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資本市場觀察》是钛媒體推出的資本市場要聞解讀直播欄目,每周一中午 12:30-13:30,在一個小時的時間裏,幫助大家一網打盡一周資本市場大事!
本期節目,《一周資本市場觀察》主理人雨朦特邀甯澤基金董事、雪球人氣用戶吳吞,《钛度熱評》主編車銘德,對近期 A 股市場的情況及熱點闆塊進行了觀點分享,并就近期發布業績的甯德時代、奈飛等熱門公司業績情況進行了分析。
一周資本市場表現盤點(10.16-10.20)
上周,A 股三大股指都是下跌的,滬指周跌 3.40%,深成指周跌 4.95%,創業闆指周跌 4.99%。上周,北上資金淨賣出 240.46 億元,環比多賣出 109.02 億元;南下資金淨買入 39.24 億元。行業偏好上,北上資金增持規模前三的行業爲汽車整車行業、電力行業與消費電子行業;南下資金增持規模前三的行業爲制藥、生物科技與生命科學行業,零售業,以及電信服務行業;北上資金上周增持個股中市值增幅排名前 5 的,分别是競業達、浙江世寶、貴繩股份、伊戈爾與陝西能源。南下資金上周增持個股中市值增幅排名前 5 的,分别是中國移動、小米集團、中芯國際、建設銀行與長城汽車。
上周港股的兩大指數都是下跌的,恒生指數周跌 3.60%,恒生科技指數周跌 5.61%。
上周美股三大股指均錄得跌幅。道指下跌 1.61%,标普 500 指數下跌 2.39%,納指下跌 3.16%。
上周,滬深兩市共有 2 隻新股上市,其中陝西華達當日漲幅達 176.14%;港股在上周沒有新股上市。
上周 A 股行情複盤
《钛度熱評》主編車銘德首先對上周 A 股走勢進行了複盤,車銘德指出,上周跌破 3000 點,跟随深證和創業闆,上證進入下跌通道,3053 破了,市場徹底沒了信心,下跌幾乎是無抵抗的,下一支撐位 2885。指數在尋找新的支撐位的過程中,可以關注下面幾點:
第一,巴以沖突帶來的影響:
1、資金避險,在成交額持續縮量的情況下,導緻資金被進一步分流,題材行情進一步走弱。
2、帶來能源價格上漲壓力,進一步傳導至 CPI 壓力,可能導緻全球加息壓力,不僅股市承壓,部分經濟體可能面臨硬着陸風險。
第二,大權重扛不住了。
上周大權重股下跌,帶動大盤快速跳水。比如創業闆權重甯德時代已經連跌 3 個月了,即便上周四業績向好,但上周五依舊在高開低走,拖累指數。
茅台也扛不住了。上周四早盤,上證指數跳空低開直接跌穿 3053 點,但是黃白線分化嚴重,中小盤題材股走勢持續強于大盤權重,當天收盤,貴州茅台跌近 6%。此外," 藥茅 " 片仔癀、" 醬油茅 " 海天味業等大白馬也持續閃崩。
車銘德表示,大權重跌幅的主要原因:一是北上持續流出,茅台和甯德時代都是北上資金的重倉股;二是一些機構年底面臨贖回壓力,指數持續下跌也面臨止損壓力,形成負向連鎖。不過,大白馬的崩盤,也是市場洗盤加速探底的一個信号。
第三,市場情緒。
目前市場情緒主要還是靠遊資帶,體現爲指數弱但局部題材仍有賺錢效應。比如聖龍股份 11 天 11 闆,真視通 5 天 5 闆,龍字輩個股也有異動。
整體來看,資金還是在跟蹤華爲線,主要是手機、汽車和鴻蒙系統,華爲闆塊之所以持續被資金追捧,很大原因是由于 " 确定性 + 連續性 ":
1、無論是手機、汽車還是充電樁,目前都已經處于落地階段,本身具備确定性。
2、手機和汽車産業鏈都很廣,具有帶動性。
3、手機、汽車兩大産品是接棒發布的,并且預期今年後續還會有其他新産品發布,電子産品和汽車車型的更新周期緊湊,能夠讓熱度不減。
4、資金押注科技主線,對科技線是有預期、有期待的(自主創新、國産替代),華爲産品形成了産品市場和證券市場信心的共振。
此外,上周又出了兩個新方向:華爲支付、華爲算力。
第四,醫藥上周出現分化和回調。
醫藥不像華爲有好幾個方向輪動,醫藥主要就是減肥藥的方向,不可能一直漲。消息面上,康惠制藥和百花醫藥先後收到上交所出具的警示函。
經新疆證監局查實,百花醫藥存在信息披露不準确、不完整情形。公司于 10 月 18 日收到新疆證監局下達的《關于對新疆百花村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及蔡子雲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決定》,新疆證監局決定對公司及董事會秘書蔡子雲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監督管理措施。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陝西監管局下發的《關于對陝西康惠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及王延嶺、董娟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決定》,康惠制藥公司存在信息披露不準确、不完整情形。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王延嶺、董事會秘書董娟對這件事負有主要責任,他們被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管措施。
車銘德認爲,在連續上漲近 20 個交易日後,減肥藥闆塊迎來調整是正常現象,後續重點關注業績兌現情況。
第五,成交量。
1、上周整體還是縮量的,導緻盤面呈現權重和題材的跷跷闆效應。
2、指數跌破 3000 點時沒有放量,反而進一步縮量,沒有呈現出底部信号(要持續上漲需要籌碼結構重新洗牌),要關注風險。
第六,流動性。
流動性支持,主要有以下幾個主體:
一是央行釋放的流動性,比如增量續作 MLF、增量投放逆回購,以及降準降息的期待。周末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指出要更好發揮貨币政策工具雙重功能,爲實體經濟提供更有力支持。
二是彙金等國家隊的增持,類似平準基金,上周五尾盤最後一小時出現加速下殺,但是最後 10 分鍾又出現放量拉升,茅台尾盤出現搶籌,也是再賭平準基金的消息。
三是上市公司增持回購,這兩周央國企比較多,但權重增持如果想要發揮效果,需要增持家數進一步增加,并且增持要能夠直接反應在股價回升上面,才能夠提振市場信心
如何看待後續市場走勢,A 股見底了嗎?
車銘德介紹,後續有兩種可能的走勢:
一種是加速下跌,出現放量後企穩;另一種是平準基金入市,但是有兩個問題,一是外圍普跌,這時入市可能不是好時機,二是想要達成效果,資金規模一定要超預期,政府債持續發布,市場利率高,美債收益率高企,目前的資金面是否有足夠流動性支持。
長期底部反轉,需要影響市場的根本性因素消除,目前兩個,一是經濟複蘇,關注宏觀數據拐點(PMI 時隔 5 個月轉正,GDP、社融超預期);另一個是美聯儲開始降息,美債收益率下行。
關注中短期機會:
第一,上周五成交額再次縮量 810 億,說明恐慌盤仍在堅守。其實這次 3053 點對市場的意義要遠高于 3000 點,上周四直接跌破 3053 點之後,3000 點将是市場情緒宣洩的第一個點位,不過上周四、周五指數和量能出現了背離,如果持續縮量,短期内可能會走出一輪小幅震蕩反彈行情,但是底部可能仍沒有築建完成。一方面巴以沖突仍有不确定性,另一方面甯德時代等權重龍頭仍沒有明顯止跌信号。短期可以博弈反彈,中期要關注風險。
第二,目前市場的核心問題主要還是流動性不足。一方面美國 10 年期國債收益率最高已經上漲至 4.996%,導緻外資持續流出;另一方面,随着近兩個月政府再融資債券的集中發行,國内資金面也偏緊。9 月以來,DR007 整體處于 7 天期逆回購利率上方,這都給股市造成了流動性壓力。因此,要扭轉股市目前的走勢,很大的機會在于類似平準基金的增量資金能否入市。
哪些闆塊值得重點關注?
1、證券,情緒線。作爲牛市旗手,目前各種利好市場的政策都或多或少利好證券,指數的反轉需要情緒的反轉,情緒的反轉需要券商帶頭。
2、銀行、汽車,護盤線。銀行是 " 國家隊 " 護盤的标的。汽車因爲産業鏈廣、并且具備增長空間,是地産之後支撐指數活躍度的重要闆塊,前三季度 GDP 消費主要靠汽車,目前關注三季度财報,财報季比亞迪開了個頭,後續可以看看其他車企能否跟得上。
3、華爲,題材線。9 月以來市場資金主要的方向,是存在賺錢效應的核心闆塊。
4、地産,穩定線。地産企穩是指數中期企穩的基礎,9 月 70 個大中城市房價有企穩信号,房地産上周四早盤、上周五盤中均有所異動,但是整體依舊弱勢,本輪指數企穩後可能存在可以關注的修複機會。
5、白酒、新能源,外資線。外資持倉的重要闆塊,反應外資情緒,并對機構情緒有帶動作用。
6、半導體、芯片、科創 50,成長線。未來指數增長的重要支撐方向。
7、中特估,未來指數增長重要的支撐方向。
8、三季報,本月核心線。
如何看待北上的持續流出,對市場影響多大?
車銘德指出,北上兩個月持續流出後對市場的影響已經在變小。上周二北上淨賣出 30.58 億,但指數是上漲的,上周五指數下跌,北向還是淨流入的。
北向持續流出的核心問題就是中美利差,美聯儲持續加息,10 年美債收益率持續逼近 5%,是根本原因,所以北上回流前提是:美聯儲不加息。
美聯儲加息決策主要依靠一些經濟數據,最新數據顯示美國 9 月不少數據都是超預期的,顯示經濟在複蘇,同時巴以沖突帶來的能源價格上漲問題也給 CPI 帶來壓力,這些因素都在支持美聯儲繼續加息或者将利率維持在高位更長時間。
但實際上,美聯儲繼續維持高利率的空間已經很小了,之前聊過非農數據,美國 9 月非農就業人口增加 33.6 萬人,遠超預期的 17 萬人,爲今年年初以來的最大增幅。數據發布後,美聯儲 11 月繼續加息預期迅速上升,美元指數快速拉升,10 年期國債收益率進一步逼近 5%,并進一步對金價和原油價格形成沖擊。但是美股在 9 月非農數據公布後卻走出了先跌後漲的走勢,最終三大股指集體收漲,納指收漲 1.60%。
自從 6 月美債上限調整至 50 萬億美元後,美國财政部繼續加速發債,9 月最新數據顯示,美債規模已達 33.04 萬億美元,而 2022 年美國 GDP 爲 25.47 萬億美元,相當于美債 1 個點收益率的變動就會影響 1.3 個點的 GDP,而可預期未來美債無論增量還是利率,都還有繼續走高空間,這都在持續消耗美國财政部的流動性,在美聯儲同步縮表的情況之下,财政部将面臨資金斷裂風險,最後還是需要美聯儲來印錢埋單。
另外,雖然對企業和政府機構的調查數據顯示 9 月新增崗位 33.6 萬,但是面向家庭的調查數據顯示居民個人新增就業隻有 8.6 萬,爲今年第二低,并且 9 月失業率爲 3.8%,也是高于預期的,所以美國非農數據本身也存在矛盾。一個可能的解釋是,爲了維持生計,存在一個人打多份工的情況,這也恰恰反映出市場環境并沒有數據顯示的那麽好,美聯儲對美國家庭财務狀況的最新研究也顯示,除最富有的 20% 的家庭外,美國人已用光 " 多餘的儲蓄 ",現在手頭的現金比新冠疫情暴發時還少。
所以,美聯儲持續加息不僅在擡升财政債務負擔、增加經濟硬着陸風險,也在透支美元信譽度,美元潮汐效應(通過發行貨币輸出通貨膨脹,再提升利率進行全球收割)越來越弱,人民币國際化存在更大機會。在預期效應之下,爲了保證政策對通脹的效果,美聯儲可能會在口徑上仍保持鷹派,但是在實際操作上,預期将逐步轉鴿。
包括上周二公布的數據,美國 9 月零售銷售環比增長 0.7%,預期 0.30%。扣除汽車銷售不計,美國 9 月核心零售銷售環比增長 0.6%,預期 0.20%。受美國 9 月零售銷售超預期消息的影響,美聯儲年底前再次加息的預期升溫,2 年期國債收益率升至 5.139%,5 年期國債收益率上漲至 4.88%,續創 2007 年以來新高。不過上周二美股收盤三大股指依舊漲跌互現,北上在上周三也沒有大幅流出,人民币彙率也比較穩定,說明市場對美聯儲轉鴿仍存在預期。
甯德時代最新業績解讀
甯澤基金董事、雪球人氣用戶吳吞指出,甯德時代 Q3 業績其實是不及預期的。同比來看,營收、淨利潤的增速下滑很明顯,2021 年、2022 年及 2023 年上半年,甯德時代的營收增速分别爲 159.06%、152.07% 和 67.52%;同期淨利潤增速分别爲 185.34%、92.89% 和 153.64%。更讓人關注的是,Q3 甯德時代經曆了首次淨利潤環比下滑,Q2 甯德時代歸母淨利潤 108.95 億元,Q3 爲 104.28 億元,環比下滑 4%。
關于淨利潤環比下滑,吳吞一開始推斷可能是因爲去年下半年到今年年初,原材料锂的價格一直在上漲,所以甯德時代一直在調價,到二季度時,锂價跳水,甯德時代電池價格自然也要随之下調,但這之間有一個時間差,所以可能導緻二季度有一段時間的毛利率較高。但事實上,甯德時代 Q2、Q3 毛利率分别爲 21.91%、22.42%,Q2 的毛利率還更高些。所以,導緻淨利潤環比下滑的原因主要在于以下幾方面:
1、最根本的原因還是營收增速的放緩。
2、産品返利。根據甯德時代在财報電話會議中的解釋,考慮到目前車企端有較大的競争壓力,出于支持客戶發展、深化客戶合作關系的考量,第三季度在動力電池端對車企客戶有一些返利安排。
吳吞表示,甯德時代之所以在 Q3 返利或者說降價銷售,本質上是因爲市場需求超過了供給。在此前的半年報中,甯德時代就披露過,上半年電池系統的産能利用率爲 60.5%,較去年同期的 81.25% 下滑了兩成。而在 2021 年,公司的産能利用率曾達到 95%。
3、Q3 彙率波動較大,海外業務出現彙兌損失。
4、從市占率角度看,甯德時代當前整體業績、市場影響力的下滑也是客觀存在的。根據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産業創新聯盟最新數據顯示,甯德時代市占率爲 39.41%,創 17 個月新低,而排名第二的比亞迪則增長到了 27%。可以說,來自比亞迪的競争影響很大,曾經甯德時代市占率長期超過 50%。此外,公司第一大客戶特斯拉在國内銷量下滑也有一定影響。
吳吞認爲,在動力電池行業越來越 " 卷 " 的當下,未來市占率和利潤率的提升更多需要依靠技術的提升,甯德時代還是值得期待,比如今年 8 月發布的 4C 超充電池——神行超充電池,宣布能實現 " 充電 10 分鍾,續航 400 公裏 ",神行超充電池的落地有望給甯德時代帶來更多客戶。
海天味業近期股價下跌的原因
吳吞介紹,海天味業今年上半年首次出現了營收和淨利雙降的情況。與此同時,上半年毛利率 35.91%,也是近十年以來的最低水平。其實海天味業業績的下滑趨勢很早就表現出來了,2021 年、2022 年海天味業營收同比增速分别爲 9.7% 與 2.4%,淨利潤同比增速分别爲 4.2%, -7.1%,2022 年下滑得很明顯。海天味業業績下滑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成本提升。2022 年以來,農産品價格居高不下。醬油的原材料包括大豆、豆粕、小麥、麸皮、面粉等,這些材料是海天味業最主要的成本,占比超過 80%。
2、線上渠道布局不夠。今年上半年,海天味業線上營收占比不足 4%。商品銷售經曆了電商時代,再到如今的直播帶貨時代,橫跨了兩個時代,但海天味業似乎對線上依然毫不重視。而競争對手千禾味業,線上營收占比從 2018 年的 6.94%,已經提升到了 2022 年的 25.87%。
很多價值投資者都認爲好公司、好品牌是要具備溢價能力的,大家經常舉的例子就是涪陵榨菜,即使在漲價之後,依然很多人購買。但事實上,消費品的溢價能力并沒有大家想象的那麽強,畢竟可以替代的品牌有很多。消費品公司業績增長主要就是三個方面:一個是銷量的增長,但是很多公司市占已經很高了,那就隻能靠降本和提價了。降本主要依靠規模效應,規模飽和以後,降本的難度也比較大。提價最直接,但是也不能亂提,要結合市場環境,消費者購買力情況等等,在經濟形勢不是特别好的時候,很多消費品龍頭企業反而容易陷入一種 " 逆水行舟 " 的局面。
奈飛 Q3 業績解讀
吳吞指出,奈飛 Q3 業績最大的亮點就是用戶數的增長,Q3 全球淨新增用戶達到 876 萬,遠超去年同期的 241 萬與華爾街預期的 620 萬。這也是 2020 年二季度疫情高峰期新增 1010 萬訂閱用戶以來的最大季度淨新增紀錄。
最主要原因是廣告會員數量的增長,這部分同比增速超過了 70%,整體新增用戶中占比達到了 30%。去年 11 月開始,奈飛開始推出低價但有廣告的會員 ( AOVD 訂閱套餐)。以美國市場爲例,奈飛 10 月 19 日進行價格調整後,有廣告的套餐爲 6.99 美元 / 月,而無廣告的标準套餐價格爲 15.49 美元 / 月,二者價差近一倍,吸引力還是很大的。
奈飛廣告套餐會員數的增長再一次印證了各行各業都存在的一個亘古不變的真理—— " 便宜就是硬道理 ",尤其是在大家都缺錢的時候更是如此。數據顯示,美國人從 6 月開始削減支出,因爲 9 月美國的聯邦學生貸款付款重新啓動,每個家庭每月預計增加 500 美元的支出。
值得一提的是,廣告會員的單用戶收入(會員費+廣告收入 / 訂閱數)已經超越非廣告會員的單用戶收入了。因此,奈飛看似是降價,其實卻是在 " 提價 "。吳吞認爲,奈飛其實本來就有能力賺這些錢,不過礙于自身定位還有消費者習慣沒有走這一步,現在走了之後發現 " 真香 "。
更多資本市場内容和觀點分享,歡迎在钛媒體 App 搜索 " 一周資本市場觀察 " 專欄,收看節目直播回放。
免責聲明:本直播欄目消息來源于公開資料,所有内容和建議僅供參考,不應作爲投資決策唯一參考因素,投資者應自主作出投資決策并自行承擔投資風險。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本文首發于钛媒體 APP,作者|内容運營編輯雨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