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這麽久,比亞迪賣得最有發言權,作爲門面的比亞迪漢,終于有動作了。
近期,比亞迪漢 DM-i 冠軍版正式上市,價格區間爲 18.98-24.98 萬元,同期上市的還有漢 DM-p 戰神版,價格 28.98 萬元。
幾個問題是大家在比亞迪漢改款之後一直在讨論的:
1、比亞迪漢的最低價格終于進入到 20 萬以内了,到底會發生什麽?
2、去年 12 月狂賣 3 萬台,56E 是真的需要擔心銷量了嗎?
3、又一次背刺老車主,真的會影響到比亞迪漢的口碑嗎?
别急,我們一個一個說。
20 萬以内的比亞迪漢,雅閣凱美瑞們的确要開始擔心了
在本次推出起售價 18.98 萬的比亞迪漢 DM-i 冠軍版之前,他們最低配車型的價格是 21.78 萬元,這一次在原有基礎上直接低了 3 萬,中間甚至還有兩個指導價分别爲 19.98 萬和 20.98 萬的次低版本,變化不可謂不大。
對比這兩個相差 3 萬的最低配,實際配置差别不大,輪毂從 19 寸變成 18 寸,取消了可開啓的全景天窗和主駕通風加熱的标配,中控屏也從 15.6 寸縮水到 12.8 寸。
從消費者的實際體驗來說,差别要遠遠小于這 3 萬塊的價差。
唯一值得說的是 12.8 寸中控屏。盡管在同車型上配置不同尺寸中控屏不能算是常見情況,但在比亞迪上卻是一個常規操作。
秦 DM 就采用了 10.2 和 12.8 的兩種不同尺寸中控屏,宋 DM 則使用了和漢 DM 類似的 12.8/15.6 雙尺寸選擇,單純用以區别低配和中高配車型。
所以這一次的改款,漢 DM 車型算是把價格拉到了極緻,20 萬以内成爲了它瞄準的核心戰場,而目标也非常明确,就是常年霸占中型轎車銷售榜單的本田雅閣、豐田凱美瑞和大衆帕薩特。
作爲之前在 20 萬以上級别最有越級産品力的車型,比亞迪漢 DM 主打的就是空間大、性價比和配置高。如今價格進一步下探,留給以上三款常青樹車型的操作空間也必然越來越少。
盡管在起售價格上雅閣、凱美瑞和帕薩特還是要更低,并且還附有一定程度的經銷商優惠,但是考慮到這三台車在配置上一貫摳搜的表現,實際選配或高配落地之後,雙方的價差已然不大。
在價位基本持平的情況下,比亞迪漢 DM 的長軸距、大空間就能更多的發揮自己的優勢。
而在一貫被一線合資品牌當成護城河的品牌議價能力部分,如今比亞迪已經逆襲而上,在産品力占優、品牌不吃虧的大前提下,留給雅閣凱美瑞們的操作空間着實不大。
單純從銷量上看,比亞迪漢 DM 的規模似乎和三位 " 老前輩 " 還是有點差距,但考慮到比亞迪漢 EV 的每月銷量和漢 DM 基本上持平,這樣算來的确已經對這三台王牌車輛帶來了實際沖擊——更何況在這個價格區間裏,其實還有别的熱銷車型,比如特斯拉 Model 3。
轉個思路來看,雖然這些車燃油純電插混各有不同,但實際價格和消費者定位還是有部分實現了重疊,正面競争幾乎無法避免。
而在漢 DM-i 冠軍版開售之日當天,就爆出消息這台車狂賣 8,000 台,想來在未來半年内漢 DM 的銷量數據應該都不會太差。盡管從之前的情況看雅閣和凱美瑞整體銷量還是比較穩定的,但中型車領域的殘酷厮殺,是所有人都能預見的。
順便多說一句,對本田、豐田和大衆來說,帕薩特是他們能賣好的頂級車型了——再向上的比如輝昂這種所謂 B+ 級别車型,他們三家同樣賣不起來。
這其中新能源帶來的危機到底有多大,怕是大家都能清楚了。
爲什麽漢 DM 選擇向下兼容,而非向上進攻?
從整體策略上看,漢 DM-i 冠軍版把價格壓到 20 萬以内的目的性非常強,也就是大家所認知的 " 進一步搶占合資車市場 "。
或許大家會好奇,爲什麽漢 DM 會先選擇這樣的策略?
首先要說的是,漢 DM 并非沒有在做向上進攻的嘗試,同期上市的漢 DM-p 戰神版起售價 28.98 萬,比起之前的 2022 款 DM-p 是便宜了 2 萬多,但這個車型本身的定位就是性能,也是比亞迪向上觸達的一種方式。但銷量比之走量車型,肯定不及。
向下兼容是一種真正紮根市場的選擇。在消費者關注的性價比層面上,給出更加極緻的選擇,也的确有利于漢 DM 車型進一步成爲市場爆款。
對比亞迪來說,除了應對三款常青樹車型以外,這次降價的另一個層面的意義也是針對特斯拉 Model 3,在漢 DM-i 冠軍版上市之後,這意味着他們的起售價格比特斯拉 Model 3 低了差不多 5 萬,毫無疑問會進一步增加他們在市場上的競争力。
而在向上的越級方面,一方面正如前文所說的,在向上即将進入到豪華品牌的領域,這是第一個大衆豐田自己都沒有搞定的區間,貿然下手并無必要。
再者,比亞迪漢車型以中型車的價格提供中大型車的空間已經成爲了它的最佳賣點,進一步強化性價比标簽,要遠比搞什麽豪華屬性靠譜更多。
至于大家一直在讨論的比亞迪漢威脅到 BBA 的 56E 的統治地位的問題,就有些風馬牛不相及了。
從價格上看,比亞迪漢至多和 34C 同級别,甚至實際落地還不如,比起 56E 差得不是一星半點,頂多也就是大家都算是個中大型車。
但 56E 作爲 BBA 的支柱車型,和 34C 還是有着本質區别,這在人員結構上就做了嚴格區分,在消費者層面上,這兩部分車主實在沒什麽可比性,也不存在太多威脅不威脅的問題。
漢 DM 的老車主真的遭到背刺了嗎?
價格降了不少,配置沒降很多,這是很多人看到漢 DM-i 冠軍版之後的一個直觀感受,由此引發了比亞迪背刺老車主的說法。
對此我也特别找了身邊一位比亞迪漢 DM-i 的車主聊了一下,買車還不到一年的他對此似乎司空見慣,不爲所動。當然對于背刺的問題,他覺得沒啥疑問。
不過在這個問題上,我始終站在車企一方,隻要不涉及到可以隐瞞或者欺騙,都是可以被接受的。
畢竟如今汽車的發展速度越來越快,硬件和軟件的更叠速度都不是之前的汽車能比拟的,每年的年款根據市場的情況進行調整都是正常的市場行爲,并沒有太多的必要去指摘。
況且,過多地考慮老車主其實是會影響到整體車型的定位和銷量的,從之前某自主豪華新能源品牌的情況來看,新款由于太過在意老車主的看法導緻配置給的不足從而影響銷量,已經是大家的共識了。
從車主的角度考慮,改款之後的車型由于配置的關系,必然會造成二手保值率的下降,但保值率的第一核心還是車輛保有數量,賣得越好二手越保值是永遠不變的真理,如果比亞迪漢能夠始終保持現在的銷量情況,那二手保值率肯定不會太差。
總體來說,比亞迪漢 DM 作爲一款熱銷車型,這次的動作還是挺有誠意的,從大家的反饋來說,很難賣得不好。下一步,就看競争對手如何見招拆招了。
我知道你在看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