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僅 262 分,卻發了 5 篇數學期刊論文。
這是一位腦癱小夥的真實經曆。
不僅如此,他還修完了從本科到博士的所有課程,甚至達到 985 高校申請博士學位的要求:
至少發兩篇 SCI。
消息一出,迅速火上熱搜,當事人謝炎廷也再一次被大衆所關注。
不過,謝炎廷因爲是作爲蘭大旁聽生在數學系進行學習和學術研究的。所以即使修完了所有學分,但因爲無學籍的問題,是無法拿到蘭大的博士畢業證書的。
而這也讓一衆網友,爲此 " 吵翻了 "....
感謝蘭大這所包容性極強的高校
從 2011 年 9 月開始,蘭州大學數學與統計學院教授徐守軍多了個 " 編外學生 " ——患有腦癱的謝炎廷彼時作爲該院大一年級旁聽生,從本科課程學起,跟着徐守軍一路讀到了 " 博士 "。
徐守軍和謝炎廷(右) 蘭州晨報微信公衆号 圖
徐守軍和謝炎廷初次見面是在 2011 年的新生課堂上。9 月初開學後,徐守軍給蘭州大學榆中校區的大一新生上《解析幾何》,課上,他注意到後排靠近門邊的座位上坐着一個 " 不太安穩 " 的學生," 搖頭晃腦 ",面部表情有點不自然,眼睛卻一直盯着黑闆。課後,徐守軍走過去詢問情況,發現這名學生手腳畸形,講話吃力," 就像正常人在做鬼臉 "。
課後,徐守軍向同事打聽情況,得知這名學生名叫謝炎廷。1992 年 9 月,謝炎廷在蘭州出生,比預産期早了近 50 天,11 個月大時,他因感冒入院,最終被檢查出患了 " 腦癱 "。疾病在謝炎廷身上留下了痕迹,他的手腳畸形,無法像正常人一樣走路,講話也費勁,吃一碗飯則要 40 分鍾," 勺子筷子一起上,吃得胸前到處都是 "。
到了上學年齡,謝炎廷沒法正常入校。謝炎廷的媽媽上過函授本科,爸爸是蘭州大學醫學院畢業,爺爺是上世紀 50 年代物理專業的大學生。在家人的幫助下,炎廷在家讀完小學到初中的教育課程。
2011 年," 高中畢業 " 的謝炎廷以 " 社會青年 " 的身份參加高考。因無法握筆寫字,謝炎廷隻能做選擇題,最終考了 262 分——所有科目選擇題的總分也就 280 分,其中數學一科的選擇題,謝炎廷全對。
但 262 分的總分無法實現謝炎廷的 " 大學夢 "。謝媽媽告訴澎湃新聞,兒子一心 " 想上大學 ",且對蘭州大學情有獨鍾。不忍心讓他失望,謝媽媽在朋友幫助下,找到蘭州大學數學與統計學院相關負責人,最終獲得支持,謝炎廷成爲該院一名旁聽生。
作爲老師,就應該讓學生 " 學到東西 ",而不是 " 空手而歸 "。導師徐守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到。
2015 年 6 月,謝炎廷 " 本科 " 畢業了,因爲對徐守軍的研究方向——圖論及其應用很感興趣,再加上本科期間兩人培養的 " 默契 ",他主動提出想跟着徐守軍讀 " 碩士研究生 ",徐守軍欣然答應," 當時知道他的想法之後,非常開心,也很歡迎他。"
2018 年 6 月,謝炎廷像其他同學一樣,參加了 " 碩士研究生畢業論文答辯 "。接着,他跟着導師繼續攻讀博士。
發表多篇 SCI
謝炎廷認爲,因爲數學,他才有了當 " 大俠 " 的機會,他沒有辜負這個機會。在蘭大做旁聽生的這十幾年裏,他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了 3 篇 SCI 論文,另外還有數篇與導師和同門合作的文章。
↑謝炎廷用一根手指打字
研究方向上,謝炎廷主要鑽研的領域集中在離散數學(組合數學)、群論、應用數學等方面。
ResearchGate 顯示,這些年來,他一共完成了 6 篇數學相關的研究,其中 5 篇已經發表在期刊上。
在這 5 篇論文中,又有 4 篇分别發表在不同的 SCI 期刊上,時間跨度從 2017 年一直到今年 1 月。
以其中的《應用數學與計算》爲例,這是中科院 SCI 二區的期刊,通常中科院分區爲 4 個等級,按照各類期刊影響因子劃分,前 5% 爲該類 1 區,6%~20% 爲 2 區、21%~50% 爲 3 區,其餘的爲 4 區。
1 區和 2 區雜志較少,雜志質量相對較高,基本是這一領域的頂級期刊。
從特定領域來看,也有比較受組合數學領域認可的期刊,如《離散數學》(DM,Discrete Mathematics)。
從研究内容來看,謝炎廷有好幾篇的論文方向,集中在凱萊圖(Cayley graphs)中的超立方體(Hypercube)上。
凱萊圖以 19 世紀數學家阿瑟 · 凱萊命名(Arthur Cayley)。
這是一種可以将群可視化的工具,能清楚地顯示群元素的基本作用,同時展示所有狀态,在組合群論與幾何群論中非常常用。
超立方體則是一類典型的凱萊圖。
将兩個路徑圖的乘積構成的網格圖重複應用于一條邊,就能得到超立方體。
目前,凱萊圖由于其構造簡單、對稱性高、種類多樣,正受到更多圖論學者重視,成爲群和圖的一個重要研究領域。
謝炎廷今年 1 月份剛發表在《離散數學》(Discrete Mathematics)上的一篇論文,就與此有關。
而在這幾篇研究中,他還有一篇同樣與凱萊圖相關的研究論文,發表在《應用數學與計算》(Applied Mathematics and Computation)上。
這篇論文目前已被引用 4 次,包括一些國外相關研究、以及一篇同樣發表在 SCI 期刊《Discrete Applied Mathematics》上的論文,作者分别是湖北文理學院的副教授和教授、以及華中師範大學的教授。
對于謝炎廷來說,蘭大是一所包容性極強的好學校。也令不少網友爲之動容。
網友吵翻了
該不該給博士學位?
不過," 學校表示無法授予博士學位 " 這件事,也再一次引起了網友們的關注和争論。
有網友認爲,這麽優秀的人才就應該被特殊對待,頒發學位證。
但也有網友反對這樣的操作,認爲允許旁聽已經是學校的照顧了,再要求學位隻會讓這件事變成 " 特權 "。
還有網友表示,雖然不應該打破現有規定,但如果他喜歡科研,即使沒有博士學位也可以繼續在這條路上走下去。
實際上,在 2019 年 9 月謝炎廷順利完成碩士論文答辯後,經蘭州大學校長辦公會議研究決定學校曾授予謝炎廷 " 榮譽研究生 " 稱号。
回顧求學經曆,謝炎廷說,自己學到很多解決問題的方法和做人的道理,覺得這些遠比學位更加重要。
有夢想的人真的很了不起,你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