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從電子價簽、AI 秤到無線打印機、POS 收銀設備,從智慧冷鏈、智能物流系統到遠程管理、全域營銷解決方案……時隔兩年回歸的中國零售業博覽會上,數智化軟硬件幾乎覆蓋了整個零售業務線。
" 如果有 1000 萬,我們可能會考慮投資線上渠道或者供應鏈改造。" 某零售巨頭談到數字化轉型時的回答,卻反映出當下行業數字化存在不同環節水平不一的問題,比如前端門店的信息化方面。
漢朔科技相關負責人王天嬌告訴钛媒體 App," 過去幾年,有互聯網基因的門店或者一些形象店才會有電子價簽的需求。" 電子價簽,即電子貨架标簽,是一種放置在貨架上帶有信息收發功能的電子顯示裝置。
在她看來,全球零售業電子價簽的平均滲透率不過 10%,中國市場還要低一點。而這也意味着未來電子價簽的發展空間巨大。
電子價簽早已進入國内商超
提到價簽,消費者傳統印象中是 " 白紙黑字 ",最初是手寫的紙闆,随意地擺在貨架上,後來是打印的紙片,整齊地插在卡槽裏。2021 年,一則 # 原來超市價格标簽是電子屏 # 的話題登上熱搜,不少人才發現,原來的紙質價簽早已經悄悄地變成了一個個小小的 " 屏幕 "。
事實上,電子價簽的曆史可追溯至上世紀 90 年代的歐洲,在德國的麥德龍超市和法國的家樂福超市中,先後出現了電子價簽,隻是由于生産成本高昂,并沒有大規模商用。直到 2007 年,随着新技術的應用,電子價簽成本大幅下降,市場開始迅速擴張。
蔓延到國内是在 2011 年,彼時," 價格欺詐門 " 剛發生不久,沃爾瑪便在其位于深圳的香蜜湖店安裝了電子價簽,共 5000 片集中于變價較多的雜食區域。随後幾年裏,包括蘇甯電器旗下的樂購仕生活廣場、安徽樂城超市、以及物美集團等在内的零售商也陸續吃起了 " 螃蟹 "。
2016 年," 新零售 " 概念橫空出世,不僅孵化出盒馬等新業态,而且推動傳統門店加速 " 線上線下一體化 ",行業數字化提上日程。電子價簽則作爲門店數字化轉型的剛需品,開始受到越來越多國内零售商的青睐,出貨量在五年之内從 200 萬片漲到了近千萬片。
這個過程中,電子價簽産品本身也在不斷叠代更新,目前市場上能夠看到:LCD 全彩屏、電子紙段碼屏和電子紙水墨屏三種。
其中,LCD 全彩屏顧名思義顯示色彩、内容豐富,但反光嚴重,耗電量大;電子紙段碼屏可雙面顯示,但畫面格式固定、無法自由修改;而電子紙水墨屏雖色彩單一且單面顯示,憑借接近于紙張的顯示效果,以及省電、耐用等特點,成爲零售商最普遍的選擇。
從改價、定位到庫存管理
那麽,電子價簽究竟在零售業數字化中發揮什麽作用,又占據什麽地位呢?
華潤萬家相關負責人曾公開表示,以前員工需要手動打印、更換價格牌,電子價簽則能實時更新價格的變動," 我們在系統中設置什麽價格,電子價簽就會實時顯示什麽價格 ",隻需要幾十秒的時間,不會再因員工未及時更換價格牌,而誤導顧客。
不隻是價格,随着技術的突破,電子價簽已經可以通過二維碼、色塊等元素承載更全面的商品信息。例如,漢朔科技近日發布的全新 Nebular Pro 系列産品,在原有三色電子價簽的基礎上,升級成爲黑、白、紅、黃四色顯示,爲零售商增加了廣告營銷的創意實踐可能性。
" 在電子價簽之前,黃色就被各大商超當做了促銷專用色,消費者也已經形成一定認知,看到黃标就知道該商品在打折。" 王天嬌說。
更值得一提的是,電子價簽還可以結合藍牙 AoA 基站、ERP 系統實現中大型超市的物品定位、庫存管理等功能。盒馬相關負責人曾提到,有了電子價簽,線上如有訂單,揀貨員能在 4 分鍾之内完成揀貨," 選中某種商品,路過千百件商品的貨架前,電子價簽的指示燈會自動亮起 "。而此前,平均每 15 分鍾才能完成一單。
此外,電子價簽可以重複使用,有利于零售商節能、降本。漢朔科技做過統計,使用電子價簽,一家經營 2 萬個商品品類的超市,一年光人工和打印紙兩項就能節省數十萬元。
" 在門店數字化中,軟件系統反饋給零售商的是整體賬面數據,具體商品數據要依靠電子價簽、巡檢攝像頭等硬件在前端收集。" 王天嬌表示,電子價簽是零售數字化 - 商品數字化的重要一環。
滲透率提升仍有想象空間
不過,電子價簽在中國零售市場的滲透率并不高,有咨詢機構調研顯示爲 3%-5% 左右,相比之下,法國的電子價簽市場滲透率已經達到 50%-60%。
王天嬌認爲,這與勞動力成本有非常大的關系。" 歐美國家的勞動力成本高企,電子價簽的使用可以減少人力使用,而國内以及東南亞等地區的勞動力成本還在可控範圍内。" 同時,受疫情影響,電子價簽在國内零售業的普及有所延後。" 這兩年,電子紙産業鏈受阻,廠房建不起來,膜片供應不上,就得不到模組,也就沒有整機。"
另一家來自廣州的電子價簽廠商則表示,前期客戶接受度較低,主要在于價格偏貴。僅以 2020 爲例,單片 2.13 寸電子價簽的零售價在 50-60 元之間,一家有千個 SKU 的門店部署成本在 10 萬左右。而如今,其觀察到硬件成本有降低的趨勢,市場也在逐漸成熟," 相較于價格,很多客商更在意産品操作是否便利、管理是否全面 "。
" 疫情對零售企業數字化轉型歸根結底起到了催化、加速作用。" 他們一緻認爲,在這一不可扭轉的大趨勢下,未來中國電子價簽市場的增長空間很有想象力。
特别是當其融入零售數字化綜合解決方案之時,據前瞻産業研究院報告,未來我國數字零售行業有望持續快速發展,預計到 2026 年數字化零售市場規模占全社會零售銷售總額将達到 5%,而 2020 年這一比例爲 1%。
(本文首發钛媒體 App,作者|劉萌萌)
更多精彩内容,關注钛媒體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載钛媒體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