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季《再見愛人 3》,三對嘉賓的配置都有一點 " 女強男弱 " 的意思。
女性越來越獨立,在社會中的地位和意識大大提升," 女強男弱 " 的婚姻已經變得很常見了,難道這種配置的盡頭就是上 " 再見愛人 " 嗎?
夫妻之間總有外人不得而知的矛盾與傷痕,怎樣才能與 " 高速成長 " 的配偶保持同步,是當下許多夫妻都會面臨的問題。
驚?傅首爾的鹹魚老公要鬧離婚?
傅首爾和老劉鬧離婚,大家震驚的點不僅在于他們不久前還在綜藝上秀過恩愛,更質疑一點:老劉不是當鹹魚當得挺快樂的嗎?
這還是傅首爾自己說的,經典辯題 " 伴侶是一條鹹魚,該不該鞭策 ",傅首爾對老劉的總結:" 這就是一條鹹魚,淡泊卻沒有志,甯靜但走不遠。他們的特點是,他們想幹的不一定能幹好,你想讓他幹的,他一定幹不好。"
幹啥啥不行,快樂第一名的 " 鹹魚老公 ",就是傅首爾在語言賽道上的靈感缪斯,而在《再見愛人》裏,老劉坦白了自己的迷茫:
自從在合肥搬到上海,他失去了原本熟悉的社交圈子,每天最大的事情就是接送孩子上學,其餘時間刷手機吃飯睡覺,生活變得越來越封閉。
與之相對的是,傅首爾事業飛升,每天都在接觸新的事物和圈子,事業如魚得水,兩人相處的時間變得越來越少,關系也越來越疏離。
節目裏看到兩人同框時,老劉還是會很自然地給妻子夾菜, 會微笑點頭配合妻子的單線輸出,但是按傅首爾的說法,結婚十五年,他們親情和友情的部分毋庸置疑,而愛情的部分已經降到 0。
被孤獨和挫敗感侵蝕的老劉,出于對自己生活狀态的否定和想要改變的态度,做出了離婚的決定。
節目裏,老劉跟另一位因爲 " 女強男弱 " 感到挫敗的男嘉賓老紀惺惺相惜,其實我覺得他更應該找李承铉聊聊,主夫 helps 主夫。
老劉的困境是全職太太性轉版嗎?
有人覺得,老劉如今的困境就像是 " 全職太太性轉版 ",而上一位引起全網讨論家庭主夫困境的人物是李承铉。
兩年前,李承铉在《披哥》舞台上重新定義 " 斯文敗類 ",許多人爲之淪陷,搶着喊一句 " 哥哥渣我 "。
然後大家才知道,消失的那幾年,他當全職奶爸去了。
他的 " 奶爸 " 當得其實挺不錯,不但生活上照顧得細緻,還能關注到孩子的心理狀态,育兒書沒少看。
可教育孩子就是這麽消耗人精神和體力的,你付出了很多,孩子的反饋可能很少。
她依然會沖你大喊大叫,會反手推掉你精心準備的午餐,會在你昏昏欲睡的時候起來嗨,你忍不住吼了孩子,占得一時的上風,卻又很快會陷入深深的自責和不安 ……
李承铉說,那段時間最難受的是 " 每天幹了很多事情但好像什麽都沒幹 "。
奶爸很辛苦,但外界并不認可奶爸這個身份,輿論公開嘲笑他是 " 軟飯男 ",長期的身心消耗,遠離熟悉的社交圈子,失去事業的充實感和成就感 …… 一度誘發李承铉的 " 産後抑郁 "。
當然也有人會說 " 男人就是矯情 ",這麽多家庭主婦都沒抑郁,但社會對于兩性的規訓确實也是不同的,女性在 " 全職主婦困境 " 中主要是承受來自家庭内部的壓力,繼發心理内耗;而丈夫的 " 全職 ",會承受更多來自外部的壓力,這是李承铉親身體驗過的。
如今老劉也處于這種困境中,人都是有社會屬性的,需要一些更直觀東西來感受自己存在的價值,需要有被看見、被肯定的機會。
比如來《再見愛人 3》當觀察員的 Papi,她家老胡也經常被網友 cue 掙得沒老婆多,但老胡本身是編劇,有自己熟悉的專業領域,也有自己的社會位置,這樣他就不容易失衡。
還有就是,當夫妻中的一方獲得成功,家庭原有的平衡被打破了,無論是現實層面還是心理層面都需要重新進行關系調整。
有一部分調整,是夫妻雙方都得參與,更多時候,則是需要 " 未能快速成長 " 的一方主動去調整自己的身心狀态的。
看看老劉的生活日常,你會發現無論傅首爾飛升前後,他都未能規劃好自己的生活。
家住在上海郊區别墅,每天早上 6 點去送孩子上學,耗時一個多小時,堵着車回家已經 10 點了。下午再往返一次,一整天有 6~7 個小時花在接送孩子的路上——這孩子非得這麽接送嗎???
一個接送管家 APP 就能解決的問題,耗盡了老劉幾乎全部的精力,隻是爲了一個重視家庭、重視教育的态度,實在是劃不來。
老劉沒有傅首爾段子裏說的那麽快樂,傅首爾也沒有自己以爲的那麽了解老劉,這都是兩人想分手的原因。
所有原因中,最根本的依然是老劉的自我規劃有問題,他無法處理自己的心理失衡。
妻子 " 起飛 " 其實并不意味着自己就是廢物,就像許多沒上班的全職主婦,也在社會公益活動、個人興趣愛好中找到了内心的安全感,重新社會化成功。
我看過許多全職媽媽自己摸索的學習攻略,理論性強可行性高還接地氣,比許多教育專家都要實用。
而像老劉這樣徹底 " 鹹魚 ",隻會喪失對生活的控制權。
雖然困境有點相似,但我還真是無法認同老劉是 " 性轉版全職太太 " 呢 ……
夫妻講的不是 " 勢均力敵 " 而是一體同心
傅首爾的叙事是這樣的,她曾試圖鞭策老劉 " 找點事幹 ",所以老劉賣過保險、榴蓮、鞋子,但不是賣不好就是被騙錢,讓他帶好孩子,結果三天之後孩子學會了照顧爸爸 ……
所以傅首爾接受了他的鹹魚屬性,開始調侃 " 我鞭策他變優秀了就跑了 "…… 說實話,我不太信。
回過頭去看,她那些調侃丈夫的段子背後也沒那麽坦然,花式誇老劉,誇來誇去還是心态好,40 歲像 10 歲,洗澡都能哼着歌,能提供情緒價值,不是 …… 老劉一個自己心态崩了很久的人,真能長期提供情緒價值嘛?
或者我們換個庸俗視角來看哈,戚薇的快樂我們都懂,李承铉長成那樣還努力溫柔自律,我要是戚哥嘴都笑歪;
但傅首爾在婚姻裏的快樂,大家其實本來就不太懂,隻是她這麽說,聽衆會寬容地覺得 " 那他們這樣也挺适配的 "。
許多時候,如果一個人隻有 " 情緒價值 " 值得被誇獎,那這種情緒價值就顯得很單薄。
要如何才能與 " 高速成長 " 的配偶保持同步,這是當下許多夫妻都會面臨的問題。
在戚薇和李承铉身上,我其實是能看到,事業走在更前頭的戚薇,會停下來等,會給予伴侶實質性的支援的。
《披哥》決賽舞台,倆人拿出的是合體版《天上飛》,李承铉想要做出自己的音樂代表作,戚薇就在他的情歌 MV 裏擔當 " 手模演出 "。
到戚薇懷二胎,李承铉有小半年時間都在參與《披 2》,甚至預産期還與李承铉《披 2》公演時間接近。
隻要妻子一句 " 我和寶寶需要你 ",他可以馬上飛回妻子身邊,但戚薇堅定告訴他,作爲演藝人,要對得起觀衆,也不缺這一兩天,不要因爲她和孩子影響到其他表演者。
最後李承铉還是順利完成了表演,也趕上了陪産,隻是稍微陪伴妻子之後又匆匆趕往現場排練了。
你說戚薇那個時候不想老公陪着嗎?高齡懷孕的她胖了四十多斤,孕晚期差點摔倒崴腳,産後連翻身都困難,整個月子都是在輪椅上度過的 ……
他們都各有各的處境和困難,但依然可以看見夫妻倆是同心的,或許夫妻關系的核心并不是 " 勢均力敵 ",而是 " 一體同心 "。
寫到這裏發現今天是他們九周年紀念
世俗意義上誰強誰弱或許可以決定很多事情,但它遠遠不是婚姻生活的全部。
夫妻間能夠理解彼此面臨的壓力,相互支持那些 " 離經叛道 " 的選擇,面臨諸多困境,依然相互扶持、相互守望,愛就不會在彼此的婚姻中消失。
結語:
所謂 " 一體同心 ",說的更多是夫妻之間的相處模式,不是一方給予一方索取,而是相攜緻遠,結伴而行。
李承铉當初 " 讓老婆先拼事業 " 是一種付出,而戚薇對李承铉複出不遺餘力的支持,和他一起舞台營業,參與他的 MV 拍攝,對内也分擔掉一部分育兒工作,不也是給予和付出麽?這些實際的陪伴和支持也是一種 " 同心 "。
共同成長沒有必然的外在标準,就算李承铉後來沒有紅,他就配不上戚薇了嗎?
并不是的,愛人之間如果真的相互理解,是不需要以 " 事業 " 這個顯性外殼爲支撐的——而老劉,恰恰是沒有這樣的認知,邁不過去自己心裏的那道坎。
回頭來看老劉的 " 鹹魚 ",真的是天性如此麽?其中有多少擺爛賭氣的成分,又有多少是源于心态失衡、看不到未來的迷茫恐懼,這隻有他自己知道。
我們常說,人隻有先控制自己,才可能扼住命運的咽喉。夫妻關系其實也差不多,如果無法與自己和解,夫妻同心,也隻不過是一句空話而已。
今天的深夜話題是:
怎樣才能與 " 高速成長 " 的配偶保持同步?
來評論區說說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