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7/28
導語
6 月份不僅是上半年的結束,也是上半年車市壓力的頂點。
作者丨楊晶
責編丨羅超
編輯丨别緻
6 月乘用車市場零售達到 189 萬輛,同比下降 3%,環比增長 9%;乘用車廠商批發 224 萬輛,同比去年增長 2%,較上月同期增長 12%。從批發和零售來說,6 月的上半年收官戰績并沒有預想中的好。
但是從今年 1-6 月的零售數據來看,持續 6 個月的環比增長也是近幾年來難得的情況。而且對于車市來說,零售數據對于産業鏈的參與者來說更加重要,說明消費信心、消費力、經銷商渠道穩定這一系列環節處于正軌。
不過,在這些增長的背後,還是汽車人無數個日夜拼搏出來的結果。衆所周知,從今年年初開始,特斯拉、比亞迪打響價格戰,随後降價潮來襲,掀桌子式的定價越來越多。中國汽車行業面臨前所未有的内卷和内耗,所以這樣的增長非常脆弱。
乘聯會的統計中,無論是新能源汽車、傳統燃油車還是合資品牌,促銷力度每月遞增,于 6 月份達到曆史高位水平。這就導緻,除了自主品牌憑借新能源份額提升外,德日美韓歐系車當月的市場份額同比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
所以,6 月份不僅是上半年的結束,也是上半年車市壓力的頂點,這也将直接影響下半年中國車市的形勢。
0
1
無新能源,無增長
毫無疑問,在新能源汽車的市場的加持下,自主進合資退的情況越來越明顯。所以一直以來,能夠享受到新能源紅利的車企銷量也一路長虹,其中的佼佼者莫過于比亞迪和特斯拉。無論是銷量還是增速,都是這兩年來的頂流。
當然,也有很多新能源車企雖然沒有比亞迪和特斯拉的那麽大的體量,但是這些車企的增速同樣不俗。比如廣汽埃安和理想汽車,前者在中端市場的表現值得所有自主品牌傳統車企學習,而後者在高端市場的穿透力,也讓衆多傳統高端品牌感受到了壓力。
不過匪夷所思的是,也有此前憑借新能源産品一飛沖天的車企,在 6 月份突然成爲所有車企中跌幅最高的車企。它就是上汽通用五菱,曾經的五菱宏光 MINIEV 一度單月銷量超過 5 萬輛,其風頭一時無兩。
但是近期随着 A00 級純電市場回落,五菱宏光 MINIEV 也随之降速。而上汽通用五菱也并沒有在此之後迅速推出可以接替的産品,這其實也是上汽通用五菱一直以來的核心問題,隻能賣好一款車。這種間接性的爆發,很難定義這個品牌是否成功。
在自主品牌中,像上汽通用五菱這樣的車企還算少數。吉利、長安兩家以傳統燃油車爲主的車企,在布局新能源上更快速也更有成效。比如吉利銀河 L7 和長安深藍 SL03 這兩款車,在切入大衆型消費市場後對于這兩個品牌的貢獻功不可沒。
作爲對比,合資品牌就沒有這麽好的 " 運氣 " 了。無論是大衆豐田、本田通用等,傳統合資品牌還是老樣子,沒能真正理解透中國市場的需求,在産品規劃和産品布局上沒能吸引中國消費者買單。燃油車又被新能源侵蝕,最後隻能落得下滑收場。
好在豪華品牌在 6 月份止住了頹勢,奔馳、寶馬、奧迪的銷量都小有增長。這其實說明了兩個問題,一是在高端或豪華市場,新造車企業和新能源車型的穿透力還是不夠,二是 BBA 同樣在進行大幅的促銷優惠以價換量。
而有力在以上情況之外的一家車企,憑借着海外市場、不靠新能源也能實現 39.3% 的增長,它就是奇瑞汽車。通過數據顯示,奇瑞汽車今年的海外銷量占據了整體的近 50%,比上汽乘用車還誇張。所以很多人說,奇瑞雖然銷量高,但是國内存在感并不強,就是這個原因。
2
美系竟然正增長了
總的來說,還是新能源給了自主品牌更多的機會,才讓自主品牌有了抗衡合資品牌的力量。但是在新能源發展這方面,相較于吉利和長安,長城就稍顯勢頭不足。6 月份,奇瑞汽車成功超越長城汽車,成爲自主第四名。而且在累計銷量上,上汽乘用車也大有趕超之勢。
由此,自主品牌的分化也越來越明顯、越來越嚴重。自主前四名 6 月銷量都超過了 10 萬輛,而第五名隻有 8.8 萬輛,到第十名的紅旗隻剩下 3.3 萬輛。更誇張的是第十二名的奔騰直接銳減過半至 1.5 萬輛,單月銷售 1 萬輛 + 的品牌有 5 家之多。
都說月銷 1 萬輛是企業的生死線,30 家自主品牌中有 14 家單月銷量不過萬。其中不僅有傳統燃油車品牌,也是新能源車企。對于這些車企來說,帶着這樣的成績進入下半年,如果沒有國家層面的政策推動,其處境非常危險。
如果按系别分,6 月份發展的最好的還是美系車。雖然上汽通用和長安福特都出現了下滑,但是除了有特斯拉這樣的巨獸存在外,江鈴福特的增長也比較可觀,57.5% 的增幅在傳統燃油車企中可以橫着走。
江鈴福特爲何突然就爆發了?數據顯示,6 月份江鈴福特 SUV 銷售 10,826 輛,同比增長 60.53%。而取得這樣的成績,也是因爲江鈴福特和奇瑞汽車一樣,海外市場大放異彩。前段時間,江鈴汽車與福特汽車深化合作,再次擴大江鈴福特的産品出口業務。
其次就是德系車企,作爲大衆汽車品牌占據主要地位的德系品牌,憑借着大衆汽車品牌 " 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無論是 " 南北 " 大衆還是大衆的第三品牌思皓汽車,無一增長。尤其是大衆安徽,沒能抓住燃油車的尾巴,也沒有争取到新能源的紅利。
隻有奔馳這樣的豪華品牌,在燃油車市場既增量又獲利。早在亮相初期,就有評論說全新一代 GLC L 是奔馳的 " 搖錢樹 "。事實也确實如此,憑借長軸 + 七座的組合,讓這款新車掌握了爆款密碼,在豪華 SUV 市場繼續火熱。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隻有日系車最受傷。6 月份的銷量可以用全軍覆沒來形容,沒有一家品牌取得增長。即便是在上半年累計銷量中,情況依然如此。跌幅最嚴重的是廣汽三菱和鄭州日産,已無數據可尋,廣汽豐田和廣汽本田處境相對較好。
前段時間,日系車突然大降價。2023 款馬自達 3 昂克賽拉起售價爲 8.99 萬元,部分車型與 2022 款相比最高降 3 萬元。随後,東風日産勁客新車型上市,頂配最高降幅達到 3.4 萬元。逍客新增入門版車型,起步價低了 2.9 萬元。東風本田思域限時低至 8.99 萬元起,XR-V 低至 9.29 萬元起,兩款車的優惠都達到了 4 萬元。
可以說,部分車型的價格比國産車還便宜,不知道會不會提升一波銷量。但可以看出,日系車已經嗅到了危險的信号。選擇在這個時候調整價格,說明它們對于下半年的車市也沒有抱有太樂觀的态度。
實際上,今年下半年的形勢,對所有車企來說都不容樂觀。
楊晶
中午不睡
下午崩潰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