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團宣布新一輪組織調整
日前,美團發布内部信宣布對外賣事業部做出調整,旨在使整個組織架構更加扁平化,年輕化。
具體來說,美團外賣事業部下成立城市經營業務部,任命黃小芹擔任負責人,負責白領直營城市及城市商家的經營管理;
成立連鎖業務部,任命李嘉怡擔任負責人,負責全國連鎖商家及城市連鎖商家的經營管理;
成立供給探索部,任命初征擔任負責人,負責推動包含美食集合店在内的供給模式發展;
原直營業務部取消,其下校園業務部繼續由吳敏擔任負責任。
圖源:微博
據悉,原直營業務部此前的職責是負責全國直營城市及商家的經營管理,由總部下達指令,各直營城市執行。該部門雖然在決策上更加高效,但卻無法真正兼顧到各個城市的實際情況和特點,城市決策缺乏自主性。
此前,原直營業務部作爲中間部門,下設連鎖業務、校園業務等相關業務組。
調整後,直營業務部取消,離一線更近的業務組直接成爲二級部門,這也就意味着組織效率進一步提高,管理團隊更貼近一線,業務敏感度大大提升,有利于及時捕捉用戶和商戶的需求變化,并迅速做出業務創新。
一位接近美團的人士透露,這一改變背後的邏輯是強調城市的精細化運營,未來做到 " 一城一策 ",充分給予直營城市決策的靈活性和自主性。
從根本上講,精細化運營主要是爲了在需求側更進一步優化消費體驗。這是美團應對市場競争的關鍵因素。
随着部門組織架構更加扁平化,美團外賣核心團隊也發生了大換血。除了上述提到的新部門負責人,美團外賣還進行了一些新的人事調整:
任命王冠傑擔任神搶手負責人;任命毛慧甯擔任外賣用戶增長及運營部負責人,實線向美團平台用戶增長與運營部負責人周默彙報,虛線向薛冰彙報;王詩雨調任境外業務,任命孫沐傑擔任外賣事業部經營規劃部負責人。
上述提到的負責人,均向外賣事業部負責人薛冰彙報。薛冰是應屆畢業生出身,2010 年以應屆生身份加入美團,先後在外賣事業部、配送事業部輪崗過多個關鍵崗位。
在上個月美團新一輪業務負責人的輪崗任命中,薛冰正式成爲了外賣事業部負責人。
美團外賣事業部負責人 圖源:微博
此次新任命的管理團隊也都是美團内部從業務一線培養成長起來的年輕管理者,有着豐富的外賣一線實踐經驗。
一位知情人士表示,王莆中現在傳遞給内部的信号就是 " 資源整合,合理投入 "。在外賣做出調整後,到店的相關調整或許也會很快來到。
目前來看,美團正在重新排兵布陣,一場大規模的戰略布局已悄然展開。
王興到底要做什麽?
上個月,美團披露了最新财報業績。财報顯示,美團 2023 年營收 2767 億元,同比增長 25.8%;淨利潤 139 億元,而 2022 年虧損 67 億元;經調淨利潤爲 232.5 億元,而 2022 年同期爲 28.3 億元。
整體上,美團去年抗住了壓力,營收、淨利均超預期,全年實現扭虧爲盈。
但美團有進步,亦有隐憂。去年美團核心本地商業分部掙了 387 億元,其新業務雖然有所減虧,但虧損仍達到了 202 億元,這使得美團的經營利潤大打折扣。
圖源:美團港交所财報
同時,過去一年本地生活市場競争加劇,阿裏、抖音、快手等大廠都在快速擴張。年初美團高級副總裁張川在内部信中稱," 對手在變強,過去美團打敗的對手都有弱項,現在都是全能選手。"
要實現更爲健康穩定的增長,應對市場競争壓力,美團需要做出改變。
今年以來,美團已經進行了多次組織調整。2 月,王興發布内部郵件,對核心本地商業相關多項業務進行整合。
其中,到家事業群、到店事業群、美團平台、基礎研發等進行整合,共同向美團高級副總裁王莆中彙報;大衆點評、SaaS、騎行、充電寶等業務由美團高級副總裁張川負責;自動配送車業務、無人機、境外業務向王興彙報。
在王興看來,此次組織調整有利于提高運營效率,改善消費者體驗,并有助于降本增效,加強協同。
3 月,美團成立平台産品部,由陶雪璇擔任負責人。平台産品部下設設計部,整合公司到店、到家等設計部門資源,由原到店設計部負責人張國忠擔綱。
同時公司在用戶增長與運營,用戶體驗與治理,企業業務等領域也對團隊進行了整合,分别由周默和滕複春、康凱擔任負責人。
此外,美團旗下達人分銷産品美團圈圈取消了直營模式,轉爲輕模式運作。除美團總部仍保留了數十人的運營團隊,專門負責特價商品的排期以及達人運營外,商家對接等活動則由到店事業群其他一線人員負責。
在财報電話會上,王興總結了公司要遵循的原則:" 在願景上要固執,在細節上要靈活。"
市場競争激烈的當下,美團要做的是根據市場靈活調整戰略和資源配置,從而保持更有利的市場地位。
此次美團外賣事業部的組織調整也是美團前幾次調整的進一步深化。
大廠風雲再起,年輕人開始上位
美團此次組織調整中,新負責人多爲 85 後,其中調任境外業務的王詩雨還是 90 後。
早在 2019 年,美團十周年前夕的管理溝通會上,王興曾表示,未來十年,美團要讓新一批管理者成長起來,這也是美團未來競争力的重要來源。
去年 9 月,美團宣布 5 位業務負責人晉升爲副總裁,其中多位爲 85 後。
如今美團正在加速提拔更多年輕管理者,爲公司注入新鮮血液,驅動業務創新與增長。
從行業來看,大廠高管年輕化已成爲新趨勢,80 後、90 後開始走進管理層。
昨天馬雲的一封内部信在全網刷屏。信中,馬雲充分肯定了蔡崇信和吳泳銘帶領的年輕管理團隊。
左爲蔡崇信,右爲吳泳銘 圖源:阿裏巴巴
他認爲," 新的管理層直面問題、直面未來,相信年輕人,對年輕團隊充分授權,對于我們要什麽,不要什麽,做出了果斷清晰的取舍。"
據了解,去年 12 月,阿裏巴巴集團 CEO、淘天集團董事長吳泳銘在兼任淘天集團 CEO 的同時宣布,吳嘉、處端、家洛、一漫、少遊、道放等 6 位年輕管理者被任命分别帶領淘天集團各關鍵業務。
這 6 位新任管理者均爲 80 後,且均從一線實踐中進入管理層,并做出了年輕人喜愛的業務。例如吳嘉孵化和培育了誇克;處端創辦了閑魚,五年吸納超 3 億用戶。
今年 3 月,阿裏本地生活集團董事長兼餓了麽 CEO 俞永福卸任。餓了麽董事長由本地生活集團 CTO 吳澤明接任,CEO 由蜂鳥配送負責人韓鎏接任。
其中吳澤明生于 82 年,從阿裏一線技術崗位上成長起來,是阿裏最年輕的 80 後合夥人;韓鎏生于 88 年,是阿裏最年輕的 85 後業務總裁之一,曾擔任餓了麽資深副總裁、即時零售業務負責人、蜂鳥即配總裁。
俞永福卸任前在一場百人團會議上表示,經過新的管理團隊的接力,餓了麽接下來三年将走過一個新周期,距離能夠獨立上市也會越來越近。
此外,抖音方面也低調地将年輕管理者推向台前。今年 2 月張楠辭任集團 CEO,但集團并沒有新設 CEO 的計劃。
抖音集團消息人士稱,集團業務由抖音負責人韓尚佑、番茄小說及今日頭條負責人張超、抖音電商負責人魏雯雯、抖音生活服務負責人浦燕子以及抖音廣告業務負責人趙修影分别負責。
其中,韓尚佑是 90 後,另外四位都是 80 後。盡管這些管理者年齡上更趨年輕化,但大部分人都有一線工作經驗。
可以看出,能夠進入大廠管理層的年輕高管個個實力不凡,尤其大多數人有着深厚的業務實戰經驗,其中也不乏曾和創始人共同打拼的老将。
互聯網企業已經告别了高速增長時期,進入降本增效、求穩求變的時代。吸納更多年輕管理者,不僅是順應時代潮流、激發組織活力的必然選擇,也是推動業務創新、應對市場挑戰的戰略之舉。
AI 時代剛剛開始,新的時代更需要新的人才儲備、技術力量,幫助企業獲得新的機遇。
縱使時代風雲變幻,人才永遠是第一生産力。
美團宣布新一輪組織調整
日前,美團發布内部信宣布對外賣事業部做出調整,旨在使整個組織架構更加扁平化,年輕化。
具體來說,美團外賣事業部下成立城市經營業務部,任命黃小芹擔任負責人,負責白領直營城市及城市商家的經營管理;
成立連鎖業務部,任命李嘉怡擔任負責人,負責全國連鎖商家及城市連鎖商家的經營管理;
成立供給探索部,任命初征擔任負責人,負責推動包含美食集合店在内的供給模式發展;
原直營業務部取消,其下校園業務部繼續由吳敏擔任負責任。
圖源:微博
據悉,原直營業務部此前的職責是負責全國直營城市及商家的經營管理,由總部下達指令,各直營城市執行。該部門雖然在決策上更加高效,但卻無法真正兼顧到各個城市的實際情況和特點,城市決策缺乏自主性。
此前,原直營業務部作爲中間部門,下設連鎖業務、校園業務等相關業務組。
調整後,直營業務部取消,離一線更近的業務組直接成爲二級部門,這也就意味着組織效率進一步提高,管理團隊更貼近一線,業務敏感度大大提升,有利于及時捕捉用戶和商戶的需求變化,并迅速做出業務創新。
一位接近美團的人士透露,這一改變背後的邏輯是強調城市的精細化運營,未來做到 " 一城一策 ",充分給予直營城市決策的靈活性和自主性。
從根本上講,精細化運營主要是爲了在需求側更進一步優化消費體驗。這是美團應對市場競争的關鍵因素。
随着部門組織架構更加扁平化,美團外賣核心團隊也發生了大換血。除了上述提到的新部門負責人,美團外賣還進行了一些新的人事調整:
任命王冠傑擔任神搶手負責人;任命毛慧甯擔任外賣用戶增長及運營部負責人,實線向美團平台用戶增長與運營部負責人周默彙報,虛線向薛冰彙報;王詩雨調任境外業務,任命孫沐傑擔任外賣事業部經營規劃部負責人。
上述提到的負責人,均向外賣事業部負責人薛冰彙報。薛冰是應屆畢業生出身,2010 年以應屆生身份加入美團,先後在外賣事業部、配送事業部輪崗過多個關鍵崗位。
在上個月美團新一輪業務負責人的輪崗任命中,薛冰正式成爲了外賣事業部負責人。
美團外賣事業部負責人 圖源:微博
此次新任命的管理團隊也都是美團内部從業務一線培養成長起來的年輕管理者,有着豐富的外賣一線實踐經驗。
一位知情人士表示,王莆中現在傳遞給内部的信号就是 " 資源整合,合理投入 "。在外賣做出調整後,到店的相關調整或許也會很快來到。
目前來看,美團正在重新排兵布陣,一場大規模的戰略布局已悄然展開。
王興到底要做什麽?
上個月,美團披露了最新财報業績。财報顯示,美團 2023 年營收 2767 億元,同比增長 25.8%;淨利潤 139 億元,而 2022 年虧損 67 億元;經調淨利潤爲 232.5 億元,而 2022 年同期爲 28.3 億元。
整體上,美團去年抗住了壓力,營收、淨利均超預期,全年實現扭虧爲盈。
但美團有進步,亦有隐憂。去年美團核心本地商業分部掙了 387 億元,其新業務雖然有所減虧,但虧損仍達到了 202 億元,這使得美團的經營利潤大打折扣。
圖源:美團港交所财報
同時,過去一年本地生活市場競争加劇,阿裏、抖音、快手等大廠都在快速擴張。年初美團高級副總裁張川在内部信中稱," 對手在變強,過去美團打敗的對手都有弱項,現在都是全能選手。"
要實現更爲健康穩定的增長,應對市場競争壓力,美團需要做出改變。
今年以來,美團已經進行了多次組織調整。2 月,王興發布内部郵件,對核心本地商業相關多項業務進行整合。
其中,到家事業群、到店事業群、美團平台、基礎研發等進行整合,共同向美團高級副總裁王莆中彙報;大衆點評、SaaS、騎行、充電寶等業務由美團高級副總裁張川負責;自動配送車業務、無人機、境外業務向王興彙報。
在王興看來,此次組織調整有利于提高運營效率,改善消費者體驗,并有助于降本增效,加強協同。
3 月,美團成立平台産品部,由陶雪璇擔任負責人。平台産品部下設設計部,整合公司到店、到家等設計部門資源,由原到店設計部負責人張國忠擔綱。
同時公司在用戶增長與運營,用戶體驗與治理,企業業務等領域也對團隊進行了整合,分别由周默和滕複春、康凱擔任負責人。
此外,美團旗下達人分銷産品美團圈圈取消了直營模式,轉爲輕模式運作。除美團總部仍保留了數十人的運營團隊,專門負責特價商品的排期以及達人運營外,商家對接等活動則由到店事業群其他一線人員負責。
在财報電話會上,王興總結了公司要遵循的原則:" 在願景上要固執,在細節上要靈活。"
市場競争激烈的當下,美團要做的是根據市場靈活調整戰略和資源配置,從而保持更有利的市場地位。
此次美團外賣事業部的組織調整也是美團前幾次調整的進一步深化。
大廠風雲再起,年輕人開始上位
美團此次組織調整中,新負責人多爲 85 後,其中調任境外業務的王詩雨還是 90 後。
早在 2019 年,美團十周年前夕的管理溝通會上,王興曾表示,未來十年,美團要讓新一批管理者成長起來,這也是美團未來競争力的重要來源。
去年 9 月,美團宣布 5 位業務負責人晉升爲副總裁,其中多位爲 85 後。
如今美團正在加速提拔更多年輕管理者,爲公司注入新鮮血液,驅動業務創新與增長。
從行業來看,大廠高管年輕化已成爲新趨勢,80 後、90 後開始走進管理層。
昨天馬雲的一封内部信在全網刷屏。信中,馬雲充分肯定了蔡崇信和吳泳銘帶領的年輕管理團隊。
左爲蔡崇信,右爲吳泳銘 圖源:阿裏巴巴
他認爲," 新的管理層直面問題、直面未來,相信年輕人,對年輕團隊充分授權,對于我們要什麽,不要什麽,做出了果斷清晰的取舍。"
據了解,去年 12 月,阿裏巴巴集團 CEO、淘天集團董事長吳泳銘在兼任淘天集團 CEO 的同時宣布,吳嘉、處端、家洛、一漫、少遊、道放等 6 位年輕管理者被任命分别帶領淘天集團各關鍵業務。
這 6 位新任管理者均爲 80 後,且均從一線實踐中進入管理層,并做出了年輕人喜愛的業務。例如吳嘉孵化和培育了誇克;處端創辦了閑魚,五年吸納超 3 億用戶。
今年 3 月,阿裏本地生活集團董事長兼餓了麽 CEO 俞永福卸任。餓了麽董事長由本地生活集團 CTO 吳澤明接任,CEO 由蜂鳥配送負責人韓鎏接任。
其中吳澤明生于 82 年,從阿裏一線技術崗位上成長起來,是阿裏最年輕的 80 後合夥人;韓鎏生于 88 年,是阿裏最年輕的 85 後業務總裁之一,曾擔任餓了麽資深副總裁、即時零售業務負責人、蜂鳥即配總裁。
俞永福卸任前在一場百人團會議上表示,經過新的管理團隊的接力,餓了麽接下來三年将走過一個新周期,距離能夠獨立上市也會越來越近。
此外,抖音方面也低調地将年輕管理者推向台前。今年 2 月張楠辭任集團 CEO,但集團并沒有新設 CEO 的計劃。
抖音集團消息人士稱,集團業務由抖音負責人韓尚佑、番茄小說及今日頭條負責人張超、抖音電商負責人魏雯雯、抖音生活服務負責人浦燕子以及抖音廣告業務負責人趙修影分别負責。
其中,韓尚佑是 90 後,另外四位都是 80 後。盡管這些管理者年齡上更趨年輕化,但大部分人都有一線工作經驗。
可以看出,能夠進入大廠管理層的年輕高管個個實力不凡,尤其大多數人有着深厚的業務實戰經驗,其中也不乏曾和創始人共同打拼的老将。
互聯網企業已經告别了高速增長時期,進入降本增效、求穩求變的時代。吸納更多年輕管理者,不僅是順應時代潮流、激發組織活力的必然選擇,也是推動業務創新、應對市場挑戰的戰略之舉。
AI 時代剛剛開始,新的時代更需要新的人才儲備、技術力量,幫助企業獲得新的機遇。
縱使時代風雲變幻,人才永遠是第一生産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