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華商韬略
從年初開始,蔚來頭上就懸着一把刀:交付量。
一二月份,大家普遍低迷,蔚來還能忍一忍,三月份,各車企交付量迅速拉升,李斌半開玩笑半是擔憂:" 從現在到年底,如果每個月還是 1 萬輛的銷量,我和秦力洪都要找工作去了。"
但整個四月,蔚來隻交付了 6658 輛,環比下滑 35.8%,連紅線都沒守住。
01
比起 " 慘淡 " 數據,用戶 " 軍心 " 大動才更讓人頭疼。
低價高配的新版 ES6,讓 " 買貴了 " 近 10 萬塊錢的 ES7 用戶大舉反水,連番給李斌寫信,封封都被他稱爲 " 死谏 "。
眼見蔚來最爲人稱道的用戶關系也開始 " 漏水 ",李斌緊急召開了線上發布會,直面維權車主。卻被一位車主甩下一句狠話:" 我們不是來談話的,我們是來談判的。"
抱怨噓聲之中,李斌似乎被輿論逼到了牆角。
他 * 程度地表現了自己的誠懇:" 我們有我們的邏輯,我們是在管理長期複雜性。如果你們要責備我,甚至憎恨我,我可以接受。"
蔚來車主和粉絲的怨氣,是一點點攢起來的。
比如在 4 月 15 日,蔚來在其 APP、小程序商城發布了 * 家具系列産品——沙發坐墩。在官方介紹中,坐墩耗時 2 年打磨,榮獲 5 項國際大獎,将打造 " 車居合一 " 的生活空間。
但一 " 墩 " 最貴 2.3 萬的價格,卻讓車主們并不買賬,紛紛指責蔚來 " 主次不分 "、" 割韭菜 "。
除此之外,蔚來對 "NOP+ 增強領航輔助 Beta" 開啓 380 元 / 月的訂閱收費,以及對新車主不再贈送家用充電樁的動作,都讓它的粉絲吐槽連連。
比起這些,更讓老粉們擔心的是,别人在瘋狂叠代,蔚來卻看起來青黃不接。
老三款 ES8、ES6、EC6 立下了汗馬功勞,卻也走完了自己的生命周期;升級的 ES6 争議紛紛;其他新車還在路上——是醜是美,總要掀了蓋頭才知道。
粉絲擔心産品和服務,資本市場在關心數據。
根據 2022 年财報顯示,蔚來在 2022 年實現了 492.7 億元營收,卻虧掉了 145.59 億元,是 2019 年以來最多的一年。
當期的總負債高達 686.2 億元,其中流動性負債合計 458.5 億元,同期的現金爲 198.9 億元。資産負債率已經攀升至 71.28%,
錢不富裕,但燒錢的手卻停不下來。
2021 年,蔚來用于研發的費用高達 100 億,今年總額暫未披露,但李斌表示,今年 7 月将會有 8 款新車交付,可想而知,這個金額大概率隻增不減。
根據蔚來官方宣布,整個 4 月蔚來會新增 25 家門店,175 座換電充換電站。這個計劃進展如何,尚待蔚來披露。但李斌的确在不止一個場合堅定表達:要在 2023 年年底之前,把蔚來的換電站增建到 2300 座。
新能源汽車已經進入了淘汰賽階段,省成本、拼效率正在成爲新能源汽車在這一階段的競争力指标,蔚來卻繼續選擇規模投入、長戰線大基建的策略,這或許是它根據自身計劃做出的安排,但也讓很多人産生質疑:
這會不會拖垮蔚來?
02
任憑沸反盈天,李斌偏偏是個沉得住氣的人。
他的底氣,來得并非毫無道理。
在 4 月份的上海車展上,李斌曾介紹,蔚來的新車将在五月下旬上市,最後,ES6 的亮相,提前了大半個月。
新款 ES6,有一系列可圈可點的升級:它的算力提升到了 1016T,配備 7.1.4 杜比全景聲音響和 201 寸 AR 大屏。副駕位可以實現三區加熱,八點 SPA 按摩,22 向自由調節,預定即送 NOP+ 兩年使用權等。
從硬件到福利,ES6 給足了排面。
盡管用戶不滿意,但蔚來還是爲用戶考慮了很多。
之前,蘋果手機不開放系統接口,導緻使用蘋果的車主無法與蔚來第二代平台的車标配 UWB(超寬帶無線通信技術)實現對接。
而李斌做過調研,蔚來用戶裏,有 50% 用戶在用蘋果手機。這個結果讓他有點難受,稱 " 搞得我們很被動 "。
這和他一直強調的 " 把用戶體驗做好,比什麽都重要 ",完全背道而馳。
于是,李斌頂着資金壓力,咬牙開辟了手機業務線,用來打通互聯系統,建立智能生态。
盡管李斌多次表态,手機不會是蔚來的核心業務。但在手機逐漸成爲智能生活場景鏈接中心的今天,有一款能和車實現高度匹配的手機,對競争是相當強的有利因素。
而在高價 " 墩 " 上的用心,則是整個蔚來品牌價值和理念的輸出。
蔚來在品牌設立之初,就提倡一種全新的生活理念,把車定義爲可移動的第三空間。
高端的配套産品,是對生态的進一步延續。通過周邊産品,蔚來可以滲透用戶的多個方面。并進一步滿足用戶對精緻的追求,塑造身份的認同感,強化品牌調性。
這種對高端屬性的反複強化,很可能與蔚來一個面向未來的更大布局相關,那就是中低端市場。
2021 年,蔚來開始布局新的子品牌,項目代号:阿爾卑斯和螢火蟲,主攻 30 萬元以下的大衆市場。同時宣布将自研芯片、自研電池,分散供應鏈風險。
這同樣是一條大概率能跑通的路——蔚來已經在高端市場做出品牌影響力,一旦阿爾卑斯上市,不少相應用戶很可能因爲蔚來的口碑,扭轉購買意向,進而開辟新的增長極。
03
2023 年初,李斌曾放下豪言,要把換電站建到縣城。
他講了幾個動人的理由,其中之一是春節拜訪客戶時,曾到過溫州的蒼南縣,這裏已經有蔚來近 150 名用戶,卻還沒有一座換電站;過年期間,熱門高速路線的換電服務時長過長,讓用戶等了太久,讓李斌和團隊心裏很過意不去。
增建換電站成本極高,是典型的重資産建設,除了儲備電池,還需要背着人員值守,場地租賃,商用電費等等費用。
截至到 5 月 10 日上午 11 點,蔚來已經完成了 21785429 次換電,這背後是它超額付出且現在依然難言回報的巨大成本。
即使這樣,在建換電站這件事上,蔚來還是像 " 中了蠱 " 一樣堅持。
李斌對于 2023 年新增的 1000 座電站做了這樣的安排:
"400 座左右會建設在高速公路服務區或者高速口,加快高速換電網絡布局速度;約 600 座會部署在城區,重點布局有一定用戶基數、還沒有換電站的三四線城市與縣城。"
換電站的增建,便利了那些已購車的蔚來車主,同時,換電也是一種需求倒逼。
根據 2023 年 1 月份的數據,蔚來在北上廣深、天津、杭州、蘇州、成都、重慶等九個城市的總銷量是 4932 台,占比達到了 57%。而理想在這九個城市的銷量占比隻有 33.9%。
換電站建到哪裏,蔚來就賣到哪裏。
在所有其他新能源車需要耗費大量時間充電的過程中,有這樣一個品牌,在相同的高速口,可以實現五分鍾換電,然後揚帆遠行。
這種優勢,會在購買階段,自然而然地影響消費者的決策。
而随着蔚來更改了購車的換電規則,想要緩解補能焦慮的車主,在充電和換電中選擇後者,換電的更好服務,也可以爲蔚來增加一筆不小的收入,李斌就可以真正實現——配套本身即是生意。
長此以往,換電的護城河,會進一步拉開蔚來和普通新能源車的距離。
這也是爲什麽 " 老好人 " 李斌不介意在增建換電站的同時,配置公共充電樁。李斌介紹,這些充電樁 80% 以上的充電者是非蔚來的車主,包括特斯拉、比亞迪等。
充電樁越多,越利于大衆消費者選擇電車;而充電的人越多,排隊等候時間越長,又越能體現蔚來 5 分鍾内快速換電的優勢。
簡單的一個舉動,不僅利他,同樣是在用開放的方式利己。
接受采訪的時候,李斌表示 " 汽車行業有自己的規律,不是任何一個别的行業可以簡單去類比的,也不是一個赢者通吃的行業。"
這解釋了一個問題:爲什麽蔚來的打法看起來那麽 " 險 " 也解釋了李斌爲什麽說,蔚來有自己的邏輯,是在管理長期複雜性。
配電網中有了換電站這個天然的儲能區。讓蔚來可以把握住核心的資源,實現電力使用上的 " 削峰填谷 "。
這盡管成事艱難,但如果做成,蔚來的未來,就不隻停留在車企,而是一個獨立的電力資源中心。
04
2019 年,蔚來曾命懸一線。
自燃、召回、裁員、融資受阻、上海工廠停建,連鎖事件導緻蔚來月銷不過幾千台,股價跌到不足 2 美元,最終虧了 100 多個億。
李斌被媒體戲稱 "2019 年最慘的人 "。他幾乎沒有猶豫,就把易車私有化賣給騰訊,套現所有的股票拯救蔚來。
所有人都等着李斌垮掉的時候,他說:" 你不要指望别人給你打氣,自己給自己打氣是應該的。從一個更大的角度去看你做的事情,能夠給到自己一些信心,會往前走得更遠。
在這之前,他更是一個打不垮,又擅長給自己打氣的人。
2000 年,李斌成立易車網,拿到了千萬投資。沒多久便遇互聯網寒冬,美國納斯達克指數自 3 月達到頂峰後,便開啓了長達兩年的下滑。易車成立剛滿 1 年,虧損 400 萬元。
投資方想撤資,李斌爲讓其全身而退,把餘額 600 萬還給資方,自己扛起了 400 萬的負債。一邊運營易車,一邊爲了還債,幫别人編程序、建網站、做軟件。
事後李斌面對媒體松了口,之所以下此決心,是因爲他堅信 " 困難是暫時的,寒冬也終将會過去。"
果然,2003 年門戶網站起死回生,2004 年易車就扭虧爲盈。
李斌很早就說過,自己有一種 " 從懸崖邊把自己撈回來的本能 "。
這句話 * 次出現時,形容的是童年因家境貧寒,父母拒絕其讀大學,但他以絕食相逼的少年李斌。
後來這話一語成谶,幾乎成爲李斌職業生涯的預言。
這一次,他很可能又把自己從懸崖邊撈了回來。
5 月 5 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加快推進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車下鄉和鄉村振興的實施意見。
在大環境的确定性下,各大車企向鄉鎮市場下沉,除了拼最基礎的價格、配置,當然還有口碑、大衆接受度以及基礎設施建設。
這些,無疑都是蔚來的優勢。
李斌曾說:" 對我而言,創業是一件上瘾的事,是我的一種生活方式。創辦一家公司可能成功,也可能不成功,可能有小的成功,也可能有大的成功,但這個公司本身是沒有盡頭的。"
盡管坷坎還未過去,但我們仍然可以祝願,蔚來的故事同樣沒有盡頭。
更多精彩内容,關注钛媒體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載钛媒體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