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内資訊
1.76.9 萬元起,極氪 001 FR 上市
2.Model Y 性能版漲價 1.4 萬元
3. 理想回應韓城高速事故:不存在車機失控
4.14.99 萬元起,埃安 S MAX 上市
5. 廣汽集團 Q3 淨利潤 15.45 億,同比下降 33.18%
國外資訊
1. 特斯拉獲英國石油 1 億美元超充訂單
2. 因座椅發燙,Lucid 召回 1267 輛 Air
3. 福特放緩 120 億美元電動汽車投資計劃
4. 通用 Cruise 暫停所有無人駕駛業務
76.9 萬元起,極氪 001 FR 上市
今天,極氪 001 FR 發布會正式上市,售價 76.9 萬元。
作爲極氪的首款性能跑車,極氪還邀請了首席性能顧問基米 · 萊科甯來到現場。
與 9 月 1 日首次亮相相比,極氪 001 FR 在性能上再刷新了數據,馬力從 1265 匹增加至 1300 匹,零百加速從 2.07s 刷新至 2.02s。
三電方面,新車采用 800V 高壓平台,四電機分布式電驅、四輪扭矩矢量控制技術,配備 20620 轉 / 分鍾的超高轉速電機,極速 280km/h;搭載麒麟電池,4C 快充下 10%-80% 補能時間爲 15 分鍾。
外觀方面,新車在普通版車型的基礎上進行了調整,前唇、側裙、後擴散器、以及車頂等處都采用了碳纖維材質,進行了輕量化的升級,提升空氣動力學性能。
内飾方面,新車搭載 15.4 英寸中控屏以及 8.8 英寸液晶儀表的組合,車内采用了大量翻毛皮以及碳纖維材質進行裝飾,搭載 8295 智能座艙計算平台。
除了已知配置外,發布會現場安聰慧還透露了極氪 001 FR 上特調的萊科甯模式,由 Kimi 親自調校開發。該模式新增 9 項專屬調校,包括專屬的加速踏闆靈敏度、轉向手感、KW 避震調校、制動力分配等。
萊科甯模式完成冬季測試後,将于明年一季度通過 OTA 上線。
Model Y 性能版漲價 1.4 萬元
今日上午,特斯拉宣布 Model Y 高性能版售價上調 1.4 萬元,現價 36.39 萬元,後驅版和長續航版的售價不變。
新款 Model Y 進行了小改升級,新增了多色氛圍燈、采用科技紡織材料的全新儀表台飾闆、19 英寸雙子星輪毂,全新後驅版 Model Y 的零百加速時間相較老款縮短至 5.9s。
同時,特斯拉美版也做了相應調整。
日前,特斯拉美國将 Model Y 長續航版的價格從 4.85 萬美元上調至 4.9 萬美元(約 35.8 萬元人民币),此前 Model X Plaid 也上漲了 5000 美元(約 3.66 萬元人民币)。
特斯拉方面沒有表示售價上調的原因,馬斯克在 Q3 财報會議上預告特斯拉仍有降價可能,現在的情況卻是幾款車型的售價先後上調。
理想回應韓城高速事故:不存在車機失控
近日,有人将一台事故車輛擺在一間理想專賣店門口,貼着白色條幅進行維權,并稱「理想汽車,車機失控,車毀人亡」,在互聯網上引發廣泛讨論。
今日理想汽車就此時做出正式回應。
事故起因, 2023 年 7 月 27 日夜間 23 點 59 分,一輛理想 L9 在陝西省韓城韋莊高速路發生交通事故,造成導緻一死三傷。
對此,理想汽車回應:「除駕駛員外,車内其他成員均未系安全帶,鑒定結論是車輛無産品質量問題,不存在車機失控問題。車主已收到交通事故認定書。」
而對于事故後未正面回應的原因,理想解釋,「原因在于這是一起事實清晰的單方事故。」
另外,官方還針對車主重點關心的三個問題進行了解答,涉及 ACC 功能是否開啓或者幹預駕駛員行爲、右側上車體損壞嚴重等等。
14.99 萬元起,埃安 S MAX 上市
10 月 26 日,埃安 S Max 正式上市,新車共分爲 5 個版本,售價區間 14.99 萬元 -20.29 萬元。
新車定位 A 級純電家轎,采用了全新的外觀設計,車身尺寸 4863*1890*1515mm,軸距 2760mm,相較于埃安 S Plus 長了 53mm,高了 10mm,軸距長了 10mm。
動力方面,新車配備彈匣電池,70 版本爲磷酸鐵锂電池, CLTC 續航 510km,80 版本爲三元锂電池,CLTC 續航爲 610km。
頂配版本 80 星瀚版搭載 180kW 電機,零百加速 6.7s,其餘版本搭載 150kW 電池,零百加速 7.5S。
内飾方面,新車全系配備皓月白、星夜黑配色,全系支持主駕電調,頂配支持主駕記憶、副駕電調、主副駕座椅加熱 / 通風等。
車機配置上,其搭載 10.25 英寸液晶儀表 +14.6 英寸大屏,配備 6125 芯片,頂配搭載 11 揚聲器,除星耀版均支持手機無線充電。
作爲一款 A 級純電轎車,埃安 S Max 在延續了大空間的基礎上,繼續增加了舒适性配置,14.99 萬的起售價,比起 Plus 貴了 1000 塊。而配置拉滿的 80 星瀚版,售價去到了 20.29 萬元,已逼近昊鉑 GT 21.99 的起售價。
廣汽集團 Q3 淨利潤 15.45 億,同比下降 33.18%
今日,廣汽集團發布了第三季度财報,來看下部分重點數據。
廣汽集團第三季度的營業收入 360.69 億元,同比增長 14.4%;歸母淨利潤 15.45 億元,同比下降 33.18%,環比增長 8.14%;毛利率 8.17%,同比增長 3.53%;基本每股收益 0.15 元。
1-9 月營業收入 976.56 億元,同比增長 22.11%;毛利率 5.12%,同比增長 0.58%;歸母淨利潤 45.11 億元,同比下降 44.05%;經營性現金流 40.22 億元,同比增長 300.55%;研發費用 爲 13.11 億元。
前三季度,埃安和傳祺的産銷量呈增長狀态,廣汽本田和豐田有所下滑,官方稱淨利潤下降的原因主要是主要是合營企業汽車銷量同比下滑、盈利下降。
此外,官方宣布,廣汽埃安将利用廣汽三菱工廠增産擴能,計劃明年 6 月量産,實現 60 萬 / 年的産能,2025 年産銷目标 100 萬輛。
廣汽本田 e-NP 新車計劃于明年上市,2027 年起不再投放新的純燃油車,2035 年本田在華實現新車銷售全電動化。
特斯拉獲英國石油 1 億美元超充訂單
英國石油公司相關部門表示,将訂購價值 1 億美元的特斯拉超充樁,并在美國各地部署。
這是特斯拉首次出售超充樁,BP Pulse 計劃到 2030 年在全美投資 10 億美元建設充電站。
根據英國石油公司的一份聲明,将于明年開始安裝這些充電樁,采購的是 250 kW 的 V3 超充樁,但沒有提到具體數量。
首批充電設備将安裝在休斯頓、鳳凰城、洛杉矶、芝加哥和華盛頓。
因座椅發燙,Lucid 召回 1267 輛 Air
10 月 27 日,Lucid 宣布将召回 2022 年至 2023 年生産的超千輛純電轎車 Lucid Air,原因在于該車後排座椅存在過熱可能導緻乘客被燙傷的風險。
Lucid 表示,車機版本爲 2.1.0 到 2.1.20 的 Air 車型,這些車機版本的 Air,會在汽車未行駛時關閉後座座椅加熱功能的主動溫度監控,特别是後排座椅加熱功能打開、系好安全帶并坐在座椅上施加壓力時,有較大可能發生溫度失控。
在溫度失控的情況下,可能會導緻後排座椅表面變色甚至碳化,存在較大的安全風險。
首起案例發生在 8 月 1 日,一位用戶反饋稱其後座被燒焦,随後 Lucid 便對這一問題展開調查。
Lucid 已将可能會發生這一問題的軟件版本停用,并發送 OTA 升級,用戶隻需對相應的車機版本進行升級,可解決問題。
Lucid 此前還因爲雨刷臂螺母存在松動風險,降低車輛在下雨時的能見度等車輛問題召回 Air。Lucid 将補償所有因該問題而産生的合理費用,用戶可聯系公司的客戶服務部門尋求賠償。
Lucid 表示爲鼓勵用戶更新系統并說明風險決定發起此次召回,該公司已經召回 1267 輛 Air。
福特放緩 120 億美元電動汽車投資計劃
近日,福特汽車表示,計劃推遲 120 億美元的電動汽車投資計劃。
福特汽車認爲,北美市場的消費者不再願意爲電動汽車支付比燃油車和混動車更高的價格,這讓福特大幅增加電動汽車産量的計劃變得不再确定。
雖然福特和整個汽車行業的電動汽車銷量都在增長,但是增長速度并沒有達到福特的預期。
福特高管強調,公司不會削減在未來電動車型上的投入,但提高電動車型産量的速度以及相關投資的進度将會放緩。
此外,福特首席财務官 John Lawler 表示,除了推遲 120 億美元的電動汽車産能支出,建設第二家電池廠的計劃也将同樣推遲,但在美國田納西州新建的電動汽車制造園區 Blue Oval City 将按原計劃繼續建設。
此外,福特第三季度的電動汽車業務部門 Ford Model e 的營業虧損爲 13 億美元,但營收卻同比增長 26%,約爲去年同期的兩倍數額。
目前爲止,福特汽車在電動汽車業務的支出上已經損失了約 31 億美元。
通用 Cruise 暫停所有無人駕駛業務
10 月 26 日,通用汽車旗下的自動駕駛公司 Cruise 在社交平台上宣布,将暫停其全部車隊的無人駕駛業務。
Cruise 表示,「這與任何新的道路事故無關,其自動駕駛業務仍将在有人監督的情況繼續推進。現在對我們來說最重要的是采取措施重建公衆信任」。
而根據此前消息,美國加州汽車監管部門于本周二宣布,由于通用 Cruise 自動駕駛汽車「不夠安全」,将暫停其相關車輛部署和上路。
加州機動車輛管理局認爲 Cruise 的無人駕駛車輛對公共安全造成了「不合理的風險」,無法達到運營的标準。
根據通用汽車第三季度财報,今年 1 月至 9 月,通用在 Cruise 上虧損了約 19 億美元,其中第三季度損失了 7.32 億美元。
但通用汽車首席執行官 Mary Barra 在第三季度财報電話會議上表示,該公司相信自動駕駛技術,計劃于 2026 年在東京與本田汽車合作部署自動駕駛技術。
(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