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21 日報道,從本周開始,各大社區平台流傳出高通上海公司即将大規模裁員的消息。據稱本次裁員主要集中于無線業務研發部門,補償标準爲普通員工(包含剛入職的員工)N+4,無固定期限的資深員工 N+7,且沒有三倍封頂限制。
對于市場傳聞,高通公司 21 日對此回應表示,高通在第三季度财報電話會議上和 8 月提交的 10Q 報告中曾說過,鑒于宏觀經濟和需求環境的持續不确定性,公司預計将進一步采取調整措施,以實現對重要增長機遇和業務多元化的持續投資。雖然相應計劃還在制定中,但預計主要措施将包括裁員,不過市場所傳的 " 大規模裁員 "、" 關閉辦公室 "、" 撤離上海 " 等說法誇大其詞。
高通還稱,預計與裁員等措施相關的行動将産生大量額外的調整費用,而其中很大一部分預計将發生在 2023 财年第四季度。在中國采取的調整措施也是之前對外溝通的相應計劃的一部分。
高通中國在北京和上海均設有研發中心。企查查信息顯示,高通信息科技 ( 上海 ) 有限公司 ( 以下簡稱 " 高通上海 " ) 成立于 2010 年 08 月 16 日,注冊地位于中國 ( 上海 ) 自由貿易試驗區。經營範圍包括區域網絡芯片,有線、無線通信終端芯片及其軟件的測試及維護等。工商注冊顯示,高通上海目前的參保人數爲 393 人。
8 月初,高通發布了截至 2023 年 6 月 25 日的 2023 财年第三财季财報。根據财報,高通第三财季營收 84.51 億美元(約合人民币 607 億元),同比下滑 23%;淨利潤爲 18.03 億美元(約合人民币 130 億元),同比下滑 52%。而在一季度,兩項關鍵指标的下滑幅度分别爲 17% 和 41%。不難看出,高通的業績呈現加速下滑态勢。
高通業績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持續下行,導緻其核心業務手機芯片的營收出現了大幅下滑。根據第三方機構數據,全球手機出貨量在去年全年下滑 11% 後,今年前兩個季度再次分别下滑 13% 和 11%,同期中國手機市場的出貨量分别下滑 11% 和 5%;平闆電腦市場同樣在大幅度下滑。
另一方面,高通手機芯片收入中有接近 60% 來自于中國市場。
根據财報,高通 2022 财年在中國市場營收達 281 億美元,占總營收的 64%;小米、OPPO、華爲、vivo、榮耀等中國手機廠商以及大部分新能源汽車廠商,都是高通的客戶。
随着 8 月底華爲麒麟芯片的重新上線,知名分析師郭明錤表示,預計 2024 年後華爲對高通芯片的需求将驟降。而根據他的數據,僅在 2022 年一年,華爲就向高通采購了大概 2300 萬 -2500 萬顆 SoC。
在最新一季的财報數據中,高通手機芯片業務的營收(歸屬于 QCT 部門)爲 52.6 億美元,同比下跌 25%,這直接對高通的營收業績産生了較大沖擊。
爲了削減成本,高通開啓全球裁員。
從 2022 年 12 月至今年 3 月,高通美國加州總部的 232 名員工被裁,5 月高通宣布将在全球裁員 5%,主要集中于移動部門。
今年 6 月,高通宣布将繼續裁減加州聖地亞哥總部的 415 名員工,且其中大多數人爲工程師。8 月份台媒曾預計高通将在中國台灣裁員 200 人,覆蓋産品和測試等領域。
高通首席财務官 Akash Palkhiwala 曾公開表示,預計公司削減成本的措施将持續到下一個财年。除了各大科技企業都在做的降本增效之外,疫情期間高通存在的過度招聘員工情況,也是高通今年持續裁員的重要原因。
公開數據顯示,高通在上個季度中用于重組的費用爲 2.85 億美元,其中就包含有較高比例的員工遣散費用,高通預計這項費用在第四季度将達到更高數額。
美國東部時間 9 月 11 日,高通公司宣布已與蘋果達成芯片供應協議,将爲其 2024 年、2025 年和 2026 年推出的智能手機提供骁龍 5G 調制解調器和射頻系統。
在公告中,高通進一步指出,新協議的條款和條件與之前的協議類似。而雙方簽訂的專利許可協議也保持不變,該協議自 2019 年 4 月生效,期限爲 6 年,并且雙方可選擇延長兩年。
對高通而言,拿下蘋果未來三年的訂單無疑是一個重大利好。
除此之外,汽車芯片也是高通少有的不在下滑的業務,第三财季該業務同比增長 13%,因此一些分析認爲高通已經開辟了手機之外的賽道。但從總量來看,汽車芯片單季收入規模隻有 4.34 億美元,僅占總收入的 5%,遠不能支撐高通整體收入的增長。
截至 9 月 20 日,美股高通 ( QCOM ) 股價爲 109.190 美元 / 股,跌幅 1.38%,總市值 1219 億美元(約合人民币 8907 億元)。
編輯|孫志成 蓋源源
校對 |何小桃
封面圖自視覺中國(圖文無關)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