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轉冷,不少消費者選擇在電商平台大促期間備好過冬的羽絨服。但有消費者發現,與去年同款或者同含絨量的羽絨服漲價了。對于漲價原因,有羽絨服行業從業者表示:" 今年絨漲價了,年初基本一天一個價。"
記者注意到,羽絨服漲價背後,近年來豬肉出現供應恢複和周期性低谷,豬肉消費增長從而影響了鴨鵝的肉類需求。國家水禽産業技術體系數據顯示,2023 年,肉鴨和肉鵝出欄量已出現下滑。
同款羽絨服漲價上百元
近日,消費者崔女士在社交媒體上曬出訂單表示,去年 300 元能買到的一款羽絨服,今年雙十一打完折要花 428 元。崔女士告訴記者:" 今年沒買,價格勸退了。"
記者注意到,一款去年較火的标稱絨子含量 90% 的鵝絨羽絨服雙十一活動價不到 1000 元,今年同款上新,雙十一活動價漲到了 1200 元左右。
羽絨是羽絨服的關鍵原材料,從行業變化看,近一年的羽絨價格有較大幅度的上漲。
絨毛價格上漲,消費者對羽絨服的含絨量要求高,成本進一步上升。在浙江嘉興的一家羽絨服生産企業,工人們正在趕工今年冬季的羽絨服訂單。負責人稱,往年一件羽絨服的充絨量在 100 克到 200 克,而今年許多産品的充絨量已達 300 克。
據《紹興晚報》報道,紹興金諾服飾有限公司表示,因爲原材料價格變化大,他們作爲生産企業的壓力也很大,根據不同款式的充絨量,每件羽絨服的成本要上升 15% — 30%,而傳遞到終端市場的話,根據不同品牌和充絨量,預計每件羽絨服會漲價 200 元— 500 元。
鵝絨價格漲到曆史新高
主要原因是前期豬肉價格較低
據第一财經報道,羽絨金網運營總監吳宇表示,今年的羽絨行情很 " 瘋狂 ",鵝絨價格漲到曆史新高,而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前期的豬肉價格較低,豬肉消費增長,從而影響了鴨鵝的肉類需求,進而影響到鴨鵝的養殖。
根據中國畜牧業協會的監測統計,我國鴨的出欄量從 2019 年的 48.8 億隻下降至 2023 年的 42.2 億隻,同時鵝的出欄量也從 6.3 億隻下降至 5.2 億隻。
山東中新食品集團有限公司(原新希望六和禽産業闆塊,以下簡稱 " 中新食品集團 ")稱,近幾年國内肉鴨和肉鵝的出欄數持續減少,有一系列特殊的背景。2019 年鴨鵝的出欄高點屬于特殊情況,當年非洲豬瘟暴發後,市場禽肉需求快速上升,推動了禽肉養殖數量的增長,但産業随即出現産能過剩的問題,加上之後豬肉供應的恢複和周期性低谷影響,因此肉鴨和肉鵝出欄數出現持續減少。
此外,面對行業低谷,中新食品集團等頭部養殖企業也借機推動内部結構調整和産業升級,這也造成短期内出欄數的減少。
吳宇表示,平時看到的出欄量主要來自北方規模化的養殖和屠宰,但是南方多爲散養,養殖戶多而分散,很難統計數據。但他與部分南方毛販交流中發現,今年一直處于原毛緊缺的狀态,因爲缺少原料,毛販将原料價格持續推高。
山東畜牧協會種鴨聯盟理事長劉長勝告訴記者,今年原毛價格同比去年增長三到四成,達到曆史新高。記者注意到,這一漲幅與鵝絨和鴨絨的漲幅一緻。
編輯|段煉 杜波
校對 |劉小英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中國經營報、央視新聞、财聯社、紅星 · 新聞、第一财經、公開資料等
感謝關注每日經濟新聞,每天都有精彩資訊