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環保法規越來越嚴苛的這幾年,各廠商都開始研發形形色色的混動系統,我們可以将市面上主流的混動系統,簡單粗暴地分成三大類:混動、插電式混動和增程式混動,那到底誰才是未來混動系統的發展趨勢?爲此我們找來市面上搭載這些混動技術的新車——本田思域 e:HEV、比亞迪秦 PLUS DM-i 以及東風日産超混電驅 軒逸,來看看究竟它們的動力系統、行駛質感上有何優劣,以及哪款車更适合家用?讓我們實測走起!
對于大多數消費者而言,購買混動車型無非是爲了省油、省心、好開,爲此我們對這三款車進行一系列與混動系統有關的測試,包括加速性能、油耗水平、車内噪音水平,以檢驗目前哪種混動系統表現最好。首先,讓我們簡單了解一下本田的 i-MMD、比亞迪的 DM 和日産的 e-POWER 這三種動力系統的工作原理。
一、動力系統簡介
東風本田 思域 e:HEV
指導價:16.99 萬 -18.79 萬元
全新本田思域 e:HEV 搭載第四代 i-MMD 混動系統,由 2.0L 阿特金森循環自然吸氣發動機和兩個電機組成,車輛主要由電機驅動,發動機大部分時間負責提供電力,隻有在巡航狀态下發動機才會直聯驅動車輛,以改善高速的油耗水平。
在該系統中,發動機最大功率爲 105kW,最大扭矩爲 182N · m,而驅動電機最大功率爲 135kW,最大扭矩爲 315N · m。由于大部分時間都由驅動電機推動車輛,所以思域 e:HEV 行駛表現和純電動車非常相似,隻有在深踩油門加速和高速行駛時,才感覺到發動機的介入。
比亞迪 秦 PLUS DM-i
指導價:9.98 萬 -14.58 萬元
秦 PLUS DM-i 可謂目前市面上的明星車型,有着低于 10 萬元的起售價和好評口碑不斷的 DM-i 混動系統,讓它的銷量節節攀升。該混動系統搭載骁雲 - 插混專用 1.5L 發動機,最大功率 81kW,最大扭矩 135N · m。當然它和 i-MMD 相似,主要由電機驅動車輛,所以更重要的是看驅動電機的動力數據,我們測試車輛是 55km 版本,所搭載電混系統最大功率爲 132kW,最大扭矩 316N · m。
DM-i 系統結構整體上和 i-MMD 類似,所以工作原理也十分相似,其分爲四種工作模式:EV 純電模式、串聯模式、并聯模式以及發動機直驅模式。當電量充足時,車輛由動力電池供能給電機驅動;當電量不足時,發動機會介入進行發電,再由驅動電機推動車輛;在車輛需要高動力輸出時,除了由驅動電機工作外,發動機也會通過直驅路徑以形成并聯模式推動車輛;當車輛進入高速巡航時,車輛直接由發動機驅動,而富餘的能量會轉化爲電能儲存在動力電池中。
東風日産 超混電驅 軒逸
指導價:13.89 萬 -17.49 萬元
超混電驅 軒逸搭載的是日産第二代 e-POWER 動力系統,相比于前者,其沒有複雜的并聯系統,結構更爲簡單,整體更小更輕量化。e-POWER 動力系統主要由發動機、發電機、電池、驅動電機形成串聯形式驅動車輛,其中 1.2L 發動機有着超高的熱效率,僅帶動發電機發電,電能會根據不同工況,或存入 2.1kWh 的電池中,或直接輸送到電機處以驅動車輛。
該驅動電機最大功率爲 136 馬力,最大扭矩 300 N · m。而 e-POWER 動力系統的優勢,是它可以實現 100% 電驅,從而享受到電動車快、順、靜、省的駕乘體驗,加上它電能完全由發動機發電而來,所以它對于 HEV(混動汽車)和 PHEV(插電混動汽車)有不少優勢:相比于 HEV,搭載 e-POWER 動力系統的超混電驅 軒逸沒有發動機直驅和與電機并聯的切換過程,擁有 100% 全時純電驅動特性,動力輸出更加直接,更有電動車爽快的加速體感;相比 PHEV 而言,超混電驅 軒逸無需插電補能,沒有充電煩惱和續航焦慮,省時更省心。
加速性能測試
考慮到這三款車作爲代步車,大多數工況都是在城市道路上行駛,所以我們進行了 0-60km/h 的加速測試,看看這三款車的動力性能表現如何。我們在保證三台車電池電量充足的情況下,調節車輛至運動模式,并關閉 ESP 和空調。
這三款車起步初段均由電機驅動,瞬時爆發出最大扭矩,都有着不錯的起步響應。随後思域和秦 PLUS 的發動機馬上介入,動力系統進入并聯模式繼續推動車輛,而超混電驅 軒逸的發動機也進行運作,爲系統提供充足的電能,加上它無變速結構的優勢,中低速加速是它的強項,在時速 50km 之前都比思域和秦 PLUS 快。最終,0-60km/h 的加速中,超混電驅 軒逸和思域 e:HEV 隻需 3.8s,而秦 PLUS DM-i 則用時 3.9s。
油耗測試
另外,我們還駕駛三款車進行了油耗測試。同樣是保證車輛電量充足的狀态,将車輛加油至跳槍,然後在經濟模式下行駛大約 150km 城市道路,并使用同一油槍加油至跳槍,最後根據油槍顯示的加油量和實際行駛裏程,計算出實際油耗。
最終,秦 PLUS DM-i 共行駛 147km,加油量爲 5.56L,平均油耗爲 3.8L/100km,是三車中最省油的;而超混電驅 軒逸共行駛 165km,加油量爲 6.89L,平均油耗爲 4.2L/100km,排名第二;思域 e:HEV 共行駛 159km,加油量爲 7.41L,平均油耗爲 4.7L/100km,排名第三。
不過在虧電的情況下,電池更大的秦 PLUS DM-i 油耗也相對更高,想要更好的油耗水平,還需要給電池充滿電才行,而超混電驅 軒逸因爲動力電池較小,油耗表現也比較穩定。
二、行駛感受對比
而在日常駕駛中,三款車雖說都是電驅爲主,但駕乘質感也各有千秋。思域 e:HEV 在中低速時行駛表現和純電車無異,油門十分跟腳好開,收油時也會根據不同駕駛模式展現不同的動能回收力度。但一腳深踩油門或高速再加速時,車輛會有一定延遲才開始提速,主要是因爲等待發動機的介入而導緻反應有所遲疑,而且發動機在高轉速時比較聲嘶力竭,缺少點高級感。
整體行駛質感十分厚實,沒有松散的感覺,當然爲了保留思域骨子裏的運動,懸架還是偏硬朗的,尤其多了電池的重量,思域 e:HEV 在慢速駛過井蓋或坑窪時,沖擊感更強。好在相比于 10 代思域,11 代思域在隔音方面也有非常明顯的提升,少了許多底盤和發動機傳來的振動,更适合帶上家人日常使用了。
秦 PLUS DM-i 一上手就感覺是很輕快的車,前段輸出特别靈敏,像是一款很興奮的純電車的感覺,在濕滑路面或者停車場的環氧路面,隻要油門踩深一點前輪就開始撓胎。當然,隻要不作死,正常開還是非常平順的,而且說到就到的動力在城區裏尤其得心應手。不過在高速時,秦 PLUS DM-i 便露出馬腳,100km/h 以上的加速并不如低速時迅猛,即使大膽踩下全油門,也不會給到你恐懼感。
懸架采用前麥弗遜後扭力梁的搭配,底盤調校家用偏軟,不過相比之下動作比較多,能感覺到後懸過多的跳動,不如其餘兩車厚重和緊緻。而 NVH 方面,秦 PLUS DM-i 也有不錯的表現,除了胎噪比較明顯之外,發動機介入時的振動和噪音也有很好的抑制,發動機的存在感比思域 e:HEV 更低。
超混電驅 軒逸和其餘兩者不同,它采用 100% 全時電驅的方式行駛,所以動力輸出可以做到更加細膩、順滑。超混電驅 軒逸有三種駕駛模式可選,運動模式和經濟模式默認啓動 e- Pedal,該動能回收可以将車輛減速至接近停止(最後還需要刹車刹停),而标準模式則是關閉 e-Pedal,這時如果松油門還是會保留一定動能回收,但更趨向于燃油車溜車的狀态,能讓習慣開燃油車的駕駛員更加适應。
超混電驅 軒逸和秦 PLUS DM-i 采用同樣的懸架結構,不過調校則更加舒适,能過濾更多路面粗糙和細碎的振動,而且整體并不單薄松散,比秦 PLUS DM-i 有更好的行駛質感,也是繼承了軒逸家族舒适的傳統優勢。
隔音方面,超混電驅 軒逸可以說是明顯優于思域和秦 PLUS,胎噪和環境噪音的隔絕十分到位,而對發動機噪音的抑制更是下足了功夫。由于超混電驅 軒逸電池較小,發動機需要不斷介入進行發電,爲此,日産開發團隊進一步調整了低速狀态時發動機啓動的頻次,尤其是等紅綠燈這種較長時間的停車,發動機很少會突然啓動介入。加上有精密的隔音系統設計,在加速和高速行駛狀态下,發動機運作的振動也不粗糙明顯,這一點比思域 e:HEV 好不少。
我們對這三款車進行了怠速、40km/h 和 80km/h 的噪音測試,結果如下表。由于思域 e:HEV 增加了聲浪模拟,不管是運動模式還是經濟模式都有聲音從喇叭中出來,如果有開關選擇會更加合适;而秦 PLUS DM-i 的噪音主要來自輪胎,當車輛時速上來後尤其明顯;超混電驅 軒逸整體噪音水平是最好的,果然是最适合家用的選手。
三、座艙空間對比
最後再來看看三台車的車内體驗,換代後的思域在内飾設計和質感上都有比較大的提升,内飾用料雖然多爲塑料材質,但視覺和觸感都不廉價,加上有金屬旋鈕、鋼琴漆和鍍鉻飾條的點綴,即使是純黑内飾也較有質感。
中控屏幕也升級爲 9 英寸懸浮式的觸控屏,内置 Honda CONNECT 3.0 互聯系統,流暢度、清晰度都大大提升,配有在線導航和百度 CarLife 等功能,主打簡潔、好用、易操作。
另外,我們實測的車型還配有 12 揚聲器 BOSE 音響、無線充電、前排座椅加熱等功能,并且支持 L2 級輔助駕駛,配置十分豐富。
來到秦 PLUS DM-i 車内,可翻轉的 12.8 英寸中控屏映入眼簾,大片的鋼琴漆材質貫穿中控台,不過用久之後容易出現劃痕。而嵌入式的儀表盤則不如中控屏幕清晰,在強光照射下容易反光,新款的秦 PLUS DM-i 則重新采用懸浮式儀表盤,屏幕尺寸更大、顯示更清晰。
配備 DiLink 3.0 智能網聯系統的中控屏幕功能豐富,在線導航、在線音視頻、智能語音助手等應有盡有,這方面還是比日系的兩位對手做得出色,不過我們的試駕車僅支持定速巡航功能,要 120km 頂配的秦 PLUS DM-i 才配有 DiPilot 智能駕駛輔助系統。
超混電驅 軒逸的内飾和其行駛質感類似,主打舒适、溫馨的家用氛圍,全新車型還新增了藍黑雙色的内飾以及藍色氛圍燈,與新增的藍黑拼色車漆相呼應,中間的炮筒型出風口也特别吸睛。
中控屏幕爲 12.3 英寸,采用 Nissan Connect 超智聯 2.0 系統,功能更豐富、操作更流暢邊界,提供語音控制、在線導航、在線影音娛樂、全景倒車影像等實用功能,而燃油版的全新軒逸同樣進行了車機系統的升級。
同時,8 揚聲器的 BOSE 音響、無線充電,對于提升用車質感的配置同樣沒有缺席。
而作爲家用代步轎車,乘坐空間和舒适性尤其重要,從車身尺寸上看,思域 e:HEV 的軸距更佳,而秦 PLU DM-i 的整體車身尺寸更大,當然,實際乘坐表現還得進車内看看。
從實際乘坐空間來看,超混電驅 軒逸的空間更爲寬裕,除了前後排頭部空間較高之外,後排腿部空間也十分有優勢,相比軸距最長的思域 e:HEV 還多出一拳空間。
而座椅整體的貼合度、柔軟度也是超混電驅 軒逸更好,因爲它采用了 Multi-Layer 人體工學座椅,确保駕乘人員都盡可能處于舒适、放松狀态,後排座椅靠背角度适中,對腿部的承托也足夠。這樣優異的空間和柔軟的座椅在全新軒逸上同樣有體現,充分繼承了軒逸家族一貫的出色乘坐空間和舒适性。
四、總結
通過實測對比後發現,超混電驅 軒逸的混動系統在靜谧性和舒适性方面占有優勢,而在油耗和加速性能上也不亞于其餘兩者。日産在油電交替的年代推出 e-POWER 動力系統,因爲他們認爲 e-POWER 是燃油車和純電動車最好的橋梁,它既保留了燃油車加油的便利性,又讓人們享受到 100% 全時電驅的性能與舒适,是人們适應純電氣化大趨勢最合适的動力系統,無疑也是未來混動發展趨勢。
而且超混電驅 軒逸的行駛質感、乘坐質感和座艙空間,均有着軒逸家族一貫的舒适質感,比其餘兩者更平順、舒服,加上超混電驅 軒逸還有 10 項主動安全科技 NISSAN i-SAFETY 和 ProPILOT 超智駕等功能,更适合家庭使用。現在軒逸家族都迎來新款升級,共有 8 款不同動力和配置選擇,其中,全新軒逸共推出 3 款車型,官方指導價格爲 11.90 萬元~13.39 萬元;超混電驅 軒逸共推出 5 款車型,官方指導價格爲 13.89 萬元~17.49 萬元。全新軒逸家族成立後,将攜手新軒逸 · 經典,組成 " 軒逸全家桶 ",以更多動力選擇、更豐富配置、更廣價格區間,滿足更多家庭用戶的用車需求,是家庭用戶購車值得信賴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