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時代周報 作者:遲雨
第 135 屆廣交會第一期爲期四天,于 4 月 15 日至 19 日舉辦。在近日舉行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商務部相關負責人介紹,相比上屆同期,展會現場人流量增長顯著,境外采購商到會踴躍,參展企業結構更加優化,展品更加體現發展新質生産力,實現了開門紅。
" 開門紅 " 有數據支撐。據廣交會統計,截至 4 月 19 日,有 125440 名境外采購商線下參會,比上屆同期增長 23.2%,覆蓋全球 212 個國家和地區。
萬商雲集,人氣火爆,說明了什麽?
一方面,代表中國制造在全球市場上仍具備強大吸引力,這種吸引力并未因愈演愈烈的國際地緣政治競争而削弱。另一方面,也表明世界各國對全球經濟複蘇十分渴望,期待通過更多像廣交會這樣的平台做大國際貿易的蛋糕。
當下正是全球經濟複蘇的關鍵時刻。世界貿易組織最新發布的報告指出,去年全球貿易下降 1.2%,今年則有望 " 逆轉 ",預計 2024 年全球貿易将增長 2.6%。
全球經濟複蘇在望,但不确定性并未完全消除。如果有更多的正面、積極信号注入,将有力地改善市場預期。
作爲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将發揮什麽樣的作用,會采取什麽樣的貿易政策,自然舉世關注。而廣交會的定位就是中國對外開放、合作共赢的平台。這樣的盛會,誰會不歡迎呢?
" 參展企業結構更加優化 ",這一點同樣可用數據爲證。
第一期參展企業中,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制造業單項冠軍比上屆增長 33%,智慧生活、新三樣、工業自動化等高技術含量企業數量增長 24.4%。一期現場展出的智能産品超 9 萬件,工業自動化設備、新能源汽車等産品成交比上屆有大幅增長。
爲什麽會出現這樣的變化?
一言以蔽之,依靠科技賦能,緻力于發展新質生産力,中國正在從貿易大國向貿易強國躍進,中國制造正在向中國智造轉型,中國産品正在向産業鏈、價值鏈的更高端攀升。
在廣交會現場,出現了寫毛筆字能彈鋼琴的智能仿生手、能以 " 虛拟人 " 輔助學習的智慧黑闆、幾秒轉化出十幾種語言的 AI 語音轉錄工具……
面對這樣的場景,如果是過去經常參加廣交會的常客,而且對中國産品向來抱有價格低廉的印象,如今是否會有恍如隔世之感?
" 恍如隔世 " 的感覺沒錯,一切隻是因爲善于學習的中國企業進步太快了。
中國企業向前邁進,這是中國的幸運,也是世界的好消息。
通過廣交會等平台,中國爲全球消費者提供了大量競争力強、供應穩定的優質産品,也爲全球企業創造了更多合作機會。
怎樣擁抱全球市場,從而建立更穩定的産業鏈供應鏈?廣交會作出了生動實踐。
官方調研顯示,80% 以上的參展企業通過廣交會結識了更多供應商,64% 的參展企業找到了更合适的配套服務商,62% 的參展企業獲得了更高效的生産替代方案。這無疑是合作共赢、相互成就的範式。
廣交會的成功充分說明,打造更多像廣交會這樣的全球協同平台,可以助力各國特别是發展中國家實現工業化,進一步增強全球産業鏈供應鏈的韌性與穩定。
(作者系特約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