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被傳 " 讓員工自費墊付社保和公積金 " 後僅僅不到一個月,愛馳汽車再陷困局。
近日,一篇題爲《呼喚正義!近 2000 家庭向愛馳汽車集體讨薪》的長文在社交媒體流傳。該文表示,經過超三個月的等待,員工讨薪的訴求并沒有得到公司回應," 得到的隻是被無視,已讀不回,拒接電話甚至拉黑,斷薪資。"
6 月 27 日,藍鲸汽車記者就此事向多位愛馳汽車相關人士進行求證,其中一位知情人士表示,文章确由内部員工發布,公司大群信息已得不到主要管理層回複。
長文對愛馳汽車提出了三點訴求。其一,說明補發工資的時間計劃,涵蓋具體的解決方案和時間表,而非空洞的承諾;其二,提供透明、直接的溝通渠道;其三,按照合同及法律,保證工資的全額交付,并補償員工因拖欠工資而受到的損失和困擾。
愛馳汽車、威馬汽車、天際汽車、自遊家、恒馳汽車 ...... 年内已有多家新勢力車企被曝出現經營問題。
愛馳汽車成立于 2017 年。與其他造車新勢力一樣,公司創始人付強曾在一汽大衆、上汽斯柯達、北京奔馳、沃爾沃等公司擔任要職,擁有豐富的銷售及管理經驗。2019 年 7 月,愛馳汽車以 17.47 億元收購江鈴控股 50% 股權成爲其最大股東,創下了彼時國内造車新勢力獲取生産資質的最高成本記錄,這也成爲愛馳汽車的高光時刻。
2019 年 12 月,愛馳汽車的首款量産車愛馳 U5 正式上市。該車定位純電動中型 SUV,首發補貼後售價 19.79 萬 -29.21 萬元,并于 2020 年 6 月開啓交付。
然而愛馳 U5 的銷售表現卻并不理想。在競争激烈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中,因缺少鮮明産品标簽,愛馳 U5 在 2020 年銷量不足 3000 輛,2021 年月均銷量不足 300 輛。
2021 年 4 月,愛馳汽車發布旗下第二款量産車型——定位純電動智能轎跑 SUV 的愛馳 U6。這款原定于同年 10 月交付的新車型,最終因資金問題推遲至 2022 年 10 月才正式上市,首發補貼後售價 21.99 萬元。
新車型的上市并未拯救愛馳汽車在銷售端表現的頹勢。相關數據顯示,2023 年前 4 個月,愛馳汽車累計銷量僅百餘輛,幾乎在競争激烈的國内市場 " 失聲 "。
與在國内市場 " 低調緩行 " 的節奏相比,愛馳汽車作爲造車新勢力中最早發力出海的企業之一,在海外市場動作頻頻。
該公司官網顯示,自 2020 年 5 月愛馳汽車首批車輛出口至今,愛馳 U5 及 U6 先後登陸 20 餘個國家和地區;愛馳 U6 自上市以來陸續在德國、法國、西班牙、丹麥、瑞典、瑞士等歐洲六國上市,各國售價普遍在 4 萬歐元以上,折合人民币 30 萬元以上。
2022 年,愛馳汽車宣布其正在向東南亞地區的泰國、新加坡、柬埔寨等國家,以及計劃未來向北美等市場進發。同年 11 月 28 日,愛馳汽車與來自泰國的合作夥伴菲尼克斯 EV 簽署了共計 15 萬輛新車的銷量訂單,并發力推動充電技術也進入泰國市場,以解決當地電動車市場充電平台分散、找樁難、充電體驗差等一系列問題。
盡管在海外市場聲勢頗大,但愛馳汽車實際的銷售表現卻并不如意。根據該公司官網數據,截至 2022 年 11 月其累計出口量爲 6264 輛,其中,2022 年 1-11 月其累計出口 3557 輛。此後,愛馳汽車方面再未公布出海銷售數據。
記者查詢天眼查平台獲悉,愛馳汽車自成立以來總共獲得 9 輪融資,投資方不乏騰訊投資、甯德時代、滴滴出行等知名度較高的企業。但高企的經營成本和持續乏力的銷售表現将愛馳汽車一步步拖入資金困局。
在職場社區平台脈脈,有用戶于 6 月 19 日發布圖片顯示,愛馳汽車位于上海嘉定的辦公區已無人出入,就連 logo 也被覆蓋住。多位自稱爲愛馳汽車員工的用戶也在該平台發帖稱,目前愛馳汽車員工已居家辦公。前述知情人士也對記者确認了這個消息。
" 從 3 月 10 日發 2 月工資,就拖延了一周。4 月 10 日該發 3 月工資的時候就發不出來了。前期管理層還在不斷穩定大家的情緒,5 月 4 日下午開始就以公司電路維修爲由開始居家辦公。公司核心管理層一直是逃避的狀态,近 2000 人的大群,員工問工資,問社保,基本就是不管不問不回複,已讀不回。怎麽罵也不回。" 該知情人士稱," 從三月到現在,目前大群還有 1000 人左右,也就是有一半員工還在等待公司安排。"
當前,各大社交平台關于愛馳汽車的各類傳聞不斷,愛馳汽車官方也暫未就長文内容作出公開回應,其微信公衆号和微博分别停更在今年 5 月 1 日和 5 月 4 日。
圖片來源:脈脈用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