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喜可賀,《馮小剛徐帆夫婦婚姻精華實錄》的豆瓣評分終于出分了。
6.3,勉強及格。
豆瓣給足了馮小剛面子,大結局播完兩天後才出分,生怕分出得太早,被開頭吸引進來的觀衆紛紛棄劇。
哦,這部劇還有個學名,叫《回響》。
前面兩部分别是長鏡頭含量超标的《平原上的摩西》,以及虎頭蛇尾的《回來的女兒》。
正兒八經的三枚啞彈,打響了迷霧劇場的第三年。
迷霧劇場好像在用親身實踐向大衆證明 " 事不過三 " 這一民間經驗的科學性。
言歸正傳,聊《回響》。
《回響》是馮小剛繼《北轍南轅》後的最新力作。
《北轍南轅》豆瓣評分 4.9 分。
事實證明,那種突破舒适圈的毒雞湯并不适合馮小剛。當他回到自己熟悉的中老年文化圈層時,藝術修爲頓時有了質的飛躍。
當然,從一個九零後女性的視角來看,《回響》就像是馮小剛在給他的藝術生命撰寫墓志銘。
墓志銘無非就是爲這個人生前幹過什麽、愛過什麽、恨過什麽做個總結。
《回響》聊的可不就是這些嗎?
搞過文藝,愛過女人,恨過女人無休止地猜疑和索愛。
這些東西放到九十年代,絕對能引起一番強烈共鳴。
但放在今天,第一觀感就是陳舊,價值觀上全方位的陳舊。
《回響》以女主角冉咚咚(宋佳 飾)爲叙事焦點,由此延伸出兩條叙事線索——一則是冉咚咚與其丈夫、文學教授慕達夫的婚姻關系,二則是冉咚咚正在追查的一起富商情人被殺案件。
雖然故事的主角是女性,但冉咚咚某種意義上卻像是古典文學中 " 瘋女人 " 的當代變體。
她在破案時無意間發現了丈夫的開房記錄,從此開始對丈夫無休止的猜疑。
換誰誰也受不了,不論男女。
于是,評論一邊倒地指責冉咚咚是 " 作女 ",認爲她看似是獨立女性,實則還是個戀愛腦,結了婚還指望能有純粹的愛情,對丈夫任何所作所爲都神經過敏。
的确,劇中冉咚咚的表現确實到了偏執的程度。但這種偏執究竟爲何而來?
劇中好像給出了答案。比如,丈夫的确撒了謊,卻從來沒有正面承認過;又比如," 大坑案 " 遲遲未破,她始終處于敏感焦慮的心境中;再比如,冉咚咚父母的關系緊張,倆人争吵了一輩子,一定給她帶來過對親密關系的負面影響。
這些都是主創爲了豐富女主角的人物形象、豐滿她的人物邏輯而做的伏筆與鋪墊,除此之外,劇中還會時不時放出男女主人公的内心獨白,
總之,本劇對女主角 " 作 " 的态度,大概就是各打五十大闆。丈夫的确撒了謊,但也的确沒有什麽出格的事情,妻子的懷疑有道理,但也受到她工作和性格上的影響。大家都有錯,也都有困難。現在案子破了,困難解決了,危急關頭丈夫也願意出面保護妻子,這不就是妻子渴望的愛嗎?還有什麽可糾結的,複婚,齊活,撒花,結束。
或者說,妻子的多疑和難纏被放大,丈夫的懦弱和虛僞則被有意無意地弱化或轉移。
劇中妻子的内心活動描述得很具體,她把心裏的不安和焦躁全部轉化爲了對丈夫的 " 審問 ",各種台詞也在暗示妻子與丈夫的關系仿佛是警察與罪犯的關系。
于是,這場心靈之旅,妻子不斷地追逼,丈夫不斷逃亡。
創作者似乎也知道妻子的行爲太過令人窒息,于是不斷爲她追加上述理由,工作上的,自身性格上的,原生家庭上的……總之,外部環境對妻子精神狀态層層加碼。
我甚至能想象創作者非常自信甚至自豪地認爲他們是如此地懂女主,如此體恤女主,如此爲一個容易神經過敏的女性說話,以至于許亞軍扮演的心理醫生頻頻出場爲女主證明,她沒病,她正常得很,她隻是有點累了。
但是,卻沒有任何人,沒有任何側面描寫指出一點——
罪魁禍首是丈夫爲掩飾心虛而撒的謊。而丈夫理應爲此向妻子坦誠并且道歉。
換句話說,妻子在這部劇的所有行爲,都是一個人在親密關系中感到受欺騙後的應激反應。
在丈夫撒謊後,妻子就完全處于被動和弱勢的一方,也就是一場謊言中的 " 受害者 "。
符合現代婚姻觀和兩性觀的寫法,想要兩個人重歸于好,首要條件是那個率先毀約、實行欺騙的一方必須承自己的過錯。
同時,必須在劇中傳遞出一個信息,那就是妻子的反應是一個普通人面對欺騙時再正常不過的反應。
而實際上,就算冉咚咚不是警察,沒有遇到大坑案,無論她是職業女性還是家庭婦女,無論她原生家庭幸福與否,隻要她的丈夫對她撒謊又不肯承認,她就一定會陷入和冉咚咚一樣的困境中,然後被冠以 " 作女 " 的名号。
甚至,這是不分性别的。
當丈夫遭遇了妻子的謊言,他也一定會陷入這種總是被認爲女性獨有的 " 疑神疑鬼 " 當中去。
非常有趣的一點是本劇對男主角的态度。
劇中對原著有一處重要改編,它坐實了男主角精神出軌、甚至已經付諸實踐(開房)的行爲。
這處改編似乎也在爲女主角開脫——你看,男主角确實是動了歪心思,不怪冉咚咚猜疑。
但是,男主角後續的行爲,看起來不但沒有承認自己撒謊,反而因爲女主的步步緊逼而愈發自覺無辜。
比如每次女主向他發難之後,他都十分好脾氣地做飯送菜,表現出一副擔心女主精神狀态的模樣。
但讓我始料未及的是,這部劇的後半部分對慕達夫沒有任何反諷的意思,更有甚者,它還在有意無意側寫慕達夫的 " 問心無愧 "。
比如,夫妻一同去做心理咨詢。心理醫生讓他們輪流蒙上眼睛,接着向後倒,讓對方接住他們。慕達夫做到了,冉咚咚卻沒能放下戒備,心無雜念地倒向慕達夫。
而這一段情節以醫生下定論 " 冉咚咚對這段婚姻關系更加不信任 " 結束,看得我滿頭問号。
從創作者的角度來看,心理醫生的設置更像是第三方視角對夫妻雙方關系的評判,也更能體現創作者本人的态度。
萬萬沒想到,在導演的鏡頭中,慕達夫最終是以一個拯救者的形象定格的。
不僅如此,劇中還多次出現了用文學名著來暗喻人物關系的互文修辭。最暧昧的一次,是慕達夫在課堂上講解《日瓦格醫生》。他說,這本書最觸動他的是一個軟弱的人從來沒有放棄過反抗。
這句話的上下文是冉咚咚托律師來和他商讨離婚事宜,他憤怒地回絕了律師,并堅持兩個人不能糊裏糊塗地離婚。
顯然,慕達夫這是跟《日瓦戈醫生》的男主角日瓦戈深深共情了,同時,創作者也有意拿日瓦戈醫生的人生來映襯慕達夫的處境。
簡單來說,這個故事發生在十月革命前後,日瓦戈作爲一名外科醫生被革命浪潮裹挾,難以左右自己的命運。蘇聯紅色政權成立後,他對社會現狀有諸多意見和不适應,因此始終徘徊在社會主流之外,并最終爲此葬送了前途,蹉跎了生命。這也就是慕達夫所說的," 一個軟弱的人的反抗 "。
在這充滿無力感的一生中,日瓦戈遇到了他的情人拉拉,兩個人的愛情是日瓦戈灰暗人生中難得的暖光。但同時,日瓦戈是有家室的,他的妻子冬妮娅也深愛着他。
因此,《日瓦戈醫生》的确是一本涉及到婚外情的小說,日瓦戈這個人 " 不正确 "" 不主流 ",卻因爲處處流露着人性的微光而異常豐滿動人。
介紹這麽多,一是因爲《日瓦戈醫生》的确也是很多文藝愛好者(包括我)的心頭好,二是當看到慕達夫以日瓦戈醫生自比,我是真的被這種男性文人的虛僞自大而不自知給惡心壞了。
日瓦戈身上那些 " 不正确 " 的東西之所以能夠被書中人和廣大讀者體諒,根本原因在于他所處的曆史特殊時期注定了小人物的主觀能動性十分有限。在一個極度孤獨漂泊的狀态下,拉拉點燃了他的靈魂,這樣的婚外情無非是給兩個被命運折磨的小人物一點點精神慰藉。
任何脫離了具體語境的出軌行爲,都不應該與日瓦戈的婚外情相提并論。
如果創作者有意反思慕達夫的所作所爲,那麽,在慕達夫提到《日瓦戈醫生》之後,應該加一處側寫來表現慕達夫根本沒有做到他所說的 " 軟弱者的反抗 "。
日瓦戈醫生可是真真切切爲他和拉拉的不倫之戀忏悔和痛苦過的。
而慕達夫呢?
他好像以爲自己雖然動了心思開了房,但臨門一腳縮了回去,自己就是在反抗人性的懦弱,守住了承諾的底線。
這不是最荒唐的。直到我看到大結局前,都在期待慕達夫最終能有一個向冉咚咚坦白的時刻,也就是他坦誠面對自我的自省時刻。
如果能有這個時刻,慕達夫才能從一個虛僞不自知的人物,轉變爲一個 " 軟弱但不放棄反抗 " 的形象。
可是,最後我等來的,竟然是女主角的反思。
明明撒謊的人從未改變,但女主角的心魔竟然自動解除了。這個結尾想說明什麽?
還能說明什麽,說明這事從頭到尾就是冉咚咚自找的呗,說明解鈴還須系鈴人,說明這部劇想說,雖然男人撒了謊,但是給自己心裏打結的還是咱們女人。丈夫又顧家又能替你遮風擋雨,隻要你自己看開點,撒個小謊又算得了什麽?誰心裏還沒點小九九?
難爲冉咚咚焦慮了這麽久,每天思考愛到底會不會消失。原來隻要兩眼一閉,愛永遠都活在我們心裏呢。
當然,我知道,這是非常多人信奉的婚姻觀。甚至,聯想到這部劇的導演馮小剛和徐帆那些陳芝麻爛谷子的婚姻往事,聯想到那些著名的正房宣誓主權的動圖,還有徐帆的 " 大奶教 " 發言,我根本不該爲這部劇最終呈現的過時價值觀感到吃驚。
我也知道,對一部文藝作品的評價,不應該僅僅落在評判其價值觀上。
不可否認,《回響》的某些片段拍得挺精彩。人物之間的心理較量要比目前國産劇的水平高出高幾個檔次,也有不少文學性突出的 " 閑筆 "。
我印象較深的有兩處,一處是徐山川面試夏冰清時讓她打開行李箱的橋段。簡簡單單的一個場面,十分精煉地爲後續二人懸殊的權力關系埋下了伏筆,同時也爲人物形象勾勒出清晰的輪廓。這種包含了多重叙事效果的單一場景,是最能體現編劇水準的。
另外就是冉咚咚給丈夫匿名買内褲,并質問丈夫爲何不敢正大光明地穿上這些内褲的橋段。夫妻雙方這種包含了試探、内疚、自省等一系列細微而複雜的心理流變,也是國産劇中少有的高水平心理描寫。
很明顯,有嚴肅文學原著打底,《回響》在展現家庭倫理和人物心理上是充滿質感的。
但又很可惜,受限于創作者對婚姻關系的認知,《回響》的立意與格調,要遠遠低于它對細節的把控能力。
就像《小時代》和《了不起的蓋茨比》,這兩部天差地别的小說實際上都涉及到了相似的主題——在一個物欲橫流的時代,出身普通的主角如何面對自己的欲望。
菲茨傑拉德讓蓋茨比一方面紙醉金迷,一方面又能清醒地抽身旁觀自己和衆人的醜态。而郭敬明本人則完全沉醉于對物欲本身的描寫。
日瓦戈一輩子都在痛苦中保持清醒,在清醒中保持痛苦。
而馮小剛鏡頭裏的慕達夫不僅無辜,還得到了女主角的愛。
純愛戰士馮小剛的下半輩子還能拍出好作品嗎?
我看懸。
-END-
互動話題
你對慕達夫的疑似出軌行爲怎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