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鉛筆道創始人 王方
消失已久的馬雲,近期終于有了新動作。
據工商信息顯示,11 月 22 日,他注冊了一家公司,名叫馬家廚房,注冊資本 1000 萬元。穿透股權可以發現,馬雲持股占 99.9%。
- 01 -
這家公司究竟要幹啥?
目前還無法确定,隻能從工商經營範圍做一些猜測,如預包裝食品、農産品加工零售、辦公用品、體育用品、酒店管理等。
消息傳出後,業内推測馬雲要進軍預制菜,但很快被他的前助理否認,大約意思爲:馬雲在他面前提到最多的是 2 件事,一個是阿裏的使命,另一個是 " 馬家秘制老鴨煲 "。
" 老鴨煲 " 的故事從 20 年前就開始了,給 18 羅漢講過。
他說:馬家廚房肯定不做預制菜,但做什麽真不好說。
我的觀點:馬雲正在做一家大平台型公司,目标農業 + 食品。
控股馬家廚房的公司叫 " 大井頭貳拾貳号 ",從業務看,很像一家投資公司。
除去關聯公司之外,它還投資了 " 一米八海洋科技 "、" 一米八食品科技 ",時間分别爲今年 7 月 20 日、8 月 31 日。
從經營範圍推測," 一米八海洋 " 的布局重心是水産食品。據招聘信息顯示,該公司由一米八農業基金出資成立(占股 55%),探索爲消費者提供 " 四個好 " 的優質海水蛋白産品。
從招聘崗位看,它的業務覆蓋全産業鏈:水産加工廠、合作社、農戶等。
而 " 一米八食品 " 也是由 " 一米八農業基金 " 出資成立的,占股也是 55%。從經營範圍推測,它的重心是泛食品方向,但此外,它還能從事農業科學研究和試驗、蔬菜種植等。
該公司最近新增了幾個投資方,比如吳泳銘——元璟資本創始人,阿裏十八羅漢之一。
- 02 -
從這些舉動看,馬雲并不像是在豐富自己的 " 退休生活 ",而是在下一盤大棋。
馬雲很擅長幹 " 平台型 " 公司,整合全産業鏈,比如阿裏之于零售,菜鳥之于物流。未來的一個可能性是,馬雲正計劃做一個 " 大農業 / 大食品 " 平台型公司。
過去 4 年,從其行程軌迹看,他的興趣也在大農業方向。
2019 年,他被問及 " 從零開始建一個新公司,将會建立什麽樣的企業 ",馬雲的回答是:可能進入農業或其他方面。
2021 年,馬雲先後考察了浙江嘉興平湖的數字農業基地、德州和濟南的智慧農業項目,還曾考察西班牙農業區、荷蘭瓦格甯根大學。
2022 年,他到訪日本,考察近畿大學、日本海洋大學,研究相關的海洋養殖技術。
今年,他考察泰國,與農業巨頭正大董事長會面。正大的核心業務是農牧食品,旗下還有超市業務(蔔蜂蓮花)——消費者遍布全球 100 多個國家和地區。
- 03-
我個人認爲,對創業家而言,要多做順勢而爲的事;但對企業家而言,要多做 " 逆勢而爲 " 的事。這裏的逆勢而爲是指 " 逆周期 "
順勢而爲,創業家才能趨最大的利,避最大的害——企業要生存發展,必須如此。
但有一些長期重要的事,可能 15 年、30 年、50 年才能顯現價值,創業家的實力有限,扛不住這麽長的暗黑周期,因此企業家的關鍵價值就出現了。
他們已經實現了商業包袱,可以做更長期的布局,15 年、30 年、50 年,甚至沒有商業回報,他們也能接受——我認爲農業就是這樣一件事。
首先,它很重要。目前我國有 5 億多農民,有約 6 億人月收入不足 1000 元,他們是共同富裕的關鍵人群。
其次,圍繞農業 / 農民的創新公司商業價值難以釋放,至少未來 5 年是這樣。
如果不是馬雲成立 " 一米八農業基金 ",我想很少有 VC 會投 " 一米八海洋 " 這類公司,一個很直接的理由就是:上市前景不夠好。
VC 是和創業家的利益綁定的,必須順勢而爲,必須趨利避害。但這些事,就很适合企業家來做。
時代給了他們機會,他們需要回報時代。馬雲是我的榜樣,也是更多創業家的榜樣。
對于共同富裕,我也有自己的長遠使命:等鉛筆道做到一定階段,我會去做另一件事,發起 " 鄉鎮企業孵化計劃 "。
我想把企業家人群都團結起來,号召他們去自己的家鄉興辦鄉鎮企業,讓當地農民有多一種選擇:忙時種地,閑時上班——提高他們的收入。同時,鄉鎮企業允許政府參股,每年的部分利潤可用于興建學校等基礎設施,讓教育更加公平。
我想,當全國各地都燃起 " 鄉鎮企業 " 的點點星光時,或許能助力國家推進共同富裕。
各位鉛筆道讀者,你覺得我的想法靠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