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北方
編輯 | 靖宇
2020 年,彼時智能手機剛剛進入 5G 普及階段,手機的硬件與軟件都迎來了一次叠代浪潮——新形态的需求對操作系統的設計與交互都提出了諸多新的問題,OriginOS 的首個版本,可以看作 vivo 對這些問題的回答。
彼時,我曾有機會與 OriginOS 開發團隊溝通,正如 OriginOS 的中文名原 OS,Origin 一詞代表的原始、本源之意一樣,開發新系統的首要目标就是要與手機操作系統生态内的衆多常用功能進一步融合,提供新的手機操作系統體驗。
但在 1.0 時期,OriginOS 開發團隊更多是将傳統系統的一些功能和元素重新組合,創造全新的視覺和交互規範,即使 OriginOS 确實成爲了當時一衆 Android 第三方操作系統中的一股交互旋風,但仍然很難觸及一些在此之上的難點:用戶使用手機的方式千人千面,即使能将百尺竿頭的觸摸交互更進一步,終究難免有隔靴搔癢之感。
很多用戶對一台 Dream Phone 的追求,實際上是對操作系統更加智能化的追求,但這種有溫度的訴求,很多時候對單一的功能開關來講是很難面面俱到的,因此手機智能助手從很早之前就被許多業内人士認爲是讓手機更好用,變成「更有溫度的智能設備」的躍遷途徑之一。
OriginOS 開發團隊同樣意識到了這個天花闆效應,因此在 2017 年,就開始了在 AI 大模型領域的布局,而在 OriginOS 4 上,則是 vivo 在大模型領域耕耘多年成果的首次亮相。
01 全新的藍心小 V
2011 年,首台搭載智能語音助理 Siri 的 iPhone 4S 問世,但此後的十餘年,手機上的智能助理的進展相比起硬件層面上的突飛猛進來講進展緩慢:不僅語音識别往往會在複雜場景下出現拾音不準确、要發音清楚的問題;語義理解不佳、換一種表達方式就答非所問的情況也十年如一日的普遍存在。加上使用場景有限,長此以往,導緻時至今日很多普通用戶對手機智能助理的印象還是「最常用的功能是設定鬧鍾」。
讓手機關鍵功能的更加觸手可及,一直是手機系統進化的核心訴求。OriginOS 1.0 的時候,vivo 通過原子組件在部分應用上實現了「零層級」交互,區别于早年間大家比較熟悉的桌面小組件,它相當于将應用程序的某些功能入口進行抽離再整合,從而大幅簡化操作流程,實現便捷操作。
到了 OriginOS 4,這次 vivo 主打的升級變成了今年最流行的行業趨勢——通用大模型;此前 vivo 已經預告過關于藍心大模型的性能:已取得了 C-Eval 全球中文榜單第二、其百億内大模型榜單第一,CMMLU 全球中文榜單第一以及其百億内大模型榜單第一的成績。
根據 vivo 官方的介紹,目前藍心大模型共包含:十億、百億、千億共計三個參數量級,共計五款自研大模型,其中 10 億與 70 億兩個都是爲包括手機在内的設備設計的端側大模型,從 700 億開始則是部署在雲端、用于意圖識别、文案創作等場景的通用大模型。其中 70 億參數級别的大模型未來還将進行開源,而藍心小 V 目前的體驗,主要是基于部署在雲端的百億參數級别大模型而實現。
具體到目前的體驗中,藍心小 V 有包括原子組件、懸浮圖标以及側邊欄三種呼出方式,最符合 OriginOS 設計風格的當然是一個 2x2 圖标位的原子組件,除了藍心小 V 的啓動入口,還能同時展示航班、火車、以及快遞等常用信息。
在藍心小 V 之前,Jovi 已經是 OriginOS 用戶非常熟悉的手機智能助理,但這次是将一個完整的大模型塞進手機中,并非隻是一個局限于應用層級的智能助理。按照目前 vivo 官方關于藍心小 V 能做什麽的介紹,除了目前已經不算陌生的知識問答、寫作以及圖片生成需求之外,藍心小 V 還能結合 OriginOS 4 實現一些手機系統層級的操作。
換言之,如果你之前已經用過類似的生成式對話機器人,你同樣也能很快地用同樣的交互模式,來使用藍心小 V,比如直接讓它幫你生成一份郵件:
除了這種非常典型的文本場景,根據文本生成風格化照片、生成思維導圖這些僅在不到一年前,還被業界公認爲是手機智能助理難以跨越的需求,在大模型加持下,在傳統的大模型智能語音交互的基礎上,我體驗到最常用的交互操作,其實還是例如将生成的文本内容直接導出爲 Word 或 PDF 格式,無需進入第三方應用另存爲,即可快速分享到工作群中。
在手機操作系統中,大模型實際上帶來最多日常體驗改變的,往往是對現有内容的深度整合。以藍心小 V 中目前整合的圖片功能爲例,你可以上傳一張照片,然後對話框中會彈出三個根據圖片内容信息識别出的建議選項,例如「轉換爲日漫風格」「提取文本」等常見的照片處理操作。
在照片風格變換這個功能上,目前藍心小 V 支持彩繪日漫、夢幻動漫、绯紅烈焰三種風格,生成效果非常适合直接出圖拿來發朋友圈,不失爲一種省時省力的藝術創作。
說到發朋友圈,藍心小 V 其實在推薦中也内置了「配文發朋友圈」這個選項:根據用戶發送的照片,自動識别畫面中的内容,并生成一句話的配文,同時提供快速跳轉至微信的選項,這個需求相信肯定是很多人日常生活中的剛需。
既然是大模型智能助理,肯定還有很多不局限于推薦列表中的功能:比如上傳同一張照片時要求它「消除照片中的路人」,小 V 同樣能直接執行,數秒就能快速出圖,即使是下面這張圖中路人基本已經與背景融爲一體的情況下,這個功能也能準确識别出來并将其修補。
作爲這些功能的重度用戶,我必須要說這些功能并非在現有的手機系統上不能實現,但全新的藍心小 V 可以說是用一種新的交互方式,将這些常用功能做到進一步觸手可及,從這種層面上讓手機變得更智能易用。
上傳 PDF 由藍心小 V 進行分析和快速提取文檔重點信息,甚至可以通過提問「論文的核心結論是什麽」「依據論文内容,心理學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是」要知道這一功能即使是 GPT-4 也是剛剛在十月底的更新中,加入這一功能。在手機大模型領域,藍心小 V 算是目前的第一了。
在目前版本的測試中,我用一篇名爲《國外本土心理學研究進展》的論文發給藍心小 V,要求它幫我總結一份摘要,同時要求它直接以要點的方式進行總結,藍心小 V 都準确地完成了對應指令中包含的實際需求,小小地展示了一把目前 CMMLU 全球中文榜單第一大模型的人類語言識别能力。
如果你想了解關于論文更加細節的問題,同樣可以試試藍心小 V:直接向它提問例如「作者提出了哪些觀點」這樣的問題,藍心小 V 同樣能給你一段快速總結式的回複。同樣的使用方式自然也可以适用于包括會議記錄、文章總結等各種文本應用場景,這種「不需要遵守固定範式」的空氣感從 ChatGPT 誕生時就是大模型的魔力之一,如今我終于在手機系統上看到了與之相似的使用體驗。
到了大模型時期,如果仍然将藍心小 V 歸類于「語音助手」,很可能會混淆大模型在操作系統層面上的作用:例如随着智能手機動辄 1TB 的存儲空間,手機攝影重度用戶空間不夠已經逐漸成爲曆史,但在茫茫照片海中快速找到自己想要的圖片,已經逐漸成爲了新的問題,有了藍心小 V 之後,你可以嘗試直接以語義識别的方式說出照片的内容理解,讓小 V 幫你在相冊中主動識别有對應内容的照片。
除此之外,利用全局識屏功能,從當前屏幕中快速抓取有效信息、以及使用類似「手機太卡了,幫我優化一下」的命令,在目前版本中都能直接實現對應的系統級操作。可以預見,未來藍心小 V 類似這樣的功能肯定能拓展至更多 App 以及系統級服務中,甚至是常用的第三方 App,這對于現在各種功能框架被 App 割裂的手機體驗趨勢來講無疑是一種「拯救」。
我們這次收到的是 OriginOS 4 的預覽版,預計整合大模型的藍心小 V 将在 OriginOS 4 的正式版中正式上線;包含藍心小 V 大部分功能的「藍心千詢」未來還将以獨立 App 的形式,上架其他通用的手機應用商店,這意味着未升級到 OriginOS 4 甚至是其他品牌的手機,未來都有機會像下載 ChatGPT App 一樣,通過下載藍心千詢 App 的方式,直接體驗到包括問答創作、圖片生成在内的藍心大模型功能。
上面提到了「有溫度的系統」,在這次的 OriginOS 4 中,我還意外看到一些能感受到 OriginOS 開發團隊「讓手機操作系統更有溫度」的一些努力:比如在設置 - 快捷與輔助 - 無障礙功能中的「vivo 看見」。
對實時畫面流進行分析解讀、同時以語音的方式提示畫面信息輔助視障用戶更好的與世界交互,一直是智能手機無障礙功能發展路線中的重點,而在 OriginOS 4 中,融合了藍心大模型的 vivo 看見,能支持視障用戶在弱網甚至無網的環境下識别取景框内的内容并進行播報,實時分析畫面中包含的環境、人物、位置關系、行爲等。借助 AI 的能力,實現更高效的無障礙功能。
02 還有這些實用新功能
除了藍心小 V 之外,OriginOS 4 中還加入了很多在系統層面上的體驗改變,既有在 Android 底層内核的革新,也有對 OriginOS 一貫強調的新設計的再進一步。
系統動效重構仍然是今年 OriginOS 的升級重點:OriginOS 4 中,vivo 引入了「虛拟顯卡」這一概念:即在 Android 系統底層用一個獨立進程作爲顯示單元,高優先級的處理相關任務,給用戶帶來更流暢的圖形處理和視覺效果。
在鎖屏樣式部分,OriginOS 用戶可能已經熟悉的 Origin 鎖屏在得到保留的同時,OriginOS 4 中還加入了許多新的樣式設置選項 :你能自定義鎖屏時鍾是否居中、字體樣式以及顔色等細節,還可以直接從壁紙中自動取色決定文本内容的基調。
重新設計的 vivo Sans 在視覺效果上更時尚,圖标的粗細還與文字字重進行統一,既保證了信息傳遞的整體視覺平衡性,也在手機屏幕的介質上也能獲得更加舒适的閱讀體驗。
另外你可能也已經注意到:OriginOS 4 的設置圖标也進行了重繪,更符合新系統下的整體視覺語言。
在桌面原子組件部分,本次新增了一個名爲「停車助手」的聚合類 App,基本上是将各種原本散落在第三方 App 中的常用功能入口彙聚一堂,方便你在開車時快速使用,這種屬于 OriginOS 最擅長的應用内功能整合,但同樣需要很多與百度地圖、高德地圖這樣第三方服務商的合作。
在超級省電模式下,OriginOS 4 的手機能獲得比以往更長的待機時間。在實際測試中,超級省電模式續航相比均衡模式提升 26%,待機場景相比較 OriginOS 3 提升了近 22%。
另外從今年開始,針對 Android 底層内核修改、實現的系統輕量化也算是行業趨勢之一,OriginOS 4 同樣引入了這一概念,雖然這一改進直接看起來似乎并沒有太強的感知,但實際上通過改寫安卓内核,将系統和三方應用後台輕載化,屏蔽後台無關的偷跑計算,使得 OriginOS 4 的系統後台更輕量,使三方應用更靜默,進而使功耗下降。在優化後,能降低 20% 的後台負載,對比 OriginOS 3,在部分場景下,負載下降 20%,待機提升約 15%。
在近兩年對國内用戶愈發重要的反詐功能部分,OriginOS 4 中進一步整合了千鏡可信引擎的能力,自動同步給包括支付寶以及銀行 App 在内的更多第三方金融 App,同時調用這些 App 内的風控機制,當檢測到相關風險存在時,現在可以直接在 App 内彈出提示,快速進行二次驗證。
03 總結
上面說了這麽多,看起來似乎 OriginOS 4 的功能非常繁雜,但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實際使用體驗後,我所看到的 OriginOS 4 主要的改變,其實仍然沒有偏離 OriginOS 一開始的初心。從最初提出的原子組件概念,到如今的大模型落地 OriginOS,本質上都是在試圖解決那個關于未來手機操作系統的問題:
「手機操作系統怎樣才能變得更有溫度?」
相比之前單純的功能羅列,融合了大模型的 OriginOS 顯然有了更多的思考,開發團隊也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内,在大模型與手機系統的框架之間做出最大程度的改變。最終跨出了從手機系統邁向 AI 操作系統的「第一步」。
這種改變是需要勇氣的,現階段的 vivo 基于藍心大模型所構建的生态尚處于萌芽期,即使有大模型的加持,通往下一代操作系統的道路仍然道阻且長,但我仍然從 OriginOS 4 中看到了,關于解答這個問題更多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