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電影《流浪地球 2》受到網友關注
這部依托工業化攝制流程完成拍攝的電影
展現出中國電影日益精進的工業實力
電影拍攝中遇到過哪些困難?
“太空電梯”的拍攝是如何完成的?
一起來看 ↓
01
電影中哪些部分體現了溫暖、陪伴的情感主題?
郭帆:陪伴是貫穿全片的感情主題。當我們隻是一個個體時,能做的事情其實很有限,我們很難抵禦外界的不确定性。但在危機面前,愛人、朋友或親人能夠陪伴你,兩個個體彼此感受到的就是全世界了。
02
太空電梯的拍攝,難在哪?
郭帆:我拍完它再也不拍電梯了。拍《流浪地球》第一部的時候,看着很簡單的電梯,從上面的電梯口和下面的電梯口,以及中段的電梯口和中間的電梯井,其實是四個景。任何一個景延伸都會變得非常複雜,所以光第一部的電梯我就在戶外搭了一個完整的電梯景和棚裡的三個實景。因為拍電梯是小空間、它狹窄,所以比較複雜。
《流浪地球》第二部的太空電梯,我覺得大空間還好一點,可以當一個房子拍攝。但後來我發現不是這樣的,我們的景還要動起來。這麼龐大的一個場景,要運動的話,底下就鋪滿了彈簧以及電機。當它開動起來就像拖拉機一樣,手都在振。
在電梯裡拍攝失重情況下打鬥的戲是真正的噩夢,那個太難了。統籌幫我們做計劃的時候說電梯内的打鬥段落大概是七天,我當時就說不可能,7 天我們肯定拍不完,至少要 10 天。實際上,我們拍了接近 3 個月,跟棚都拍出感情了。
03
電影中如何呈現月球?
郭帆:很多人都拍過月球,我也不知道怎麼能夠呈現出一個不太一樣的月亮。所以從地理環境上來講,我們還是依托真實環境。
我們先做了一些有人為痕迹的礦坑,隻不過那個礦坑會以一個太陽紋的形式出現,呈發射狀。我們挖東西本身是從最近的挖,挖完再往遠了去,時間久了自然就是輻射狀的,遠看它們就有太陽紋一樣的痕迹。
關于極端氣候的呈現,因為月亮上大氣很稀薄,并不能形成真正的風暴。我們想了很久如何去呈現一種極端的太陽風暴,同時也跟中科院的老師們溝通,去思考呈現方式,讓它既有一些道理,又能夠在視覺上突顯出不同。
04
“炸月球”作為影片的重頭戲,是怎麼拍攝的?
郭帆:最難的是光。從實景層面、硬件環境來講,做一個基地的房子和車,這些技術是相對成熟的。真正難的是光的控制,我們要用多大的燈去模拟太陽,而且還不能用太多輔光。因為輔光會出現影子的重疊,而太陽光打在月面上的影子不會重疊,隻有一個單純的影子。
光源很高,影子邊緣就是虛的,近一點邊緣就會變實。所以影子的真實度來自于光線的位置,以及我們的高度。
比如說我們想拍一個特别高的東西,但是影子的邊緣我們又做得很實,就會變得比較假。如果你看過去感覺鏡頭怪怪的,但說不出理由,可能就是影子邊緣的虛實造成的。這個要想拍得真,就隻能把光調準确。
本文來源:央視新聞微信公衆号(ID:cctvnewsc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