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17 日,乘聯會今日發布了 10 月汽車 OTA 月報,數據顯示 2023 年 10 月,汽車行業合計更新 237 項功能,主要集中在智能車機及儀表盤的優化方面,新勢力車企共更新 120 項功能,對比上個月明顯減少。
小雷注意到,相比起合資品牌和豪華品牌,新勢力品牌和自主品牌的近一年的 OTA 升級頻率明顯高出許多。新勢力車企如蔚來、理想、小鵬、特斯拉等幾乎保持每月更新的頻率,并且每個大版本還會細分出多個小版本的更新,AITO 問界目前升級頻率與幾個頭部新勢力車企已相當接近,但升級内容方向上存在一定差異。
而在自主品牌中,吉利汽車是升級最爲頻繁的品牌之一,有了魅族 Flyme Auto 的加持,相信未來在智能化體驗上還會有不少的提升。
圖源:特斯拉
随着汽車智能化水平和人們對智能駕駛認知的提高,汽車已不再是單一的駕駛工具,可以給使用者提供更多的附加值,而 OTA 正是實現這一目标的鑰匙。目前車企的營收主要是通過售賣整車獲得,有了 OTA 這把鑰匙,車企可以開啓軟件定義汽車的時代。
雖然目前絕大多數的 OTA 版本都是免費更新的,但已有不少車企嘗試付費升級業務,特斯拉正是其中的代表之一,在過去幾年中,特斯拉開通了提升車輛加速能力、座椅加熱、方向盤加熱等付費升級包。
站在消費者的角度,小雷當然希望購買汽車後就能使用全部功能,無需再開通各種會員和付費業務,就跟用戶購買電視後還要看各種廣告一個道理,OTA 付費升級必然會引起部分用戶的反感。
圖源:問界汽車
但對于車企而言,OTA 付費更新是它們能想到的另一個收入渠道,從此汽車生意不再是一錘子買賣,車企對于車輛後續的升級服務有了動力,車輛的附加價值也在不斷增加,從這個角度看,OTA 付費對于用戶和車企貌似有互惠互利的可能。
不過相比于暢想未來,關注當下 OTA 的效果才是關鍵,如果其創造的附加價值超出用戶需求,那麽用戶才會心甘情願的掏錢。所以 OTA 的發展,需要車企與 OTA 供應商之間通力合作,實現真正對用戶有價值、有意義的升級,才能推動整個 OTA 市場向前發展。
回顧近幾年的汽車 OTA 規模,國内市場數量和規模大幅的增加,但顯然我們對于這個領域的探索仍處于初級階段,未來汽車 OTA 競争一定會更加激烈,每個車企都應該重視該領域。
封面圖源:特斯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