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 | 新立場 NewPosition
意料之外的時間點,意料之中的結果,快手管理層突然公告變陣。
10 月 20 日晚間,快手科技在港交所發布公告宣布,自 2023 年 10 月 29 日起,宿華不再擔任董事會董事長,将繼續擔任執行董事和薪酬委員會成員,但其不同投票權不會發生變化。
巧合的是,同樣在兩年前的 10 月 29 日,快手主動終結了公司最高領導層 " 雙核 " 管理的模式,宿華和程一笑調整分工,宿華辭去 CEO 一職,繼續擔任董事長、執行董事,負責制定公司長期戰略;創始人程一笑接任 CEO,負責公司日常運營及業務發展。
程一笑出任 CEO 的兩年間,快手實現了業務規模、營收規模的雙增長和運營效率、盈利能力的雙提升,在國内業務連續 4 個季度實現經營利潤後,于 2023 年一季度首次實現集團層面整體盈利。
但在宿華退下 CEO 之位後,原 CFO、原 CTO 和原商業化負責人、宿華個人助理以及商業算法大佬們等人卻已早于宿華離開奮鬥多年的快手,此番宿華卸任董事長也正式标志快手的宿華時代徹底終結。而在告别宿華之後,未來程一笑的快手故事該如何講述更值得期待。
是無情,更是無奈
此番宿華辭任董事長并不讓人意外,這一點從辭任首席執行官,結束快手 " 雙 CEO 治理 " 結構,以及其後續 " 清君側 " 動作中已不難看出下一步的走向。
抛開傳聞中兩人的龃龉不和,在宿華 CEO 時代,二人共同見證了快手走向上市的高光時刻。
21 年 2 月份,快手登陸港股,上市當天開盤後股價大漲,市值一舉突破 1.3 萬億港元,超越京東、小米,成爲僅次于騰訊、阿裏、美團、拼多多之後的國内第五大互聯網上市企業。最高點時股價曾上探至 417.8 元,市值高達 1.73 萬億元,然而高開低走,之後快手一路下跌,市值、股價接近腰斬,三個月後,市值跌破萬億市值大關,8000 億市值蒸發。
同年 8 月的一份 Q2 财報,更是再次爲市場唱衰快手添了一把柴:快手日活用戶跌破 3 億之下,不僅遠低于抖音的 6 億日活,甚至被上線不到兩年的視頻号遠遠拉開差距。内憂外患,快手亟待一次大的變革。
表面上看,宿華在 21 年底辭去 CEO 一職是爲此前股價不振,增長乏力而攬責,但實際上,調整的草蛇灰線似乎更早便有迹可循。
2020 年 6 月 24 日,一篇洋洋灑灑兩千多字,直指快手的内部問題的文章《談談我司的病》被貼到快手内網,發文者是快手前 50 号員工朱藍天。而随同文章一起公開的還有宿華與程一笑的微妙關系。
" 從一級部門說起,以前的徐欣和 Thomas 人盡皆知互相不服,音視頻的于冰老師和客戶端的春雨老師互相侵略滲透業務,海外 KT 的 Zack 和 XYZ 的遠熙較勁,hr 部門的劉峰和行政的故事,推薦的兩座大山連總和萬指導,再談二級部門,最近鬧得風風雨雨的直播林磷和周馳的故事,商業化産品中台 ci 和業務負責人之間的互不妥協,商業化銷售一部和銷售二部的較勁,真的太多太多了,難道宿華和一笑兩個人之間在這一兩年沒有那麽多較勁嗎,還像 17 年以前那樣的親密嗎?"
在更早之前的 20 年 5 月份,原快手商業化負責人嚴強與原運營負責人馬宏彬調換崗位,原産品負責人之一王劍偉成産品最高負責人。一年後,快手進行新一輪人事架構調整,嚴強負責的增長部被取消和拆分,增長業務整體劃歸王劍偉負責。
21 年 9 月 28 日,快手再次宣布組織架構轉型,将從職能型轉向事業部制。同時,原運營部負責人嚴強發布全員郵件宣布離職。據 Tech 的報道,正是程一笑親自拍闆,決定嚴強業務剝離與離職。不少快手員工表示對嚴強出走并不意外,并稱這是 " 程一笑的勝利 "。
要知道在此前嚴強一直被外界歸爲 " 宿華系 ",這種解讀并非是空穴來風。在早年宿華創辦萬博科思時,嚴強便是宿華親自面試并引入的實習生。後來萬博科思被阿裏巴巴收購,嚴強于 2013 年加入阿裏,宿華則選擇加入快手繼續創業。2016 年,嚴強受邀加入快手,并先後在快手擔任過算法工程師、商業化負責人、運營市場增長負責人。
同樣在 21 年 9 月 28 日的那場 " 大清洗 " 的組織架構調整中受到波及的,還有快手前 CTO 陳定佳:過往在職能制前提的基礎上,陳定佳負責的部門是各産品部門的支柱後盾;但在新的事業部架構下,每個産品部門都有着獨立的研發、産品、運營、以及技術人員。可以說彼時陳定佳已處于半架空的狀态。
作爲宿華一手提攜起來的人,陳定佳和宿華不僅是清華同級校友,其實還是小學同學。在宿華卸任 CEO 一職以後,陳定佳始終處于一個尴尬的位置。陳定佳被事業部制改革削權後,很難在各個事業部當中有話語權,做事處處受限。
實際上,不論陳定佳是否是所謂的 " 宿華系 ",程一笑都很難把他當成自己人。畢竟根據雷鋒網的報道,項亮,王美宏等宿華後來找來的技術人才也都被程一笑排擠開來。
以今年 CTO 陳定佳的離職爲開端,對宿華殘餘 " 勢力 " 的清理餘波逐漸蔓延開來。據雷鋒網的報道,後續快手商業化的業務線的 12 個業務負責人裁掉了 5 個,商業化業務淘汰 15%,有傳言稱這是王劍偉在給自己的人騰位置。
而除了嚴強和陳定佳,在程一笑接手 CEO 後的這兩年,包括原國際化事業部負責人仇廣宇、前 CEO 宿華業務助理彭佳瞳,以及商業算法策略負責人李勇保在内的多名中高層管理人員都紛紛離職。這些離開的人是否是所謂的 " 宿華系 " 不得而知,但或許起碼他們在思想行爲上未能和程一笑達成一緻。
也許是早就料到日後的龃龉,不願卷入這場紛争,唯有成功操盤快手上市的原 CFO 鍾奕祺,早在程一笑接手 CEO 的一個多月後,就急流勇退的宣布離職退休,算是體面退場。畢竟作爲汽車之家的前 CFO,在中國平安入主汽車之家後,鍾奕祺親眼所見平安清洗了原有汽車之家管理層。
如此來看早就淪爲 " 孤家寡人 " 的宿華,選擇退下董事長一職,既是意料之中的無情,也是迫于現實的無奈。而程宿二人的關系終究還是從當初創業時高山流水、伯牙子期的美談,淪爲了街頭巷弄、茶坊酒肆裏俗套的橋段。
追不上抖音,困倦于防守
與黃峥、張一鳴的 "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 不同,實際上宿華并沒有多少底氣可以頤指氣使地說:這都是朕給你打下的江山。相反程一笑當初所接手的更像是一個 " 爛攤子 ",因此從業績改善上來看,程一笑這兩年 CEO 做的其實相當不錯。
今年 Q1,快手總營收同比增長 19.7% 至 252.2 億元;淨虧損 8.76 億元,大幅收窄 86%,調整後淨利潤 4200 萬元。或許大部分人都沒想到,今年 3 月還在被市場反複拷問 " 何時賺錢 ",榮登《财富》雜志 " 中國虧損企業排名 " 第一的快手,一個多月後就能交出這樣一份集團整體盈利的成績單。
而到今年 Q2,快手更是在單季營收 277.44 億元,同比大漲 27.9% 的同時,還錄得 14.8 億元淨利潤,經調整後淨利潤爲 26.9 億元。這個成績不僅大幅高于市場一緻預期的 14.99 億元,而且環比 Q1 翻了 63 倍,可以說快手正式進入屬于它的 " 盈利時期 "。
而爲了襯托亮眼的業績,增強投資者信心,快手在資本市場的動作也是不斷。據節點财經報道,截止 10 月 16 日,快手在年内已花費約 9 億元,進行了 33 次股份回購。而據此前公布的回購計劃,公司會在今年 5 月 22 日至 2024 年股東周年大會期間持續回購,但總金額不超過 40 億元。
而利潤釋放的背後,自然還是離不開老生常談的降本增效。
自 2021 年開始,快手的費用支出開始進入收縮階段,尤其是營銷方面的開支大幅收縮。到今年 Q2,快手行政管理開支爲 9.45 億元,同比減少 3.9%;研發費用爲 31.55 億元,同比減少 1.2%;營銷費用率從上年同期的 40.4%,下降至本季度的 31.1%。
并由此帶來一個潛在影響,銷售及營銷開支的收縮使得用戶的增長開始放緩。
2023 年 Q2,快手平均 DAU 爲 3.76 億,同比增長 8.3%,僅爲抖音一半;平均 MAU 爲 6.73 億,同比增長 14.8%。而在 2023 年 Q1 和 2022 年 Q2,前者分别增長了 8.3% 和 9.4%,後者分别增長了 18.5% 和 15.9%。
無論是同比還是環比,快手拉新用戶的增速在肉眼可見地變慢。
進一步地,2023 年 Q2,快手每位日活躍用戶日均使用時長爲 117.2 分鍾,遠低于今年 Q1 的 126.8 分鍾,和去年 Q4 的 133.9 分鍾,毫無疑問用戶粘性和平台吸引力都在逐漸下行。
衆所周知,用戶作爲商家的基本盤。對于想要極力開拓電商業務,而日活剛過抖音一半的快手而言,用戶增長放緩,這是一個很大的潛在風險,若新用戶停止量增,随着老用戶熱情的消退,後續收入的拓展和持續性便需要打上一個大問号。
尤其是從 2022 年底開始,視頻号無論從用戶數量、用戶時長還是内容豐富程度來看,都已經穩超快手,坐上了短視頻平台第二的寶座,唯一拖後腿的是視頻号的商業化水平。
不過,從視頻号信息流廣告及評論區廣告的發展速度看,商業化隻是時間問題。尤其是最近一年,電商類直播明顯取代了知識教學類直播,成爲直播入口流量傾斜的重點。
過去中國互聯網發展的曆史一再告訴世人:鹬蚌相争,漁翁得利,往往隻出現在語文課本之中,行業老大和老二打架時,首先遭重的往往是老三。亦如當初美團、餓了麽外賣大戰如火如荼,百度外賣卻成爲率先倒下的那位。
好在目前還沒有證據表明視頻号要向快手一樣 All-in 電商,畢竟以當下騰訊整體的基礎設施、運營能力以及供應鏈還不足以支持這一決策。對于絕大部分玩得抖快直播電商的主播和 MCN 而言,短期内視頻号仍隻是一個比較重要的備選項。
但這并不意味以程一笑爲主的快手管理層,可以短暫地享受獨攬大權的高枕無憂,在流量端和運行機制上,視頻号與快手的相仿性乃至重疊性是真實存在的。君子無罪,懷璧其罪,尤其在視頻号已經具備流量優勢、建立起穩固内容生态的情況下,如果騰訊願意大力發展電商,行業第三的快手結局應該就不是被分走市場份額這麽簡單了。
寫在最後
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
過往快手的雙核心問題始終萦繞左右,尤其是在快手遭遇增長瓶頸之後更是顯露無疑。而快手畢竟不是蔡桓公," 治病 " 手段倒是雷厲風行,輪崗、裁員、讓位,一番整治後,如今倒也算得上是氣象萬千了。而再次徹底控制住快手這條巨輪的程一笑,還真将其漸漸拉上了正軌。
但獨自掌舵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 " 攘外必先安内 " 成功的程一笑,其實已經因爲宿華曾經的決策失誤在業務上落後了身位,又因爲這兩年的紛紛擾擾影響了節奏給了後來者機會。
如今,面對着視頻号的威脅,還有小紅書等後起之秀的虎視眈眈,或許對程一笑而言更務實一點的目标不該再是打敗抖音,而是守住視頻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