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O】11 月 13 日,英國競争與市場管理局(CMA)正式批準了微軟對《使命召喚》開發商動視暴雪的收購。這意味在經過超一年的努力後,微軟最終獲得了批準,成功将動視暴雪收入囊中。微軟總裁 Brad Smith 表示:" 我們感謝 CMA 今天的徹底審查和決定。我們現在已經跨越了最終的監管障礙,完成了此次收購,我們相信這将使全球玩家和遊戲行業受益。"
微軟針對動視暴雪的收購,是目前遊戲行業史上規模最大的收購案之一,交易總金額超過 680 億美元。在 2022 年 1 月,微軟正式提起對動視暴雪的收購,震驚了整個遊戲行業。随後,多方勢力針對這起收購案進行博弈。與微軟公司存在競争關系的索尼曾多次試圖阻止這起收購案,雙方甚至曾對簿公堂。但是最終,微軟和索尼達成了協議。
動視暴雪加入微軟大家庭後,對于微軟的遊戲業務無疑影響最大。雖然背靠全球最大的科技公司之一,但是微軟的 Xbox 業務如今發展卻并不盡如人意,它的表現遠不及索尼、任天堂等競争對手,甚至你很難找到 Xbox 的盈利數據,這一事實已在側面說明了 Xbox 的盈利現狀。動視暴雪的到來能否讓 Xbox 業務起飛,也成爲了無數網友最爲關心的問題之一。
主機戰争已輸
雖然在遊戲主機市場上,微軟、索尼、任天堂被稱爲 " 禦三家 ",但其中的任天堂與另外兩者的競争關系相對較小,主要的 " 沖突 "(還是發生在索尼和微軟之間。雖然微軟的整體實力更爲雄厚,但是在主機戰争中,Xbox 卻是處于下風的那一方。尤其是在進入次世代後,Xbox Series X 和 Xbox Series S 的表現似乎還不如上一代的 Xbox One。
2020 年 11 月 10 日,微軟的 Xbox Series X 和 Xbox Series S(簡稱 XSX 和 XSS)兩款次世代遊戲主機發布;2022 年 11 月 12 日,索尼的 PlayStation 5(以下簡稱 PS5)在日本、美國和澳大利亞等地區上市,11 月 19 日在其它地區上市。自此,新一輪主機戰争拉開序幕。
據官方數據,截至 2023 年 6 月,Xbox Series S/X 總銷量達到了 2100 萬、Xbox One 系列的總銷量則突破了 5800 萬。而據索尼集團财報,截至 2023 年 6 月,PS5 全球出貨量達到 4170 萬台。可見,XSX 和 XSS 的銷量總和僅爲索尼 PS5 的一半,更何況 Xbox 的銷量中,售價低廉、性能孱弱的 XSS 占據了大頭。剔除了 XSS 後,XSX 和 PS5 的銷量對比隻會更加慘烈。微軟官方也在今年 6 月承認,自己的 Xbox 輸掉了主機戰争。
内容供應告急
微軟 Xbox 平台最大的特色就是其質優價廉的訂閱服務 Xbox Game Pass(簡稱 XGP),和索尼以及任天堂的遊戲主機用戶相比,微軟 Xbox 的用戶可以花更少的錢玩到 Xbox 平台上的各種遊戲。但是,Xbox 的訂閱制也有其問題所在。尤其 XGP 的訂閱費用很低,以港區爲例,初次訂閱的用戶隻需要 10 港币即可訂閱三個月,後續每個月也隻需要 30 港币。很明顯,除非用戶數量非常龐大,否則這樣的價格微軟肯定是在虧錢的。
同時,如今微軟 XGP 服務的内容供應能力也遭到了質疑。單是在 2023 年,《紅霞島》《星空》等多款被微軟和 Xbox 平台玩家寄予厚望的大作就接連撲街,《極限競速 8》似乎也沒能力挽狂瀾。往前推的話,似乎微軟 Xbox 連立家之本的《光環》質量都無法保證。爲數不多幹成的事就是把《帝國時代》給拉回來了,但是 RTS 遊戲玩家數量本來就不多,《帝國時代》也無法扛起 Xbox 的大旗。雖然同時期索尼那邊問題也不少,但遊戲撲街的問題還是沒有 Xbox 這麽嚴重。
因此,雖然如今的 XGP 仍然是業界性價比最高的遊戲訂閱制服務,但微軟的表現很難讓人不質疑 Xbox 平台的後續内容供應能力。同時,XGP 低廉的訂閱費用也是個問題。明眼人都清楚,在如今 XSX 和 XSS 銷量不佳的情況下,這個價格是無法支撐 Xbox 平台運行的,繼續漲價是遲早的事情。屆時,XGP 還會是如今這個質優價廉的 XGP 嗎?
暴雪救不了 Xbox
在被收購之前,動視暴雪就是美國體量最大的遊戲公司之一,在全球範圍内都有大量的忠實用戶。但是,動視暴雪的收購并不是微軟 Xbox 業務擺脫現狀的解決方法。事實上,在動視暴雪之前,财大氣粗的微軟已經針對多家大型遊戲公司發起了收購,隻是結果就算不說 " 啥用沒有 ",也很難讓人不懷疑微軟的錢花得值不值。
在宣布将收購動視暴雪前不久,微軟剛剛完成了針對大型遊戲公司 Bethesda(B 社)母公司 Zeni Max Media 的收購,此交易價值 75 億美元,是當時該公司最大規模的收購之一。Bethesda 在遊戲行業也算是大名鼎鼎,手握《上古卷軸》《輻射》《德軍總部》《毀滅戰士》等一系列重量級 IP。然而到了微軟手中,B 社的《星空》發售即爆炸。雖然這款遊戲的銷量确實不低,但這是純靠前期的營銷拉起來的,很多玩家在體驗了《星空》後,甚至甯願去玩隔壁的已經發售六七年的《無人深空》。
與 B 社類似,很多被微軟收購的遊戲工作室都是 " 獨立強 10 倍,收購弱三分 "。更何況,在被微軟收購之前,動視暴雪就已經内部問題一大堆,這家曾經的精品遊戲公司幾乎走到了人人喊打的地步。尤其是在确定《使命召喚》等遊戲不會獨占後,動視暴雪對 Xbox 平台就更加不會産生多大的影響了。
寫在最後
與微軟不同,索尼和任天堂更加偏向于自己培養第一方的遊戲工作室,而非通過收購,所以索尼和任天堂的内容供應似乎更加穩定。但微軟沒有那麽多的時間和條件去培養自己的第一方工作室,大手筆的收購是成效更快的方式。然而,幾百億美元砸下去,除了讓人感歎一下微軟的财大氣粗以外,Xbox 似乎仍在困境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