的,但風向是真的。高考難度與其說提高,不如說轉向,以前難在 " 機械刷題 ",現在難在 " 開放靈活 "。
尤其是我擅長和關注的語文領域,難度幾乎都在往 " 活 " 的方向傾。
比如,大家一定要留意兩個變化:
一個變化是閱讀寫作題材範圍擴大不少,命題呈現出 " 無價值,不入題;無思維,不命題;無情境,不成題。";
另一個變化是考核方向将更加重視中國傳統文化素養、提升文化自信,這點其實去年新課标就講了,我也在文章中特意分享過。
這兩個變化對應到孩子的準備上,就是兩點:
1、要關注時事熱點,培養獨立辯證思維;
2、要理解傳統經典文史,培養大語文思維。
這兩點校内學習隻占小部分,更多需要借助閱讀來補充,這就要求咱們給孩子選課外書的思路,也得及時更新。
正好最近新學期開始,我在給千尋梳理選書攻略,回看這幾年的書單,發現自己還是把握住了趨勢,提前做了謀劃,比如非虛構和母語經典讀物的加強,在雜志訂閱上的補充等。
今天就借機把它們分享出來,供大家開學選書參考。
這次分享書單裏的書,大部分是我陪千尋讀過覺得很好的,還有部分來自家長和老師朋友的口碑。我想,這樣有規劃、有體會的書單,可能會比大家在網上看的一些 " 泛泛而談 " 的書單更實用。
「小貼士」
本文篇幅較長,閱讀略需耐心 ( o゚ω゚o )
#1
小學必讀之兒童文學
爲什麽 " 兒童文學 " 小學生必讀,有兩個原因:
一是閱讀能力。我知道,身邊很多家長把 " 閱讀 " 等同爲 " 多讀書 ",這種想法不能說不對,但肯定不夠。閱讀是有目标的,比如,PISA(國際學生評估項目)對閱讀能力的測評标準是:
對文本信息的觀察、想象、探究、理解和表達能力;自主思考能力;具備參與社會活動的知識與技能;具備獨立評論能力的未來公民。
小學低年級孩子,剛開始自主閱讀,對文本信息的獲取、理解能力還比較弱,不适合太難的内容,這時候,培養閱讀能力最理想的讀物就是 " 兒童文學 "。
因爲 " 兒童文學 " 是以兒童爲本位,不論語言還是故事設定,都更容易被小朋友接受。
二是精神力量。有父母可能會說,我們家孩子識字早、理解力強,那是不是可以跳過兒童文學,去讀更難的書。
實際中的确也有這樣的家長,相比兒童文學,更傾向給孩子買 " 有用的、深奧的 " 書。
我個人并不建議,因爲兒童文學除了前面講的偏 learning 的目标外,還有育心目标,即幫助孩子從閱讀獲得精神力量,内心的指引。
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能夠讓孩子感受到人物的心路曆程,理解世界爲什麽是這樣,學習與人相處和自我成長,釋放天馬行空的想象!
小學生的兒童文學書單
•《長襪子皮皮》(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
•《柳林風聲》(北京聯合出版公司,啓發家的名著典藏版)
•《随風而來的瑪麗阿姨》(明天出版社)
•《豆蔻鎮的居民和強盜》(湖南少年兒童出版社,葉君健版本)
•《吹小号的天鵝》(上海譯文出版社,任溶溶版本)
•《尼爾斯騎鵝旅行記》(北方婦女兒童出版社彩插版)
•《小海蒂》(北方婦女兒童出版社彩插版)
•《秘密花園》(北京聯合出版公司,啓發家的名著典藏版)
•《兔子坡》(新蕾出版社)
•《羅爾德達爾系列》(明天出版社,典藏系列)
•《佐賀的超級阿嬷》(南海出版公司,愛心樹家版本)
•《夏洛的網》(上海譯文出版社,任溶溶版本)
•《綠野仙蹤》(江西人民出版社,果麥經典馬愛農版本)
•《列那狐的故事》(浙江工商大學出版社)
•《安徒生童話》(強推中信出版社典藏版)
•《窗邊的小豆豆》(南海出版公司,愛心樹家版本)
•《愛麗絲夢遊仙境》(北京聯合出版公司,啓發家的名著典藏版)
•《綠山牆的安妮》(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彩插版)
•《王爾德童話全集》(譯林出版社)
•《格列佛遊記》(北京聯合出版公司,啓發家的名著典藏版)
•《貓武士系列》(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
•《木偶奇遇記》(北京聯合出版公司,啓發家的名著典藏版)
•《毛毛》(二十一世紀出版社)
•《彼得潘》(遼甯少年兒童出版社,小當當家版本)
•《時代廣場的蟋蟀》(二十一世紀出版社)
•《小王子》(天津人民出版社,果麥家版本)
•《親愛的漢修先生》(新蕾出版社)
•《哈利 · 波特》(人民文學出版社,20 周年紀念版)
•《凡爾納經典科幻全集》(長江少年兒童出版社)
•《寫給孩子的動物文學》(北京時代華文書局)
#2
小學必讀之非虛構作品
兒童文學多以 fiction(虛構)爲主,但小學閱讀應當 fiction(虛構)與 Non-fiction(非虛構)并行。
Non-fiction,是基于真實事實和信息的作品,國内多稱之爲 " 知識性讀物 ",包括自然科學知識、社會知識、曆史文化等。
需要特别說明的是,傳記作品裏面有很多故事,卻仍屬于非虛構類。
非虛構讀物主要是幹嘛呢?
它是指向現實,講述世界萬物運轉的秘密、人類社會的發展進程、科學原理與技術發展的。幫助孩子窺見真實的世界,了解人、社會的發展軌迹。
閱讀非虛構作品,孩子能學會基礎學術研究的方式,培養科學人文精神。未來生存需要一技之長,這個一技之長更多就是以科學、人文知識爲基礎的。
舉個例,一本講童工的社科類書籍,它會講到造成童工的原因、童工目前的生活狀态,政府或非營利組織對他們的幫助,以及後續困難等等。
這些事看似離我們生活很遠,卻是世界上真實發生的事情,孩子了解越多,格局就越大,看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會更加深入全面。
而且,加強非虛構閱讀,也是目前學校教育的趨勢。
最明顯就是中高考語文中的閱讀和作文材料,開始大量使用非虛構素材,考察思辨能力。
建議大家留心孩子的閱讀配比,在新學期及時查漏補缺。
小學生的非虛構書單
•《最美的法布爾昆蟲記》(新蕾出版社,愛心樹家)
•《DK 兒童百科全書系列》(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8 年修訂版)
•《寫給兒童的中國曆史》(新世界出版社)
•《寫給兒童的中國地理》(新世界出版社)
•《讀小庫少兒哲學》(新星出版社)
•《愛因斯坦傳:天才的一生》(湖南少年兒童出版社)
•《史蒂夫 · 喬布斯傳:我可以改變世界》(中信出版社,漫畫版)
•《人類簡史》(中信出版社,漫畫版)
•《餘世存給孩子的時間之書》(中信出版社)
•《寫給孩子的科學課》(廣東人民出版社)
•《林漢達中國曆史故事集》(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
•《時間線》(中信出版社)
•《希爾利講給孩子的世界曆史》(文化發展出版社有限公司)
•《地球可以這樣看》(中信出版社)
•《昆蟲臉書》(商務印書館)
•《少年讀史記》(青島出版社)
•《上下五千年》(少年兒童出版社)
#3
小學必讀之母語經典
母語經典和孩子的語文學習關系最緊密,很多閱讀素材乃至課文,都是從經典作品裏節選出來滴。
而且從去年開始,語文有個很大的變化,新課标明确指出:" 文化自信 " 要提到一個非常重要的位置。
最直接的體現就是,母語系的傳統經典文化内容,在校本内容中的占比越來越大。随着國際環境複雜性增加,我可以負責任地告訴大家,在國家意識加持下,這個趨勢隻會愈來愈強。
如果忽視 " 母語經典閱讀 ",孩子語文學習會吃些不必要的虧,這點完全可以避免的。
小學生的母語經典書單
•《城南舊事》(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新母語》(人民文學出版社)
•《繁星 · 春水》(浙江工商大學出版社)
•《貓》(晨光出版社)
•《白鵝》(人民教育出版社)
•《朱自清散文精選》(人民文學出版社)
•《駱駝祥子》(人民文學出版社)
•《呼蘭河傳》(台海出版社)
•《蔡志忠國學經典漫畫》(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
•《大林和小林》(浙江工商大學出版社)
•《小兵張嘎》(人民文學出版社)
•《俗世奇人》(人民文學出版社)
#4
小學補充之報刊雜志
你可能會疑惑,現在童書這麽多,孩子的讀物選擇面這麽廣,還需要訂閱報刊雜志嗎?當然需要,而且是太需要了。
因爲報刊雜志有個特點,童書很難替代,即:富有時效性的前沿資訊。
這個特點往近看,是語文學習必需「中高考新聞時事類素材越來越普遍」。
往遠看,能給孩子帶來更大的視野優勢。
凱文 · 凱利在《失控:機器、社會與經濟的新生物學》中說過,世界隻會變得越來越不确定," 變動 " 将成爲常态,今天我們所追求的知識、成績,絕不足以幫助孩子應對未來的變化。
這點,相信經曆過 3 年疫情的我們,已經有些體會了。
最終導緻未來發展結果不同的,是思維格局造就的綜合能力。
一個人思維格局大不大,和他從小的視野緊密相關。
隻看到身邊三畝地,格局無論如何也大不起來,唯有看見更多更遠,才能意識到自身的渺小,而與此同時,你就擁有了更廣闊的世界觀。
"視野培養 " 對我們這代人來說是短闆,但現在有資源了,我們的孩子完全可以借助報刊雜志,補上這一課。
小學生的報刊雜志書單
•《好奇号》
•《萬物》
•《十月少年文學》
•《問天少年》
•《陽光少年報》
•《東方娃娃》
•《High Five》
•《少年時》
•《三聯 · 少年》
•《如果曆史是一群喵》雜志版
#5
小學補充之繪本
給一些新手小學生爸媽推薦繪本時,他們常常脫口而出:
" 我家孩子已經長大了,不适合看繪本了。"
每當聽到這樣的回答,我都會感到非常遺憾。
因爲,繪本似乎被定義在了一個短暫的閱讀階段裏—爲學齡前孩子在人生最初幾年裏提供些親子故事時間。
實際上,如果孩子小學就放棄繪本,真是太可惜了。
很多優秀繪本,根本就是跨年齡的存在,不要說孩子了,就連大人讀起來也回味無窮,内容深度一點不輸給文字書。
在國外,很多初高中老師,都依然會把繪本這種簡單又高級的載體用于教授閱讀和寫作。
而且,優秀繪本裏的圖,都不是随便畫出來的。
從線條、構圖到叙事,每一幅都飽含藝術家的精心設計,對生活在圖像時代的孩子來說,這既是美感的熏陶,也是視覺素養的培養。
小學生的繪本書單
•《三十六個字》(連環畫出版社)
•《蚯蚓的日記》(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
•《卡夫卡變蟲記》(新星出版社)
•《大師哲學繪本》(江蘇少年兒童出版社)
•《奇妙錯誤書》(海豚出版社)
•《桃花源的故事》(二十一世紀出版社)
•《黎明開始的地方》(海豚出版社)
•《一隻與衆不同的烏鴉》(二十一世紀出版社)
•《愛心樹》(北京聯合出版有限公司)
•《雪人》(明天出版社)
•《植樹的男人》(二十一世紀出版社)
•《犟龜》(二十一世紀出版社)
•《安的種子》(海燕出版社)
•《世界上最大的房子》(南海出版公司)
•《亞曆山大和發條老鼠》(南海出版公司)
•《蒂科與金翅膀》(南海出版公司)
•《佩澤提諾》(南海出版公司)
•《一個人需要多少土地?》(新星出版社)
•《加斯東,問個不停的小孩》(天天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
•《小刺毛》(東方出版中心)
•《牛言 · 蜚語》(四川少年兒童出版社)
•《迷路的小孩》(天天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
•《月下看貓頭鷹》(明天出版社)
•《星空下的等待》(明天出版社)
•《暴風雨中的孩子》(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
•《一座島的 600 萬年》(長江少年兒童出版社)
•《椋鸠十的動物世界》(海豚出版社)
篇幅所限,一些類型書沒能列進來,比如《青蛙和蟾蜍》、《吃書的狐狸》這樣的橋梁書,低年級孩子依然要堅持閱讀,能幫助提升閱讀速度;還有《穿内褲的狼》這種富含哲理和思辨精神的漫畫書都非常好。
後面再慢慢補充吧,大家也可以先在" 和千尋一起讀童書 "專輯裏逛逛,我按年齡、功能做好了分類,專輯裏還有些共讀方法,或許你也能用得上。
今天分享的書單不能說全面,畢竟童書的海洋如此浩瀚,我也隻是其中一個小小的探索者。相信大家心裏也有許多自己和孩子心儀的好書,歡迎在留言區分享,我們一起交流經驗,對 [ 閱讀 ] 這件事做到心中有譜。選書不任性,孩子才不會把寶貴時間浪費在低價值讀物上,能夠從好書裏汲取充足營養,做好準備。
如果文章對你有用,請記得文末給我一個" 在看 "吧!對咯,記得星标我們,這樣就可以經常收到高質量文章哦 ~
歡迎加入我們的大本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